釋悟殷
異生,是和聖者相對應來說。異生,是凡夫眾生;聖者,是證得初果,乃至證阿羅漢果的聖者。行者聽聞正法,冀望藉著修道,斷除煩惱,由凡夫地,超凡入聖,晉升為聖者之流,乃至最後證得究竟解脫。
那麼,異生能否斷除煩惱呢?學派中二種意見:一、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如化地部說「異生不斷欲貪、瞋恚」(大正49.17上);譬喻師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大正27.264中),大德說「異生無有斷隨眠義,但能伏纏」(264中、下)。二、異生能斷諸煩惱。如有部論師說「異生能斷欲貪、瞋恚」(大正49.16中),「異生以世俗道亦能斷結」(大正27.264下),「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465上);犢子部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大正49.16下)。何以有此歧異?以下分析之。
一、異生不能斷諸煩惱
異生不能斷諸煩惱,這是化地部和譬喻師的意見。據《大毗婆沙論》記載,譬喻師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的學理依據是:「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行者現觀四諦法,以聖無漏慧見四諦理,入正性離生(見道),斷諸煩惱,得證果位,晉升為聖者之流,才是真正的斷煩惱;而凡夫沒有無漏慧,故不能斷諸煩惱(大正27.264中)。譬喻師的意思是,斷惑離系縛是無漏聖道的力量,凡夫異生未得無漏聖道,故不能斷諸煩惱,因為「無有世俗道能斷煩惱」(大正27.741下)。必須特別留意的是:異生不能斷諸煩惱,是指世俗道不能斷「見所斷惑」(見惑)只能暫伏煩惱而言。此如譬喻者大德說:「異生無有斷隨眠者,但能伏纏,亦非世俗道有永斷義」(大正27.741下,264中)。至於化地部主張「異生不斷欲貪、瞋恚」(大正49.17上),由於文獻缺乏,真義如何?難得圓滿解說。或許可以比照譬喻師所引[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來解說:凡夫異生未有無漏慧,故不能斷見所斷惑。而且,以漸次證果來說,欲貪、瞋恚是欲界煩惱,三果才能究竟斷除,故而說「異生不斷欲貪、瞋恚」。
既然凡夫不能斷煩惱,那麼,如何會通:「猛喜子比丘已斷欲染,乃至斷無所有處染,生非想非非想處」,以及「外仙已離欲染」的聖教呢?譬喻師大德說:
所引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如余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何等契經不斷說斷?如說:「愚執我我所,死時皆永斷,智者既知此,不執我我所。」何等契經不離說離?如說:「有村邑中,童男、童女戲弄灰土,以造舍宅。於此舍宅未離染時,修營擁衛;若時離染,毀壞捨去。」如此二經,是不斷說斷,不離說離。所引契經,義亦應爾。然諸異生於諸煩惱,實未永斷,但能暫伏。謂離染時,以世俗道攀初靜慮,離欲界染;漸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染;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可攀,故不能離。猶如蚇蠖緣草木時,攀上舍下,若至極處,無上可攀,即便退下。如人上樹,應知亦然。如野乾等踐暴麻蘆,但損苗莖,不除根栽;異生離染,應知亦然,唯能暫伏,不能永斷。(大正27.264中--下;741下)
大德舉二個「聖教」為量,批評「猛喜子生非想非非想天」和「外道離欲」的聖教,是不斷說斷,不離說離,都非真義;並以「蚇蠖緣草木」,「人上樹」,「野干踐麻蘆」等三個「譬喻」,證成了凡夫只能暫伏煩惱,唯有已得無漏慧的聖者才能真正斷除煩惱的主張。
又譬喻者以為「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但能伏纏」,自然就主張「唯伏煩惱亦得上生」;同理,有部論師既然主張「諸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必然的會說「伏煩惱不得上生,要斷下地諸煩惱盡,方得上生故」(大正27.355上)。
二、異生能斷諸煩惱
有部論師與犢子部,都主張異生能斷煩惱,但異生所斷煩惱的內容,二者還是有所不同。
(一)有部:異生能斷三界見、修二惑
有部認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大正49.16中),「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大正27.465上)。筆者以為:有部「異生能斷煩惱論」,與有部斷惑證真的修道次第與學派風格有關。何以故?如《大毗婆沙論》說:
[三結中有身見結,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雲何見所斷?若有身見非想非非想處系,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苦忍斷,是見所斷。謂有身見,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世俗道起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於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此世俗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若見道現在前方能斷彼。……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異生斷,以九品斷;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異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戒禁取、疑,亦同]。(大正27.265上--中)
有部說凡夫異生能以世俗道、以修道斷三界煩惱(除有頂),主因在於有部是「四聖諦漸現觀」(大正49.16中)論者。行者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集、滅、道,亦同],依次現觀而入見道:此即「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又有部以見道(正性離生)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中)。所以,行者由聽聞正法,精勤修學,由四加行漸次引生苦法智忍(入正性離生——初心),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初心至第十五心),即是預流向,或一來向,或者是不還向聖者。亦即從初心苦法智忍到第十五心道類智忍的現觀位是見道位,尚未證得果位,只是「行向」果位;第十六心道類智是修道位,證得聖果,是「住果」位。如此,行者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倘若未證入正性離生的話,都還是凡夫異生。這種說法,表示了有情的斷惑證果,有次第證果和超次證果的不同——「四沙門果非定漸得」(大正49.16中)。不過,說「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是就超次證果者而言。如異生已離欲染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即馬上得證三果;若未證入正性離生之前,即使已斷除無所有處染,都還是凡夫異生。而且,《婆沙論》主還認為:「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乃至修所斷],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總斷」故(大正27.266上)。
(二)犢子部:異生能斷修惑
據《異部宗輪論》記載,犢子部主張「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大正49.16下)。犢子部的現觀次第與有部大同小異:同樣主張四諦漸現觀,有部主十五心見道,而犢子部是十二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下,)。異生以世俗道斷了欲貪、瞋恚,在未證入正性離生以前,都還是凡夫;直到世第一法無間引入苦法智,名「入正性離生」(初心),從初心乃至到第十二心道類智,是「行向」位(見道位),到第十三心,即得證果位(「住果」——修道位)。因為異生以世俗道不能斷見所斷煩惱,因此,犢子部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是就有情未證聖果前(未斷見惑),即以世俗道斷盡欲界修道所斷結,雖然欲界見惑未斷,未入正性離生,但欲界修惑已斷,已可說是離欲者了。這樣,犢子部是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煩惱」了。
(三)有部與犢子部之諍議
有部主張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犢子部卻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煩惱」。犢子部和有部的差別在於:犢子部認為:有情以世俗道斷盡欲界修道所斷結,未斷欲界的見所斷惑,即名為離欲。簡單的說,犢子部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惑,但能以世俗道斷修所斷惑。而有部論師則認為:異生以不凈觀對治貪欲,以慈悲觀對治瞋恚,或者以世俗智修六行觀——粗、苦、障、靜、妙、離,能斷除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惑;因有頂惑必依觀四諦之無漏智方能斷(無漏聖道方能斷)。職此之故,不能同意犢子部「異生不能斷見惑」的主張,對於譬喻師所舉「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亦會通為是指「究竟斷有頂染」(大正27.741下)而言。
三、與異生斷煩惱相關的問題
以上,說明了異生能否斷煩惱的學派異見。這里有三個與異生斷煩惱相關的問題值得探討:一、有部論師與譬喻師,同為三世實有論者,何以一主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一主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呢?二、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何故斷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凡夫異生?三、三果聖者斷除欲界九品修惑,才能遠離欲界煩惱,何以犢子部卻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呢?
(一)有部論師與譬喻師的諍議
何以譬喻師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有部卻說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筆者以為:這牽涉到學派修行的現觀次第,學派的菩薩觀,以及學派的風格不同所致。詳細情形,筆者於〈人間菩薩的活水源頭〉「異生不斷煩惱,菩薩不入滅定」部分,有較詳細的討論,這里簡略說明如下:
有部論師的修道次第[如前所說]:主張四聖諦漸現觀,以見道分凡聖,主十五心見道。異生沒有「無漏道」,也沒有「無漏慧」,所以異生是以世俗智的修道斷除三界見、修二惑(除有頂惑)。既然如此,有部的菩薩「猶是異生」,所以菩薩也是能斷除這些煩惱的。這樣,正符合了有部:「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大正49.16中);「菩薩唯依第四靜慮起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大正27.33上);「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以三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大正27.780中--下),以及「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大正29.25中)等學說。
又,有部論師以「三世實有論」的學理,認為已斷盡煩惱的時解脫阿羅漢,若遇退緣,還會再現起煩惱而退墮(大正27.311下--312下)。那麼,凡夫所斷的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是否還會再現起煩惱而退呢?論師說:不退法種性的異生,如菩薩等,其所斷結必定不退;若是退法種性異生[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其所斷結則必定當退(312上)。如此,也符合了「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豈由以無漏慧覺知緣起?應作是說: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於惡趣得非擇滅」(大正27.165上),「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等學說。
有部論師與譬喻師,主要的諍論點在於:有部主張「異生以世俗道亦能斷結」,「異生以修道斷」,而譬喻師卻主張「無有世俗道能斷煩惱」(無永斷唯能伏)(大正27.741下,264下,465上)。不過,二者主張之背後,尚牽涉到彼此的學風——定、慧偏重不同的緣故。譬喻師偏重於慧,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唯能伏纏」,亦符合其菩薩觀——菩薩「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大正27.780上)的思想。這種菩薩思想,將在大乘佛法中,為精進勇猛追求無上菩提者的指標而發揚光大。
(二)斷了見惑還是異生
以漸次斷證來說,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何故斷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異生?這源於有部以見道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四沙門果非定漸得」(大正49.16中),以及異生能以世俗的修道「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除有頂)」的緣故。超次證果的行者,即使斷了三界見、修二惑(除有頂),倘若未引入正性離生,都還是凡夫異生。
(三)異生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
以漸次斷證來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九品修惑,才遠離欲界煩惱,何以犢子部卻說異生「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呢?據印順導師的研究:這牽涉到九十八隨眠中,那些是見所斷,那些是修所斷?《品類足論》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702上)。《發智論》卻說: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930中,)。因此,《大毗婆沙論》中,有一番問答:
問:若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余不定者,《品類足論》何故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耶?答:此文是了義,彼文是不了義;此文無別意趣,彼文有別意趣;此文無別因緣,彼文有別因緣;此文依勝義諦說,彼文依世俗諦說。複次,彼論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此論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複次,彼論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此論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複次,此論是決定說,彼論依異門說。謂先離欲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者,彼見道中,亦證下八地見所斷法無漏離系得,故作是說:「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妙音尊者亦作是說:「此論所說依決定理,《品類足論》說八十八見所斷者,依證無漏解脫得說,或依漸次得果者說。」(大正27.266下--267上)
《品類足論》是「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而《發智論》是「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婆沙》論主意謂:《品類論》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是就漸次證果者而言;《發智論》說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就超越證果者而設的。
因此,印順導師認為:犢子部立:「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是本於阿毗達磨的舊說,《品類說》也是這么說的。《發智論》的〈結蘊〉「不善納息」中,立二門:見修五斷分別,見修二斷分別。五斷分別門,就是一般說的,八十八隨眠見所斷,十隨眠修所斷。二斷分別門,則以為:除非想非非想處以外的八十八隨眠,也是異生修所斷的。如異生離欲染[及色、三無色]時,不但斷修惑,也斷欲界的見惑(大正26.930上--下)。而《大毗婆沙論》主評為:此文[二斷分別門]是了義,彼[《品類論》]文是不了義(大正27.266下)。顯然的,《發智論》創立新義,而舊義——八十八見所斷,也還被保存。犢子部不同於說一切有部,實只是不同於新義而已。
因此,簡單的說,犢子部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惑,是源於阿毗達磨論舊說:「八十八隨眠見所斷,十隨眠修所斷」。有部論師主張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源於阿毗達磨論新義:「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
如[前面引文]譬喻師說「離染時,以世俗道攀初靜慮,離欲界染;漸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染;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可攀,故不能離」(大正27.264下) 。從此段文,顯示了譬喻師亦認為:異生以世俗道能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修所斷惑,但因未有聖無漏慧(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故只算是暫伏煩惱(離煩惱),一旦以聖無漏慧斷盡見道煩惱(見惑),即是真正斷煩惱了。這義涵著,異生是不能斷見惑的。這樣一來,異生能否斷諸煩惱的諍論,都是源於學派對於「異生能否斷除見惑」而來的不同解說而已了。譬喻師與犢子部,可說是承襲於阿毗達磨論的舊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有部論師發展於新義——異生能斷見、修二惑。而譬喻師與犢子部的不同,是譬喻師特別強調於無漏慧斷見惑,這也顯示了譬喻師的學風是偏重於「慧」。
——本文摘錄自悟殷法師著《有部譬喻師的思想與風格》第十四節。全文長八萬字,法界出版社將於下半年繼續推出法師部派佛教相關鉅著,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