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如實、如理、如份的人間佛教行者──序《陳銀華老師紀念集》

如實、如理、如份的人佛教行者

──序《陳銀華老師紀念集》

釋傳道

文宗、銀華賢伉儷由認識而熟悉,因熟悉而相知,乃至共同按照如實、如理、如分的人佛教藍圖,而學習「此地、此時、此人」的關懷與凈化,是源於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他們闔家於妙心寺歸依,成為三寶弟子殊勝因緣

十餘年來彼此的緊密互動,凡妙心寺所投入及興辦的社會關懷與文教活動,虔誠熱心的他們,總會時間及銀華健康狀況許可的情形下,熱誠地參與。甚至孟勛的佛化婚禮,與銀華住院開刀治療等事宜,文宗亦常常與我商討;難得的是這一家人──尤其是銀華,同時也是妙心寺信徒主動關心的對象,由此可見他們二位之廣結善緣!

今(九十二)年六月廿七日上午,文宗來電告知銀華呼吸急促,需藉助氧氣。雖然她當時意識清楚,亦能領受我在電話中所提醒的提起正念;但為了確切見證人間佛教行者,於臨命終時正念分明,心不貪戀、意不顛倒,自在舍報往生彌勒凈土,以啟信後進。於是一行五人,便於廿七日晚間驅車前往中山醫院探視她。

在病床前,至親好友環繞左右,銀華除了呼吸略顯急促而外,意識非但清楚,而且神態自若,無有恐怖。我征問她怕不怕死?她笑著搖頭,表示不怕;是否正念分明,願意舍報往生彌勒凈土,他日再生人間,共同完成人間凈土?她都一一點頭,並很有把握地說:「歡喜舍報往生彌勒凈土!」

接著,我告訴她:先到彌勒凈土去進修,等至親好友們當來後到,都成了她的學弟學妹,將來再一起做一位建設人間凈土的好園丁聽聞此言,不但銀華笑了,即連她的媽媽,以及她的同修文宗孩子們也都頻頻地點頭。

為了鼓勵她放舍對身心執著我又講了另外一個信徒──廖茂樹老師故事。廖老師因罹肺癌而肺積水,所以要常常抽水(由兩天抽一次,到天天抽)。還記得在他臨走的前三天去看他那時候告訴我,他已經準備好面對生命最後的時刻,而且也已經通身放下了!奇妙的是放下執著的那三天,他非但不再受任何病痛之苦,甚至連肺都不再積水,就這么安然地走完人生的路程。多麼希望銀華也能因放舍自我身心,而得無苦的自在呢!

看了孩子們的悼念文,這些話,我想銀華是聽進去了。那一晚,就在安詳、篤信的氛圍中,告別了這位慈柔、果敢又堅強的善女人──銀華。出了病房,文宗與孟勛、佩娟、孟修、曉瑋,便與我談起後事處理的種種細節。對此,佛教界一直就有「人死八小時不得移動」的不正知見,而其實佛經中並未有此一說。況且一個生命體必定是壽、暖、識都離開了,才稱作死亡;若還有意識在(不管是不是第八識),就不能稱之為死,而只是暫時休克。很安慰文宗孩子們都可以接受這種說法,而我也如釋重負地達成了任務!

廿九日下午,由文宗的來電得知銀華已於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安詳自在的舍報往生了!在她安詳舍報的背後,我想,其實有著十餘年來,對於佛法信解與行踐的體驗累積:

「如實觀緣起」──對緣生緣滅的無常真諦如實知;

「如理思惟」──對緣起依待,無獨存性、不變性的神我如實知;

「如份抉擇」──對盡份隨緣的取捨如實行。

對於過去的一切,不復顧戀;對於未來的一切,不再欣求;對於現在的一切,不生染著。只要把握現在,活在當下,就能展現活得自在、走得灑脫功夫。所以佛教絕非僅憑信即得救,亦非專門教人「好死」的宗教;而更著重於生命的提升、心靈的凈化,使人生死兩相安」、「生死自在」!這一珍貴的佛法寶藏,我想銀華該是有所會意的!

依「佛法」的信念,要現生得快樂自在,惟有「依法而行」,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離染向凈──不但身心健全,安份守法,且能與人和樂共處,一同向上向善,向凈化提升。一切依法而行,如有疾病,包括釋尊自己,也都是延醫服藥;雖然醫藥不一定能使病體痊癒,但到底是治病的正途!

萬一遭遇不幸或傷亡,那是宿業所限,大可寄望於未來的善報,而不必太過憂傷!畢竟生老病死人生的常態,如是解脫者,自可不動於心;只是我們終究是一介凡夫,不免一時難以割捨。這應從體解無常,深信因果,止惡行善,盡份隨緣中,信得業是由自己所造,理當自己來承受;而非天命──神意所決定。如此,即不會向神秘的力量尋求解決問題之道,這,才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面對生命正確態度!「佛法」,始終是理性而沒有絲毫迷妄成份的!

陳銀華老師,無論為人師、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友,或與骨癌為友四十年,均堪稱在家居士典範,而且一一做到如實、如理、如份的實踐。她的一生,可謂善業成就凈業完成,所以才得在生前笑談生死,並輕松地留下醫囑:病危不氣切、不插管、不作心肺復甦術等無謂的醫療資源浪費,及無意義、無尊嚴的殘存茍活。祝福銀華在至親好友稱念「彌勒尊佛」的庄嚴佛唱聲中,安然往生兜率天彌勒凈土,更盼他日乘願再來人間,與諸多的法侶共同來凈化人間

如今,在銀華骨灰供養本寺,同修兒媳同事、學友撰文紀念付梓之際,吾亦略述她歸依學佛因緣來去自在,是為序。

二○○三、七、十三於妙心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