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法師:《蓮宗寶鑒》譯注 卷一之九

《蓮宗寶鑒》譯註 卷一之九 [原文]
    受持戒法
    既發菩提心,應修菩薩行。初受三皈,次持五戒。漸修十種善法,圓滿三聚律儀。根熟則全,根生則分受。年有三善,月有六齋。如或五戒難行,且除酒肉二味;十重易犯,且持不殺一門
    輕塵積岳,墜露添流;一滴下崖,終歸大海。故《涅槃經》雲:「佛在世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梵網經》雲:「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所以,龍無犯殺之心,狼有持齋之意。比丘苦節,至於系草護鵝;居士病緣,終不飲酒食肉。是知諸善之本五戒為先;王者履之以治國,君子奉之以立身;不可造次而離,不可須臾而廢。
    佛稱「五德」,儒謂「五常」,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藏,在處為五方。廣而言之,無所不統;仰觀俯察,莫能加焉。故《法苑珠林》雲:「世俗所尚,仁義禮智信也;含識所資,殺盜淫妄酒也。道俗雖乖,漸教通也。」
    正法內訓,必始於因,此則在乎實法,指事直言,不假飾辭,託名現意。如斯而修因,不期果而果證;從茲而入道,不羨樂而樂彰。
    今見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守戒不盜,不忻義而義敷;不淫者,不祈禮而禮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揚;不飲者,不行智而智明。非但律己防非,亦以助國揚化。
    欲修成於凈行,須嚴護於戒根。可謂:「萬善和融同佛土,熙熙長樂太平時。」 [消文]
    受持戒法
    大家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應該進一步修菩薩行了。第一步就是接受佛法三皈依,接著就是奉行殺盜淫妄酒等五戒。接下來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況,盡最大的努力去行十善法,圓滿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三聚律儀。當然,如果大家是根機成熟的呢,就可以全受全持;如果根機尚未成熟那就分受分持。每年要持初中後善,每月要行六齋凈日。假如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不到五戒不犯,那麼就先酒肉二戒;假如難行十善法,那麼就先不殺生的法門
    輕微的塵土雖小,但是堆積起來,年長日久就會象山嶽一樣,一旦推落也會阻斷江流;一滴細水,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一旦流下懸崖進入河流的話,最終一定可以匯入大海。因此佛陀在《涅槃經》上說:「佛在世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梵網經》上也說:「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所以,毒龍也有不起殺心的時候,惡狼也有持齋的想法比丘持戒苦行和氣節,以至於有草系比丘、護鵝身死的例子。即使身為居士,過去也有在葯引必需酒肉情況下,始終不去飲酒食肉的例子。由此可見,一切善法的根本,首先就應該是五戒帝王推行五戒能夠治國家君子奉行五戒可以立身命;所以,我們不能離開五戒,不能一時鬆懈。
    佛法稱為「五德」,儒家叫做「五常」,在天上稱為五星,地上叫做五嶽,對人而言就是五臟,在方位而言就是五方。廣義上說,五戒無所不包;任憑你仰觀俯察,所到之處不出五戒的範圍。因此《法苑珠林》裡面說:「世俗所尚,仁義禮智信也;含識所資,殺盜淫妄酒也。道俗雖乖,漸教通也。」
    戒律這是佛法教內的訓示,在修行之初一定要從戒律開始。受持戒法一定要落到實處,直接從現象上來嚴格要求,不能夠玩弄文字、文過飾非;我們應該直接從戒相本身去理解其中的深意。假如能夠象這樣去修行,即使你不貪求證果也能自然而然地證果;象這樣去入道,即使你不追求佛法的勝義解脫而能夠自然得到法喜法樂。
    假如當你看到持戒不殺的人,那麼他不求仁而仁心能夠廣布;持戒不盜的人他不求義而義名遠播;不邪淫的人他不求禮而禮法自備;不妄語的人他不求信任而能得到廣泛的信任;不飲酒的人他不智慧具足智慧。可見,五戒不但能夠律己防非,同時也能助國揚化。
    總之,一個迫切希望自己能夠修成凈土法門的人,一定要嚴格保護好自己的戒根。正所謂:「萬善和融同佛土,熙熙長樂太平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