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02講於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四十二)
釋傳道主講
貳、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逸,音(佾)it8英直切
死,音(史)su2時矩切
徑,音(敬)keng3求敬切
喪,音(宋)song3時貢切
【南傳】
21.無逸不死道 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 放逸者如屍
屍,音(絲)si1時姬切
這一章乍看之下,為首一句與最末一句,南北傳的翻譯字面上似乎有別,而意義實無不同。為首一句,北傳作:「戒為甘露道」,南傳則作:「無逸不死道」。印度語:「甘露」,猶言中國的仙丹,意即不死葯,『佛法以此譬喻不生滅的涅槃』。1所以「甘露道」,即通往涅槃──貪、瞋、痴等煩惱永滅的「不死道」,這容易了解。但北傳說「戒為甘露道」,南傳卻說「無逸不死道」,這就需要稍作解說了。
在上述的釋品題中曾說:『不放逸』,是對於應斷除的眾惡,能防護不作;應修集的諸善,能夠去行。這止惡、行善的努力,在某種程度上是與『精進』意義相近的;不過,『精進是勤勇的策進,不放逸是惰性的克服。精進是破除前進的障礙,不放逸是擺脫後面的羈絆。』2『不放逸,即近人所說的警覺,……警覺一切可能對於自己不利的心情及環境,特別是順利安適中養成的惰性。』3而精進,『如專從止惡行善說,即戒的總相。』4因為戒──屍羅的定義:『好行善道,不自放逸』,5即為止惡、行善。所以若就此止惡、行善義來看,「戒」與精進、不放逸意思相通,因此說「戒為甘露道」,與說「無逸不死道」無別。
第一句了解了,最後一句乃第一(、三)句的反面論述,意思也就不難理解了,以下即為釋義:
北傳說:好行善法、不作眾惡的德行──「戒」,「為」通往解脫生死的涅槃道──「甘露道」之所必須;若不能防護身語意而「放逸」自己不修善、反造惡,則「為」步向無邊生「死」輪迴的路「徑」。對外界可意或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若能「不」起「貪」愛、瞋恚、無明,而能與明──智慧相應,「則」能不隨之起惑、造業、輪迴,而得以超越煩惱生死,契證「不死」的涅槃。反之,若所思、所言、所行違「失」甘露「道」必備的德行,則「為自」甘「喪」失法身慧命,而隨業輪迴生死。
南傳說:能克服惰性而精進「無」放「逸」,勤修一切善、勇斷一切惡,乃是步入生死煩惱永滅的「不死」涅槃「道」之所必要;反之,若多行「放逸」而向惡離善,則為「趣」向生「死」輪迴之「路」。「無」放「逸」自己的身語意行而善加守護「者」,再能於戒的基礎上進修定慧,則得契證煩惱滅盡的「不死」涅槃;而怠惰「放逸者」,卻「如」漂流於佛法大海外的死「屍」一般流轉無邊生死。
【北傳】
2.慧智守道勝 終不為放逸
歡,音(翻)hoan1喜官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樂,音(鹿)lok8柳鹿切
【南傳】
深,音(心)sim1時金切
悅,音(閱)oat8英罰切
北傳說:有智「慧」的人能以「智」化情、以智導行,故能「守」護身語意,使合於聖「道」的要求,並且戰「勝」煩惱,「終不為放逸」之行而怠惰於道業的修習。因「不」放逸於隨逐「貪」、瞋、無明等煩惱之故,便能不因造惡而後悔;言行坦蕩無悔,內心即清涼無熱惱,而能得「致歡喜」安定。「從是」在身安心安中辦道,終可「得」見「道」之究竟解脫「樂」。
南傳說:「智者」因為「深」徹了「知」:『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此」一道理,故能常自警覺、檢束身心而使身語意「所行不放逸」。因為勤於斷惡修善、所行「不放逸」的緣故,身心便能因不悔而「得」現法安「樂」。有智慧的人常「喜悅於聖」者解脫的「境」界──不憂不悔、不疑不惑、不忘不失,並深心嚮往而引為生生世世追求的目標。
【北傳】
3.常當惟念道 自強守正行
健者得度世 吉祥無有上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吉,音【拮】kit4基一切
俗音(結)kiat4求結切
【南傳】
隱,音(允)un2英滾切
涅,音(裂)liat8柳傑切
俗音【攝】liap3柳劫切
盤,音(盤)poan5邊權切
這一偈,北傳的主詞「健者」是放在第三句,南傳則將主詞「智者」放在第一句;「健者得度世」,北傳《法集要頌經》譯為『智者求寂靜』,這可見「健者」意即「智者」。
北傳說:「常當」在思「惟」修習中,憶「念」止惡、行善、清凈心的「道」理,並且「自」己奮力圖「強」將所信解、所思惟的道理實踐在日常,令身語意能堅「守正行」──身不作殺、盜、邪淫,口不說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心不起貪、瞋、痴念。勇猛又有智慧的「健者」如此相信、理解、行踐,必「得」超越(「度」,超越)「世」間生死,證入貪、瞋、痴等煩惱永滅的涅槃。對佛弟子而言,這才是最為「無上」的「吉祥」!(「吉祥無有上」,「有」是助詞、無義;「吉祥無上」即「無上吉祥」之倒裝)
南傳說:「智者」因為『喜悅於聖境』,所以「常」懷「堅」定的意志力與「忍」耐力,「勇猛」精進地「修」習「禪定」。定是精神專註、心一境性,在定中思惟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終而引發無漏慧,即得「解脫」煩惱系縛,從此獲「得」究竟的「安隱」(古代「隱」、「穩」二字音義相通)──悟「證無上」的「涅槃」。
南傳二一~二三這三偈,有一個因緣故事稱作『摩醯提利的陰謀』。這位摩醯提利生就一副姣好的面容,她父母親心想:女兒長得如此貌美,理當為她找尋一個理想的男子婚配才是,但誰是全印度最能夠與女兒匹配的人呢?左思右想,佛陀是最理想不過了!於是這對婆羅門夫婦就一廂情願地前去向佛陀提親。
他們不明白:世間情愛,不過是自我愛的延伸,佛陀是連最根深柢固的自我愛都斷除的聖者,又豈會為世間欲愛而動心!佛陀因此對他們開示色身等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之理,婆羅門夫婦聽完佛所慈示的法要,當下即證第三不還果。在將女兒託付給她的叔叔之後,二人便出家修行去,不久旋證阿羅漢果。
父母雖然皆因聆佛教誨而蒙受法益,但一向對自己的容貌十分自負的摩醯提利,卻在遭到佛陀的拒絕之後,由難堪轉為瞋恨,並決意報仇雪恨。後來,她的叔叔將她獻給優填王,她於是進了王宮成為國王的嬪妃。
優填王的王後珊蔓娣是一位德行、善根俱佳的女子,在她眾多的侍女當中,有一位名叫久壽多羅的,每天都會為她去向花匠蘇曼那買花。一日,久壽多羅在蘇曼那家裡聽聞到佛陀說法,宿世善根深厚的她,就在聞法以後破我見、證初果。回到王宮,更將從佛親聞的法義轉述給王後及其他侍女們聽,大家聽得莫不法喜充滿。自此,王後及其他侍女們就都以老師之禮對待她,而她的工作也因此改為佛陀法音的傳述者。
王後與侍女們因為得到聞法的喜悅而對佛陀深生孺慕之情,雖很想當面頂禮佛陀以表達心中的感恩,卻害怕國王反對,只好在佛陀游化布教、經過王宮之時,在王宮建築的壁上鑿洞偷偷瞻禮。此一舉動被摩醯提利知道以後,她原來對佛陀的忿恨,便一股腦兒地全轉嫁到王後及其侍女們身上了。貌若天仙而心如蛇蠍的她,就向國王進讒言,說王後及侍女們在壁上鑿洞,而且對國王不忠實。然而這惡意的謊言卻未動搖國王對王後的信任,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後,國王既不生氣,也未追究此事。可是摩醯提利卻不肯罷手,她不僅繼續中傷王後,甚至捏造王後企圖殺害國王的事實。
一次,她知道國王帶著琵琶要到王後那裡去住幾天,就將一隻蛇藏在王的琵琶里,再以花朵將音孔遮蓋起來。之後,她又虛情假意地對國王說她有不祥的預感,請國王不要到王後住的宮殿去。國王不以為意,她也就以擔心國王的安危為由,跟隨前去。到了那裡,她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就將琵琶音孔上的花朵拿開,讓里頭的蛇跑了出來,溜到王後的床上嘶嘶作響。
國王驚見王後床上有蛇,剎時失去理性,竟誤信摩醯提利的讒言為真,就要王後及侍女們全部站成一排,準備以浸過毒藥的箭來射殺她們。王後在此生死關頭,不但面無懼色,還以慈悲的眼神悲憫地望著盛怒的國王,而她的侍女們亦因對佛法的信解而心無怖畏。說也奇怪,一向射箭神準的國王,此刻居然失了准頭,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置信!怒火也頓時得到平息。他相信這個奇跡是在告訴他:王後是無辜的,所以他不但沒有罪責王後,還准許王後禮請佛陀及弟子們入宮應供說法。
摩醯提利的陰謀是失敗了,可是她的瞋恨並未止息,反而又策畫了一個自認為萬無一失的計謀:要她叔叔到王後住的地方去縱火,而她的叔叔也果真依言去做了。可敬的王後與侍女們,在危難當頭,絲毫無懍於熊熊的烈火,而只管用功禪坐,因此在宮殿倒塌前,多數人在修行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也有證二果的。
等到國王得知此事趕來,一切已然太遲,他開始懷疑這是出自摩醯提利的詭計。只是這一次,他學會不動聲色,反而對她言不由衷地說:『王後在世時,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防著她,唯恐哪天遭到她的毒手,如今我可高枕無憂了!真不知到底是誰幫我除卻了這心頭大患呢?想必是深愛我的人所為吧!』
摩醯提利聽了心中竊喜,就馬上介面說:的確是她要她叔叔縱火將王後等人燒死的。國王套出實情之後,就佯稱要大行賞賜她的這一班親友,遂要他們進宮去,而其實是要一並處決他們,狠毒的摩醯提利因此終嘗作惡的果報。佛陀知道這悲慘的事件以後,就對眾比丘開示了以下的這三首偈頌: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
以此期勉比丘應當常不放逸,精勤修道,才能解脫眾苦,獲得究竟安樂。(待續)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