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什麼是佛教的十二因緣

uploads/content/2022/may/4806f74416db6060b3d2f77f7e142d68.jpg" />

十二因緣(佛教解釋)

  緣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它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其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

基本教義

  在《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中,普光正見如來對顛倒女人說了十二因緣

  (1)無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煩惱的總稱。於緣起性空無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執著,此謂“無明”;

  (2)行:造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

  (3)識:業識,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

  (4)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成胎後為色。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

  (7)受:即領受。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8)愛:即貪愛。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舍之而後已,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

  (10)有:即業。即有因有果,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迴事實來。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11)生:即受生。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有生就不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汝當諦聽,我當依過去諸佛說十二因緣法: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顛倒當知,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汝今得聞我說十二因緣,汝今以得佛性清凈,堪為法器。”

十二因緣十觀  1.觀有支相續

  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嘆,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

  2.觀一心所攝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舍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3.觀自業差別

  佛子,此中無明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余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4.觀不相舍離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

  5.觀三道不斷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余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可有生滅,猶如束蘆。

  6.觀過去、現在、未來

  無明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7.觀三苦聚集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余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8.觀因緣生滅

  無明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余亦如是。

  9.觀生滅系縛

  又無明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余亦如是。

  10.觀無所有、盡觀

  又無明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這是隨順盡滅觀。余亦如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