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法師:悟佛性 通人性

佛性人性

人性」和「佛性」是兩個概念儒家思想探討人性比較透徹,你可以看看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那是介紹「人性」。佛教的是佛性」,不是人性佛性更究竟,更徹底。過去學佛之前,人們都有儒道思想基礎的,所以學起佛來也容易些 。作為在家居士,是離不開資生事業、治世語言的。儒家會教會人們做人的道理道家可以讓人學會透視生命,法家縱橫家可以讓人學會機智權謀 。佛法蓮花,儒道法雜如淤泥蓮花開了污泥,生存不了的。儒書最主要就是《大學》和《論語》。道書就是《老子》和《莊子》。法家縱橫家看《諸子集成》了解一下就好 ,或者買《四部精華》來看。如果不明儒道的基礎,直接學佛就象把一個學齡前兒童直接送入大學你說教授上課是該給別人大學課程呢,還是要教他一加一等於二呢? 整個就是一個字——「亂」,不知從何下手.佛法世法不能扔下哪一個,要一起學.佛法中,學《凈土五經》就夠了,天台判教要明白。修行一句六字萬德洪名就夠了。其他的就用來補這些.你們會不會感到看佛經註解困難啊?如果有的話,就是因為沒有接受過過去的傳統教育。比如說一些個朝代的說法.什麼贏秦、苻秦、姚秦、前秦、後秦之類的,劉宋、趙宋、劉漢等等.要習慣看古文,用古文,因為這是國學 ,如果了解諸子百家的東西,最好多了解些人物傳記。這樣生動些,比較容易記住.用儒家仁義禮智信立身處世,是開「肉眼」,用人的真摯情感體會世情冷暖。用道家天道自然觀立身處世,是開「天眼」。用佛家的苦空無常觀看世界,是開「慧眼」,見一切諸行無常。用佛法知見立己立人,是開「法眼」,不壞世間,度於世間。作為在家居士,難免要立身處世,如果不能了解、不能實踐世間有益學問那就難以於世間自在。有些世間的苦,是自己的無知造成的,不能完全怪業力。過去的啟蒙讀物都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比如《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之類的。 既生於人世間,也必須盡人事,做好一個人該做的事 。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上無」,「有錢堪入眾,落難莫投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些都是《增廣賢文》里的話,是對社會真相的概括,正因為過去的小孩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古人在遇到困難時,不象現在人那樣愛發牢騷。 從感情上說,現在人比古人脆弱多了,要堅強,要冷靜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境遇,不要遷怒於人,不要抱怨社會,把這些心思用在解決問題上不是更好嗎?

如果不能應付世間法,也很難有閑情逸致去修出世法。 就象一個背著巨額債務的人旅遊一樣,哪有心情放鬆啊 。要記住,學佛修仙在過去,不是一般人玩的 。這種愛好是很奢侈的。你看看過去修得好的居士,哪個不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哪個不是高官巨富 。這並非是佛法嫌貧愛富,而是因為只有世間法不用操心了,才能一心用在世間法上。要知道,學佛居士中的主流是哪些人 ,作為一個外來宗教佛法那麼多經典要從印度傳過來,還要翻譯,這都是聲勢浩大的壯舉啊 。能夠最先屆入這些事務的是些什麼人啊 ,當老百姓還不知道佛法是什麼的時候,是那些社會名儒、高官顯貴率先認識到佛法是他們在大力支持佛法的東傳。那些譯經師都是了不起的翻譯家,這些都是印度中國的精英人士啊。所以,要學佛法,首先要求自己具備一定的條件

我強烈要求大家,要鄭重地對待你的事業家庭,出世之前,先做好世間法 。印度有個阿育王中國有個梁武帝,前半生都是戎馬半生,殺人無數。後期對佛法的弘揚也是起了決定作用的。

一個人無論是行善還是為惡,首先看他能力。如果能夠行大惡的人,也就能行大善,因為他具備這種大的能量

無能的人,是不會造下彌天大業的,因為他想造,也沒有那個能力。 法中有一種根器的人,如果沒有佛法的降伏,他們就是無惡不作的人,而一旦被佛法攝受後,也就成為大修行人了。

修行說白了,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修道",如果用佛法三學來說,這個"修道"的內容就是定學和慧學。另一個方面就是"修德",德也就是三學中的戒學。

定學和慧學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定和慧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只有能與不能的區別。戒學是能夠攝持定學和慧學,保證這種能力能夠運用到正當的方面。

打個比喻,過去學武術老師總是先講武德。就是這個道理。 武德,就好比是"戒"。武術就好比是"定"和"慧"的能力。 戒持好了定慧還是要修出來的。如果不修不煉是不會有的。就象光強調武德,卻不學武術一樣,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勤修戒定慧,可見,戒要勤修,定也要勤修,慧也要勤修啊。 各是各的學佛修道,不要含糊其辭 。其實,下起手來,必有長短。

修行肯定會有偏頗的,用現在話說,就是特長或者弱點。我們以前在群里說過,修行人有乘戒俱急、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緩四種情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