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五

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五

上午給大家講過,見道以後的人,就是隨緣自在。隨所緣的境界,無論是善惡、好壞、是非修行人還是不修的人對你來說都是佛性在顯現。一切功能、一切作用,唯獨只有作用本身——這個性能的本身,常住不滅,遍十方法界,不增不減。如果沒有見到這個性,那我們還是要找到一個下手處,就是從根上。耳根上可以下手,修耳根圓通。從意根上也可以下手,就是所想的東西要去執著,而注意力在能想的這個上面,即便你打了妄想了,也不去管你想的是什麼,而是注意到你能想的這個能上面。能想的即是意根,所想的即是法塵,分別法塵的即是意識,就是妄想。在想的時候也可以入流亡所,可以讓自己想,想了以後就把想的東西給忘記掉,注意到能想上面,這就是在意根上也可以修。

還可以在六根上同時修,就是《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一旦把心牽掛到阿彌陀佛那裡,憶佛念佛,那六根就同時攝持住了。六根怎麼看、怎麼聽,都不離當下牽掛佛的感覺,時時刻刻都在清凈庄嚴當中,這個是具體的用功下手處。我們要掌握,最起碼要掌握一種,讓自己經常安住於這種狀態如果你已經見道了,那就不一定是一種你在每一種上都可以試著去用。二十圓通二十五個法門,都可以讓你去用。每一個你都去試試看,試到最後,二十五個你都會了,那你就是所對一切境界自在無礙,沒有任何障礙

有些人問我:「心密三年修滿了,打坐一千座也坐過了,接下來要不要再打坐?」打坐這個相啊,最多也只是一個像法,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看你這顆心到底如何去用。如果你心實在散亂,需要停止一段時間,那你就要繼續打坐。如果按心密的要求來說,實際上它要修的就是心中的心。我們妄心當中就有真心,撥開妄心就見到真心了,撥不開那就要繼續撥。就是要把根塵看到它無處可以躲身,把我們這個我執牢牢地抓住,抓到最後,這個我執就沒有它施展的餘地。時時把它摳住,在一不生、了了分明的時候。我們就是擒賊先擒王,把這個賊王先抓住了,其它的賊都沒有辦法

我們要知道,修行過程,按通常的這條道路,要以戒定慧三學去修。《楞嚴經》也告訴我們三無漏學的重要性。三無漏學——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依無漏慧,斷生死根。攝心為戒(持戒),各種威儀規矩、行為軌則,都是為了讓我們這顆心能夠攝持得住,不要到處奔跑、散亂。能攝持自己的心,你自然就按照各種各樣的規則,去實行自己的修行行為。不能攝心的人在這個寺院獃獃覺得不行,在那個地方獃獃也覺得不行;在這里不能遵守常住的規則,在那裡又不能遵守大眾的共住規約;跟這個人交往,不能讓這個人生信心,跟那個人交往,又覺得那個人不行。所以內在的本質是他沒有攝心,心沒有攝持住,沒有安住於正念,所以到處奔波、流浪生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