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精解 肆、會諸譯不同

肆、會諸譯不同

《無量壽經》之翻譯,始自後漢桓靈二帝,終至趙宋太宗皇帝,歷經八代,計有十二譯本,宋元之後,僅存五本,所謂「五存七缺」。五存七缺十二譯之說,乃智升法師在《開元釋教錄》第十四卷言:「此經前後有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如。」再加上趙宋法賢譯本,共是十二譯本而成為五存七缺之說。五存之經,列表於下:

經 名 卷數 時代 世稱 譯 者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四卷 後漢 漢譯 支婁迦讖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 吳譯 支謙

佛說無量壽經》 二卷 曹魏 魏譯 康 僧 鎧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二卷 唐 唐譯 菩提流志

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經》 三卷 趙宋 宋譯 法 賢

此五譯本差異顯著,經文互有詳略。造成諸譯不同之因,學者咸認此經乃如來出世本懷,故世尊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經師所據各有不同,致使傳譯相異。其中,漢、吳二譯同說二十四願,願前說彌陀果相,而後說二十四願,說願亦為釋迦傳說,於因願文兼說成就文,故較有條理難通之處。於中,漢譯願相略而義正備,吳譯雖願數同漢譯,然義較不備。宋譯願數三十六,多於漢、吳二譯,然文義缺略。惟有魏、唐二譯文義詳備矣。於中,魏譯最為詳贍精妙,其法藏發願、說偈、因果、條理、願相,悉數具足經文脈絡連貫組織架構嚴謹,上下兩卷對照,義理分明,井然有序,故凝然大師凈土法門源流章》謂:「雖有五本,中國日本,世多依行、讀誦、講敷、造疏、述義、舉世競翫者,只康僧鎧譯《無量壽經》而已。」且《觀經》、《悲華經》、《大智度論》及余之經論、中夏日域諸師著述,皆雲「四十八願」,故魏譯乃為善本,遂實行之。

雖五本之中,以康僧鎧之譯本最為詳瞻精妙,世多依行,但因互有詳略,故若僅依一譯,恐難全窺佛意,深明經義。如能對照其餘四譯,互補互顯,彼此相燭,更能暢佛本懷,明佛正意,故理宜參考,以臻完善。

由於五譯互有出入,故自宋迄今,共有四種會校本:《大阿彌陀經》宋代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無量壽經》清朝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摩訶阿彌陀經》清朝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

中國龍藏與日本大正藏均收入王本,但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中言:「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王氏自序中也說:「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顯然地,王氏本有不取原典、任意取捨之弊,故彭際清斥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黃念祖竊計王氏之失有三:「一者,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二者,去取未當,取繁遺要,改深為淺……。三者,率意增文,儼若自著……。」

彭際清憾於王本之失,專就魏譯去其繁復,並按雲棲本,校輯成彭本《無量壽經》,但此本僅為魏譯之節校,並非諸譯之會集,並不能補王氏之失,實非善本。故魏源為免王氏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清代同治中王蔭福極為推崇魏本。

王蔭福雖盛讚魏氏本為諸本中之善本,然黃念祖以為:「魏本文字簡潔精當,遠過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盡免,故魏本亦未盡善也。」且印祖在《文鈔》卷一言:「王龍舒《大彌陀經》,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雲棲以猶有不恰當處,故此後漸就湮沒。魏承貫之學識不及龍舒,其自任過於龍舒,因人之跡以施功,故易為力,豈承貫超越龍舒之上耶?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儕何敢流通魏本,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闢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近世夏蓮居乃繼前賢,掩關三載,重行會集,稿經十易,方慶經成。然教界褒貶不一,刊行者有之,駁斥者亦有之。

由上可知,會校之四本,其立意雖美,用心可嘉,但後之行人,多有不茍同者也,且蓮池、印光古今大德,同諄告誡,不可為之,恐有割裂佛經之嫌故,未順譯法故,破佛多次宣說密意故。為免後人質疑教法,人為虛造,見而不學,輕棄寶典,故不採之。印祖復王子居士書中結言:「故皆以康僧鎧之《無量壽經》為准則焉。」又言:「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又言:「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譯經論,皆非聊爾從事,故譯場之中,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豈敢隨自心裁,傳布佛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