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殷法師: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聖果觀(四)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聖果觀(四)

釋悟殷

伍、經部師之預流果無退,阿羅漢亦無退
  經部師之前身,是有部持經譬喻師,於西元二、三世紀間,脫離了有部,獨立成為經部譬喻師學派。此一學派主張:預流果無退,阿羅漢亦無退(大正29.129下--130上),會退的是二、三果聖者(711下)。

  經部師的「定無退預流果」,是說聖果位不退,但還是承認根性會退,因為退法種性者修練根,所得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之種性會退;原先即住思法等者則不會退(大正29.129下)。這種說法,同於有部論師。而「阿羅漢亦無退」,是說羅漢不會退失阿羅漢果位,但會退失「現法樂住」。如《俱舍論》言:

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雲何知然?由教、理故。如何由教?經言:「苾芻!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而不說退阿羅漢果,但說退失現法樂住。」經言:「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若謂有退,由經說有「時愛解脫」,我亦許然。但應觀察彼之所退,為應果性,為靜慮等。……由此證知,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然由利等擾亂過失,有餘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則無退失。……如何由理?若阿羅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治道已生,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此道未生,未能永拔煩惱種,故應非漏盡;若非漏盡,寧說為應[指阿羅漢]!是名由理。(《俱舍論》,大正29.130上—下)

  由上引文,可知經部師說「阿羅漢亦無退義」,是指不動種性阿羅漢而言。因不動種性阿羅漢已斷盡煩惱,已拔除煩惱種子,不會再現起煩惱退了。但是時解脫羅漢(退法乃至堪達法)有退,退的是「根本靜慮等持」,也就是「所證之現法樂住」未常時現前;然「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所以聖果位是不退的。

  雖然經部說阿羅漢無退,但是細分來說,亦可以說阿羅漢有退;因時解脫羅漢有退故。如此,似乎和有部相同:他們同樣認為不動種性阿羅漢不退,會退的是解脫羅漢;時解脫三種退中,有已得、未得、受用退(大正27.315下,大正29.130上)。但是,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所以認為時解脫羅漢若遇退緣,已斷的煩惱還會現起而退。經部師是過未無體的「現在實有論」者,阿羅漢已斷盡煩惱煩惱種子已去除,所以不可能再現起煩惱退。退,是退失根本靜慮——所證之現法樂住,因現法樂住要待時方現前故(大正29.130上)。有部說「時解脫有退」,是還會現起煩惱退;經部說「時解脫有退」,是退失現法樂住,這是他思想最根本的不同點。無怪乎《順正理論》主要以甚多篇幅破斥經部師說(大正29.711下--716上,破上座說,716上--718中)。

  經部師認為預流者無退,阿羅漢亦無退,一來、不還果有退。為何有此差別?《順正理論》說:

       經主意作如是言:「阿羅漢亦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容有退義。」引經證言:「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初、後二果,但由聖慧斷惑而證,故無退理。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順正理論》,大正29.711下)

  經部師認為:二、三果是由世俗道所證得的,故容許有退;初、後果由聖道力得(聖慧斷惑),所以無退。世俗道所證得的二、三果,也稱為「假名果」;初、後果由聖道力得,故稱「實義果」(大正27.340下)。何以世俗道力能證得二、三果?據《異部宗輪論》,有部認為「若先已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及不還果」(大正49.16中)。這是說行者入正性離生——見道(初果),由聖道力,已離三界見所斷斷(見道所斷煩惱)。若以聖道力,離三界見所斷斷,及以世俗道力,離欲界修所斷斷(修道所斷惑)前五、六品染,名一來果;若以聖道力,離三界見所斷斷,及以世俗道力,離欲界修所斷斷前九品染,名不還果(大正27.340中--下)。然則,二、三果雖說是世俗道得,實是由聖道力和世俗道力相雜的作用。依偏重而言,二、三果由世俗道得;實際上,證二、三果還是要具足無漏聖道力的。

陸、阿羅漢與業
  《異部宗輪論》說:有部主張「有阿羅漢猶受故業」,「有阿羅漢增長福業」,「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大正49.16中)。證得羅漢者,應斷的煩惱已斷,應證的智慧已證,所以經上說阿羅漢是:「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大正2.10下)。然而何以煩惱已盡,已舍罪福,自知不受後有的阿羅漢還會受故業報?又如何使其增長福業?復次,十二緣起支中,那些隨阿羅漢轉?以下擬分別探討之;至於詳細的「業」說,將於拙作〈論師的業力觀〉中進一步作討論。

一、有阿羅漢猶受故業

  有情造業,自作自受。「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正24.94上),這是最一般的說法。但是何以斷盡煩惱不受後有的阿羅漢,也如一般有情,猶受故業?《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五,有二則阿羅漢猶受故業的事緣〔注26〕。有部律典,亦多處說到證得羅漢果之佛弟子,仍遭受故業罪報,乃至世尊都不例外〔注27〕。類似於有部「阿羅漢猶受故業」的說法,分別說部系的化地部,亦說是「宿對因緣」(大正22.1中)。而大眾部則解說是示現世間,啟示後學。如世尊身體不和,耆舊童子曰:

世尊不和,可服下葯,世尊雖不須,為眾生故,願受此葯。使來世眾生開視法明,病者受葯,施者得福。(大正22.481上)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阿羅漢猶受故業,但是由於阿羅漢已得聖道,縱使身體受苦,也不同於凡夫眾生受業苦。如目犍連尊者外道毆打,遍體鱗傷,肢節爛碎,僅余殘命,是時尊者尚能「以神通力,息除苦痛」(大正24.288中)。嗢缽羅色尊者(蓮華色),被提婆達多打破頭顱,然尊者體悟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遂以種種神變,入無余依涅槃(大正24.148上)。又世尊於鞞蘭若安居,三月食馬麥,阿難悲苦啼泣,念言:世尊三大隻劫,修諸善品,何以食斯馬食粗麥?世尊雲:「如來凡所入口,皆為甘美,百味中勝」(大正24.47上,大正23.99中)。如上所述,可知已證聖果的阿羅漢內心解脫自在,俱解脫羅漢如目犍連者,甚至具足深定神通之力,雖然仍受故業罪報,但是已不同於凡夫眾生所受苦楚。如此解說,方符合「自作自受」的業報理論,修道解脫也才不至於唐捐其功。

  二、有阿羅漢增長福業

  部派之中,有部主張「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安達羅派也說「有阿羅漢積集福業」(南傳58.311);但是化地部就主張「無阿羅漢增長福業」(大正49.16中,17上)。

  阿羅漢如何使福業增長?據《大毗婆沙論》說:

       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以資生之具等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即能轉招富異熟果。(大正27.656下)
 
       據論文,阿羅漢布施發願、入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這即是羅漢「增長福業」的情形。何以由布施資身具、發願、入定,能轉招富異熟業?論中引契經證成:

       為舍壽行,以衣缽等施僧別人,依契經說。謂世尊說:諸福業事略有三種:一、施性福業事,二、戒性福業事,三、修性福業事。於施性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感大富果。……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與僧;若施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故於僧眾或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大正27.656下)

       三種福業事中,由布施功德,可以感富果;而阿羅漢布施發願、入定之力,能轉去壽異熟業,變為富異熟業。此富異熟業,是由什麼力量引發呢?有說由施,有說由定,論主說:

       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富果故。雖數入定,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富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令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大正27.657上)

       有部論者認為:諸阿羅漢布施發願、修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所以說「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同樣的,由布施發願、修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富異熟業,即轉能招壽異熟果」,所以阿羅漢也能增長「壽業」(大正27.656上)。

  與有部相反,化地部認為:「無阿羅漢增長福業」,如《婆沙論》所說布施發願、修定等思業力量,是不能增長阿羅漢的福業的。羅漢的留壽、舍壽,是由過去的業力,不是現在的思業力量,因為阿羅漢已斷盡一切煩惱,不再能令福業增長。

  安達羅派說「有阿羅漢積集福業」,是就阿羅漢布施衣食等資身之物禮拜支提(塔)、獻華鬘、塗香、乃至右繞支提等而言,認為這都是積集福業的事。而《論事》論主則認為:若阿羅漢猶有積集福業事,那麼,也應有積集非福業事;而阿羅漢是已舍離罪福者,所以不應說阿羅漢有積集福業事(南傳58.311--313)。

  有部說阿羅漢布施發願、入定之力量,能增長阿羅漢的福業,這是羅漢可轉異熟業說。阿羅漢可轉業,《婆沙論》中引《施設論》雲:

       頗有不受順後次〔次來生〕受異熟業,而受順現法〔現生〕受業及順次生〔來生受業異熟現前耶?答:有。謂順後次受業異熟不現在前,順現法受業及順次生受業異熟現前。此要證得羅漢果,方有是事,非不得者。

       問:有學、異生,亦應有如是事,何故彼〔施設〕論但說阿羅漢耶?答:唯阿羅漢有勝定慧薰修身,故有如是能,有學、異生無如是事。復次,唯阿羅漢能善知自業有近有遠,有可轉有不可轉;諸可轉者,以修力轉之,若不可轉者,引現前受,無後有故。……有餘師說:有業前生雖受異熟而有餘殘,今時證得羅漢果,以勝修力及決擇力,引現前受。唯阿羅漢有如是能,故彼偏說。(大正27.103中--下)

  論者說唯阿羅漢能善了知業力可轉、不可轉,「可轉者,以修力轉之,若不可轉者,引現前受,無後有故」。世友尊者也說:若證得羅漢果,由殊勝定慧薰修身故,能引地獄苦事人中受,此非諸有學及諸異生之所能(大正27.100上)。這都是「有阿羅漢猶受故業」的另類說明。然而阿羅漢何以能知業力可轉、不可轉呢?論主說:因為阿羅漢成就「願智」〔注28〕的緣故。而願智唯有不時解脫羅漢,已「於定得自在,及相續不為煩惱所持」(大正27.896中),方能現起。所以,唯不時解脫羅漢可轉業力,時解脫者不能。然論主說業力有可轉的,有不可轉的,與譬喻師「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大正27.593中,359中,774上),有程度上的不同。

  阿羅漢已斷、已證,已舍罪福,何以須求福業增長?據《增一阿含經》記載:阿那律聽法時睡眠,被佛呵斥,發憤精進終日不眠,致雙眼失明。由於眼根已壞,雖得天眼,而欲以凡常之法縫衣時,因無法穿針引線,故呼求幫助。是時,世尊慈護,與縫衣服。阿那律言:「向所稱說者,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我貫針。」世尊言:

       「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雲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是謂六。阿那律!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阿那律曰:「如來身者,真法之身,復欲更求何法?如來已度生死苦海,又脫愛著,然今日為求之道。」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說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若當眾生罪惡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終不墮三惡趣;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故罪墜墮三惡趣中。」爾時世尊便說此偈:「世間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經》,大正2.719中)

  世尊為盲比丘穿針縫衣,龍樹《大智度論》亦有記載。世尊說:功德果報甚深難量,我向求無厭足,故得以成佛,於今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論中問:

       問:如佛嘗斷一切善法中欲,今雲何言欲無減?答:言斷一切善法中欲者,是未得欲得,得已欲增。佛無如是欲,佛一切功德具足,無不得者,亦無增益。今言欲者,如先說佛雖具得一切功德,欲心猶不息……佛智慧火亦如是,燒一切煩惱,照諸法已,智慧相應欲亦不盡。復次,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未盡,故欲度不息。(《大智度論》,大正25.249中)

  綜合以上諸說,有部「有阿羅漢增長福業」,是否可能演變成如《增一阿含》所說的「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或是否有演變成如《大智度論》所說的,「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未盡,故欲度不息」之可能?筆者不得而知,不過,當時部派中的說假部,已說「由福故得聖道」(大正49.16上),安達羅學派也已以布施禮拜供養佛塔,為積集福業事了!

  三、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

  《婆沙論》說:「一切有情皆具有十二支緣起,從無始來乃至證得無學果位」;「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大正27.118上,下)。所以,緣起三界三界有情皆具有十二支。凡夫眾生,流轉生死,具有十二支,然而無聖者斷盡一切煩惱不受後有,是否仍具足十二緣起支?有部說「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大正49.16中)。那麼,是那幾支隨阿羅漢轉呢?

  據窺基法師《異部宗輪論述記》雲:

       「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者,幾支隨轉耶?答:無明、愛、取是,或生、老死,在未來定無。若中有中得阿羅漢果,是生支方便,容許有生;若於識支不得果者,以一念故,其受支中亦得果,定不隨轉。名色、六處、觸三支中,有說:亦得果,先生已修習,今至名色識容起聖道故。若作此說,名色、六處、觸中入涅槃,名生般;受中,分有行、無行。有說:名色、六處、觸三支,猶根未明,即非但不能起聖道,無得果理。唯在受愛支之中,分三種般。若依前釋,即四支隨阿羅漢轉;後釋,即一支。其業已得果,行分攝,未得果,有分攝,更無異有支隨阿羅漢轉。(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457上--下)

  窺基法師意說: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不受後有了,所以,定無有「無明、愛、取」三支。若有情中有位,證得羅漢果,此中有是生支方便,這樣就有「生」支;又阿羅漢涅槃前,有「老死」支,因為不受後有,所以未來定無「生、老死」。識支,是轉世投胎的主體,只是一剎那,所以無得阿羅漢果,由受支方得。所以「識」支不隨阿羅漢轉,「受」支隨轉。「名色、六處、觸」三支,有二說:一、「名色、六處、觸」,隨阿羅漢轉。因為過去生中,已修集資糧,現生至名色、六處,或觸支時,生起聖道而般涅槃——生般涅槃;在「受」中,分有行般、無行般涅槃〔注29〕。二、名色、六處、觸三支,根尚暗混昧鈍,不能起聖道,以證阿羅漢。唯有在「受」支分三種涅槃——生般、有行般、無行般,所以「受」支隨阿羅漢轉。

  至於「行、有」二支,則分為已得果和未得果二種。如《婆沙論》說:

       問:阿羅漢所造業,為名無明緣行,為名取緣有耶?答:不名無明緣行,不名取緣有,阿羅漢無「無明」,亦無「取」故。然彼業已與果者,當知攝在「行」支分中;未與果者,當知攝在「有」支分中,是彼類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攝。(大正27.126下)

       如此,已招感今羅漢身的與果業,攝在過去行支中,故不在現身中轉;未與果業,則攝在感未來果的有支中,阿羅漢已得無生不受後有,故亦不隨轉。如此,可說「行」、「有」二支都不隨阿羅漢轉。

  總之,「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有二解:一是說十二緣起支的「生」一分、「名色、六處、觸、受支」,隨阿羅漢轉;一是只有「受」支隨阿羅漢轉。

柒、齊頂阿羅漢
  四禪八定中,經說:依七依定——初、二、三、四靜慮,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能盡諸漏。又說比丘依四靜慮,乃至三無色定,能起智斷煩惱,修道盡漏(大正27.929中)。於是有部說:修道斷煩惱必依定滅。然而化地部卻說:「亦有齊首補特伽羅」(大正49.17上),「有諸煩惱不依定滅」(大正27.310下)。

  何謂「齊首補特伽羅」?齊首補特伽羅,即是齊頂阿羅漢。如《舍利弗阿毗曇論》雲:

       雲何(齊)首等人?若人未行道若有漏、若壽命,一時俱斷;復次,斷漏無間命即斷,是名(齊)首等人。(《舍利弗阿毗曇論》,大正28.589中)

《大毗婆沙論》雲:

       分別論者:有諸煩惱不依定滅。彼作是說:「若有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聖道現在前義,壽量盡時,煩惱亦盡,成阿羅漢,名為齊頂。」(大正27.310下,929中)

  分別論者——化地部,認為:斷欲界九品修惑的三果聖者,若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處無有無漏聖道生起,用以斷惑證無學果,但是將命終時,自能拔盡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亦即:三果聖者不由聖道,亦得阿羅漢果(大正27.929中),因煩惱不一定依七依定方能滅除故。

  有部論者則認為:無有「齊頂阿羅漢」。三果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是依「無所有處」之無漏聖道,得阿羅漢,因無所有處最靠近有頂故(大正27.929中)。亦即生在非想非非想處的三果,必須依無所有處起無漏聖道,斷煩惱,方能證得羅漢果,因煩惱必須依定才能滅除故。論中問:七依定中,以下諸地亦有鄰近下地無漏,何故不說依之盡漏,而但說生有頂者耶?論主答道:

       答:下諸地中有自地惑,上地聖道易可現前,非於下地,以下地系善皆已舍故,聖道難起,由此無有起現前者。生有頂不爾,自地無聖道,又無上地可依,不可不由聖道而能盡漏。是故下地雖難而起,然彼聖道由因力強,非加行,暫起現前斷余煩惱,得阿羅漢果已,設更住壽經八萬劫,終不重起,以無用故。(大正27.929中)

  分別論者有「齊首(頂)補特伽羅」,是說煩惱不必定由無漏聖道及根本定,才能斷除;而有部論主則認為:一定是要由無漏聖道及根本定,方能斷除。他們的歧異點,在於定、慧偏重不同的緣故。有部論師中,亦有這種情形。如

       尊者侍毗羅作如是言:……如是永斷,是聖者,非異生;是聖道能,非世俗道。所以者何?因《七依經》造此論故。彼經唯說七根本地,謂四靜慮、下三無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斷煩惱故知聖者用無漏道斷。

       尊者瞿沙伐摩作如是說:……如是永斷,是聖者,亦異生;是聖道能,亦世俗道。……聖者及諸異生,依七根本及八邊地,起聖、世俗道,俱能永斷結。

〔婆沙論者:〕如是二說,俱得善通;此本論文,容二義故。(大正27.311上)

     此中,侍毗羅說:聖者唯依七根本定,無漏聖道,才能斷盡煩惱,顯示尊者是重慧者。瞿沙伐摩主張聖者、異生依七根本及八邊地,聖道、世俗道,都能盡除煩惱,表示尊者是重定者。而《婆沙論》者的意見是:「如是二說,俱得善通;此本論文,容二義故」。如此,何以有部論者質疑問難分別論者「齊首補特伽羅」之主張呢?從另一則來看:

       尊者時毗羅,偏稱讚慧;尊者寠沙伐摩,偏稱讚滅定。時毗羅作如是說:慧勝非滅定,慧有所緣,滅定無所緣故。寠沙伐摩作如是說:滅定勝非慧,滅定唯聖者有,慧通異生有故。……〔婆沙論者:〕此二所說,俱唐捐其功;於文無益,於義無益。(大正27.734下)

  此二尊者,被論主批評為「唐捐其功」,主要因為:定、慧都是佛法中的重要項目,偏於任一邊,都非所恰當。然而,若以此一角度來看分別論者之「齊頂阿羅漢」:二百卷的《婆沙論》中,破斥分別論者之「齊頂阿羅漢」的,有二個地方:一、「為遮彼執,顯無煩惱不依定滅」(310下);二、「為止彼意,顯盡〔煩惱〕非俱,必由聖道」(929中)。此二說「無煩惱不依定滅」、「盡〔煩惱〕非俱,必由聖道」,近於侍毗羅說。如此,分別論者和有部論主,亦只是各得一邊而已。所幸《婆沙論》主是「此本論文,容二義故」(311上),採取二義並容的態度,否則豈不是自相矛盾!不過,由此亦顯示所謂「無煩惱不依定滅」之「定」,是有漏,還是無漏?從《發智論》至《婆沙論》以來,並未給於明確界定〔注30〕,致有如上情況出現。
 

注釋
注26:1.有一羅漢在寺自染袈裟,城中失牛犢者,見衣似牛皮,染汁如血,煮札似肉,器如牛頭,以為偷牛賊,加以鞭撻,縛送王所,禁閉牢獄。由彼業力故,囚禁多時,門人無人知曉,待業力盡,方省救出。
2.有一羅漢未關門戶而入深靜慮,城中有離家出走之婦女投寺,藏匿彼床下,為夫捉得,疑其共作不凈,與以鞭撻,縛送王所,由業力故,囚禁多時。(大正27.654下--655中)
注27:1.阿羅漢受故業報,如神通第一之目犍連,被外道毆打(大正24.287上--289下)。
2.世尊還受故業報。如《十誦律》,大正23.98下,98中--99中,187中--188中,263上--264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葯事〉,大正24.45上--50中,94上—97上。
注28:問:願智雲何?答: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隨欲知義,發正願已,便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如願皆知欲知義者。(大正27.895上--中)
注29: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見《大毗婆沙論》,大正27.874中--875中。
注30:1.《發智論》:問: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答: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依未至滅;色界三十一,及無色界見所斷,或依四,或依未至滅;無色界修所斷,或依七,或依未至滅。(大正26.939中--下)
2.《大毗婆沙論》:問: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問:何故作此論?答:欲顯諸佛出現世時有勝事故。……為遮分別論者「有諸煩惱不依定滅」。……為遮彼執,顯「無煩惱不依定滅」。此中「定」者,顯對治道。謂對治道,或說為定,或說為道,或名對治,或名作意,或說為行。言雖有異,其義無別。(大正27.310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