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法師: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壇經》講義(16)

「今與汝等授無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及後念,念念不被誑染,從前所有惡業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從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現在給你們傳授「無相懺悔目的是為了滅除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造一切罪惡,使身口意三業都得到究竟的清凈。善知識!你們各自都跟隨著我的話同時宣誓:弟子等,從以前和現在及以後的心念,念而無念之念都要清凈分明不被愚痴迷惑所染執。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惡業愚痴迷執污染等罪過,現在全部都赤誠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開始貪嗔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誓願立刻同時能消除滅盡,今後永遠不再生起造惡之念。弟子等從以前和現在及以後的起心動念,念而無念之念都要清凈分明不被驕傲欺誑所污染。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驕傲欺誑等罪過,現過全部赤誠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開始貪嗔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誓願立刻同時能消除不盡。今後永遠不再生起造惡之念。弟子等從以前和現在及以後的起心動念,念而無念之念都要清凈分明不被嫉害妒忌所污染,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嫉害妒忌等罪過,現今全部赤誠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念嗔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誓願立刻同時能消除滅盡,今後永無不再生起造惡之念。善知識!以上所宣說、說的就叫作「無相懺悔」。

雲何名識?雲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喬誑嫉害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記,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遇,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喬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如悔其後過。以不悔改,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什麼叫作「懺」?什麼叫作「悔」呢?所謂懺就是懺自己的所犯過失,從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惡業愚痴迷執喬傲欺誑害妒忌等罪惡,完全盡懺無余,以後永不再起惡念,稱名為懺。所謂悔,就是悔改自己以後所犯罪過,從現在開始,所有的一切惡業愚痴迷執喬傲欺誑嫉害妒忌等罪惡。「未生善法當今生未盡惡業今使盡。十方三世佛加護,迅速發起菩提心。」覺悟觀照清凈,完全永遠斷絕。從此不再有所造所,是名為悔。所以稱為懺悔。然凡情知見愚痴而迷執,只知道懺自己往昔所造諸惡業而不知道悔改自己以後的再錯。因為不知道悔改的原故,以前的罪惡未能滅除,以後的過失又頻頻重生。往昔的罪惡既然不能滅除,後面的過失反又繼續增加生起。這樣如何能稱為懺悔呢?也就是真正的懺悔是發自內心深處,摯誠懺悔,已懺永遠懺。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四弘誓願,自須用心正聽:知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自性漢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知識!大家真誠無相懺悔現已傳授完畢,然而再與諸們善知識們共同發成就無上菩提的四個級誓大願,而圓滿佛果。因此大家必須專心諦聽,所謂四弘誓願,即一、自己真心有情眾生廣大無邊無際當發弘誓大願而度盡,自己真心無明煩惱業惑無邊無際當發弘誓大願而斷盡,自己真性的盤若法六廣大無量無盡當發經誓大願而博學,自己真性的無上菩提圓滿佛道當發弘誓大願而成就。善知識!不是再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嗎?照這樣說,是諸位自性自度,而不是倚靠惠能度你們呀!

凡情不識真如自性本來清凈,認根塵識境為心,隨境逐境而起生滅。念念都被愚迷喬誑嫉妒所逼而造諸罪業。六祖大師特別提示大家,一念迴光返照自心自度,發露懺悔,使心性清凈無染,以四弘誓願作為圓成佛道的指南,廣行大慈、大行、大智、大願真正菩提心,行菩薩六度,正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就應極立當下未生善法當今生未盡惡業今使盡,平等本心真如自性日光自內尋,何須向外兢,親見自己真如自性佛。

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知識!凡情心中眾生知見相,就是邪知邪見的愚迷心,欺誑虛妄的心,欺誑虛妄的心行為沒有善良的心,嫉賢妒能的心,惡恨毒辣的心。如是等種種不善心都是凡情心中眾生相,各人必須要真如自性去自己度脫;稱名為真度。什麼叫做「自性自度」呢?就是說將自己心中的斷常邪見無明煩惱染污垢,愚痴頑昧的眾生相,用般若智慧正知正見去度。既然有了正知正見,運用般若大智慧來打破無明桶底,把所有遇蠢痴迷惑妄執的眾生,各人都由自己得度,斷常邪見時就用常樂我凈的正見度,妄執迷惑來時就覺悟真智度,愚痴顛倒來時就般若智慧度,邪惡妄念時就慈善正念度。這樣用真如自性的妙智來度心中眾生,才稱名為真度。又無明煩惱無有邊際要誓願斷盡,就是應用真如自性般若智能來除掉滅劫虛偽妄執的思想心一一緣慮心。又,般若法門無量無數,要誓願博學,就是必須要依自己真參實悟而徹證見性本體,恆常修行三無漏學之正法,稱名為真學。又,無上菩提佛道誓願圓成。就是既然要常隨佛學,又能下了發大願決心。實行修持真正的六度萬行,遠離一切迷惑,同時也離開覺悟,當體即空而空無所得自性真常般若智現前,除去妄執又除去真智。真妄俱不存在,迷悟也不成立,空性廊然,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就是佛性,洞徹本源自性天真佛,就在言語之下圓成無上菩提道果。所以要恆常正念現前,解行並進,念茲在茲,持之以恆的候選也不是修願力法的完滿。所謂有願必成,願力弘深,成就愈深廣。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而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知識!現在已經發了四個弘誓大願,再給諸位善知識傳授無相三皈依的戒規。《勝鬟經》說:「一切法常住,是故我皈依。」皈是投自性,依是依服真邪見原故,就自然沒有人我二執喬慢,貪著愛欲的世情妄執,稱名為離欲寂靜之尊法。自己真心,一塵不染,寂靜無為而住持正法,紹隆佛種就是皈依凈。對於世間一切塵所緣的境和奔波勞累的能緣之心愛情貪欲無壓的紅塵境界中,真如自性恆常清凈無為,無染無著,長養聖胎,稱名為眾中至尊僧。

「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各日至夜,受三歸依。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處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處依處。念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身歸依清凈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如果能夠實修這種妙行,就是真正的真如自性皈依。但是凡情不能於真如自性契機相會,不能了知無相皈依的妙處,而是在從早到晚都在表面形式上受三皈依的戒規,好像很恭敬說是皈依了佛,究竟佛在何處,卻渺茫無知。倘若心性清凈,不能徹見佛性,又憑什麼能稱得上皈依呢?所以說你皈依了佛不是成了妄語了嗎?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不能錯會了心意必須要透過此方才能了知六祖大師微妙之處禪宗直指人心,處處不離心性這是客觀事實。再看《華嚴經》中所說:「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分明是在自皈自心佛。所以修學佛法,首先明了心是何物?性在何處?這是修證佛道的下手方便。並不是說皈依自心以外其他的佛,自心的妙明佛性不自皈依,就沒有所皈依處了,那麼三皈依也就無從建立了。現在既然自己有所明悟,諸位必須直接了當皈依自己真心真如自性覺正凈三寶。內要調伏其心清凈無染無執,外要敬仰他人如自己過去之父母未來諸佛,這才是真正自皈依了。

知識!既然已經皈依了自己真心真如自性之覺正凈三寶了,諸位再專心意志地諦聽,我與你們再說真如理體的清凈法身圓滿報身,千佰億化身的三身。真如自性佛,使你們都見到真如自性的法報化三身,自然而然地了知明悟自己。真心自性。總之大家都著我話說:就在於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皈依清凈法身如來。所謂清凈法身梵語毗盧遮那,譯為遍一切處。清凈法身就是自性身,也就是一切眾生真心,即佛證到的清凈法身,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同時是報身和應身所依的根本。「離四句絕百非」,是以緣起緣而平等無礙的境界就在於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皈依圓滿報身如來。所謂圓滿報身梵語盧舍那,譯為清凈圓滿圓滿報身就是受用身,是自己智慧性。受用身有三種,一自受用是諸佛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所得種種福德智慧,從中顯出光明,遍照的身來,永恆的受用清凈佛果真如報德。二他受用身,佛為教化證得法身菩薩,特地現出三十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佛身,廣說種種真實妙法,使所教化的眾生都得到受用,是名為他受用身。就是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皈依千百億佛身如來。所謂千百億化身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勝應身即三乘聖人所見,劣應身即凡夫所見又名化身,就是佛的色身。一切有緣的眾生到根機成熟時,佛就出現於世,為一切眾生說法而離苦得樂,稱為千百億化身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