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師:天台小止觀 歷緣對境修止觀

歷緣對境修止觀 前已說明坐中修止觀五種方法,今明在生活中的一切時、一切境修止觀內容。參禪修定,是必須端身正坐,才能收攝身心,此乃入道之勝要。尤其是學者,不在蒲團上,散亂妄想心不易降伏。但一般人的生活,是離不開世間塵緣的牽涉,假使隨緣對境又不修止觀,我們的妄心,就會如同猿猴一般,向外攀緣六塵境,於五欲煩惱無所止息。所以,修止觀的人,於平常生活中,是「以止觀為民生,以定慧生死」為修道原則。 《小止觀》提到「歷緣對境」的「緣」,指的是:行、住、坐、卧、作作、言語六種;所謂的「境」指:眼觀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對觸、意對法等六項。行人若能在十二緣中,以種種方便,歷緣對境,以止觀來調伏身心,巧把塵勞為佛事,世事塵緣但不礙修道,森羅萬象而一心清凈。俗話說「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歷緣對境修止觀的要訣。以下說明十二緣修止觀方法: 一、行:修習止觀的人,假使要走路時,應先觀察應行不應行。應如此想:我現在為什麼要走路?是被煩惱所驅使,去做一些不善、無意義、不該做的事,那就不應該去。假使是為修善、為行佛、為利益眾生、為服務他人,就應該積極行之。 行中如何修止?走路的時候,假使因為走路的緣故而產生一些煩惱,此時行人應想: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一切事物因緣,空無自性,皆不可得,我執著什麼?而且,過去已滅,現在念念不住,未來還沒到,我取什麼?如是作觀時,妄想雜念自然止息,此為修止。 行中如何修觀?由於心中生起走路的念頭,支配自己的身體和手腳,所以有所行動;由此行動,就會有世間煩惱事物的產生。當走路的時候,就反觀走路的心,亦是由此緣所生;走路的行動亦由心念所起,兩者皆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修止,旨在於止住行動中的雜念妄想,使念頭趨善而不著;修觀,目的在於行動中,念頭清明,知所應做之善業或精進事,亦是不可得。此即行中修止觀。{41}        2004.05.27 二、住:住,乃安住一境的意思。修習止觀的人,安住時首先應觀察應住或不應住。思惟我今為何事,願意在此安住?如果為諸煩惱或不善、無記等事而住,就不應該住。假使是善的、利益他人等事而住,就應該住。                                               住中如何修止?假使於安住時,因為安住的緣故,而有一煩惱善惡事情發生;雖然有種種事情發生,但了知能之心及住中所生一切法,皆不可得就能息滅妄念的心,是名修止。 住中如何修觀?心想:心為身之主,由安住的心念而使身安住,故名為住。因為住的因緣就會有一煩惱善惡等法的發生。這時應當反觀能住的心,卻不見心的相貌,心既不可見,當知住者及住中所生一切法,畢竟空寂,無有自性,是名修觀。 三、坐:修習止觀的人,假使於坐時,應觀察應坐或不應坐。思惟我現在為什麼事而坐?假使是無聊、閑談、或不當的場所,就不應該坐。如果是因修道、聞法,就應該坐。  坐中如何修止?若於坐時,則應當知道,因為坐的緣故,容易有一煩惱善惡事情發生,但是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則使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坐中如何修觀?心想:安身而坐,由坐能思惟善惡等法,所以名為坐。反觀能坐的心時,不見心的相,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諸法發生,畢竟空寂,是名修觀。學佛的人,若能於坐中,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念念分明又不昏沈,能念所念,皆不執不取,即是止觀。 四、卧:修習止觀的人,於卧時,應觀察該卧或不該卧。心想:我今為什麼事而卧?若為淫慾懈怠等事,則不應卧。若為修養精神,調和四大,以求身心健康,便於辦道,所以該卧。卧時,應右脅而卧,較合乎生理健康經典亦提醒修止觀者,應如獅子王而卧,因獅王的睡卧,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時時保持清明。 卧中如何修止?若於寢息,則不應思惟不善之法,讓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卧中如何修觀?若於卧時,心想:由於勞累疲乏,睡眠以解勞睡,故應睡。若睡卧中,有不善之法,皆是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是名修觀。{42}                  2004.05.28 五、作作:作、就是造作,就是一般所說工作或作事。修習止觀的人,假使作事或工作,首先要觀察應作或不應作。假使要作的時候,應想:我現在為什麼要作這件事?假使是屬於不善、無記,如殺、盜、淫、惡口等行為,即不應該作。若是為善、有利益的事,如弘法、助人為善修行精進等事,即應該作。                                         作中如何中修止?在作事時應當知道:因作事故,則有一善惡事情發生;而這些事情,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所以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修止。 作中如何修觀?應想:由心動,而使身體及兩手,造作各種善惡行為,所以名作。反觀作事的心,空無自性,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故,修止觀的人,專取該作之善事而為,且行一切法不執著一切法。 六、語:修習止觀的人說話時,應先觀察應說或不應說。心想:我現在為什麼要說話?假使是一些是非煩惱、瞋恚、愚痴、無意義等的言說,就不應說。若是為講經、說法、勸人為善指點迷津等,就應該說。 言語中如何修止?假使說話時,應想:人因為有此言語,則會有一好話給人歡喜智能語助人離惑,也會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等善惡行發生,了知能說話的心,以及因為說話所引起的一切善惡等法,皆因緣所生,空無自性,因不可得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語中如何修觀?應想:由心念鼓動氣息,透過咽喉、唇、舌、齒齶,而有音聲語言。因為有語言緣故就會有一切善、惡口業的發生,所以名為「語」。反觀能說話的心,無有自性,不見相貌說話的人所說的一切言語,皆因緣所生,假合而有,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在十惡業中,口業就佔了四項,可見「禍從口出」,一點也不虛假。所以,修止觀的人,更要慎言:什麼是該說、什麼是不該說、應怎麼說、什麼時間說。如法華安樂行品所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不說人長短好惡,不讚許或厭嫌修聲聞的人;應說利人之語、常說大乘法義。{43}                                                                2004.05.31 之前,已介紹六緣修止觀方法,今明六境的修法。此「六境」,指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此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的種種分別,包含吾人所認識的環境,故又名一切境。初學止觀的人,想要與止觀相應,得其利益,並非容易;從止觀中,能不與煩惱相應,必須死心蹋地,放下一切,不但在坐中要調伏身心,在日常行進間,更要扣住所緣境,以止觀來調心。若能於二六時中,不忘止觀,何愁道不成?故,智者大師教吾人於六根,對一境界中修習止觀,達念念不離、無間斷休息之功效,以除凡夫生死煩惱。                                                                      一、眼對色:依人而言,每天除了睡覺以外,無時無刻都在運用眼睛。但一般人,心多隨外色所轉,貪婪追求,不能自主,輾轉輪迴,難脫苦趣。若能掌握眼根好好修持,隨見一色皆為清凈色,自無分別執著成就法身凈土,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即是法身」。 眼見色的修止:在於見一切色相時,如見水中月、夢幻泡影,無有真實。若見到喜歡色相,不起貪愛的心;見到厭惡的顏色,不生挑剔、瞋恚;見到一般的色相(非違非順),也不會起雜念妄想;此名為修止。 眼見色的修觀:當見一切色相時,隨眼所見,皆無見相。何以故?在眼根與色塵中,個別單一項,是無法見物、也無法分別,但以因緣和合而生眼識,眼識再與意識和合,而能分別一切的色相,產生種愛惡煩惱。此時,反觀念色的「心」,不見形相,念色的所「見」及一切「色」,亦無自性,畢竟空寂,是名修觀。如阿那律尊者,因發憤精進,而失去雙目世尊教以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眼通,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果。 二、耳對聲:常言:「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表示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是最利的,從耳根修持,最容易入道。觀世音菩薩,由耳根的聞性,下手起修,圓證耳根三摩地,而成就三十二應身,於一切佛土度眾。耳朵是二六時中,都在接觸外境的,極難收攝,若能修持得法,最容易得成三昧。{44}                                                   2004.06.01 耳聞聲中如何修止?隨所聽聞音聲皆知因緣所生,空無自性,不起妄念。假使是音樂、歌聲、讚歎等喜歡的悅耳音聲,不起貪愛的心;假使是聽到惡罵、咒詛、毀謗等可惡的音聲也不起瞋心。若如蟲鳴、鳥叫等一般的聲音也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              耳聞聲中如何修觀?應作是想:隨所聽聞聲音是從根塵和合,而有耳識的分別,是空無自性、不真實的。凡夫不了解,因此分別種種好壞的音聲,而起煩惱。若能反觀聽聞聲音的心、聲音耳根,都因因緣而有,沒有自性相,畢竟空寂,是名耳聞音聲中修觀。 三、鼻對香鼻子也是修行的重點之一。修數息觀的人,從鼻端的專註,了知息的出入、長短、冷熱後,能進入定中。香嚴童子是從鼻子所聞的香氣,隨所聞香,觀鼻根、鼻識、香氣因緣和合而有,無有自性,而證得阿羅漢。所以,我們亦能以此修止觀,而悟入無生。 聞香中如何修止?從聞香中,對於好的香味,不起貪著之心對於不好的臭氣,也不起瞋恨心;對於一般的無所謂好壞的味道,則不起妄念;名為修止。 聞香中如何修觀?應作是想:我今聞香,香氣是虛誑不實的,沒有什麼執著。為什麼呢?內有鼻根,外有香塵,因緣和合,而生鼻識;由鼻識而生意識分別,強取香相,才有一切好壞的執取,名為聞香。反觀聞香之心、鼻根、香塵,不見有自性相,當知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舌對味:民以食為天,食物本是維持色身的基本要素,但執著於味覺,對修行是有妨害的。所以在佛門過堂吃飯時,必須三稱念、五觀想,就是要去除修道人對食物的貪著心。藥王、葯上菩薩因了知酸、甜、苦、辣等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而開悟。 舌受味時如何修止?對於好的味道,起貪著之念;對於不好味道也不起瞋恚心;對於一般性無所謂好壞的味道,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 舌受味時如何修觀?應作是想:我所貪著的味道,實不可得;為什麼呢?酸、甜、苦、辣、咸、淡的六味,因與舌根、舌識和合,才有了別各種味道作用凡夫因執取味相,因此產生一些煩惱執著。若能反觀此三者,都沒有自性,畢竟空寂故名修觀。{45} 2004.06.02 五、身對觸:觸,指感覺。凡是身體柔軟、細滑、冷熱的感覺,皆屬之。佛弟子畢陵伽婆磋,一日於城中乞食,只顧觀想,不小心被毒刺傷足,舉身疼痛。即自思惟:劇痛的心是誰與痛覺來處,如是反觀,而身心兩忘,成阿羅漢身體執著,除非有大智能,否則是極難破除。所以,欲初離煩惱者,更要修止觀。                                     覺觸中如何修止?假使身體感覺快樂的觸受,不起貪戀執取;如果遇到堅硬、粗澀,給人痛苦的覺觸,不起瞋怒的心。身體有一般的覺觸,也不會自行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 覺觸中如何修觀?應作是想:輕、重、冷、暖、澀、滑等種種感覺,名之為觸。四大和合,名之為身;觸性本是虛假身體亦不真實誰來產生這觸覺呢?因有觸塵、身根、身識因緣和合,才有覺觸,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感觸。反觀此三者,都沒有自性所生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意對法意念中修止觀,已在前五根中,隨所接觸的所緣境,一一用意念來止住妄想、貪著;並用意念來修觀,讓所觀的境,一切畢竟空寂,以去除對六塵的染污心。這都是要在意識用功方法。 修止觀的人,若能於行、住、坐、卧、見、聞、覺、知中,能處處修止觀,當知是人,是真修大乘法菩薩。如佛陀曾告訴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穿披袈裟都能一心專住,如入禪定,當知是人名菩薩摩訶薩。」 平常學佛的人,經常提到「隨緣不變,不便隨緣」這兩句話,就是在止觀。「隨緣不便」:隨順因緣,但不違背佛教真理(空性)的法則是從假入空的修法,即隨時從事相上,對六塵境不起貪著,是為修止;「不便隨緣」:是在真理的無自性理則,隨所緣境,積極行善,且不執不取,是名修觀。故,此句名言也可作為修止觀行人的依止。 以上,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修止觀之相,隨所意念而應用,一一都能以五番止觀方法,來對治當下的妄想心,即:對治初心粗亂止觀、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隨便宜修止觀、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均齊定慧止觀。在前文中已廣為分別說明,現在不重復的辨別了。{46}2004.06.0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