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五停心觀 1

五停心觀 7月17日 各位善知識,各位法師(請放掌)!今天非常的吉祥,禪七現在開始了。 本寺的大和尚聖印長老,他的大悲願力,出現這樣的清凈道場,舉辦禪七的法會,這是非常值得贊嘆的。各位法師肯抽出來時間到這兒來參加禪七,也是非常值得贊嘆的。我們出家人發心修行這是我們的本分事。但是能發心修行,的確是值得贊嘆的。因為不是一個人、二個人,我們是多數人在一用功,所以難免這主辦者會有些規定,我向各位念一遍。 禪七的期間全部止語,不要說話專心用功修行。第二樣、請注意時間表,准時上下坐。有特殊疾病的人請事先提出,以便照顧,這是主辦者的慈悲。第四樣、有關參禪的問題,請於小參時間發問。禪七的期間,不準會客、外出、接聽電話及打電話。這是有這么五樣。 小參的時間,是禪七的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每一天的下午四點五十五分到五點三十分舉行。前三天不安排小參,這是一樣。第二樣、第一個禪七於第七天藥石後結束,就是可以出堂了。第三樣、第二個禪七在報到這一天晚間八點鍾的時候開始行香,八點一刻止靜,到九點一刻開靜。這是開始報到的這一天是這樣。第四樣、第二個禪七第七天是停止小參的。第七天這一天的四點五十五分到六點三十分,禪七的心得報告。或者一個七,或者是二個七,你修行了這么多天的心得報告這是一樣。第五樣、就是第二個七的最後一天,就是八月一日,是六點半到七點藥石,藥石完了的時候就是禪七圓滿了,就結束了。 7月18日 各位善知識,各位大法師!我們今天是禪七的第一天,這一堂是講開示。 我們出家人放棄了世間的五欲,來到佛法裡面來修學聖道。打禪七這件事,應該說就是修學聖道。可是修行這件事在今天的佛教來說,的確不是一個簡單事情我這話的意思,如果說是生在佛世,我們拜佛為師,像舍利尊者、大目犍連尊者那些人,他們遇見佛了,隨佛出家或者是我們拜一位大阿羅漢師父或者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師父,那這話可以不要說,用不著說。但是在今天來說修行這件事就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從事實上來開始講這句話也不是今天開始,也很久了,我們出家人修行,就是上早晚殿,平常除了上早晚殿之外,或者是我們再念念《金剛經》,或者念念《法華經》,或者是念咒,或者怎麼樣,那麼這就修行了。也是的,這也是修行,不能說不是。但是,從經論上看,不管是《阿含經》也好,從《般若經》上、《法華經》上、《華嚴經》上,這些大小乘的經律論上看,我們這樣的修行算什麼修行呢?我看,我們大家都可能是在佛學院住過的,我們應該會知道,經論上說修行的次第是從聞思修得生法忍,經論上說的修行次第是這樣子。那麼我們今天上早晚殿,就這么念一念,這在經論上說的修行上看,只是在聞慧上,聞、思、修在聞慧上有一點,還不是圓滿的聞慧,就是聞慧的一點,一少部分,這就修行了。但是這樣的修行,我看應該是贊嘆才是對,但是事實上,出家幾十年就停留在這里,我認為是很可惜,我倒不是反對這件事,只是很可惜。這是一件事。 其次,我們看古代的大德,從《高僧傳》上看,從禪師語錄上看,那些高僧怎麼修行呢?他們怎麼修行?有的地方當然說得很明白,有的地方也很含蓄,不是太明白。但是在禪師語錄上,有的地方是非常明白的,究竟怎麼修行,一看也就知道了禪師語錄上怎麼說的呢?我舉出幾段,我們看一看他們怎麼修行。 我以前曾經是講過的,洞山禪師在解夏,四月半到七月半的時候,也可能是七月十六,洞山禪師大眾說法他說:「各位善知識!三個月的安居今天結束了。有的人東去、西去。有的人向東邊走,有的人向西邊去,有的人向南邊去,到各地方去參學去了,但是應該究竟是向那邊去呢?萬里無寸草處去,應該到這個地方來。」但這個話,「萬里無寸草處去」,這個話應該是容易懂?是不容易懂?這是回事。但是,我本人是佛學院裡面住過,是舊時代佛學院,不是今天的,就是拿著經本讀經的這么一種情形。去讀這句話,當然就是要分別了,就是要用心去分別,分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向第一義諦上去。「萬里無寸草處」這句話就是第一義諦,明白一點說,就是第一義諦。 如果你們各位若是考一考我,或者問一問我,為什麼這句話當第一義諦講呢?我可以姑妄地解釋一下。《維摩詰經》上有一句話:「畢竟空寂舍」。《大悲陀羅尼經》上也有一句話:「願我速入無為舍」;無為就是舍,舍就是房子,房舍,無為是個房舍,無為就是個房子。《維摩經》說「畢竟空寂舍」。畢竟空寂是個房子,我們願意在房子裡面住,在外面太陽曬、下大雨、風吹、雨淋,或者還有老虎、有毒蛇,不安全,在屋子裡邊安全一點,這個舍。 但是在家人在我們學習佛法人來說,什麼是房子呢?就是什麼地方是我們安居的地方呢?是「畢竟空寂舍」,應該在這個地方住,就是這個意思。那麼「萬里無寸草」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房子裡邊是沒有草的,你若是從門出去了,今天現時代房子,可能門前還是沒有草的;但是舊時代可能不是,你出門邁一步就是草,離開門一步,從門走出一步就是草。但是不必執著這件事,意思就是,「無寸草」就是房子裡邊沒有草,你要房子裡邊去。什麼是房子呢?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我們所居住的房子。當然,這話說的是對的,也符合經論上佛菩薩法語。所以,這禪師說的話,我們若不讀經論,禪師說的話可能不大容易懂。若是讀過經論,禪師說的話沒有什麼,多少可以說是隱語,但是也是很明白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到這里去參學,你到那裡去參學;你到這個禪師去參學,到那個禪師去參學,但是,不管到那裡去學習佛法,出家人是要到第一義諦那裡去,也就是苦集滅道的滅諦,就是到那裡去,也就是涅槃。「萬里無寸草」也就是涅槃地方我要涅槃那裡去,是這么意思。 《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實這句話是二句話,一切賢聖皆因覺悟了無為而成就的,但是覺悟的有深、淺,所以有差別,這其實是二句話。和這句話是一樣。從這句話來說,修行就是要觀第一義諦,就是應該這樣修行。從天台宗、華嚴宗來說,法相宗、唯識宗,天台宗的止觀,一心三觀,或者次第三觀華嚴宗的法界觀,唯識宗的唯識觀、四尋伺、四如實智,這樣的修行,乃至三論宗的修行,也都是到第一義諦中去,也都是樣子。但是說不完全一樣,就是這樣修行。 我也相信古時代的人也的確是這樣修行。所以在南北朝時代也的確是,我認為是有聖人的,中國是有得聖道的人的,得禪定的人、得聖道的人是有,但是不是很多。等到後來逐漸地逐漸地,恐怕不多了,恐怕少而又少了。如果說一天就是上早晚課這個情形,自從這樣做早晚課以後恐怕更少了,得聖道的人是更少更少了禪宗說是話頭念佛是誰?但是看話頭以後也是一樣,就是得聖道的人更少更少。可是,在今天的禪宗來說,當然還有很多人提倡這一點──看話頭,當然這也是禪宗的大善知識的善巧方便。「萬里無寸草處去」,這是一個修行,就這樣修行嘛,但是把這句話改變了,「念佛是誰?」這樣修行。 我在想,我們學過經教的人,學過佛法的人,我們去讀禪師語錄,比較容易懂的。如果經教沒有學,就直接去讀禪師語錄,這句話能不能懂?懂得對不對?都有問題。如果是完全沒有學過佛法,來到佛教裡面來,你到禪堂去,就是「念佛是誰?」這樣子修行,可以嗎?說我這樣修行可以,有人開悟了;那個事情也不一定,我看。若你開悟了,經論上說,你要和修多羅合,和佛菩薩說的法要相契合才可以。如果相違背,就是邪知邪見了。 我們照佛法去學,照文字上去學習,我們能夠得到佛法的正義都還不是那麼容易。說沒有學,我就在這里念佛是誰?」就能明白佛法也可能,也不是不可能。並且你為什麼要這樣修行呢?為什麼說「念佛是誰」?為什麼要這樣修行目的何在?喔!我要開悟什麼叫開悟呢?明白點說,得無生法忍就是開悟了;淺白一點說,就是明白佛法了,叫做開悟。 這個悟從教義上看,就是分二部分:一個是證悟,一個是解悟。明白佛法了,你要能與修多羅合,這可以名之為解悟。若是你斷惑證真了,就是證悟就是聖人了。就是分這二種。若是我坐在這里話頭開悟了,那也很好,也是好。可是,經論上的佛法,佛菩薩法語,我們那樣去學習,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明白佛法嗎?為什麼不那樣做? 我舉一個例子,就說懷讓禪師。懷讓禪師到六祖這里來,懷讓禪師這個人,他初出家還和天台的人關係,但是由別人的介紹就是到六祖這里來。六祖就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從嵩山來。」從嵩山地方來。「什麼物恁么來?」是個什麼東西,怎麼樣能夠從那邊到這兒來呢?就回答不上來。答不上來,就在那裡住了八年,懷讓禪師在六祖那裡住了八年。這一天對六祖說:「我現在可以回答了。」就說:「好!」六祖就問:「什麼物恁么來?」這時候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我說是一個東西就不對了。這時候,六祖就給他印證了。 假設你若是讀一讀《金剛般若經》,自己若是讀不懂,可以看一看大德註解,有世親菩薩的《金剛般若論》,有無菩薩的《般若論》,還有各位大德的《般若經》的解釋。《般若經》說:「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從文字上的佛法,一下子就可以知道了就可以知道「什麼物恁么來」,就可以知道,這句話就可以答復了。但是,如果你不看經,你坐在那裡想,那麼就是會緩慢了,就是很慢、很慢的,也可能明白了,也可能還是沒有明白。 但是說懷讓禪師八年以後他明白了,禪師語錄上沒有詳細說,也沒有詳細說他是在那裡自己想明白的呢?是讀《金剛經》明白的呢?就不說了。這禪師語錄我是禪師語錄,這些大禪師語錄歡喜心,但是我也感覺到心裡也有歡喜,就是禪師語錄執筆的這個人有心機,很有心機,他就是要強調一點:離文字,不用文字就明白佛法了,就強調這一點。 比如說臨濟禪師,看這個語錄、看那個語錄有一地方臨濟禪師是學過教的,是在一個大法師那裡學過經教的。當然我認為學得也不是太好,後來到黃蘗禪師這里,經過幾次的教導就是開悟了。開悟了,臨濟禪師非常的利,根性是很利。但是他說的修行方法我就是不滿意。臨濟禪師禪師裡面是非常有名的大禪師,可是你看禪師語錄看他禪師語錄他說的那個修行方法我就是不滿意。 所以,我感覺:你目的是要明白佛法,那麼為什麼不學習經論呢?學習經論,佛菩薩說經論的目的也就是叫我們明白佛法!現在學習經論,不學,就是坐在那裡,閉上眼睛:我父母生前本來面目,這樣子。也是一種方便,也是可以,也不能說不對,但是完全都這樣做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嗎?是一個正常的學佛之道嗎?正常的成佛之道嗎?這是一個問題。現在說修行這件事修行當然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看優波毱多尊者,他教導他弟子修行方法,我們從那上看也會知道一些消息,關於修行事情知道一些消息。優波毱多尊者他教導他的弟子,有來跟他學習的人,他怎麼樣教導呢?從那上看他還是教人修不凈觀、修數息,就是修四念處,就是這樣修行的。 我初出家的時候,聽老法師講經,後來稍稍有進步了,也會看各位大德註解,講這個「如是我聞」的時候,就提到這件事。佛臨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佛: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依佛而住,佛若入涅槃了,比丘比丘尼佛弟子,其實在家佛教都是一樣,是依什麼而住呢?佛說:「依四念處住。」 「依四念處住」這句話怎麼講?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住」這個字,當然就是在這里居住。譬如說我們現在台灣住,你在什麼地方住?我在台灣住,這個廣大的地方就是你活動的范圍,就是叫做住。現在說比丘四念處住是什麼意思?就是你的身口意,當然主要是你的第六意識,你活動的范圍就在四念處這里,在四念處這里住。你在這里正憶念,就是學習修行四念處,就是這樣子叫做依四念處住。優波毱多尊者教導他的弟子也就是用這個方法,但是他是很靈活地運用的,當然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比如有一件事,有一個大法師,常常講經說法的人,講久了他就厭煩,就不願意講了。不願意講,就是想去親近優波毱多尊者想要修行用功修行他就來到這里來。和優波毱多尊者見面了的時候,就是表明他的來意:「我願意跟大德,聽你的教導,我想修行。」優波毱多尊者就是:「可以!但是有條件。」「什麼條件?」「要聽我的話,我叫你怎麼地,你就怎麼地,你要同意這個條件才可以,不然你不要在這里修行。」優波毱多尊者那個時候是一個有名的無相好佛的境界,那不是平常人,是大聖人。當然,這樣說,他當然是接受了。接受了這個時候,優波毱多尊者立刻就命令他:「你去講經說法。」他本來是講得都厭煩了想要修行,但是現在還繼續叫他講經說法,他已經厭煩了,但是已經答應了,就等於寫了合同簽了字是一樣,只好聽命令還是要講,去講經說法,就是這樣子。這個事情這是什麼意思? 佛在世的時候,羅睺羅尊者出家也多久了,就請教佛:「我應該怎麼用功修行?」佛說:「你給來的在家居士五蘊沒有?」他說:「沒有」,「沒有,你給人解釋什麼叫做色、受、想、行、識,什麼叫做蘊,你給人家解釋。」佛不再說你怎麼修行,不說。過了多久了,他又向佛請求,佛說:「你為人講一講六處。」佛還是不告訴他怎麼修行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大智度論》上,龍樹菩薩說是四悉檀,佛說是有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這就是佛菩薩聖人境界凡夫所不能及。就是他在教導學人的時候,教導眾生的時候,他會觀機,觀察這個人的情形,不是一味地說第一義諦,不是這樣子。不是古代禪宗的人,別的話不說的,就是第一義諦,你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算了。當然表達第一義諦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來跟他學禪的時候,他拿著箭,這個禪師:「看箭!」就放箭射你,這就開示第一義諦,就只是這樣子。 但是佛菩薩說法不是,他是觀機的。這裡面有什麼分別?有的人雖然有善根,但是有業障,這個罪業障他不能夠修行。那麼,他要來學習佛法怎麼辦呢?要給他破障才可以這就是對治悉檀了。若是有人來修行的時候,他想要修學四念處,還不能直接修行,需要把他善根力量再加強,再加強才可以,再加強才能修行。像佛叫羅睺羅尊者:「你為人說五蘊、說六處」,就是加強你對無我的認識,然後你才可以。像優波毱多尊者那位三藏法師,他不願意講法了,不過還叫他繼續講法,就是他對佛法的認識還不夠,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加強才可以。這時修行才能得道。 有一個人也是來向優波毱多尊者學禪要修行,優波毱多尊者也是照樣提出一個條件:「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教你修行的。」說:「好!」那麼有一天,優波毱多尊者帶他到一個地方,有棵大樹叫他上樹,當然要聽命令嘛!他就兩個足、兩個攀緣棵樹就上去了。上去了,這個手就抓住樹的枝幹,兩個足也是蹬在樹幹上。優波毱多尊者說:「你把這個腳放下來,不要蹬在那棵樹上。」「好!」他把一隻放下來。「把那隻腳也放下來!就是懸空在那裡,不要蹬在那裡。」說:「右手也放下來!」他就一隻手了。優波毱多尊者說:「你把左手放下來!」他這個時候看見樹的下面周圍都是深坑,很深很深的坑,他就想:我若是這只手也放下來,掉下去就是死了嘛!但是,預先說明了要聽話,他想了一想還是聽話,就把放下來。一放下他就落在地上,並沒有坑,是平地。那麼,這是什麼呢?就是優波毱多尊者觀察他,對這個身體的愛太重了,想要修四念處還是困難,不容易相應,就是這樣子來斷他這個愛,對這個身體的愛,然後再修行就得羅漢果了。 所以,這些聖人辦法是這樣子。他教人修行,不是獨孤一味,不是這樣子,他是有些方便,也就是用對治悉檀,或者用為人悉檀,或者用世界悉檀。由這樣以後,才得第一義悉檀。這才能得道,是這樣子。當然,這是聖人才能辦到這件事。你拜一個凡夫師父凡夫那能辦到這件事?辦不到!所以只好認命了。這是說,我們沒有生在佛世,也沒有能夠拜聖人為師的悲哀,就是影響到我們的修行修行是有問題,這是一樣。 我剛才說到,我們中國佛教宗派,這個宗派、那個宗派,大家也都是講修止觀,其實止觀就是禪。我們說這是禪宗這是天台宗,其實,那個不是禪宗呢?天台宗也是禪,華嚴宗、法相宗、唯識都是禪,那有不是禪的?都是禪,而且是能夠根據經論,以經論為依據來解釋怎麼樣修禪是最合適、最好,我認為是最好的說我在那裡不看經論,我開悟了,你說的禪,若叫我來說,我妙境是很平凡的人,我平凡的人我還不相信這件事我不相信那個是禪,我寧可相信文字禪,從印度翻譯的經論還是可信的。這是一個意思。 其次呢,這還是個凡聖的問題。我們這些各宗派修行方法說得妙而又妙,深而又深,說得好。當然,佛法微妙也是我們中國祖師大德大智慧境界。可是,我們眾生能學習還都不容易,把那個學通了都不容易;結果,學通了,也未必去修行。所以始終還是不容易成就。 我有一天去見印順老法師我說:「我們中國佛法以來,有沒有聖人?修學佛法有沒有聖人?」印老不出聲,默然。印順老法師出聲也不說有,也沒有說沒有,就是不出聲。我們平常贊嘆佛法佛法發源於印度,發揚光大在中國,但是,我們看看成績,有幾個聖人這是一個問題。我剛才說了我們現在就是上個早晚殿,或者就是這樣念念經,這就修行,只是在聞慧的一部分而已,就這樣修行。若是在佛學院學過的,應該知道這件事,就是應該是由聞而思、而修,應該這樣修行比較合適。這樣子,我們有希望能到聖諦,到聖人那邊去,有這個希望。若停留在聞慧,那就不行,那就是小小種點善根這是一樣。 我現在回頭,還是說這個事,「依四念處住」這件事。當然,四念處,我們若在《阿含經》上看四念處,講的是一個樣;若是在《俱舍論》上看,也是一樣。若是讀《般若經》、讀《涅槃經》、《華嚴經》講四念處,那又是一樣。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或者《大般若經》去看四念處它也包含了《阿含經》的意思在內的。《阿含經》說四念處,當然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大般若經》也提到,也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但是更有深義,它不只於此,它這樣的意思,我就認為特別圓滿。 我們可以這樣子,就是從觀身不凈開始,一直到觀法無我。觀法無我,有人無我、法無我,那麼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了。就是有也有淺,我們由淺而深,不是很好嗎?我們容易邁出第一步,淺一點。我們不要一下子:我是實相無相這是最高深的法門,不要說這種話。我就是最鈍的人我就是最愚蠢的人我就是從小小的地方開始,這不是也很好嗎?只要開始向前進,就是好了。我的看法是這樣。 所以不妨修四念處,用四念處這樣去學習,先學習四念處,然後就按照四念處修行。假設能夠把世間上的雜事放下一點,能放下,我認為修行它十年、二十年,能有一點意思,這個四念處,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說這是小乘,就是小乘也好,我認為還是這樣子,它能有一點意思。如果說我們讀《大般涅槃經》,獅子菩薩迦葉菩薩佛說話非常的真實;就是有很多的話,若我們現在心情去想:唉呀!怎麼可以向佛說這種話,對佛沒有恭敬可能會這樣想。但是,他們不是這樣意思。這表示什麼?就是非常的認真,這個態度非常的認真。你讀《楞伽經》也會感覺到這里,有問題的時候就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這個事情不可以說」,要隱藏著。 在《阿含經》裡面說到一個小小的故事,《阿含經》說那個故事,是《中阿含》說那個故事。什麼故事呢?尼乾子外道,他有一徒弟有一天到佛那兒去,和佛辯論,當然他輸了,他怎麼能辯論過佛,他就回來。回來以後,尼乾子就問他:「你到那兒去了?」他也就是一五一十地、很坦白地報告了尼乾子。報告了尼乾子以後,但是這個時候……當時的集會裡面有一個優婆離,也是尼乾子的弟子,但這個人是個在家人,但是在那個地區是一個非常有地位的人,不是平常人。這個人就說:「我可以和瞿曇辯論,我一定能勝利。」尼乾子說:「好!你去辯論。」這時候,剛才說的那個是出家外道,尼乾子的徒弟,說他不可以去,他若去準是輸了,準是有可能信仰都會動搖了。這一段話我們少說。 那麼,他就去了!果然,他就被佛度化了,就歸依佛了。歸依佛了,回來以後,那麼就回到家去了。這個人是特別富貴的人,就對看門的人說:「從今天開始,尼乾子他若來,來的時候,如果他要同我乞食,你報告我,就給他食,若是其他的事都拒絕,不準他進來。」就是不相信尼乾子了。當然這時候…,這是從《中阿含》,這一段經還非常有意思,但是現在沒有時間我不多說。 那麼這個時候,尼乾子聽到他這個優婆離的徒弟很久都沒有消息,就是派人去調查一下,果然是聽說向瞿曇投降了。那麼他就自來了。親自來了,我們還是長話短說。這個時候,優婆離就說一個譬喻。說什麼呢? 說是有夫婦結婚了,結婚了生孩子還沒有孩子,這太太就對她丈夫說,去買個玩具,要給她來生孩子玩。先生就不同意,說生了孩子以後再買嘛,現在還沒有生,何必這么著急買呢?就是不同意。太太非要買不可,後來先生只好隨順太太的意思,就買了。買什麼玩具呢?要買一個猴子玩具。買猴子玩具說是不能就這樣子玩具,要到那個染房,染衣服地方,把那猴子染一染,把那顏色染成金色,然後才做玩具。他只好這樣做,就拿到染房去染。染房那個服務的人說:「這個東西不可以染的,比如說有什麼名貴的衣料,先要搗一搗然後再染,染好了看上去就非常的美妙,你愈搗它,它愈好。這猴子你若一搗它,它就死了把它臟腑都搗爛了就死了,臭氣熏天了,所以不可以搗。」 那麼這時候優婆離就說這個故事,然後就說歸正傳了:「尼乾子!你說道理就像獼猴玩具要去搗,一搗就臭了,你這道理經不起智慧人的觀察。一看,你就立不住了。佛法真理是愈搗它愈光明,它非常的偉大,就像真金不怕火煉的意思,你愈煉它愈光明佛法就是這樣。」 我剛才說迦葉菩薩獅子菩薩和佛辯論也是這個意思。佛法真理,不怕你辯論,你怎麼樣說什麼醜話都不染污佛法的,都是真實不虛的。我們讀經論,你看般若經》上,須菩提尊者舍利尊者、釋提桓因和佛辯論,都是樣子。 所以,我們說學習佛法,修習四念處它就是非常的圓滿我這里的意思,我還是說出來。從事實上看,我們出了家的時候我們就這樣修行修行幾十年了以後回想自己,觀察自己怎麼樣,看看自己怎麼樣。我們從經論上看有的人出家幾個就得羅漢果,當然佛在世的時候,也有比丘不得聖道,也是有,但是很多是得聖道。現在為什麼得聖道的人少,或者說沒有,原因在什麼地方?我認為就是修行方法有問題。 第一個、比如說我現實一個問題,我們出家人自己就不和,人與人不和我和你不和,你和也不和。你若是特別的有什麼榮譽的事情出現,我就不高興;你若倒楣我心裡就快樂這就是個問題。很多的事情,心就容易動,容易動心。這表示什麼?我們修行幾十年了,沒能改變自己。那麼,這個原因在那裡?就是修行方法有問題。假設我們能夠修四念處你說這是小乘,先不要這樣說。我們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能這樣多修行一個時期,不要說修行幾十年,你修行三年,再看看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不要說大話:我三個月得阿羅漢果,不必這么說。就是修三年,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用《阿含經》的方法這樣修,會怎麼樣?我認為會好得多。就算沒得初果須陀洹,會好得多,會好得很多,心裡面就平靜一點。 就說我們這男女的問題,這個欲的問題,你常常觀身不凈,觀白骨觀,一看見任何人都是個骨頭。我們不說是人來了,就是閉上眼睛就可以,不是這個問題,閉上眼睛也不行,還是不行。你非要有一個不凈成就了,你看人就是個骨頭嘛!髑髏骨、頭骨,一直到脊骨、肋骨,牙齒、兩個眼睛是個窟窿,一直到指骨,就是一節一節的骨頭連接,它會走路就是了。你熟了,常常這樣觀,看到任何人都是一個骨鎖人而已,它就是會走路就是了。這樣你一看見人的時候,你這不凈觀熟了,一看見就現前,這個骨鎖觀,這個白骨就現前,現前,心裡什麼事沒有嘛!自然就是這樣子自然平靜,心裡面不浮動的。你修無我觀,時常觀察無我的時候,這一切嫉妒障礙事情都沒有,都沒有了,自然是沒有了。 我們在寺院裡面,其實和國家一樣,沒有這有大福報有能力人來住持你這寺院能維持好嗎?你能維持好嗎?一個團體就是要有個大福德、有本領的人有能力的人他來這里做住持、做監院、做知客,當執事,大家合作擁護這些人,這個寺廟一定是很興盛。說是嫉妒障礙,把這個人打倒了,打倒了,我不行,我沒有這個本事,沒有本事,自己不認識,自己還要去擔那個位子你能搞好嗎?這很明白的事情。但是,我們本身煩惱在那裡,嫉妒障礙在那裡他就是要這樣子,在歷史上也是這樣子。 歷史上,你看這個春秋戰國的時候,那個戰亂的境界一樣,乃至到現在還是一樣,都是一樣的。唯有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無我,修四念處這個問題根本就解決了,就沒有問題。你不修無我觀,你就有我,有我就有你,就對立起來,加上貪瞋痴煩惱的活動,我們能和嗎?不可能和嘛!不可能和,所以就是佛法要衰了,就是要衰了。 說是小乘,我的看法,你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大乘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你就小乘。倒不在乎我修無常無我,就說我小乘我不認為是這樣意思。你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能發無上菩提心,這就摩訶衍,這就大乘。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也沒有發出離心,我們的貪瞋痴還放在那裡這件事什麼事情?是不是佛法呢? 所以從佛在世的時候,從優波毱多尊者教化他的弟子來看,從我們中國佛教各大宗派都是高揚第一義諦,當然是對,不然你也很難得道。可是,我們要知道方便。所以我們的古德也是大慈悲,編輯了很多的懺法,是很對的,很好。我們多拜懺,多拜懺就能懺悔業障,多磕頭,我們沒有悟入第一義諦,就是要多磕頭才可以,多懺悔懺悔業障。我們不是聖人,沒有神通,不知道這個人宿世有什麼業障,但是我們可想而知,我們是有業障,所以就是多懺悔,也要多讀經來熏習,從文字上的方便,熏習這個第一義諦,再加上多懺悔,不能一條路跑到黑,我就是光是靜坐,不行,是不行的。 所以打禪七,我們應該也加上一點懺悔,多拜佛,向佛求懺悔懺悔業障,然後其實也應該讀經。如果你般若法門你應該讀《般若經》,你若修唯識觀,就讀唯識的經論。這樣子,你內心對於佛法的解,加上經論法水的滋潤,逐漸地逐漸地,你的智慧才增長,它就力量,再加上懺悔業障它就更會強一點、順一點,這也就是屬於四悉檀了。我們讀經,能增長我們的智慧,就是為人生善悉檀;我們拜懺懺悔就是對治悉檀;我們觀法無我,就是第一義悉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這也是一個對治悉檀。所以,修行不能夠就是一定是「萬里無寸草處去」,不能獨孤一味。你一定要多方面的,這樣子使令我們才能夠容易有成就的。 我剛才這一段話,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現在是由這里的主持人決定是打二個禪七,我想我們就學習這五停心。在經論上的修行次第,四念處之前,是五停心。我們就學習五停心,其實五停心和四念處是有連帶關係。修這個…多貪眾生不凈觀,這不凈觀怎麼修?乃至到數息觀怎麼修?我現在就是選《瑜伽師地論》上說的,根據這個,我們來學習。 我剛才這一段話,就等於是一個緣起。因為什麼要這樣學?原因在這里。我們不要好高騖遠,一定怎麼怎麼地。我們從頭來,從頭來很容易向前邁一步。從第一義諦那裡開始,你第一步不容易邁,你不容易邁這第一步。你從五停心這里,你第一步容易邁。邁出去,第二步、第三步也都容易了,是這樣意思。 我剛才這一段話,我的用意是這樣。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一個很慚愧的人,有些說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德指教,希望各位大德原諒。好!我今天就說到這里。 7月19日 各位法師!我昨天說的話裡面,關於參話頭這件事,我講完了以後,我又再想一想。再想一想,我有句話要說。 第一句話,我們出家人是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三寶的。但是,佛,我們看不見了,也聽不見他說話;其餘的大菩薩、大阿羅漢亦復如是。我們所能見到的,就是紙畫木雕泥塑的佛像,能看見的白紙黑字的經律論,就是書。我們因為對三寶信心關係,所以對佛像也有恭敬心,對印度翻譯過來的經論也是有恭敬心。因為有恭敬心,所以要拜佛菩薩阿羅漢,對經論也歡喜學習。因為不斷地學習,就知道了開示我們的修行法門很明白很明白的,明明白白的,非常的明白。 有人向我提出個問題說:「南傳佛教好,說到修行方法說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教,這么多的經書,就沒有提到一個明明白白修行方法。」我說:「你出家少年你在佛學院住過沒有?」他怎麼回答就不說了。我們讀《金剛經》,《金剛經》就是修行方法嘛!那就是說止觀嘛!並且和《阿含經》也是一致的,所說的很多經論都是一樣。尤其是瑜伽師地論》,它說得非常的明白。《大智度論》、《大般若經》也是,說的修行方法是非常明白。怎麼能說不明白呢?這就是不對的。 佛菩薩開示我們的修行方法明明白白的,我們就按照那依教奉行,不是很好嗎?說是去參話頭,這話頭不知道說的什麼,那麼為什麼去學習一個不大明白的法門?把明白的法門在一邊,這件事對不對?這是我的第一句話。 還有第二句話,還有第三句。第二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剛才說了,我們相信祖師的話,相信佛菩薩的話;對比起來,相信誰的話?應該是相信佛的話。我們祖師的話也應該相信。但是,祖師自己怕我們不相信,怎麼知道呢?我看天台智者大師講的《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他講的道理他就是怕人不相信所以他引證,有引證這一條,說《楞伽經》怎麼怎麼說的,《般若經》怎麼怎麼說的,《大智度論》怎麼怎麼說的,然後和他說的道理也是相契合的。這樣子,我們才可以相信你的話。不然的話,智者大師就是這個意思,若不引證的話,我這樣說誰相信?人家都是信佛的話,怎麼可以相信你的話呢?這就表示這個意思,表示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應該學習那一個法門修行?從這里應該想一想。這是第二句話,還有第三句。 第三句是什麼呢?第三句就是,我們若學習了佛法的人,學習過佛法的人你在佛學院里學了少年的人這是另當別論,和那沒有學過佛法人不一樣。譬如說是「父母生前,如何是我的本來面目?」這也是一個話頭;「念佛是誰?」這也是個話頭;還有說這個「無」(有無的無),就看這個無,這也是個話頭如果你學過佛法的話,這就是修止觀嘛!若是沒有學過佛法佛經你沒有讀過,就「念佛是誰」、「如何是我本來面目」,那就是一個問題。 還有第四句,第四句怎麼說呢?我初到香港的時候,和從金山、高旻這些禪宗道場,還有南京獅子嶺什麼,也是禪宗道場,這些參禪幾十年了的禪師來到香港的大嶼山打禪七,我這個人笨,就隨著人去學習。那麼,從他們說出來的話,我就得到一個消息。什麼消息呢?譬如說是「念佛是誰」,其實,那個主持人開示這個話頭的時候,若按教下、按經論上的話來對比的時候,其實他是用它來當作止的作用(止觀的止),用它代替了止的意思。就是用這句話頭把你的心集中在這里,不要有其他的一切雜念,就是這么回事。止了以後,今天也止,明天也止,如果你真能夠專註一心不亂的止,慢慢地、慢慢地,他就是能得定。 得了定的時候,如果你不去閱讀經論,你不閱讀經論,你去祖師語錄。看祖師語錄我在想,早一期的大禪師語錄是可以讀的,後來的人就是另當別論。那麼,從祖師語錄裡邊有契合佛法的這些語錄。他若是得了定以後,他拿到了一句祖師法語在定裡面一想,這是有可能開悟的,那這樣還是聖言量了,還是要依據聖言量的,還是這樣意思。但是這樣的人,我認為是少,不是很多。真能專註,用話頭當止,這樣慢慢慢慢能得定的人是有,但是不多,不是很多的。 所以這個話頭對後期禪宗辦法,不是太合適。你看民國以來,早一個時期的人是有批評永明禪師似乎是對六祖都有批評。早一時期的不說,就是民國以來的人有些人文章也在批評禪宗,也是在批評的。但是,人的因緣不同,我們通常說是人的背景不同,就是人的因緣不一樣,也有人蔘話頭感覺到好,那麼當然還是你就好了如果你信佛的話,以佛經修行法門的依據,那也是好。我現在要說的這幾句話,說完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 雲何名為凈行所緣?謂不凈、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 現在這個本子上面,這是影印《瑜伽師地論》上面的,現在我拿的這個本子是《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上面的。另外,在卷第三十、三十一上面還有。但是這個在先,我們就看這個好了。 「雲何名為凈行所緣?謂不凈、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雲何名為凈行所緣」,就是在這一段文的前面就提到,提到這個修行人修止觀要有所緣境,就是所觀察的境界。就是不管你修止也好、修觀也好,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有個所緣境,把這個心安在這個境界上,修止的時候要有一個境界是我們這一念心所安住的,所以修止也要有所緣境,修觀也要有所緣境。所以靜坐這件事不是就坐在那裡,好像不知道幹什麼,心裡面忽天忽地,亂打妄想,不是那麼回事要有一個所緣境的。沒有所緣境,這定慧很難成就的。 這個所緣境有凈行所緣、有善巧所緣、還有凈惑所緣,分了多少的。現在這底下是說凈行所緣。凈行所緣這裡邊一共就是分五種,就是五停心,我們通常說的五停心。「行」這個字什麼呢?其實後邊文自己有解釋。「行」就是貪行,貪、瞋、疑、慢,貪行、瞋行、愚痴行、慢行(驕慢的慢),還有一個是尋伺行,就是散亂。這個「行」明白點說,就是心理的活動,心理的活動但是屬於不清凈的,就是屬於貪瞋痴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活動不清凈,所以現在要用五種所緣境的修行方法清凈它,清凈內心的不清凈,把這不清凈的排除去,把它滅了它,所以叫做凈行。 「雲何名為凈行所緣」,這個凈行的所緣境是什麼呢?「謂不凈、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阿那波那念」就是數息觀,這個息的入、息出,梵語叫做阿那波那念。就是這五種所緣為凈行所緣的差別這是把這五種所緣的名字標出來,下面就是一樣一樣地解釋。 雲何不凈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凈:一朽穢不凈、二苦惱不凈、三下劣不凈、四觀待不凈、五煩惱不凈、六速壞不凈。 「雲何不凈所緣」,怎麼叫做不凈所緣?就是以不凈為所緣。能緣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念心,應該說就是第六識,第六識是能緣,不凈是第六識的所緣。「緣」或者說是所觀察的境界所思惟的境界在這里這個「緣」就是攀緣也就是思惟的意思,注意的意思,觀察的意思。 「謂略說有六種不凈」為所緣:第一個是朽穢不凈、二苦惱不凈、三下劣不凈、四觀待不凈、五煩惱不凈、六速壞不凈,有這六種不凈這是標出來這不凈六種。 雲何名為朽穢不凈?謂此不凈,略依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 「雲何名為朽穢不凈」,這個「朽穢不凈」怎麼講呢?「朽」就是腐朽、污穢不凈。「謂此不凈,略依二種」,從二方面說朽穢不凈。「一者依內,二者依外」,從這二方面來說朽穢不凈。 雲何依內朽穢不凈?謂內身中發、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凈。 「雲何依內朽穢不凈?」這個「內」,「謂內身」,就是自己這個身體,內身中的「發、毛、爪、齒」。還有「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凈」。 「生藏、熟藏」聽以前的法師解釋,說胃是生藏,大腸是熟藏。但是,這上面已經說肚、胃,也有提到腸,所以,那個解釋也不太好。那麼應該怎麼解釋,我去問過醫生醫生解釋的我看與這個也不相合,所以就暫時放在那裡好了。 「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凈」,這是內身的不凈這一段文如果真想要修不凈觀的話,應該背下來,底下這些文都應該背下來才對。修不凈觀,怎麼修法呢?從下文上看,《瑜伽師地論》的意思,是在等引地裡面修。等引地,什麼叫做等引地?等引地就是四禪八定、八解脫、三三昧這都叫做等引地,就是得定,在四禪八定、在禪定裡面修不凈觀,是這樣子。 可是我們在經論上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知道一件事。若是得了色界定的話,就是對欲界的欲就沒有了,對欲界的五欲就沒有欲心了。那麼,為什麼得了定,又在定裡面修不凈觀呢?這是一個問題。我講一個小小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有一國王帶領他宮裡面很多的女人,到曠野裡面去遊玩,在那裡沒有別的人他有種種的放逸的境界這個時候,在天空裡面過來有五百個仙人仙人從天空里飛過來,乘著神足通飛過來,一看見這些女人神通就失掉了,就從天空掉下來了,有這種事情。有神足通的人,一定是有色界定的,若是沒有色界定,他是沒有神通的。那麼,有了色界定,為什麼看見女人還會動心了呢?動心了,那就是還有欲的問題,還有這個問題這是怎麼回事情呢? 如果這個有神通這個人是佛教徒,依據佛法修行而得定,就沒有這件事。因為依據佛法而修定,一定是修了不凈觀。修了不凈觀,他把欲界的欲斷了,而得到色界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他這時候乘著神通,乘神通、不乘神通,看見女人沒有事,怎麼樣都沒有事,他心裡沒有欲。不依據佛法禪定的人,他不修不凈觀,當然他的欲也要的人,他可能在曠野、深山裡面,常是寂靜住,慢慢也能得定。得了定是得定,但是因為沒修不凈觀,這個欲潛伏在那裡,遇見特別因緣的時候,這個欲還是會動的。所以這就是有這種差別佛教徒若是得了禪定,和非佛教徒得禪定不一樣,不是一樣的,就是有這種問題。 現在雖然是後邊的文,《瑜伽師地論》現在是二十六卷,後邊的文就有提到在等引地裡面修不凈觀,還是修不凈觀。就是已經修過不凈觀而得了禪定,得了禪定以後,還是修不凈觀。我們在《阿含經》,舍利尊者答復人家的問題的時候,也提到這里,他還是修不凈觀,阿羅漢還是修不凈觀,還是這樣修的。這是一件事。 其次,你們各位什麼境界我不知道。我們姑且這樣說,我們沒有得定,沒有得禪定,我們要修不凈觀,怎麼修呢?應該是這樣,就是先修數息觀,先修數息,使令我們的心靜下來,心裡面靜下來。你修數息觀,修它一刻鍾,或修它三十分鍾也可以。假設你修得相應,修它一個鍾頭也可以。修了一個鍾頭,心靜下來了,然後就修不凈觀。修不凈觀,最好是把這個文完全背下來,不能看本子的。你一方面背這個文,一方面思惟這個義。 修完了不凈觀的時候,然後再修數息觀,使令心裡面不動靜下來,就是這樣子修,不能夠一直地思惟。你一直地思惟,我們沒有得定的人生理上受不了。我們一直地思惟,頭就會痛。你就是修一個鍾頭,以後不修了,那無所謂如果你一天修七、八個鍾頭,你天天這樣用功修行,你的頭受不了,就會毛病。所以,一定是修了一個短時期不凈觀,然後就再靜下來,心裡面修止,心靜下來不分別。不分別,也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分別,或者是小時,或者一小時然後再不凈觀。修不凈觀,假設腿子痛,不要緊,你就放腿子,經行,一方面經行,一方面思惟這個不凈觀,思惟這個文,這樣修。你經行它一刻鍾,你就思惟它一刻鍾,然後再坐下來修定。要這樣配合著修,也是可以,就好了,就這樣修就可以。 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要知道。什麼問題呢?因為我們沒有得定,沒有得定的時候,心思惟這個……心裡面緣這個不凈,以不凈為所緣境的時候,心裡面按照這個文去思惟不凈,這樣思惟忽然間它會變。心裡面這個思惟,本來是思惟不凈忽然間出來一個凈。假設你是比丘,可能忽然間就出來一個美女,在你靜坐、閉上眼睛修的時候,忽然間心裡面就會出現這個事情就會變,這個地方有問題。有問題,你應該怎麼辦呢?你立刻把這個心收回來,你還思惟這個不凈觀的所緣境,你不要隨那個女人去,不要想它。 所以,經論上有一句話,叫「忘聖言」,這是障礙,忘了聖人法語。就是你在修的時候,出現一個特別境界的時候,你就把聖人法語忘了。聖人法語是什麼?就是不凈觀,就是不凈你就是以不凈為所緣,你不要以女人為所緣,以美女為所緣,這是不可以如果你抓不住這個不凈的所緣境,你把握不住,你隨著那個變化的境界去了,就是危險,就容易出問題的。所以你不能變,你一定按照原來的,你怎麼樣修,就怎麼修,你不可以變。所以修這不凈觀這個地方你要……其實別的觀,你修別的觀也是一樣,你不能忘聖言。就是你修這個法門你要把握住才可以。你若轉變別的事情去了,哦!這里有什麼微妙你就隨它去,那就是糟糕了。 我說一個念《金剛經》的故事有一書生十年寒窗苦,那麼就去考試,考了多少次都考不上忽然間有一個出家人來了,來見這個書生,說:「你念《金剛經》,你不要光讀那些書,你也讀一讀佛經,把《金剛經》背下來,你就考上了。」這個書生一直地考了多少次,沒考上,有這個困難,所以這出家人說這話,他也就受了,就是念《金剛經》。年輕人嘛,讀《金剛經》很快就背下來。背完了,到時候又去考試。考試的時候,在中途住在旅店裡面,正在十五這一天,夜間的月光滿地。這個地方,也很滿意的這個店,他就從裡邊出來,在月光下走來走去。 忽然間來了一個女人,大家一見面,這個女人很有學問的,談吐也是很高尚的,這個書生也是讀書人,就談得很投契。談談地,他就隨著這個女人走了走到一個曠野地方,一看,那邊有個房子房子裡面很光,愈走愈近,就看見裡面也有很多女人說話。他和這個女人談話,不是十分的注意,走到門口,要開門進去的時候,忽然間疑惑這是曠野,怎麼會有這個房子房子怎麼會有這么多女人女人把門一開,往裡進的時候,他忽然間就把金剛經》念出來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念,從口裡放光,放出光明光明一放,那些女人統統變成狐狸了,都跑了也沒房子,什麼也沒有,都是荒草,有這種事情。所以佛法不可思議。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你在用功修行,難免就是有這些魔鬼來搗亂,他就是引誘你,由此而至彼,來破壞你的修行,就是這么回事。但是佛菩薩預先告訴我們,你不要忘聖言,就沒有事。你忘了聖言,就有問題。所以,修不凈你還要……有的人修行不凈觀,就迷糊了,反倒是做了很多壞事。有這種事情。 朽穢不凈二種,第一種是依內,就是觀自身的這些不凈,三十六物的不凈。 雲何依外朽穢不凈?謂或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啖、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洟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朽穢不凈。 「雲何依外」,怎麼樣叫做依外來說朽穢不凈呢?「謂或青瘀」,你在靜下來以後,思惟一個人死掉了,死掉了以後,他這個身體現象就是先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啖、或復變赤」,後邊有解釋,我們在這不解釋。「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骨,就是一節一節的骨。骨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很多節的骨頭連接起來,髑髏骨、頸骨、肩骨、脊骨、肋骨、脅骨、臗骨,乃至髀骨、膝骨、脛骨、腨骨,乃至到腳趾頭的骨頭,就是一節一節連起來,那就叫做骨鎖。 「或屎所作」的不凈,「或尿所作」的不凈,「或唾所作」的不凈,「或洟所作」,洟就是由鼻裡面流出來的不凈。「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朽穢不凈」,依外身,死掉的身體,這個變壞的不凈。 如是依內朽穢不凈,及依外朽穢不凈,總說為一朽穢不凈。 「如是依內朽穢不凈,及依外朽穢不凈,總說為一朽穢不凈」,就是這樣子。 雲何名為苦惱不凈?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攝。如是名為苦惱不凈。 「雲何名為苦惱不凈」,前面剛才說的一共有六種不凈第一個是朽穢不凈,第二個是苦惱不凈。這苦惱不凈怎麼講呢? 「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觸、觸受,因觸而有受,我們的六根和六境,六根和六塵相接觸,接觸,心裡面就有感覺就叫做受。受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現在說是苦受,就是生出來苦惱、苦痛感覺,由這樣的因緣生出來苦惱的感覺二種。 「若身、若心不平等受」,苦受就是不平等受;若是舍受,就是平等受。「不平等受受所攝」,這個「受所攝」就是你心裡面有苦惱的覺受,同時的身業、語業,那麼就是受所攝。你身體動作,還有語言上的事情,也都是和心有連帶關係的,這都算是苦受,都叫做苦惱不凈。「如是名為苦惱不凈」,這些苦惱不凈,只是我們欲界的人有,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這種事情。 雲何名為下劣不凈?謂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謂欲界。除此更無極下極劣最極鄙穢余界可得。如是名為下劣不凈。 「雲何名為下劣不凈?」謂最下劣的事情、最下劣的界,所謂欲界。最下劣的事情,就是在欲界里才有。最下劣的世界才有最下劣的事。最下劣的世界是什麼世界?就是欲界。 「除此更無極下極劣最極鄙穢余界可得」,除了此欲界,除此最下劣的事,更沒有比它再極下極劣最極鄙穢的事了,而這種事就是欲界才有。除此欲界,其餘的界是不可得的,更無余界可得,就是這么意思。「如是名為下劣不凈」。 這個沒有標出來,實在就是指淫慾事說的。欲界的眾生都有欲,都是有欲事。色界天以上就沒有了。 雲何名為觀待不凈?謂如有一清凈事,觀待其餘勝清凈事,便似不凈。如待無色清凈事,色界諸法便似不凈。待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凈。如是等類,一切名為觀待不凈。 「雲何名為觀待不凈?謂如有一清凈事」,這件事清凈,但是是屬於劣的。怎麼會名之為劣呢?「觀待其餘勝清凈事」,就是和其他殊勝清凈事相對待的時候,就看出來有勝劣的分別了。原來不比較的時候,也不感覺有什麼叫做劣;若是與勝清凈事相對待的時候,「便似不凈」,就好像是不凈了。這是這么說,這底下舉個例子。 「如待無色清凈事」,像對待無色界天的勝清凈事,「色界諸法便似不凈」,色界天上的色受想行識,便似不凈了。 「待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凈」,這里又舉第二個例子。「薩迦耶寂滅涅槃」,就是阿羅漢得了聖人涅槃境界。「薩迦耶」就是我見。我見滅了,見煩惱滅了,愛煩惱也決定要滅的,那麼就是涅槃清凈境界。與涅槃若相對待,三界以內,欲界是不清凈色界、無色界都是不凈這都是有漏法,也都是清凈。「如是等類,一切名為觀待不凈」。 雲何名為煩惱不凈?謂三界中所有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一切名為煩惱不凈。 「雲何名為煩惱不凈」,怎麼叫做煩惱不凈呢?「謂三界中所有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一切名為煩惱不凈」。這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都是凡夫凡夫所有的一切煩惱煩惱名之為結。「結」就是表示它像打一個扣,用繩子打一個扣,你想把它解開很難,這表示煩惱不容易斷,所以叫做結。「縛」,煩惱能系縛你,使令你不自在。「隨眠」,就是雖然有煩惱煩惱也不是時時地活動,它有時侯睡覺了,眠就是睡覺,睡覺就是不活動了,煩惱就潛藏在那裡不動,但是它並沒有和你分開,它還隨逐你的心,但是它只是不動,所以叫做隨眠,就是種子狀態這是隨眠。 「隨煩惱、纏」,它睡覺睡醒了,它出來活動了就叫做纏,就是在活動。「隨」在這里說,有根本煩惱、有隨煩惱,「隨」就是隨逐根本煩惱生起煩惱,就是煩惱的枝末。像我們掉舉,靜坐的時候心裡面掉舉、昏沉,這也都是煩惱這一類的煩惱就叫做隨煩惱,不是根本煩惱。但是,在這里這個「隨」字似乎是包括那個意思,也另外有一個意思,就是一切結縛的隨眠,還有纏。這樣,這個隨煩惱也包括了根本煩惱在內了。 「一切名為煩惱不凈」,所有的煩惱,不管是現行也好、是種子也好,都是清凈。 我說一個隨眠和纏的差別這是優波毱多尊者有一跟他學禪的人,他教他不凈觀,他修了一個時期以後,他就不修了。因為什麼呢他就是把欲完全停下來了。有欲和沒有欲,在自己內心上的感覺完全不同,完全是不一樣的。譬如說我們擔一個擔子,擔一百斤的重擔走路,感覺到很辛苦,你放下了擔以後,就感覺到很輕鬆。我們有欲的人就像擔著重擔似的,如果沒有欲了的時候,身體它就感覺非常輕,感覺上不同。但是,這位比丘對於教義的學習不是那麼樣清楚,所以,他修不凈修得很好了以後,就感覺到沒有欲了,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心裡沒有欲,而且,平常身心的輕快,和以前有欲的時侯不一樣。他就認為是得了聖道、成功了,所以就不再修。 這時候,優波毱多尊者是知道的,見到他說:「你不可以放逸!你要繼續修不凈觀!」這位比丘說:「我已經得了聖道了,我還不凈觀?」優波毱多尊者說:「你還沒得聖道,你到干陀越國,干陀越國有一地方有一女人,你同她見面,你就知道你的不凈觀沒有成功。」這個比丘一聽優波毱多尊者這樣說,他就是整理整理自己的行裝,就是到了干陀越國去,什麼什麼地方就去看這個女人。那個女人是一個做小生意的,這個比丘一見到那個女人,心就動了,這個欲心就動了。那個女人見到他,心也是動了。心一動的時候,那個女人就是拿她賣的什麼餅一類的就送給他。送給他同時,也就笑,一笑就把牙齒露出來了。這個比丘一看她,就看見她的牙齒,一看這個牙齒的時候,他原來的不凈觀就出現了。欲心是動了,但是看見她牙齒的時候,他的不凈觀一出現,苦、空、無常無我的觀也出現了,就得聖道了,這回真得聖道了。得了聖道以後,他說句法語給那個女人,然後他就回來見優波毱多尊者。優波毱多尊者說:「你現在才得聖道,你以前那裡得聖道了呢?沒有啊!」就是隨眠和纏的問題。 我們沒有修不凈的人,沒有得聖道的人,以不凈觀來說得聖道,和一般的有一點不同,因為得初果的人是有欲的,得初果、得二果的人是有欲。但是,沒有得聖道,而不凈成就了,沒有欲;就是欲雖然沒有斷,但是被不凈觀的力量把它制伏在那裡不動,就是這么回事。雖然是凡夫,但是可以沒有欲;他是聖人,但是還是有欲。這個地方這個問題。所以,他的不凈觀,把欲制伏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去見那個女人忽然間苦、空、無常無我四念處的正觀一出現,就證阿羅漢果他不需要證初果、證二果、證三果、證四果,不是,一下子得阿羅漢果。這個事情,還有這個分別。 所以,修行事情,如果你沒聖人師父你要好學,在教義上好好學,你也會知道這些事情,知道這些差別。不然的話,就感覺到:哦!我得聖道了、我得初果了、我得二果、得三果、我得四果阿羅漢了。就會錯認消息,就有這個問題。「所有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一切名為煩惱不凈」。 雲何名為速壞不凈?謂五取蘊無常、無恆、不可保信、變壞法性。如是名為速壞不凈。 「雲何名為速壞不凈」,怎麼叫做速壞不凈?「謂五取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是五取蘊。「取」這個字執著的意思,就是煩惱。我們色受想行識這個蘊,是因煩惱而有的,所以叫做「取蘊」。同時,它又會生出煩惱,所以叫做取蘊。五取蘊是「無常、無恆、不可保信、變壞法性。如是名為速壞不凈」。 這個「無常、無恆、不可保信」怎麼講呢?「無常」,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生理的、心理的這二種東西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壞,剎那剎那的變異的。像這個燈光,我們的肉眼鈍,看見它一直在光,實在那個光是剎那剎那滅的,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也是剎那剎那的滅,所以叫做無常,它不是一個常恆的,不是個常住的。「無恆」這個「恆」是什麼意思呢?「無恆」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假設能活一百二十歲,過一百二十歲就是死掉了,所以也不是恆,這叫做無恆。 「不可保信」,就算是我們能活一百二十歲,壽命就是能活到那個年歲的左右而已,也不是決定,有時候可能多幾年也可能少幾年也會變的,總而言之,差不多到時候就要死掉的,所以叫無恆。「不可保信」,就是我們能活一百二十歲,這個一百二十歲,也不是決定不死的,遇見特別的因緣,非時而死也會死的,就是遇見一些意外的因緣也會死掉的,所以叫做不可保信,不能說我決定能活一百二十歲,也不是的,是不可保信。 「變壞法性」,這五取蘊是無常、是無恆,是不可保信的,是多諸苦惱的,所以是變壞法性,這個法的體性是變壞的。「如是名為速壞不凈」。 如是不凈,是能清凈貪行所緣。 「如是不凈,是能清凈貪行所緣。」前面說有這么多的不凈,是六種不凈。這六種不凈,如是六種不凈,你若能夠如法地去修行的話,能清凈貪行所緣,能把我們內心煩惱的活動能清除去,就使令我們不貪了,不貪不貪的時候,心情自在得多。我們有貪煩惱、有愛煩惱的人,一有點什麼事情,心就要去攀緣就想要知道怎麼回事,怎麼怎麼地,心就要向外動,心裡面寂寞煩躁。若沒有貪煩惱的時候,沒有這個事,不感覺寂寞、不煩躁,沒有愛煩惱人是這樣。「能清凈貪行所緣」,這個不凈,是能清凈貪行的所緣。 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淫慾、淫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慾、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是名五貪。 「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淫慾、淫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慾、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是名五貪」,有五種貪。第一個是內身,就是對於自己的身體有貪愛心。這個「欲欲、欲貪」怎麼講呢?對於內身這個身體是我們所愛的,所以叫做欲。但是分二種,一個是輕微的欲,一個是重的欲。輕微的愛,叫做「欲欲」;重的愛,叫做「欲貪」,這樣意思。這二種煩惱都叫做欲,但是輕微的叫做「欲欲」,重的叫做「欲貪」。 「二於外身淫慾、淫貪」,自身叫做內,外面的身叫做外。對於外身有「淫慾」,就是屬於輕微的;重的,叫做「淫貪」,執著不舍就叫做淫貪了。 「三境欲、境貪」,前面是指正報的身體說的,這是指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所需要的,我歡喜有好房子住,穿和吃都要好的,歡喜穿好的,衣食住各方面這些貪欲。境欲、境貪,也是分輕重的分別。 「四色慾、色貪」,就是色界天的禪定色界四禪,對於那也是有欲、有貪的分別。《瑜伽師地論》提到,你成就色界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如果你對於禪的愛著心太重,會使令你的壽命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