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泉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9)

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說法眾生都生歡喜心的。你看到這個世間法,如果我們講一個題目,那些專業人士才能聽。佛法你看啊,每一場講經,聽眾啊,男女老少、年輕的、年紀大的,而且各各行業不同、各各人生經歷不同,我們世間法講學歷不同,但是通通可以在同一部經得利益佛教講大經不容易。如果我們講世間法,你比方說你講一個什麼專業,專業人世才能聽,你比方說我們現在講會計學,學會計的才可以能聽,不學會計的他聽不懂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所以有教無類,無類就是沒有範圍的。所以佛教是對九法界眾生圓滿智慧教育,我們這裡聽生歡喜心,外面把這道理給他聽,也生歡喜心。我後來知道,佛講的都是我們眾生本性東西,沒有去向外求的,本有的東西。所以這裡講的悅可眾心,生歡喜心,幫助我們煩惱菩提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

這個「第一稀有」指的是成佛,就是說,佛在這部經,要把最後一招眾生成佛方法給我們聽,但是怕有些眾生不能接受,這裡也確實是嘛。所以他跟舍利弗表演,舍利弗連著請三次他(佛)不講為什麼,怕講了有人會誹謗,你看我們經文,這裡個也確實是,「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是說諸法實相,徹底呢,就是佛與佛。那麼我們現在沒有覺悟憑什麼,憑恭敬心。

所謂諸法、如是相

這個相就是表面上東西,我們看到的相。

如是性

個性真心本性

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因大家好懂,因果裡面中間有一個緣,其實果後面如是報。什麼叫報,我打個比方說,像我們大家在座,講果都是一樣、都是人道。報不同,我們的福報不同,我們的壽命家庭環境、各人等等,這個報不同,這個相差很大,但是果是一樣。我們都在,講人道人間是一樣的,這個果相同,但是報不同,就是這個果和報,講這個因來講,果報因緣講到因來講是什麼,一個引業和滿業,有句話你們聽過「強者先牽或是重者先牽」,就是說哪一個業重就把我們牽到哪一道去,但是這個有滿業,牽著我們去的是引業,就像我們在座的,我們都是過去生中有一個業相同:五戒十善把我們牽到人間做人,但是報不同,大家的福報都不一樣,相差就很大嘛。所以如是本末究竟,這叫做十如是,很重要的,是法華經十如是,代表圓滿、講透徹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世雄不可量,

世雄就是佛。我們寺院里叫大雄寶殿,這個雄是對自己的外國英雄是征服對方、征服外界的,這裡針對自己、針對自己的煩惱習氣

諸天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就是不曉得佛的智慧他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有煩惱嘛,煩惱障住了。

佛力無所

佛這個力是十力。無所畏是四無所畏。

解脫三昧及佛諸余法, 無能測量者。

所以講不要以凡情測聖智,不要用我們的想法測佛菩薩境界,測不到的,要規規矩矩依教奉行。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妙法,難見難可了。

所以我們開經偈是講「無上甚深妙法」,這個事情要靠清凈心去體會,我們體會一點點哪,這個心不夠清凈

於無量億劫, 行此諸道已, 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只有佛才知道究竟。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這是講絕對境界了,比較深,真相是說不出來的。我們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楞嚴經講「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但是不得已,佛還是要說,但是說了呢,我們要通過佛引導我們進入真實相。因為我們有法執,所以言說相要寂滅,馬鳴菩薩講「離言說相」,就是佛說法不可以執。金剛經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知我說法,如筏喻者」,但是我們凡夫不是抓這個就是抓那個。講世間法來說,打個比方說世間人讀書,書獃子大家聽過,很多人學佛也是佛獃子,也是一樣,抓住個佛法佛法到最後,也不真實的。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了佛,沒辦法究竟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我們初學的人,相信哪,那個力量要大、要有根、要堅固、有根有力,力堅固者。只要我們的力、信堅固者,我們可以這生成就念佛往生成就。所以藕益大師講的很好,我們的凈土祖師(藕益大師)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深信切願,信願之有無往生西方全憑信願之有無。深信切願不容易哪,就是臨終的時候我們深信切願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絕對往生,那個太快樂了。我們到極樂世界做什麼去做佛了,我們看看《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明白的話,我們對死還有害怕嘛,不會有害怕,沒有絲毫的恐懼哪,那個是究竟解脫了,所以災難來了怕不怕,一點才不怕,這個災難讓我們早點去做佛不是更好嘛,我們都是隨緣哪。所以這裡講的要信力堅固者,深信,這個信要靠善根深厚。那麼善根不夠的話怎麼辦呢?培養,通過聽經聞法培養,我們本來就有做佛的善根善根冤枉被業障障住了。就像現在你們明白了,現在的良心跟以前是大幅度下降了,那是被污染了,這個不是真相,是可以恢復的。所以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這是本來就善哪,真相啊。所以「苟不教,性乃遷」,如果大家不教的話,這個會隨著煩惱習氣越走越遠。所以古人講「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現在不要說三日了,一天不讀都會面目全非,真的,隨順煩惱習氣是真的,所以為什麼寺院要做早晚課呢,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現在早晚課是流於形式,完成任務了,這個不是我講的,有些大德講的,好像念給佛菩薩聽,佛菩薩才不要聽這些早晚課,要念給自己聽。這個大家要明白,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醒自己。就是說早課是提醒自己,我這一天,我要斷惡修善我要放下晚課是反醒自己,我有沒有做到,這樣才有用。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這個要明白,是修自己,各人生死各人了。好像我做了早晚課就對得起佛菩薩,不是這個意思,不要誤會了啊,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醒,今天我有有過失,有過失趕快要懺悔,這樣去保持。儒家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其實以前是這樣的,現在就是可能沒有人講解誤會了,這樣(信力堅固)我們才能得利益。所以這裡講的信力要堅固

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

其實我們過去生中,我們都供養了佛,但是這個供養還包括法供養,所以才有今天的善根福德,但是我們講,雖然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但是臨終那一下,就是考試不及格還是做凡夫生生世世學佛結果沒通過。所以這一生我們得人身,又聞到佛法、又聞到正法、聞到成佛法華,我們怎麼能成佛呢,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會成佛的。我們解在法華,行在彌陀,我們怎麼落實這個法華經,如果要靠我們當生這是很難的,做不到的。但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是成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和法華經講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如果要我這一生做到法華經,可能我們做不到,因為法華經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但是我們依教奉行,依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佛,往生後面不退成佛。我們都追求世間福報了,成了你知道,那和世間福報簡直沒得比,不讀華嚴不曉得佛家富貴,不讀凈土三經,不曉得阿彌陀佛的福報有多大。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們到皇宮去看看,你看看有沒有黃金為地,人間帝王皇帝也拿不出這麼多黃金去鋪地,他都鋪不起,沒那麼多黃金來鋪地。極樂世界黃金鋪地,這是真的,性德流露,我們要相信佛,佛是真語、實語、如語,不會騙我們的。

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

我們迴向的時候不是講,盡此一報身,最後身,我們講同生極樂國,帶業往生這是我們做的到的。如果講法華經,讓我們這一生做到,我們肯定做不到。我們成佛,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到最後,成佛最後還是成佛,還是「糊塗佛」,還是糊裡糊塗,做不到,不容易,但是到極樂世界就能做的到,真的,萬修萬人去。

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佛以下那個能力,是不能夠接受佛菩薩境界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

舍利弗是什麼,阿羅漢弟子裡面是第一的、智慧第一。菩薩智慧第一的是文殊師利菩薩羅漢智慧一是舍利弗,所以《阿彌陀經》講,勸舍利弗、舍利弗、舍利弗要往生,叫了很多次舍利弗,語重心長,意思很深,所以念佛的人的是智慧第一哪。經典上講(無量壽經講),真正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是佛的第一弟子直截了當成就了,而且保證成佛,意思很深,因為阿彌陀佛知道我們成佛很難,所以才建立這個極樂世界就像現在要道場,要道場幹什麼,如果大家都在家修行可以成就的話,那道場就不要了家裡不方便。少數人家裡有福報,他這個學佛環境好,大多數人不方便,所以到道場修行。那麼我們娑婆世界也是環境不好五濁惡世不方便,通通到極樂世界修行極樂世界是個大道場、就是這個學校,幫助我們成佛,其它世界眾生修行不好成佛,這個道理很深,不好成佛,很多障緣。這個不容易的事情,大家要體會的到,極樂世界環境好,同樣道理,那我們這裡講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舍利都不能測佛智慧

後面有個比喻,好像晚上的螢火蟲和月光晚上最大的光是月亮光,最小的光是螢火蟲,(兩者)不能比,所以不能測佛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