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廿一瞋打報讎戒

第廿一‧瞋打報讎戒

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人之被他人殺害,必有夙因。一切殺業皆是夙世業債遞償還報。若快意報仇,則重增未來怨結;生生相報,何有了期?是故當知,殺生報生,益增自他苦輪,乖違大慈悲種性,故雲「不順孝道」。戒文雲「尚不奴婢」,是舉輕況重。出家人,一概不得畜奴婢。在家人得畜奴婢,但切不能無理打罵;連奴婢尚且都不可以打拍罵辱,何況還殺害呢!早期中國制度,奴主制度很厲害,主人要打奴婢的時候,打夠了才算,不準別人拉架,說:「你別打了。」你要勸解,不準;君主打底下的人,更是那樣,打死了都沒有事。那是時代制度,以後就不那樣了。

「七逆」者,非普通所謂之七逆;但殺生報生,其罪重如七逆也。如孟子雲:「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這是說,你要是殺人家的父親,人家將來也要殺你的父親;你殺人家的弟兄,人家將來也要殺你的弟兄,這么說起來,這不是自己殺嗎?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不久就要出現的。

而今我為父報仇,彼又結仇於我父,此又種下將來害父之因。殺殺相報,如環無端,廣造惡業,豈能脫輪迴圈,出塵勞網?在家人尚可以依照法律,以直報怨。但不可賄賂官府,托其過分治罪,以怨報怨。應以大公無私之精神,處理官事。但出家人完全不可矣!身為佛子,當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待一切眾生。天大之仇,仍以仁恕待之,全憑道德感應,潛移默化。今生不結怨,來世不復苦報,所謂「隨緣舊業,慎勿造新殃也。」

具緣:這條戒是性遮二業。因為既傷慈忍,復又結未來的怨,所以這是性遮二業都具足。此是「五緣成罪」,具五種犯緣就成了這種罪名。(一)是仇:有這仇敵。(二)仇想:是仇敵想。(三)有報復心:他殺父母你就殺他父母,這有報復心。(四)行瞋報事:就是行使瞋心,起這種動作。(五)前人領納。謂受其打罵,結輕;若害命,結歸第一殺戒。前人已經領納,把事情做成功了;若受其打罵,結輕;若害命就是犯殺戒

回顧遠古聖王治國,都是愛民如子,慈悲為懷菩薩。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皆是菩薩示現,從水深火熱中,濟世救民。大禹王某次出巡,見路上一罪犯,乃感嘆而泣曰:「朕沒有道德,故國土內還有犯罪的百姓!」禹王在外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為天下百姓而犧牲生命,歷千辛萬苦亦在所不辭的精神,豈可說沒有道德呢?但是他還說他自己沒有德,說還有犯法的,這是我的德不夠。

上有時逢菩薩治世,則國富民安,普天同慶。有時逢阿修羅治世,則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印度歷史記載轉輪聖王治世。輪王分金、銀、銅、鐵四等級。要是輪王治世,那都是菩薩治世,都是十善天下。我國之聖賢治世,大概與輪王同。以後世福德日減,業障益深,人心不古,故世風也每況愈下。這皆是缺乏聖賢智者,有德之領袖人才,而釀成道德淪亡,世情險惡之局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