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師:托缽生活的要義

托缽生活的要義

(2007年7月25日)
 
天上午[生活夏令營]的活動是上街托缽。我在這裡先就出家托缽乞食的內涵給大家介紹一下。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之後,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們放棄了世俗生活方式,在僧團里修行生活,被稱之為比丘比丘[bhiksu]這個詞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怖魔,因為你出家修行使魔感到害怕;第二是破惡,出家修行能破除我們身心的惡法;第三是乞士,所以比丘的本意就是以乞食滋養色身的人沙彌比丘僧團而住,其生活方式相同。因此乞食是出家人的本分事,是出家人的正命。

作為出家比丘不應忘記這個本分。那麼乞食在佛教修行有什麼意義呢?佛經里講,如來規定比丘出家乞食,有三個作用,第一是對治我們對口味、對食物美味的貪著;第二是要破除我們的傲慢心,當我們食物完全依賴於他人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把心中傲慢降服;第三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平等心,在街上托缽乞食的時候,不問貧富貴賤,次第而乞。

不過在佛經裡面,對於乞食有不同層次的解釋。我們知道,菩薩分在家和出家二種,如果比丘受了菩薩戒,那麼他就出家菩薩佛經里也講了出家菩薩乞食的目的他是為了成就十種法而乞食:第一,為攝受有情故:菩薩在乞食過程中和有情眾生髮生接觸,和他們結緣,並攝受他們;第二,為次第故:乞食培養菩薩平等心,他不論貧富,次第而乞;第三,為不疲厭故:一天一天地這樣乞,不疲倦,培養他的耐心;第四,為知足故:不論乞到什麼食物不可以挑揀,培養知足心;第五,為分布故:菩薩乞食分成四份,只有一份是自己的,一份要分給其他的同修,一份要布施鬼神,一份要分給其他貧窮的人;第六,乞食戰勝我們對口味的貪著;第七,為知量故:讓菩薩知道自己的食量,適可而止,同時也要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得上吃這些食物;第八,在乞食中,菩薩要收攝六根,這樣一來,修行的各種善法就會顯現;第九,菩薩在乞食中,為眾生播種善根,為佛法的傳播提供了方便;第十,在乞食中,降伏我們的傲慢心和對施主的分別心,由此對治我們的我執。以上是佛經里所講的出家菩薩十種法而乞食。

出家人以乞食維生,這一點跟世俗人的價值觀正好相反。世俗的人要通過自己的生產、勞動等各種營生去謀取衣食,而出家人呢,如果嚴格地依照佛陀戒律,也去做種種的營生,去做買賣,像世俗人一樣去謀取利益,就是犯戒,就是邪逆。所以說出家人的托缽乞食,是他本分是他正當生活方式。因為印度在東南亞,天氣炎熱,所以為乞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在中國則不然。這個傳統印度傳到中國來,受到了中國文化環境自然環境的挑戰。在中國文化環境里,乞討是一件低賤的事。此外,中國漢地的氣候也不大利托缽乞食,很多地方四季分明,秋冬之季天氣寒冷,等到托著食物回來,早就涼了,沒法吃了。所以比丘托缽乞食的制度,在漢地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來逐漸被調整適應了中國的國情。

從我們的社會整體來看,出家比丘是一個極特殊的社會階層,從事著一種極特殊的社會工作。這些人除了以佛法自我修行自我凈化之外,同時也以自己的言傳身教,為世間的人樹立道德的楷模,做他們精神的依怙、凈化心靈鏡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出家比丘是佛的代表,是佛法代表,也是社會大眾修福的對象,是大眾福田。因此,他們接受社會大眾衣食供養恭敬禮拜

可以這樣講,這樣的社會工作,是高難度的社會工作,它極容易讓人生起傲慢,也容易讓人腐化墮落。我們知道西藏活佛轉世制度,小活佛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種種的供養恭敬禮拜所包圍。大家想一想,一個普通人心性在這情況下一定會扭曲、會膨脹,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出家比丘在這個意義上和從小被恭敬、被禮拜、被圍繞的小活佛是一樣的,他是一個神聖的符號,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聖的。可是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出家比丘絕大多數也是凡夫啊,本來我們是一個凡夫,一下子進入這樣一個神聖的符號角色,如何保證我們不墮落、不傲慢、不腐化?所以釋迦牟尼佛給出家人制定了乞食制度,這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方便法門當我們今天吃了不知明天有沒有的時候,這一方面會強化我們的心力,另一方面也能降伏我們的傲慢心——在社會大眾面前比丘都會變得謙虛。

食物是我們維系色身最重要物質保證,今天吃了不知道明天的在哪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呢?是一種極不確定的狀態。當一個人置身於生存的極不確定的狀態時,是一個極大的壓力。這個壓力要麼會使他焦躁不安,要麼就會使他全體放下,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因緣。其實,乞食是強化出家內心獨立性、內在的心力內心放下的最直接法門。所有的眾生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自我維持延續的本能,因此所有的眾生在內心中都有安排自己未來的心,安排吃、安排住等等。那麼出家人的生存呢,是置身於沒有安排的境界,沒有安排,不知道。於是這種局面和處境,就會大地強化出家人的獨立性。從現象上看正好相反:出家人的生活依賴於在家人那是依賴性,怎麼會是獨立性呢?徹底的依賴性、徹底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是內心徹底的獨立。因為我們只有一天的體驗時間,所以這種感覺可能會體驗不到。不過出家師父裡面,包括我們寺院的許多師父,不攢錢,寺院里發給他們的零花錢他們也不要,這種修行呢,接近我前面說的乞食。因為我們關於未來心裡拿不準,普通人的反應就是像攢錢啊、買房子啊,準備這個準備那個,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但是,有些師父他不積蓄錢財,對自己不做任何安排和準備,這樣的行持下,他們會有體驗。這種體驗恰恰是無憂,沒有憂慮,然後是無畏無所畏懼。

關於乞食,除了前面我說的這幾點,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它是釋迦牟尼佛處理僧團和社會關係的一個重要措施。僧團在社會是一個特殊群體,擔當著特殊責任。那麼怎樣保證僧團的純潔性和它相對的封閉性呢?相對的封閉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讓所有的人尤其是那些沒有條件的人,也加入到僧團中來。所以,當僧團的活動被納於公眾的視野、生存處於人類生活極限的時候,一些動機不純正的人就會離開這個圈子。另一方面,乞食也能保證僧團每一天都能社會發生接觸,在第一時間感知社會大眾的疾苦。——他缽中的飲食讓他道人民的生活。在乞食中,比丘機會信眾、和社會大眾發生最直接的接觸,因此比丘雖然遠離了世俗生活,但是他們的衣食住行來源大眾,所以在思想感情上,他們不會脫離社會和人民,不會忘本。從修行外在要求上,比丘是極其遠離世俗生活的,而同時在內心呢,又是完全向社會大眾開放的,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大眾,跟大眾發生血肉的聯系,這是高度的辯證法比丘也通過每天的乞食,藉助他外在威儀、他的舉止行為,將他修行的內在成果展現出來,和大眾分享。當然,除此以外,在佛陀時代,在比丘乞食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信眾簡短說法開示他們,解除他們心中疑惑,幫助他們,安撫他們的心靈這是乞食從社會層面來講的一層意義

去年我帶一些居士緬甸,一天早上,從仰光坐車向緬甸北部走的時候,車開到一個地方,天剛蒙蒙亮,我回頭時突然注意到路邊有一比丘,光著腳,托著缽,在行進,非常地安靜,只聽到袈裟沙沙的聲音讓我們非常感動。於是我們趕緊停下,去供養他們。
現在,在緬甸泰國這些國家托缽傳統基本上保留了下來。我說基本上,也就是說有很多寺院也在開始調整做法,不知這是佛法衰弱的一個跡象。當今時代眾生的問題在於過多的營求和貪慾,大家都在為自己謀求佔有更多的物質。所以,如果比丘能將乞食的精神內涵展現出來,那麼對社會大眾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關於乞食,我本人的研究很膚淺,所以就簡單給你們講這幾點。乞食的時候,我們用的是缽,缽是外來語音譯,梵文是 patra[波多羅],意思是應量器,應量的意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的量,一是應法的量,有應食物和法兩層意思。

戒律也有托缽姿勢,是用左手托住它,右手護著。但是,考慮到今天你們諸位的缽都小,像我這么大的缽,這個動作是好做,你們的缽太小了,這樣抱著太不相稱,我們就統一一個姿勢,都用兩只手捧著,就好了。在托缽過程中,你不要東張西望。在行進的過程中,也不要跟布施的人說東道西,拉拉扯扯地說。我們就是慢慢地走,他們往裡面放,或不往裡面放,你都不要起歡喜和不歡喜的心,不要有心緒的波動。一般托缽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前面的人得到的多,後面的人得到的少或得到得慢。因為布施的時候,都是從前面迎面而來,所以頭幾個人可能得到的多,後面的人呢,可能到他那裡的時候就減弱了,所以這也是考驗你們心念的一個機會。律藏里有這樣的話,比丘入村落托缽的時候,像蜂采蜜一樣,「但取其味去,不壞色與香」。我們從世間托缽走過,只是得到食物其他的任何東西,不留下影像。大體上就是這樣一些要求。

今天我們出去是分三隊。托缽的時候,會有服務人員著我們,因為信徒很多,給我們很多吃的、喝的東西,可能走幾步就滿了,所以需要有人做後勤工作我要說的就這么多。

[據2007年7月25日十五屆夏令營文殊閣演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