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八

楞嚴大義》修道之八

有沒有哪個地方障礙修行的?諸位看看,有哪一種情形障礙修行呢?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二十五有就是著名的《楞嚴經》的「二十圓通」。每一個塵、每一個法,乃至地水火風、空觀識、虛空大地都是修行最好的對象都是圓通法門——圓滿通達法門。見道的人才能夠體會到,這個身心世界啊,無一塵、無一毛孔不是你修行地方釋迦佛回憶過去世修行的時候,他講過一句話他說:「縱觀過去在因行上修道,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的世界,沒有一毛孔許不是我修行、捨身、捨命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實在是太偉大了!我們還在道場還在說這個人修行不好,那個人不是我的好道友;這個人不修行,又在障礙我。哪一個人,哪一個事,哪一個塵不是你修行捨命的地方?你如果做不到這裡,你就圓通不了!

有些人讓他上殿,他說:「上殿幹什麼?我要自在。」他表現出「我是自在的人我不需要上殿了」,你看。上殿的因緣能否利益眾生,要捫心自問。也許他就自在的,他還可能就是破除你的我執;但是要捫心自問哪,看看你自己的心:你真的那麼自在嗎?如果真的那麼自在,佛菩薩的表現可以給我們很好榜樣,起碼釋迦佛不會讓任何一個人討厭你是不是讓人討厭了?哪怕一個不修的人討厭你,你都是不對的。你不要說:「那是他的錯,我沒錯的;那是他知見有問題,他在那裡著相。」他著相了,你有沒有著相呢?你如果不著相,你怎麼會知道他著相呢?你看見道的人,每一塵、每一剎,都是佛性圓滿地顯現。

你是無一塵可著,他也無一塵可著,這個世界不會有一眾生是著在塵上的;因為每一個眾生他的行住坐卧,他的言語舉止都展現了佛性,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差別就這麼一點點。儘管他不知道,但是它還是在顯現,它沒有離開呀。不懂得這樣的一個事實,你對道沒有感受,然後呢,養成自己的無明習氣有些人喜歡看書,喜歡偷懶,或者不喜歡參與到大眾當中去,就喜歡自己這樣,「我就要保持我的個性,我個性就是這樣」。這個個性是什麼?個性就是分別、妄想執著,就是顛倒。佛性哪裡是個性呢?佛性是共性啊。佛性是不但人與眾生平等、相共,而且是身土不二——山河大地都是共同不二的;所以才有楞嚴經》裡面講的,六根、六塵、六識,為什麼全部都是佛性在顯現。

「起心即錯,動念即乖」,這是針對還沒有見到佛性的人,他這樣起心動念完全錯掉;如果你是見道了,你的起心動念一定是隨緣應物。我們看有沒有見性,就看他能能做隨緣應物。隨著這個緣出現了,他能夠給眾生最大的幫助,能幫助多少,有這個緣就幫助他。讓他能歡喜的,你都不能捨棄,哪怕是一點點的歡喜他在執著的時候,你要讓他從執著當中跳離開。能夠使他離開執著,採取各種方便手段都可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但是一定要有入佛智的這個結果,你不要說「先以欲勾牽」,勾的結果還是欲,那不行的。你先要自己任性,任性到最後你也不逍遙,讓別人也在那裡煩惱不堪,這也是沒有見道的表現。

在座的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最怕的就是這一點,就是腦袋裡面想的一套已經很完整了,而做的一套跟想的一套脫節了。一旦脫節了以後呢,他就增加那種我見,就認為:我思想是對的,我要保持我這思想你想保持思想,你的個性就越來越突出,然後呢,你的無明越來越增長。「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心一無所有,沒有一相可執著,能所雙亡了。「惺惺」就是對於眾生的感受,對於你眼前所對的眾生,眼前所對的事物,還是清清楚楚。當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你不去幫助,別人正好叫你幫助而你不去幫助,這個說明你對物已經不明白了,並沒有了了分明。你對眾生的起心動都是隔了一層紙,隔了一堵我慢的牆,隔了一堵自卑的牆。別人勸你也不聽了,勸你、叫你放下你也放不下了,凡夫心是這樣的。

見道對於修道來說,實際是事關重大。真正見的人,就是已經見了這個道,你要去感受,這個道呢,是一定不會在任何一個地方有局限的。你是隨時、隨處、隨地都能見道,唯獨一個要修的,就是自己的習氣毛病,因為我無量劫習氣啊,像流水一樣衝過來。見道以後的人,他的習氣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我們要看自己,比如說你喜歡自由,不喜歡別人管你,本來是習慣這樣的,但是你一旦見道了,這個習慣慢慢就淡化掉了,最後完全淡化掉,融化在眾生當中。佛,不應該有自己跟眾生不同的獨特,他不是有個獨特性,他一定是容納在一眾生當中。佛第一句話就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佛教才有跟一切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平等觀念。因為他是親證到這種境界,親自看到在六根六塵六識當中都是在起用。你生氣了、你哭了也是在起用,只是很可惜你不知道,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