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月溪法師高卧處碑文

月溪法師高卧處碑文

師諱心圓,號月溪,俗姓吳。其先浙江錢塘人,業滇遂家昆明,三傳至師。父子庄公,母陸聖德,生子五人,師最幼。師弱而好書,圭璋秀髮,習儒業於汪維寅。先生年十二,讀《蘭亭集序》至「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句,慨然有解悟,問先生如何方能不死不生

汪告曰:「儒言:『未知生,焉知死?』此言要問佛學家。」

旋問佛學家,告曰:「肉體有生有死,見聞覺知靈性輪轉,佛性如如不動不死不生假如未見佛性佛性見聞覺知靈性輪轉。如見佛性遍滿虛空見聞覺知靈性變為佛性。」

問如何方法能見佛性佛學家不能答。

授以《四十二章經》、《金剛經》,自是兼攻佛學。隨肄學業於滬,尤專心老、庄,濂、洛、關、閩書,博綜六經,遍參江浙名山梵剎,叩問諸大德。將佛學家告如何方法能明心見佛性?凡所答案皆未圓滿

時妙智尊宿教看「念佛是誰」話題。年十九,決志出家,闡揚大法父母幼為訂婚,堅不娶,即於是歲,禮本境靜安和尚剃染受具。甫出家精進勇猛,於佛前燃左無名、小二指;並剪胸肉掌大,炷四十八燈供佛。發三大願:一、不貪衣食樂,修苦行,永無退悔。二、遍究閱三藏一切經典,苦心參禪。三、以所得悉講演示導,廣利眾生。師每日除看經外,誦佛號五千聲,輪誦《華嚴》、《涅槃》、《楞嚴》,有閑時拜《圓覺經》為課。

師公靜公和尚告曰:「如爾所修,在家亦可,何必出家?即非僧相,要修向上一著法門才是出家本分大事。」

教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頭。隨授《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師看過有些知,有些不知。師最喜臨濟語,如何用功還是渺茫。師後隨悟參法師天台、賢首、慈恩諸宗教義。年二十二,遂遍蒞眾會說法宣講,聽者如市。應金陵之請,講楞伽法會

師示眾曰:「眾生本來是佛,只因無明妄念生死不能了脫;若能破一分無明妄念,即能證一分法身無明妄念破盡,法身顯露。」

法會中有開明尊宿,問曰:「如無明妄念從外面來,與你不相干,又何必去斷?如妄念從里邊生出來的,譬喻龍潭出水的水源,時時有水生出來的,斷了又生,生了又斷,無有了期。修行妄念,這個道理實在不通!古人雲:『王法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妄念斷是佛性妄念起是眾生,豈不是成佛亦有輪回?」

師不能答。再問曰:「法師未曾明心見性,經中無此語,此語是註解得來見性的人註解經典,路途便不錯。不見性註解經典,說南朝北,拉東補西,顛倒是非。是否?」

答曰:「是不錯。」師頂禮尊宿,並舉將佛學家告如何方法方能明心見性

尊宿告曰:「此語法師可去問牛首山獻花岩鐵岩宗匠,他是悟後的人。」

師星夜往參,問岩曰:「老和尚在此作甚麼?」

岩告曰:「穿衣、吃飯、打眠、遊山玩水。」

師對曰:「可惜你空過了。」

岩告曰:「我可空過,你不可以學我空過,你若到那一片田地,亦可以學我空過。」

問曰:「如何是那一片田地?」

岩豎一指。師對曰:「我不知道。」

問曰:「我今將妄念斷盡,不住有無,是那一片田地否?」

岩告曰:「否!是無始無明境界。」

問曰:「臨濟祖師說是無明湛湛黑闇深坑,實可怖畏。是否?」

岩告曰:「是。」師將佛學家告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見性

岩告曰:「汝不可斷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闇深坑那裡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間斷,因緣時至無明湛湛黑闇深坑,叻的一破,就可以明心見性。」

師聽此言,如飲甘露。由此用功,日夜苦參,形容憔悴,瘦骨如柴。至某中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證悟。時通身大汗。

曰:「哦!原來不青不白,亦不參禪,亦不念佛亦無死生事大,亦無無常迅速。」

信口說偈曰:「本來無佛無眾生世界未曾見一人;究竟了解是這個,自性還是自己生。」向窗外望,正是萬里晴無雲,四更月在天。

師數日後,再去問岩曰:「不求用功法門。求老和尚印證。」

岩舉拐杖作打勢,問師曰:「曹溪未見黃梅意旨如何?」

答曰:「老和尚要打人。」

岩再問曰:「見後意旨如何?」

師再答曰:「老和尚要打人。」

岩點頭。師將所悟稟呈。

岩告曰:「子證悟也,今代汝印證,汝可再將《傳燈錄》印證。汝大事畢矣,有緣講經說法度生,無緣可隨緣度日。」

師將《傳燈錄》、《指月錄》、《五燈會元》、《華嚴經》印證,一概了解,如家裡人家裡話。師從今後講經依照《華嚴經》:佛性恆守本性,無有改變,始終不改;佛性無染無亂,無礙無厭,不受熏染;佛性不起妄念妄念見聞覺知靈性生起;除卻止、作、任、滅四病,不斷妄念,用一念破無始無明,見佛性為主要。

講經說法皆從自性中發露出來,不看他人註解。師後膺川、湘、鄂、贛、皖、閩、粵、陝、甘、京、滬、平、津、魯、晉、豫、熱、浙、杭、青、香、澳諸講筵,數十年無虛日,講經二百五十餘會,講經一種為一會。

師性超然喜游,如游終南、太白、香山、華山、峨嵋、九華、普陀、五台、泰山嵩山、黃山、武當、匡廬、茅山、莫干、嶼山、恆山、羅浮山等。凡游雲霞深處,數月忘歸。所到名山,必有詩對。師善彈七弦琴,游山必攜琴隨身。

師節操高邈,度量出群,不應酬世法,性度弘偉,風鑒朗拔,雖宿儒英達莫不服其深致。師之詩文有雲霞色,無煙火氣。

師年老,豎一指為眾弟子說法曰:「來從遍滿虛空來,迦葉釋迦佛;去從遍滿虛空去,觀世音彌陀佛。古今諸佛,在老僧頭上不去不來;老僧亦在指頭上不去不來。汝等若能識取,便是汝等安身立命處。」

說偈曰:「講經說法數十年,度生無生萬萬千;等待他日世緣盡,遍滿虛空自在。」

師囑弟子曰:「夫四大從因緣生者,有生必有滅;自性本來無生無生亦無滅。」有生必滅者,預有歸所,歸所高卧處,擇昆明南門外,杜家營村後,跑馬山之陽,望昆明湖。師生平未度剃染徒,皈依弟子十六萬餘眾。師教弟子念佛法門。師座下悟道弟子八人:五台寂真、明凈尊宿、北平李廣居士上海周運法居士。餘四人已先棄世。

師著有《維摩經講錄》、《楞伽經講錄》、《圓覺經講錄》、《金剛經講錄》、《心經講錄》流傳北方。《佛教人生觀》、《佛法問答錄》,流傳南方。及《大乘八宗修法》、《大乘絕對論》、《月溪語錄》、《參禪修法》、《念佛修法》、《詠風堂琴課》。

弟子智圓敬撰並書

智圓智融智惟智悅智如智尊智用

皈依弟子智參智滿智溪智生智諦智通智覺敬立

心智真智雲智蓮智海智量智哲

中華民國第一甲子 己卯年仲春既望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