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凈法師主講(一)
【歲在丙午, 予掩關於慈溪之寶慶寺。謝絕世緣, 修習凈業。值寺主延諦閑法師, 講彌陀疏鈔於關傍。予遂效匡衡鑿壁故事, 於關壁開一小竇。不離當處, 常參講筵。從茲念佛, 愈覺親切。佛號一舉, 妄念全消。透體清涼, 中懷悅豫。直同甘露灌頂, 醍醐沃心。其為樂也, 莫能喻焉。一日, 有客詣關而問曰, 念佛一法, 吾已修持二十餘年。於生信發願修行, 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 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 只合帶業往生。雖念佛三昧, 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 與所得之相, 師其為我言之。予曰, 三昧境相, 唯證方了。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我既未證, 焉能宣說。客固請不已。予曰, 若論其法, 必須當念佛時, 即念返觀。專註一境, 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 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 返觀自觀。即念即觀, 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 念外無觀。全觀即念, 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 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 重重體究, 切切提撕。越究越切, 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 豁然和念脫落, 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所謂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體露真常, 不拘文字。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但離妄念, 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 念佛法得。感應道交, 正好著力。其相如雲散長空, 青天徹露。親見本來, 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 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 咸是第一義諦。鴉鳴鵲噪, 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 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 而了無一物。語其用, 如旭日之東升, 圓明朗照。語其體, 猶皓月之西落, 清凈寂滅。即照即寂, 即寂即照。雙存雙泯, 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 海吞萬派。唯是一色, 了無異味。無掛無礙, 自在自如。論其利益, 現在則未離娑婆, 常預海會。臨終則一登上品, 頓證佛乘。唯有家裡人, 方知家裡事。語於門外漢, 遭謗定無疑。又問, 人於日用, 普應諸緣。何能觸目菩提, 頭頭是道乎。答,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萬境不出一心, 一心融通萬境。若了心體本空, 何妨該羅萬象。須知萬象如幻, 生滅唯是一心。諸緣無縛, 本自解脫。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心境一如, 有何掛礙。不見華嚴事事無礙法界。所謂一一塵中一切剎, 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 重重無盡無障礙。以故器界毛塵, 雲台寶網。咸宣性海, 悉演真乘。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覓一毛頭許不是道者, 亦不可得。則法法頭頭, 無非大寂滅場。心心念念, 悉契薩婆若海。唯心妙境, 唯境妙心。離四句, 絕百非, 絕待圓融, 何可得而思議也哉。上來所說, 如盲摸象。雖未離象, 恐非全象。筆以記之, 以質諸親見之者。】
阿彌陀佛!今天我們講印光大師《念佛三昧摸象記》。印光大師是中國近代最受敬仰的高僧大德之一,是凈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一生勤修念佛法門,勸人專修念佛,專修凈土,不摻雜余業,而且勸大家執持名號,從持名念佛入手,直達念佛三昧。印光大師將自己在修行過程當中親身體驗到的如何能證到念佛三昧,及在證得念佛三昧的過程當中各種不同層次的境界和功夫,寫了《念佛三昧摸象記》。這是一個念佛證悟者的真切感受,弘揚念佛三昧的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向當代人開示如何明心見性,當生成就。
我們平時念佛和念佛三昧有所不同,念佛三昧直截了當,不拐彎子,從理體上直接起用,直插三昧門。我們無論事上念,理上念,都與這個有差距。《念佛三昧摸象記》是印光大師一生修行的心得,是大師文鈔的精華,是念佛人提升念佛功夫和層次的關鍵,是我們修行念佛的指南。我原先念佛時,也從這里得到了啟發。以前我講過兩次《念佛三昧摸象記》大意,但是不完善。這次講是一句一句詳細地講,以使這殊勝法種流傳後世,普利群機,廣利眾生。
《念佛三昧摸象記》印光大師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我為什麼還要反覆講呢?《念佛三昧摸象記》語句意義深遠,初學的同修不容易理解。我剛接觸的時候,也不能理解,後來一點一點的才有所體悟,也是自己粗淺的一點知見吧。
我本人修學也是初學,對佛法深層的奧義也是一知半解,譬如大海一滴水,須彌一微塵。現在只是把自己的一點點體悟奉獻給各位。下面,我就詳細地講一下《念佛三昧摸象記》。
「歲在丙午」,是指時間,丙午年,具體哪年沒有說,「予掩關於慈溪之寶慶寺」是說印光大師閉關於慈溪的寶慶寺。
【謝絕世緣,修習凈業】
是指慈溪寶慶寺的當家師、方丈,值寺主延就是祈請諦閑法師講《彌陀疏鈔》,正好在印光大師閉關的關房隔壁。諦閑法師,大家都知道,是天台宗四十三代祖師,是大成就人,再來人,很了不起,一生弘法利生。
《彌陀疏鈔》是誰作的呢?是我們凈土宗的八祖蓮池大師作的,就是阿彌陀經的疏鈔。
【予遂效匡衡鑿壁故事, 於關壁開一小竇。】
「遂效匡衡鑿壁故事」,是指效仿古人匡衡鑿壁的典故,鑿壁聽那邊的聲音。「於關壁開一小竇」,就是指在關房的牆壁開一個小窟窿。在這邊能聽到隔壁諦閑法師講法,講《彌陀疏鈔》。
【不離當處, 常參講筵】
【從茲念佛, 愈覺親切。】
印光大師聽到諦閑法師講《彌陀疏鈔》以後,得到了利益。明白了念佛的方法,知道了如何念佛能得到真實利益。所以,「從茲念佛, 愈覺親切」,從那以後再念佛,就非常親切,不像原來念佛,都是用妄心、執著、分別的心去念。
《彌陀疏鈔》是蓮池大師所作,理事圓融,將如何念佛,以及從事上念、理上念,如何能達到實相念,講得非常簡單明了,非常好。
【佛號一舉, 妄念全消。透體清涼, 中懷悅豫。直同甘露灌頂, 醍醐沃心。其為樂也, 莫能喻焉。】
印光大師在這一段中將自己修行得到的法喜,講出來了。如果用念佛三昧的方法去念佛,真正明理了,真是佛號一舉,妄念全消。我們大家念佛常常為妄念而煩惱。用這種方法念佛,就解決了念佛時有妄念的問題,找到了對治妄念的方法,大家要仔細地去體悟。
「透體清涼, 中懷悅豫」。形容念佛的時候,身上特別舒暢,透體清涼。「直同甘露灌頂, 醍醐沃心」。如同甘露灌頂一樣,醍醐沃心。佛號一舉就有這么大的威力。「醍醐沃心」,佛在經上經常拿這個打比方。佛法有次第,分藏、通、別、圓。天台宗判教是藏、通、別、圓四教。藏教是小乘法。什麼是小乘法?小乘法講四諦,十二因緣。四諦法是阿羅漢修的,苦、集、滅、道。辟支佛、獨覺他們修的是十二因緣法,這都為小乘法。四諦法就是講苦,觀世間一切都是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恚和五陰熾盛。這很多苦,觀苦無常。苦從哪裡來的呢?是前生無量劫來聚集的苦因造的業障,所以這生有苦。我們眾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受的這些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前世所造下的罪業的因,這世得果。苦和集就是前世所造的因果而成的現在受報,這叫苦集。知道有苦,又知道它的來處、因緣,知道了苦因,那我們如何把這個苦因消除掉呢?沒有因就沒有果了嘛。所以,就要修道。苦就是我們生命的苦果,集就是帶來苦果的因。苦與集屬於世間因果。滅就是苦果永滅,苦因永滅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就是涅槃。道就是達致涅槃的方法。滅為聖者出世間之果。道為聖者出世間之因。要滅苦果先滅苦因,要成樂果,先修樂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小乘佛法修道就是三法印。佛在《阿含經》上講,依三法印修學是我的弟子,不依三法印修學,不是我的弟子。三法印是什麼呢?是指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靜涅槃。諸法無我,就是一切法沒有我。一切法都是虛幻不實的,緣起的,緣起本來性空,包括我們的身體,一切都是假的,虛幻的,如泡影。諸法無我,當無我的時候,煩惱自然就沒有了,執著心也就沒有了。諸行無常,是說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無常,這是小乘佛法的說法。大乘佛法就沒有常與無常。說無常不對,說常也不對,自性本來是常而不常,不常而常。說常是相對法,說不常也是相對法,沒有常也沒有不常。小乘法不了義就在這里。小乘佛法說諸行無常。大乘佛法就不能說「無常」、「常」和「不常」,這都是相對的。 相對就是生死,生滅的。知道了「諸法無我」「諸行無常」,那就「寂靜涅槃」一切都了不可得。諸法無我,諸行無常,一切都空,了不可得,心就定了,寂靜了,那小乘就是涅槃了。這個涅槃是小乘法,不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的寂靜涅槃是有餘涅槃。為什麼叫有餘涅槃呢?就是它不像大乘佛法那樣,修學的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諸法不立,不舍一切法而成就佛道。小乘佛法只能破我執,不能破法執。只能是破掉我執以後,在那寂靜了,然後取涅槃。大乘佛法不取涅槃,修六度萬行,在諸法無我的情況下,在小乘佛法的基礎上度眾生,從諸法上顯現妙用,不舍一切法。大乘佛法是不空而空,空而不空。小乘佛法是一切法都空。都空了,那屬於偏空。小乘佛法就偏,偏空、偏慧。大乘佛法,說它空,它在空中能生出妙用,又為不空。說它不空呢,它又是了不可得,一物不存。所以說大乘佛法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這是大乘佛法的心髓。我們現在修學的都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相差在哪兒呢?小乘佛法自利,不利他。大乘佛法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覺覺他。菩薩是自覺、覺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
「醍醐沃心」,什麼叫醍醐呢?佛在經上講,比如說牛奶,牛奶剛剛擠出來以後,它是生的,生奶。生奶就比方小乘佛法。生乳把它熬熟了,叫熟乳。熟乳再把它提煉,變成酥酪。酥酪變成醍醐。我用世間法打個比喻吧,就是把這奶熬熟了,叫熟奶。這還不是精華,還要提煉,把奶熬成奶餅子,叫酥酪。酥酪再變成熟酥,熟酥再提煉成醍醐。一層層地提煉。醍醐是價值最高的,最好的。在這里,佛用醍醐比喻大乘佛法的圓教,也就是《華嚴經》講的圓頓教。《華嚴經》是如來藏,稱性而談的,沒有次第,直截了當。從心性上談,直接從性上下手,不經戒、定直接修慧。有慧也包括了戒、定,所以一念具足三千,一念超越法界,十法界。一切修多羅門都從華嚴流出。華嚴是主,其他經是伴,主伴交融。密法稱它為秘密寶藏。禪宗稱它為如來禪。凈土法門又稱它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家鄉。教下稱它法身,其實道理是一個。
【其為樂也, 莫能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