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泉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26)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

依教奉行,信解行證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也有很難接受的,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

自性裡面是講不完的,《法華經》代表自性,說長說短,性德說不完的,要看眾生接受程度

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們講發菩提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稀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開是開佛知見,示是示佛知見)、令入其中。汝等皆當數數親近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法華經》代表佛的自性,全部和盤托出,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

信了後面還有一個解,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解裡面就有智慧

以此因緣,得值四百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阿彌陀佛的前身、藥師佛前身,過去世曾經做過兄弟

比丘我等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無量很久很久以前)百千萬億恆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學佛聞法最終目的是是什麼,是成佛。現在很多學佛目的不是成佛,是求世間的小富貴。《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所以很多人學佛,為什麼這個結果不好佛法因果你要反醒自己,你這個因地上求什麼,佛法最終目的,我們要朝著這個最終目標往前走,這個一定是很殊勝的。果上有問題,一定是因上有問題。

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

經文前面講,佛以大事因緣來到世間,什麼事情呢,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學佛要知道佛知佛見,從聽經聞法開始下手,不聽經聞法我們修什麼,盲修瞎練。我們學佛學佛的什麼,我們最痛苦地方知見錯誤。所以有句話破了戒,佛能救我;破了見,佛都救不了」,我們為什麼苦惱?知見錯誤知見錯誤我們才會惡業,做惡業我們才有惡果。我們講「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是什麼,苦報。報前面是惡業,為什麼造惡業是因為迷惑,迷惑是知見錯誤

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這是講四聖法界),當入涅槃。我於余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惟以佛乘而得滅度,

成了才是究竟,如果沒有成佛都不算,所以叫更無餘乘,在法華經講,成了佛才叫圓滿,沒有成佛之前,還要繼續提升。這里講了化城一品,那些都是過程還沒有達到目的,因為我眾生不能一步到位,所以佛慈悲用了幾個方法幫助我們。除諸如來方便說法,原來前面是方便說,那我們人天道就更虛妄了。

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凈,信解堅固

佛在講法華是最後講的,佛度眾生緣到了,還有眾生能接受。

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聲聞眾,為說是經(說這部法華經)。世間無有二乘(無有二乘就更沒有三)而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耳(這就成佛)。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如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有餘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這個比喻很重要這是化城喻。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

五百由旬代表凡夫成佛,中間有那麼艱難過程

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

從此岸到彼岸,有珍寶

有一導師(指佛),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

一句話我們聽過,「遇知山前路,須問過來人」,佛是過來人。

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這個過程很多人會退轉的),

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敢到達目的地。

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雲何舍大珍寶而欲退還。為什麼不能到目的地呢?

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四聖法界

他舉了個例子五百由旬,三百由旬正好是百分之六十。十法界來講,五百由旬,三百由旬正好是過六道,超過六道的位置,所以化作一城,就是四聖法界

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

如果說佛,不用這個化城的話,從起點到那個五百由旬,可能很多眾生都不敢去,太遠了,達不到目的地。中途不得已,在三百由旬在(超過)六道的位置上,你們到這里就算「畢業」了,就很好了,給我們一個鼓勵。就像那天(講經)打比喻講的,假設只有大學畢業證的話,如果教育部說只發一個畢業證、大學畢業證,很多人就不會讀書了。在中途過程中,給你個小學畢業證,給你一個初中、高中畢業證,最終鼓勵你拿到大學畢業證。我們凡夫成佛也是這樣的,分幾步走,不能一步到位。

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

眾生的接受程度(問題),我們現在也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升天,他的心沒有發這個大心,不敢超越天道。還有些要做人,為什麼不可以做阿羅漢,為什麼不可以菩薩、為什麼不可以做佛,《法華經》講做佛,我們懂得,「是心是佛,是心做佛」,同樣的心,可以做人,可以升天,可以做阿羅漢,做菩薩、做佛,為什麼不選擇做佛,心出問題了。孟子也講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像改心、換心,看我們改到什麼程度,所以我們聞到佛法要改的徹底,遇到凈土法門要完全改的徹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做佛,徹底解決問題,永恆的問題。這個是無上大法,我們講成佛法華,我們怎麼成佛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

嘆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四聖法界是化城),生已度想(他以為是究竟),生安隱想(不是完全安隱,不是真的安隱)。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要佛道無上誓願成)。即滅化城,這個滅化告訴我們,這個化城不是真實的,一果二果三四果不是真實的。

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指的佛地),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佛前面講的四聖法界這是方便,但是多少人把佛的方便當成究竟,很多。像南傳佛教國家都是小乘,都把這個方便當成究竟,不承認大乘

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

如果聞到一佛乘,眾生就不敢,沒有這個信心凡夫成佛那麼遙遠,不敢當。佛在過程當中不斷的鼓勵我們,走一段鼓勵我們,走一段鼓勵我們,讓我們成佛

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我們是下劣心不敢承擔),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聲聞、緣覺),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還沒有完全到達目的地),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眾生不能一步成佛,中途分幾步走,所以我們聽了法華經》化城一品,你才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講,佛為什麼說,這是難信之法,往生是什麼,往生成佛。《法華經》開頭,佛講這部成佛經典,五千比丘退席,不敢成佛、不敢當生成佛。所以才體會到,凈土法門最難的就是難信,不相信當下可以成佛不相信極樂世界成佛這是我們的下劣心。所以《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阿彌陀經》叫舍利弗叫了三十多次,舍利弗是智慧每一,很多學佛人小看了《阿彌陀經》,以為很簡單。《阿彌陀經》道理很深,在明朝,蓮池大師(凈宗祖師),用《華嚴經》、《法華經》兩部經王去註解《阿彌陀經》:《彌陀經疏鈔》,你才了解《阿彌陀經》了不起,才知道《阿彌陀經》念佛法門是很殊勝的,我們懂了《華嚴經》、《法華經》,你才知道,念佛是很殊勝的。

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 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 不得成佛道。

天神龍王阿修羅眾等, 常雨於天華供養彼佛,

眾生的時候沒有到

諸天擊天鼓, 並作眾伎樂, 香風吹萎華, 更雨新好者。

過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諸天世人心皆懷踴躍。

佛法現前

彼佛十六子, 皆與其眷屬千萬億圍繞, 俱行至佛所,

頭面禮佛足, 而請轉*輪。 聖師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難值, 久遠時一現, 覺悟群生,

佛來到這個世間就是幫助我們覺悟的,佛法就是覺悟。不覺悟就是一直墮落,世間句話:「大夢誰先覺」,人從生到死是一場夢人生一百年是一場夢,看誰先覺悟

震動於一切。

東方諸世界五百萬億國, 宮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諸梵見此相, 尋來至佛所, 散花以供養並奉上宮殿

請佛轉*輪, 以偈而讚歎。

眾生偈,授法時候沒有到。

佛知時未至, 受請默然坐。

三方及四維、 上下亦復爾, 散華奉宮殿請佛轉*輪,

世尊甚難值, 願以大慈悲

這個慈悲心是我們眾生本有的,佛法慈悲為本,但慈悲後面有智慧

廣開甘露門, 轉無上*輪。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

為宣種種法, 四諦十二緣,無明至老死、 皆從生緣有。

針對眾生毛病習氣對治.

如是眾過患, 汝等應當知。

宣暢是法時, 六百萬億垓、 得盡諸, , 苦際, 皆成阿羅漢

第二說法時, 千萬恆沙眾, 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

從是後得道, 其數無有量, 萬億劫算數、 不能得其邊。

時十六王子出家沙彌皆共請彼佛、 演說大乘法

我等及營從, 皆當成佛道, 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凈。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說六波羅蜜、

菩薩法大乘法都沒有離開六波羅蜜。

及諸神通事。分別真實法、

我們世間是不真實的,糊塗的。

菩薩行道說是法華經, 恆河沙偈。 佛說經已,

靜室入禪定,一心一處坐、 八萬四千劫。 是諸沙彌等,

知佛禪未出,為無量億眾、 說佛無上慧, 各各坐法座,

說是大乘經,於佛宴寂後, 宣揚助法化。 一一沙彌等、

所度諸眾生,有六百萬億, 恆河沙等眾。 彼佛滅度後,

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 常與師俱生。 是十六沙彌

具足佛道,今現在十方, 各得成正覺爾時聞法者,

各在諸佛所,其有住聲聞漸教以佛道我在十六數,

曾亦為汝說,

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也在這個裡面,表法。

是故以方便、引汝趨佛慧。

佛八萬四各法門各種方便,都是幫助眾生到最後,走向佛道,走向徹底。

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令汝入佛道,慎勿懷驚懼。

因為入了佛道才是真實的,在這佛道以前是方便說,那我們說做人在人道,更是虛妄的。慎勿懷驚懼,佛在這個之前,為什麼說這么多方便,最後這個方便引入真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