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廣學」與「多聞」(六)

「廣學」與「多聞」(六) ──學佛人應有的志向願心

乙、第二種正行

皈依三寶佛弟子,除了學習前面所說四種正行之外,還有四種正行,必須確切踐行。如《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說:「當知復有四種正行:一、諸根不掉,二、受學學處,三、悲愍有情,四、應時時無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現分別略說如下:

(一)諸根不掉

諸根不掉,即是「根律儀」。「根」是眼等六根,「掉」是掉舉,不讓諸根在色等境相上掉動,是為諸根不掉。六根如門,為出生六識緣慮一切境界的增上依託處,所以,欲想使內心不生煩惱或減少煩惱,就必須從密護根門作起。故修行用功最初的下手處,應該修行根律儀。根律儀修法簡單說明,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聲聞地〉說:「雲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屍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愛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愛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屍羅」即戒,義譯清涼。「律儀」即是軌則。「守護正念」即於聞思修所得念,正勤修習,不息加行,於時時中善能防守,是名防守正念。「常委念」就是恆常委細的修習正念。「行平等位」,即住於善舍心位,或無記舍心位。「不取相」,即於色等境界中不執取其相。「不取隨好」,即於色等境上不取其隨附於境上的可愛等相,即由眼根色境為緣生起眼識;眼識無間生起分別意識,由此分別意識,於眼所緣色中,執取其相已,更取可愛不可愛等的隨逐相,於可愛的種種色境相,生起染著;於不可愛的種種色境,生起憎恚,由此生起種種煩惱惡行

是故修行人應依戒律儀,時時以正念防心,令根於色境遠離,雖見亦不執取其相。於色境界正現前時,不取隨好,分別意識於可愛色等將生染著,於不可愛色等將生憎恚;即以正念增上力,能防護此非理分別的煩惱相應意識令其不生所有煩惱,令住於平等舍位,是為防護眼根,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乃至意根法塵為緣,生起意識,即此意識有與非理分別俱行能起煩惱,由此意識於可愛的色法將生染著,於不可愛的色法將生憎恚,亦由正念增上力,能防護此非理分別將生煩惱意識令其不生所有煩惱,令住於平等舍位,如是名為正念防護意根,於意根修律儀行。

修根律儀行,略有五種差別相:一、能防護,即防守正念,及所修習常委正念,能防護諸根,令不掉動。二、所防護,即眼、耳、鼻、舌、身、意根。三、從何防護即從可愛不可愛的色境中防護,乃至於從可愛不可愛的法境而正防護。四、如何防護,即於色等境上不取其相,不取隨好。若於色等境相上,將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即於此境處修行律儀,防守其根。五、正防護,即由正念防護意根,於一切境住平等舍位。這樣精勤修習根律儀,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即於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於無忘失念獲得任持力;即由是功能勢力,則能成辦奢摩他毗缽舍那進趣所證。如上所說意義,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三卷應知

(二)受學學處

受學學處,即是戒律儀」。皈依三寶佛弟子,在受皈依以後,隨其個人能力,應受學如來所制的學處;既受學學處,為了保證清凈,無有垢染毀壞,就必須修行戒律儀。修戒律儀應該注意的事項,主要可分為三方面:

一、安住凈戒,即於自己所受學的所有學處,不虧損身業,不虧語業,於身、語二業防護清凈,無穿漏,無缺損,是名安住凈戒。

二、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別解脫律儀,即七眾弟子所受學的別解脫戒。於此別解脫善能守護,是名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於此應修行:(一)軌則圓滿,即於行、住、坐、卧四威儀中,成就軌則,隨順於毗奈耶,不為世間人之所譏嫌毀謗,不為持律者、學律者之所呵責,見者聞者,皆生歡喜讚歎,說名軌則圓滿。(二)所行圓滿,即不行於五處:1、唱令家,2、淫女家,3、酤酒家,4、國王家,5、旃荼羅(譯屠者)羯恥那(譯斷獄官)家。守護別解脫律儀者,於此五處不行,於余清凈無罪處行,是名所行圓滿五種非所行處,雖是如來比丘而制,但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的人,亦應遠離。如《優婆塞戒經》卷第三〈受戒品〉說:「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游:屠兒、淫女、酒肆、國王、旃陀羅舍。」故於此五處善能遠離,亦是最殊勝的所行圓滿。(三)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即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毀犯,應見為生起罪惡的根源。如《大般涅槃經》雲:「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滴水雖微漸盈大器,且受報不爽。」又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說:「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故不應輕小罪,若有所犯,急速懺悔令其還凈。於三事能夠如法而行,是名為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

三、受學學處,即於一切所應學處,皆發心受學。受別解脫戒者,雖從戒師所獲得別解脫律儀,得聞少分學處,但於學處未能多知善巧,復應於一切所應學處,自誓皆當修學。從親教師、軌范師,諸善知識聽聞學習,求得善巧,求得曉悟,並如所教誨,復能受學,是名為受學學處。(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