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法師:《講義》釋「事理圓融觀」之一

《<華嚴五教止觀>講義》釋「事理圓融觀」之一

釋華梵 著

第三、事理圓融

前面我們已經解釋完了本論第二門「生即無生門」章的內容,下面我們接著解釋第三門「事理圓融門」章的內容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過,「事理圓融門」即是對應著「大乘終教」,也就是說事理圓融門」所闡述的即是華嚴大乘終教的教理觀法。

那何謂「大乘終教」呢?大乘終教,又作實教、熟教、終教。即說真如隨緣而生染凈諸法,其體本自清凈,故謂二乘及一切有情悉當成佛。如《楞伽》、《涅槃》、《密嚴》、《如來藏》、《勝鬘》等經,及《大乘起信》、《寶性》、《法界差別》等論所說均屬之。又此教多談法性,少談法相,所說法相亦皆會歸法性;所說八識,通於如來藏,隨緣成立,具生滅與不生滅二義,以其已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稱大乘終教。又以所說皆盡諸法實理,故亦名實教。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弄不清華嚴的五教判與天台的四教判有何區別,有些人甚至武斷而草率的就認為華嚴五判教實質上只是襲取天台舊說,不過在天台圓教之前別加了個「頓教」而已,這種看法觀點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與普遍性,此實則全未見出華嚴判教的獨特意義,以及華嚴天台二宗在判教上的諸多異趣之所在。下面將就華嚴大乘終教與天台別教在判教上的不同意趣略作些解釋與說明。

我們知道在智者大師建構其判教理思想體系之時唯識學尚未系統、完整的傳入中國,與此相應的大乘如來思想體系之相對於唯識學的獨特意義自然尚未能充分的顯示出來,故智者大師基於諸大乘方等經中所彰顯的別教菩薩道而判立的別教,從其判教理論模式上包容性而言,雖可將唯識如來學說思想體系攝含在內,但就其實際內容和理論意圖而言,卻顯然不是明確針對唯識如來學說思想體系而設立的。

華嚴之判教卻正是基於對唯識如來學說思想體系的完備理解與明確洞悉,其始教與終教正是特別針對唯識如來學說思想體系之差異而建立,所開五教中的終教與頓教更是明確指向和根依於大乘如來學說思想體系。這實則即是華嚴天台二宗所立大乘終教與別教之間意趣的根本不同了。

華嚴宗對如來學說思想體系的發現與認識,應該說這正是華嚴判教中最具獨特意義價值之所在。而華嚴宗對如來學說思想體系的獨特判攝以及系統、詳盡的解釋與說明,亦實為後世學人提供了一個更為深入系統地學習理解如來學說思想體系的真正意義上的途徑與方法,這也應該是在判教上華嚴天台區別最大,亦非天台所能相比者。

華嚴大乘終教既是完全基於對大乘如來思想學說體系的判攝與闡釋而建立,這裡我們就非常有必要對「如來思想」體系的學說作些簡略的說明與介紹了。

據有關資料顯示,如來藏之思想印度唯識說要早成立,其與中觀唯識思想存在明顯不同,然後世唯識說之外,未別立如來藏,而於唯識說中論述如來藏。我國地論宗則以如來藏為究竟,而立凈識緣起說。天台宗認為如來藏即實相,而視其為不可思議妙法。在華嚴宗更是彰顯並確立了如來思想體系的獨特意義價值之所在,在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的《起信論義記》中就立有四宗教判,其第四宗即名「如來緣起宗」;內容含攝《楞伽》、《密嚴》、《起信》、《寶性》等經論之說,而就華嚴宗五教判而言,則相當於第三之大乘終教。

若依華嚴祖宗大師圓覺經略疏》所雲,「如來藏」者,具有三義,即:

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雲藏也。如《理趣般若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雲:「生死二法,名如來藏;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藏經》雲:「一切眾生貪嗔痴,諸煩惱中有如來身,乃至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德故。又,亦含攝一切眾生,皆在如來藏內故。

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如《十地論》雲:「地智能生無漏因果,亦能生起天道行。」

此三義者,初約迷時,後約悟時,中間克體。

若約真、妄和合,如來藏有二種行相,即《圓覺經》所雲:「如來自性差別」以及《大乘起信論》所雲:「真如生滅。」

然於真、妄各有二義,真謂不變、隨緣,妄謂體空、成事。真中不變,妄中體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隨緣,妄中成事,即生滅差別也。

又初真如性中,復有二種行相,如《勝鬘經》雲:「有二種如來藏空智,所謂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具過恆沙不思佛法。」又《大乘起信論》中亦說「如實空、如實不空」,義全同此。

生滅中,亦有二種行相,謂漏、無漏。無漏復二,即有為、無為;有漏亦二,謂善、不善。

此等行相,皆有業用。

真性者,有其二種業用,即:一、能持自體恆沙功德,從本已來,不失不壞;二、能御客塵恆沙煩惱,無始時來,不染不污。

生滅亦有二種業用,即:一、能起惑治業,曠劫長受,六趣生死。故《楞伽》雲:「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滅。」二、能知真達妄,發心修行,證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論》等。由是二種業用故,《寶性論》引經偈雲:「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法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長行引《勝鬘》釋雲:「性者,如來藏;依止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諸道者,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證涅槃者;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既諸佛因果,始終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須信解,離此別信,信則墮邪。」故《密嚴經》訶為「惡慧」。《華嚴》亦雲:「不能了自心雲何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據此則了之,方知正道。故《勝鬘》雲:「若於無量煩惱所纏,如來不疑惑者,於出纏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華嚴》初會普賢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意在此也。

然方便而言,「如來藏」即是指一心也。如《大乘起信論》即指一心雲「如來藏」。又《楞伽經》亦雲:「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

然千經萬論,俱說萬法一心,三界唯識,宗途有異,而學佛之人罕知,今但約五教,略彰其別:

一、小乘教(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實有外境,但由心造業之所感故;

二、大乘始教(權教),明異熟賴耶,名為一心,遮無境故;

三、大乘終教(實教,亦即今門所說之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理無二故;

四、大乘頓教,泯絕染凈,但是一心,破諸數故;

五、一乘圓教,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理事本末,無別異故。

此上五教,後後轉深,後必收前,前不攝後。然皆說一心,之所以有斯異者,蓋以經隨機說,論逐經通,人隨論執,致令末代,固守淺權。今本末會通,令五門皆顯。詮旨相對,復為三門:

一、約所詮,逆次順法,從四至一,展轉起末。謂本唯非染非凈一法界心,由不覺之,名如來藏與生滅合,成阿梨耶識;復由執此為我法故,轉起餘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執取此現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共業,故內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

二、約能詮,順文逆法,從一至四,展轉窮本。謂佛對下劣根性,未能頓達萬法所起根本者,且言從業所感,此則初聲聞教;次為機稍勝者,說能所感,一切唯識,展轉乃至唯一真心名頓教等;皆由根有勝劣故,令說有淺深。若執前前,即迷後後,始終通會,方盡其源。

三、能詮所詮,逆順本末,皆無障礙。由稱法性直譚,不逐機宜異說故,即圓教也。

唯心之義,經論所宗。迷之則觸向面牆,解之則萬法臨鏡。又雖此心,凡聖等有,但果顯易信,因隱難明。故致淺識之流,輕因重果,落於顛倒。今唯願諸真修道者,但能深信自心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事理圓融門」既是對應著五教之大乘終教,故本門亦主要在於宣說闡明於如來藏一心中理事如如,事理圓融無礙之理與觀行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