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法師:《講義》釋「事理圓融觀」之三

《<華嚴五教止觀>講義》釋「事理圓融觀」之三

釋華梵 著

(續:第三、事理圓融觀)

【依是義故,得有止觀雙行,悲智相導。】

「依是義故」,乃承上啟下之文也。「是義」者,即謂前文所宣說開解的有關理事空有等唯是一心,圓融無礙,一際不二義也,依是義故得有止觀雙行,悲智相導也。換句話說,理事空有圓融無礙,一際不二之義甚深甚深,元非思量分別之所能通達之境界,故唯當依「止觀雙行,悲智相導」乃可具足證悟爾。

何故雲「依是義故,得有止觀雙行」耶?

通雲止觀,「止」者體也,「觀」者用也。無體則無用,有用必有體。依體而起用,起用必依於體。止觀亦復如是,止顯觀隱於止,觀顯止隱於觀。有止必有觀,有觀必有止。離止則觀非正觀,離觀則止亦非正止。故依一心義,必是「止觀雙行」。「止觀雙行」,又叫止觀雙運」,「行」即運義。

何故雲「依是義故,得有悲智相導」耶?

「悲智」者,謂菩薩大悲故,恆不舍一切眾生,乃至生生世世普現十方度化一切眾生無有窮盡也;又菩薩大智故,恆觀一切法空,乃至心不行於分別,則法身湛寂常無動轉也。是以以悲導智,則法身湛寂而不舍普度十方;以智導悲,則隨緣普度十方而不法身湛寂。方便而言,悲導智即是如來藏不變隨緣也,智導悲即是如來隨緣不變也。

若准下觀文所言,實則「止觀雙行,悲智相導」即是事理空有圓融無礙、一際不二也。

何者?以有即空而不有,故名止;以空即有而不空故名觀;空有全收,不二而二,故亦止亦觀;空有互奪,二而不二,故非止非觀。】

此乃約「空有」解釋何故「依是義故,得有止觀雙行」也。

「以有即空而不有,故名止;以空即有而不空故名觀」者,乃緊躡上文「緣起之法,似有即空,空即不空,還復成有」而來。此中意謂:緣起為有,性空為空,緣起即性空,故有即空;性空即緣起,故空即有。以有即空故,所以有而不有,名之為止。以空即有故,所以空即不空,名之為觀。

何故謂「有而不有名止,空而不空名觀」耶?其意趣何在?

「有而不有」者,妙有也,明妙有者則恆不舍同體大悲而普現十方度化眾生無有窮盡也,此是謂之正止;「空而不空」者,真空也,解真空者則恆觀一切法空乃至心不行於分別,此是謂之正觀。正止者,止不礙觀,即止即觀也;正觀者,觀不礙止,即觀即止也。止即觀,觀即止,止觀雙行,空有不二。

空有全收,不二而二,故亦止亦觀」者,謂緣起性空不二,緣起即性空,是空全收有;性空即緣起是有全收空。空全收有則一切皆空,是謂真空;有全收空則一切皆有,乃是妙有。妙有真空,互攝全收,不二而二,是謂亦止亦觀也。

空有互奪,二而不二,故非止非觀」者,謂性空緣起不二,緣起即性空,是空奪有,空奪有盡,是謂真空;性空即緣起是有奪空,有奪空盡,乃即妙有。真空妙有,互奪互盡,二而不二,是謂非止非觀爾。

上文乃就止觀組合即是四重,言「四重止觀」者,無非欲就「四重止觀」以明破四重執爾。眾生之執,不外四重,所謂「四重執」者:一者執有,二者執空,三者執亦有亦空,四者執非有非空,此亦即所謂「四句者也。今正觀者,破有執;正止者,破空執;非止非觀者,破亦有亦空執;亦止亦觀者,破非有非空執。如是四執破,則離四句絕百非,是即「止觀雙行」,則悟入諸法實相,亦雲證入一真法界,亦雲契入一如來藏心爾。

【言悲智相導者,有即空而不失有故,悲導智而不住空;空即有而不失空故,智導悲而不滯有。以不住空之大悲故,恆隨有以攝生、以不攝生;以不滯有之大智故,常處空而不證滅。滅則不滅之滅,滅而非滅;生則無生之生,生而非生。生非生故,生相紛然而不有;滅非滅故,空相(法然而不空。空相法然而不空,故生死涅槃而非一;)生相紛然而不有,故涅槃生死而不殊。】[註:因文有脫落,括弧內小字,系後人據上下文義而作補遺也。]

同上,此即是約「空有」以解釋何故「依是義故,得有悲智相導」爾。

「有即空而不失有故,悲導智而不住空」者,「有即空」者,謂性空緣起之有,只是假有,非是實有也;「而不失有」者,謂性空緣起之有,雖非實有,而亦非畢竟無假有也。若明此理,是故菩薩雖恆觀於空,而不住空,能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常化十方,普度眾生也。此是菩薩大悲大智,不滯空住寂,入於無為正位也。

「空即有而不失空故,智導悲而不滯有」者,「空即有」者,謂緣起性空之空,即是真空真空即妙有也;「而不失空」者,謂緣起性空之空,雖真空即妙有,然妙有亦即真空爾。若明此義,是故菩薩雖恆不舍一切眾生,而亦不滯有,故能行無礙正智、般若妙慧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爾。此是菩薩大智大悲,不住生死,現前即大般涅槃爾。

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如實知生死涅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故能悲智雙運,不相障礙爾。

「以不住空之大悲故,恆隨有以攝生、以不攝生」者,謂菩薩以悲導智,故以不住空之大悲,恆隨緣普度眾生;雖恆隨緣以度眾生,而亦不眾生相爾。何故諸法緣起性空故!恆觀一切法空故!

「以不滯有之大智故,常處空而不證滅」者,謂菩薩以智導悲,雖恆觀一切法空而恆假大悲方便入於生死,不取不住無為正位爾。何故諸法性空緣起故!恆不舍一切眾生故!

「滅則不滅之滅,滅而非滅;生則無生之生,生而非生。」「生」者,生死也;「滅」者,涅槃也。「滅則不滅之滅,滅而非滅」者,諸法性空緣起故!又菩薩以智導悲故!「生則無生之生,生而非生」者,諸法緣起性空故!又菩薩以悲導智故!

「生非生故,生相紛然而不有;滅非滅故,空相(法然而不空)」,由緣起性空,故生而非生,是以生相紛然而不有也;又由性空緣起,故滅而非滅,是以空相(法然而不空)也。

「(空相法然而不空,故生死涅槃而非一;)生相紛然而不有,故涅槃生死而不殊。」緣起性空,則泯各各差別相,一相所謂無相,亦即「空相法然」也,又性空緣起,則「空相不空」,即是各各差別相宛然爾,既各各差別相宛然,(故生死涅槃,一而非一)也;同理性緣起故,則諸相各各差別,亦即是「生相紛然」也,又緣起性空,則「紛然而不有」,即是泯滅各各差別相爾,既泯滅各各差別相,故知涅槃生死,殊而不殊爾。

同上「止觀」門,由生死涅槃本自非一非異,故菩薩悲智相導,而於生死涅槃亦成四句,具體內容釋於下文。

【何以故?空、有圓融,一不一故,亦可分為四句:以有即空故,不住生死;以空即有故,不住涅槃空有一塊而兩存故,亦住生死亦住涅槃;以空有相奪兩不存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何以故」征釋之文爾。何故生死涅槃非一非異耶?

「空、有圓融,一不一故,亦可分為四句。」因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故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性空緣起非一非異。緣起者所謂生死也,性空者所謂涅槃爾。既性空緣起非一非異,是以生死涅槃方便可開為四句爾。

四句者,即:

第一、「不住生死」句。何故雲不住生死耶?以緣起性空,生死涅槃,無生死可住故。

第二、「不住涅槃」句。何故雲不住涅槃耶?以性空緣起涅槃生死,無涅槃可住故。

第三、「亦住生死亦住涅槃」句。何故雲亦住生死亦住涅槃耶?以生死涅槃涅槃生死,離於生死涅槃外無別境界生死涅槃雖一體而不礙兩存,故亦住生死亦住涅槃爾。菩薩生死者,度眾生也。菩薩涅槃者,法身常住也。故曰:「一月印千江,千江只一月。」

第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句。何故雲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耶?以緣起、性空非一非異,生死涅槃非一非異。全生死涅槃,全涅槃生死生死涅槃同時互奪,則二者俱不可得。既涅槃生死俱不可得,故生死涅槃俱不可住爾。

約悲智對,即「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悲智雙運,悲智俱存」故亦住生死亦住涅槃,「悲智雙運,悲智不二」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若超此四句,則悟入無分別諸法實相門,通達一真法界、一如來藏心爾。

【其猶水波為喻,高下相形是波,濕性平等是水。波無異水之波,即波以明水;水無異波之水,即水以成波。波水一而不礙殊,水波殊而不礙一。不礙一故,處水即住波;不礙殊故,住波而恆居水。何以故?水之與波,別而不別故!】

上為法釋,下則舉喻以釋。喻為「水波喻」。

高下相形是波,濕性平等是水。」「高下相形」為波之相,此乃就相以明波爾;「濕性平等」即水之性,此乃依性識水也。水之濕性是一,波之高下相異。所以波則有別,而水性平等,實無有異。

「波無異水之波,即波以明水。水無異波之水,即水以成波。」波全是水,離水無波,故見波即是見水,此乃水、波異而不異也。又水外無波,全波是水,故一切波皆因水以成,此乃波、水一而不一也。

「波水一而不礙殊,水波殊而不礙一。」以波奪水,則一性湛然而不萬象紛然也;以水奪波,則萬象紛然而不礙一性湛然爾。

「不礙一故,處水即住波;不礙殊故,住波而恆居水。」 波全是水,離水無波,故處水即住波也;又水外無波,全波是水,故住波而恆居水也。

「何以故」以下,總結全文。文義易見。

此中波喻事、喻有、喻緣起,水喻理、喻空、喻性。水、波既不二無別,圓融無礙,是故事理、空有、性相皆圓融無礙,不二無別也。

【經雲:「眾生涅槃相,不復更滅;亦得涅槃眾生性,不復更生。」又經雲:「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生死涅槃等無差別。」又經雲:「於無為界現有為界,而亦不壞為之性;於有為界等亦然。」又經雲:「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解雲:凡夫行者著有,賢聖行者住無,今既有、無無二而二,二而不二,是故雙離兩失,頓絕百非,見心無寄,故名觀也。】

下則四引經證以啟信生解。

初引經證,意謂一切生死輪迴眾生,當體即是涅槃相,是故不復更滅;譬如波既全體是水,是故無須更求滅波以成水爾。又但諸涅槃,直是一切輪迴眾生緣起空性,是故不復更生;譬如水既全相是波,是故何須更求滅水以生波耶。

其實眾生涅槃不過相性之別而已。眾生涅槃之相,猶波之與水;涅槃眾生之性,猶水之與波。眾生者,眾因緣生也。眾因緣生必無自性,即此無性,便名涅槃涅槃無性,無性隨緣,即此隨緣,複名眾生。既是眾生即是涅槃,故眾生不復更取涅槃,是不復更滅也。既是涅槃即是眾生,是故生者不復更生也。

引此經證不過在於彰顯說明生死涅槃是不二無別的,譬如波之與水不二無別爾。

二引經證,意謂:以生死不異涅槃,故如來不見生死;以涅槃不異生死,故如來不見涅槃

何故生死不異涅槃涅槃不異生死?因為於一真如法心中生死涅槃不二無別故。於自覺聖智中,生死涅槃之分別不可得故。

是故十方如來出現於世,非為度生死涅槃,乃是欲令一切眾生生死涅槃二種分別見,而入於諸法甚深不二實相故!

引此經證亦在於彰顯說明生死涅槃不二無別也。

三引經證,經文中「無為界」者即涅槃界也,「有為界」者即生死界也。何故「於無為界現有為界」?良以性空隨緣,故諸各各差別事相熾然滋生也,但亦不壞性空之理;反之「於有為界現無為界」亦復如是。何故?因為各各有為差別事相皆緣起性空也,雖然緣起性空,然亦不壞緣起事相宛然爾。

引此經證亦在於進一步彰顯說明有為界之生死與無為界之涅槃不二無別也。

四引經證雲:「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此乃《凈名經》中文。論中論主自行解釋此句經文。何謂凡夫行?賢聖行?及菩薩行耶?凡夫行者執著於有,「有」者有生死也;賢聖行者住於無,「無」者即是涅槃境界也。今既生死涅槃有無無二而二,二而不二,是故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有無雙遣,是謂菩薩行爾。

菩薩行者生死涅槃有無雙遣,自然心不隨分別,妙合中道,由是頓然離四句絕百非,現心無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當體直是一真如法界心(亦即如來藏心)爾,即此是為「空色無礙觀」也。

「見心無寄」者,謂不取相生心,心不隨諸相分別爾;亦即《金剛經》所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見(xian)」字通「現」字,乃現前、當下、直下之義。「寄」者,寄託、寄泊義;「無寄」者,謂無有語言文字以及形相可以寄託也。

「空色無礙觀」者,謂色相舉體是真空真空亦舉體而不色相;以色為幻色,而不礙於空,空為真空亦不礙於色,故觀空色二法無障無礙,不二無別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