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品《圓覺經》 之十三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所問章)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文殊、普賢和普眼菩薩,三位大士請法之後呢,第四位,由著名的賢劫十六尊之一的金剛藏菩薩,替咱大家,向世尊問法。哎,作為密教當中的重要本尊之一,金剛藏菩薩相應地,也要替咱向佛陀請問甚深秘密之法啊。
於是,金剛藏菩薩就在大眾當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先來到中央,五體投地,禮拜佛陀。然後呢,起身,圍繞著佛陀,順時針繞行三圈,再回到剛才拜佛的地方,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凈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凈。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哪,在前面,善巧地為一切大眾菩薩們,宣揚了如來圓滿清凈的大總持圓覺法門,其中包含了一切如來的因地法行,和如幻三昧的修行漸次,以及方便法門等等,幫助一切眾生,讓他們從蒙昧當中得以開發出真實智慧。」
「在會聽法的大眾菩薩們呢,承蒙您的慈悲教誨,他們哪,從幻覺當中豁然開朗,開發出了清凈光明的智慧眼。」
接著,金剛藏菩薩開始提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第一、「世尊啊!如果說,一切眾生本來就已經成佛了,那為什麼,還會有眾生的一切無明煩惱呢?」
第二、「如果說,一切無明煩惱,眾生本來就有的話,那是什麼因緣,如來又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呢?」
第三、「如果說,十方世界的各類眾生,本來就已經成佛了,後來呢,又生起了無明煩惱。那麼,一切如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新產生一切無明煩惱的呢?」
各位兄弟姐妹,這幾個問題,您都想到過吧?哎,至少,像這樣的思維糾纏呀,差不多,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曾經發生過。
——是啊,既然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咋又會變成眾生了呢?咋又會冒出來無明煩惱了呢!是本來就有無明煩惱呢?還是成佛以後,後來又起的呢?
哎,這其中啊,大有密意。看起來呢?是三個問題,其實,就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普眼菩薩所問章當中,有一句經文,世尊說道:「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哎,就是對於這句經文,有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所以呢,金剛藏菩薩,就替咱大家發問了。
於是呢,就圍繞著「眾生本來成佛」,而輾轉產生了上述三個疑問。那麼,世尊是咋回答的呢?一會兒啊,咱仔細看,仔細聽。
惟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提出了三個問題以後,金剛藏菩薩呢,又特意強調了問題的重要性,哎,特意說明,這個問題當中,蘊含著最究竟了義的秘密法門。菩薩說道:
「但願您哪,不捨棄廣大而沒有絲毫遺漏的慈悲心,為了諸位菩薩們,開演如來的秘密寶藏。同時呢,也為了讓末法時代的一切眾生,在聽聞到如此究竟了義的經教以後,能夠徹底斷除懷疑迷惑之心。」
哎,正所謂「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倘若聽聞了如同《圓覺經》這般不可思議的妙法,還能夠堅信不疑的話,嘿嘿,這樣的人,距離成佛不遠啦。
——啥叫做「無遮大慈」呢?
無遮,就是沒有局限的意思,或者說,沒有疆界,無窮無盡呀!因此,所謂的「無遮大慈」,就是指沒有任何局限性的,無窮無盡的大慈大悲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如同前面三位菩薩一樣,金剛藏菩薩在虔誠問法之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哎,這是何等恭敬呀!
而且呢,像這樣的請法儀軌,竟然重復了三次,從頭到尾,有條不紊呀。哎,這就是所謂的恭敬而自在。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太好啦,太好啦!善男子,你們能夠替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一切眾生,向如來請問最究竟的,甚深秘密的方便妙法。這將會是如來對於諸位菩薩們,最上乘的教誨,也是究竟了義的大乘教法。」
「你們所問的法義,將能夠使十方世界裡,正在修行的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一切眾生,對於成佛的妙圓覺法門,得到決定的相信,徹底斷除懷疑迷惑之心啊。」
哎,世尊也說啦,金剛藏菩薩所問的法呢?正是「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呀!也「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啊!所以呀,咱哪,就要留心了,仔細聆聽,仔細思維,仔細體會呀。
這時,承蒙世尊即將說法的允諾,金剛藏菩薩呢,內心充滿歡喜,還有法會上的大眾菩薩們,大家一起,默默地,准備傾聽世尊說法。
——哎,這個歡喜呀,它來自於哪裡呢?
嘿嘿,不在別處,就在咱的寂靜心當中啊!哎,您不攀緣,不牽掛,就沒有了障礙,就會找回內心本有的歡喜呀。
咱這《圓覺經》,趣品了幾章以後,有的同修呢,新鮮勁兒過去了,哎呦,開始感到乏味啦!為啥呢?嘿嘿,心開始亂了,它要向外面去攀緣啦!它想去瀟灑啦。
其實呢,一旦它跑到了境界裡面,就會是非叢生,就會四處碰壁,苦不堪言哪!那時,它才終於又明白了,哎,還是安安靜靜地學習一點兒佛法吧,本分一點兒,這煩惱,就少一點兒啊。歡喜呢?也就多一點兒呀。
啥叫做「流浪生死」?就是說,這樣的人,他的心呀,不安分,總是在境界攀緣裡面打轉兒,哎,看起來的確是好心,您看:它憂國憂民,乃至於憤世嫉俗;它感慨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它奢望正法住世,永不消滅;它幻想呀,最好呢,咱這個娑婆世界,哎,直接就變成極樂凈土,這多好哇!
——哎,這些攀緣、分別和妄想,乃至於期盼,等等,就是所謂的生死輪迴之心呀!
為啥呢?嘿嘿,這個心,竟然把這虛空花一般的種種幻覺,當做了實有!它不知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它的妄想分別所顯現的呀!
——啊?您知道?您知道一切法都是如幻的?
——嘿嘿,那您慘了!您聽好了,這就好比呢,您做了一個惡夢,醒來以後,毫無疑問,您已經知道它是如幻的了,可是呢?您還一個勁兒地,使勁要分別:哎呀,要是它變成美夢多好啊!變成春夢也行呀!要麼,變成一個發財的夢,嘿嘿,俺也中它一回五千萬大獎,哎,那多爽啊!
——明白啦?嘿嘿,這就是您,典型的白日夢啊。
好,咱一起來聆聽,世尊的諄諄教誨: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各位善男子!如果有人,總是在思慮:這所有的世界啊,到底是啥時候開始的呢?啥時候結束呢?從哪裡產生的呢?在哪裡消滅呢?」
「在這世界產生以前是啥樣子呢?在世界消滅以後,又是啥樣子呢?它到底是屬於有,還是屬於無呢?」
「如果說,這個世界是緣起的,那麼,它是由於啥因緣聚合而成的呢?又是由於啥因緣而消散的呢?世界的起點在哪裡?終點又在哪裡呢?」
「像這樣,在思維心當中,念念相續不停,不斷地進行循環往複的思慮,以及種種的分別與取捨,等等,這些,都是生死輪迴啊。」
「在尚未超越出這樣的輪迴思維心以前,就來探討圓覺妙法,那麼,這個思維心,就會把如如不動的圓滿覺性,曲解成為生滅流轉的樣子。」
「如果這樣不斷地進行思維分別,也能夠免除輪迴幻相的話,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道理呀!」
哎,這段經文啊,那是相當地透徹,直接點穿了提問者的命門——那就是虛妄的思維分別心。
這個思維分別心,就是生死輪迴。用它來觀察圓滿覺性,嘿嘿,哪裡還會圓滿呀!哪裡還會覺悟呢!
所謂的「一切世界」呢,也叫做一切世間,大約有三種:1、眾生世間,也叫做正報世間,哎,就是指芸芸眾生的五蘊身心;2、國土世間,也叫做依報世間,哎,就是指芸芸眾生所生存的外部大環境;3、正覺世間,也叫做智正覺世間,特指的呢,是諸佛的境界。
這三種世間,或者說三種世界,並不是分開的,而是呢?相互交融的,哎,「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嘛。所以呀,合稱為「一切世界」,或者叫做「諸佛世界」,等等。
啥叫做「始終生滅」?這個世界所謂的開始呢,正是咱的無明錯認;這個世界所謂的結束呢,正是幻覺的消融,哎,「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啊!可不是啥都沒有。
幻覺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於念頭。哎,一切生死幻覺的根本,就是咱大家心念的生滅,按照《起信論》所說,每一個念頭的生滅過程,大約有生、住、異、滅,這四個階段,也叫做四相。生相,就是念頭的產生;住相,就是念頭的持續;異相,就是念頭的變化;滅相,就是念頭的結束。
與此相對應的呢?所謂的覺悟,也就是覺察念頭,哎,當咱覺察到心念的同時,它就會戛然而止,因為,它,被「覺」所取代了,哎,咱沒有兩個心哪!這個「覺」是啥呢?就是咱的妙明真心呀!此時,所謂的生死幻覺呢?也就宣告了結束,而回歸了無生滅的妙明真心。
——當然,除非您還不曾明了啥叫做妙明真心,那麼,就需要努力學修,或者培植福慧資糧了。哎,如六祖大師所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呀!就是說呢,在尚未認識明了心性之前,即便學佛,也是得不到真實受用的。啥叫做真實受用?就是能夠降伏煩惱,能夠隨時享受本性的自在妙樂呀。
——哎,人們哪,都希望自己能夠快樂,所以,拚命地去追求那些外在的短暫快樂,最終呢?嘿嘿,反而把自己收拾得苦不堪言哪!有誰知道,咱的內心深處,咱的覺性,它本來就是快樂的呢!它既不會死,又具有數不清的各種作用,又不可能離開您,您,還有啥不快樂的呢!
當然,每個人的覺察能力是不同的,一般的凡夫,即便是學佛人,也只能夠覺察到念頭的「滅相」,就是說呀,前面的念頭已經消滅了,您呢?才回過味兒來,哎呀!我剛才起了一串兒壞心眼兒,真不應該呀!慚愧,慚愧。
——說實話,在如今時代,您這樣的,就很了不起了,真是好人吶!毫無疑問,壞事兒,您肯定不太會做呀!持戒,您也基本能做到。
初住以上的三賢位菩薩呢,包括:十住、十行、十迴向在內,這些菩薩們呀,可以覺察到念頭的「異相」,就是說啊,心念產生的時候,他們覺察不到;念頭持續而有所住的時候,他們也覺察不到;但是,念頭剛一變化,剛從某個住著,要轉向其它的住著,哎,菩薩馬上就覺察了。於是,心念戛然而止,幻覺消失。
——所以呢,三賢位的菩薩們,有可能會產生一個惡念,但是,這個惡念不會連續發展下去,它剛要發展,菩薩就覺悟了。
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們呢?他們呀,可以覺察到心念的「住相」,就是說啊,心念產生的時候,他們也覺察不到;但是,心念一持續,一住著,一停留,哎,菩薩馬上就覺察了,於是,念頭戛然而止,幻覺隨即結束。
——所以呢,法身菩薩們,會產生念頭,但是,不會發展成為惡念,因為,他們已經做到了「心無所住」,心念呢,不會停留了,不會執著啦,也就不會再有善惡了。
最徹底的覺悟者,是佛陀,哎,佛陀可以覺察到心念的「生相」,就是說啊,對於佛陀來說,心就是如如之心,根本就不會產生念頭。哎,這如如之心哪,剛要動,將動未動之際,嘿嘿,佛陀就覺察了,於是,根本就不會起念。
——有人說啦,不對吧?好像佛經裡面,有類似的說法:爾時,世尊如是思維,如何如何。這不是起思維了嘛?
——嘿嘿,這正是如來的不思議境呀!佛陀呢,根本不需要生起念頭去思維,而只是心性明了,這個明了呢,哎,方便地說,有時也叫做「思維」,或者叫做「而作是念」,等等。其實,佛心就是如如之心,就是正遍知,不需要另外再去發起覺知或者思維的念頭,才會了知和明白呀!
啥叫做「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呢?就是說啊,咱這個世界,看似無邊廣大的世界,從過去到現在,乃至於未來,狀況究竟如何,這就是「前後」。
這個世界現在是有,嘿嘿,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呀!那麼,以前,它有沒有呢?以後,它有沒有呢?哎,這就叫做「有無」。
所謂的「聚散」,就是指這個世界,由於啥因緣而聚起來的,將來,又是由於啥因緣而消散的呢?因為,任何一個世界,都有毀壞的時候,這一點呢,不僅是佛法,連科學家們也是公認的。
所謂的「起止」,就是指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將來又從有到無的全過程。哎,專業術語,叫做咱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也就是一個大劫當中的四個中劫,其中呢,只有第二個階段「住劫」,才會有人類生存呀。
哎,如今,咱們就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住劫當中,它有個動聽的名字,叫做「賢劫」。嘿嘿,大家聽著耳熟吧?是啊,咱這個賢劫當中,將會有千佛出世,相當美好啊!所以,叫做賢劫,哎,一個擁有解脫妙法的美好時期呀。
像以上這些對於世界如何如何的思考和分別,都屬於生滅妄想心的范疇,都屬於輪迴幻覺。所以呀,沒有辦法了解妙圓覺心,為啥呢?哎,下面,世尊會詳盡解答,咱哪,仔細聆聽。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為了說明生滅妄想心,無法契入妙圓覺心的原因,世尊善巧地運用了比喻,如此說道:
「這就好比呀,眼睛動起來以後,眼前的事物就被搖晃起來了,即便是一汪靜水,也似乎被搖晃得凌亂不堪。又好比眼睛不動,但是,由於火把旋轉的緣故,就看到了一個火輪,其實,它只是錯覺。」
「乃至於,在夜空里,月亮基本沒動,可是,由於雲彩在隨風飄行,看起來呢?就好像月亮在往後跑似地。」
「河岸本來是不動的,可是呢?在船上的人看起來,由於船在航行,河岸呢,就好像正在往後移動啊!這些道理呢,都是一樣的。」
哎,這真是四個精彩的比喻。咱一一來看:
第一是「動目」,它比喻生滅妄想心;所搖的「湛水」呢?則比喻如如不動的覺性,就是圓滿覺性啊。
啥叫動目?哎,就是咱的眼睛在動啊!眼睛咋動呢?嗨,您搖搖腦袋不就得啦。您一搖晃腦袋,您的眼睛跟著就動起來了,於是呢?眼前的一切景象,就亂套啦!凌亂不堪哪!
咱的這個圓滿覺性,就好比澄凈的水面一樣,本來是無念明朗的。可是,無論水面多麼地澄澈晶瑩,在腦袋晃起來以後啊,從那個亂動的眼睛看來,澄凈的水面呢?全亂了。
——哎,這完全是一個假象。實際上,水面沒有任何變化,和剛才一樣。只是您的眼睛在亂動啊!它,因為自己的混亂,而扭曲了本來澄澈的水面。
——咱的圓滿覺性也是一樣,本來就如如不動,現在也是如此,以後更不會變。可是呢?在您的思維心發動起來以後,從它的角度來看啊,壞了,到處都是生死輪迴,到處都是是非煩惱,到處都是不如意呀!哎,咱這個思維心,也就是生滅念頭,因為它自己的混亂,而扭曲了本來圓滿的一切事物啊!又咋可能契入圓滿覺性呢。
可是,咱卻把它當做了「自己」,把這個亂動的生滅心,當做了自己的真心覺性,這,豈不是太過顛倒了嗎!
第二是「定眼」,它比喻咱的妄想心;「迴轉火」當中的「火」呢?比喻咱的圓滿覺性;「迴轉火」的那個火輪之相呢?則比喻一切萬物。
——哎,這段經文有省略,含義也尤其深廣。為啥呢?您仔細看,這個「定眼」,本來是不動的,就好比呢?咱的妄想心的那個心體,本來是不動的。即便如此,它也有可能產生錯認和幻覺啊!因為,失去了覺察的緣故。哎,您該動的時候,就要動嘛!別獃獃地守在那裡,別執著在那裡呀!
咱的圓滿覺性,本來是無相的,就好比這個「火」,它本來沒有固定的形狀,哎,這也是一種無相。但是呢?咱的圓滿覺性具有作用,妙用無窮啊!就好比呢?這個「火」也有作用,它一作用,就有了具體的形相,比如,當它旋轉起來以後,就似乎變成了一個火輪。
——記得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也經常玩這個游戲,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又好玩,又喜慶嘛。
哎,咱的圓滿覺性,它有極其豐富的作用,乃至於,「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所有的一切,都是圓滿覺性的作用啊!可是呢?咱的那個妄想心,這回,它不亂動了,反過來,它變成「獃子」啦!啥叫「定眼」?其實就是「呆眼」呀!看到啥就執著啥,那不就是獃子嘛。
聰明的人,看到了火輪,他很清楚,那是假相,真正的「火」呢,本來不是那個樣子的。本來啥樣?本來沒樣。
智慧的人,看到了世間萬物,他很清楚,那是假相,真正的「實相」,也就是圓滿覺性呢,本來不是那個樣子的。本來啥樣?本來無相而明了哇!
第三是「雲駛月運」,其中, 「雲」比喻咱的妄想心,「月」則比喻咱的圓滿覺性。哎,您看,在怡人的夜色當中,彩雲追月呀!雲彩呢,被風吹得在緩緩行駛,可是,咱看起來呀,卻似乎是雲彩沒咋動,月亮卻在跑啊!這就是典型的錯覺。
咱的圓滿覺性也是一樣,它本來如如不動,可是呢?從妄想心的角度來觀察呀,嘿嘿,它就跑起來啦!這就是為啥,咱,必須要捨棄妄想心,放下虛妄分別,才能夠明了圓滿覺性的原因啊。
第四是「舟行岸移」,其中,「舟」 比喻咱的妄想心,「岸」則比喻咱的圓滿覺性。哎,您看,您坐在小舟上面,明明是小舟在行進,可看起來呢?卻好像河岸在向後移動啊!這就是典型的錯覺。
在比喻之後,世尊繼續給咱開示,本章的這三個問題,也就是三種疑惑產生的根本原因。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世尊說道:
「各位善男子!當前面這幾種事物的運動迴旋,也就是所謂的『動目』、『迴轉火』、『雲駛』和『舟行』,尚未停止之際,所觀察到的結果就不可能是真實狀況。」
「更何況,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那個思維分別之心,它也就是幻化塵垢,在它還沒有恢復清凈的時候,去觀察佛陀的圓滿覺性,怎麼可能不顛倒混亂呢!」
「因此啊,你們由於思維分別心的緣故,便產生了三個問題的迷惑。」
——哎,這正說明,拚命地思維分別,無異於庸人自擾啊!嘿嘿,本來就沒問題,好好學自然明白,不是很難。但是呢?有些人啊,就是要不停地胡思亂想,東拉西拽,處處牽掛,處處執著。然後呢?給自己製造出一大堆無聊的問題,讓自己苦悶一下:哎呀,這學佛好難啊!法師,您幫我解決一下吧!
——咋解決?我還沒敢說您無聊呢,只是輕輕地點一下問題所在。您呢?差不多就要跳起來了。
所以呀,對於咱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提問和解答,並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為啥呢?因為,沒有人會真正相信別人。所以,很多所謂的交流,都是些面子活兒而已啊。
——有人說啦,不是啊!法師,我百分之百相信您呀!您告訴我咋做,我就咋做。
——我說,那好啊!那您就老老實實念經,選一部大乘了義經,深入聞思修,發起出離心,肯定解脫,就這輩子。但是,請務必牢記,要把修行,放在您人生的第一位才行,其它,嘿嘿,統統都得為此讓路呀。
——這樣的人哪,後來,他要麼是沒消息了,要麼呢?嘿嘿,又開始學習更加殊勝的妙法啦!哎呀,今天這個秘密法門,明天那個口傳竅訣,後天呢?改修元神娃娃了。再要麼,來它個三花聚頂,五炁朝元,哎呦,不得了哇,一股真氣沖開頂,成仙得道啦!
——這就是現狀,所謂的末法時代之現狀啊!人們哪,都太聰明了,聰明得啥都瞧不上眼了,所以呢?都找捷徑和竅門去啦,沒人肯老實修行了。就像這樣在思維心裡面打轉兒,啥時候能解脫呢!哎,不過,您要是為此而痛心疾首,而太過傷心的話,那又大可不必呀!
——為啥?嘿嘿,您又把這些東東,又把這些空花相當真啦!您這《圓覺經》,咋學的呢?咋又迷失到這些幻化塵垢當中去了呢!該好好反省啊。
好,到此為止,世尊並沒有正面回答金剛藏菩薩的提問,反而呢?卻把提問的人批評了一番,意思是說啊,你們用思維分別心來觀察圓滿覺性,出發點就錯了,自己把自己迷惑了,所以,才會有這些所謂的問題。
盡管如此,為了順應咱的思維心,世尊呢,大開方便之門,後面,就開始從正面來解答金剛藏菩薩的三個問題。咱哪,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