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
這時,解脫月菩薩又向金剛藏菩薩請法,說:這些在法會中的大菩薩,他們都懷著一顆清凈而沒有絲毫妄念的至誠心,等待著聽聞十地中,第七地的妙法。在第七地時應如何修行?修些什麼法門?是些什麼境界?有些什麼樣的相狀?希望佛的大弟子──金剛藏菩薩,繼續一一為大家演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當解脫月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請法之後,金剛藏菩薩立刻接受他的請求,說: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積集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修行圓滿了第六地之後,再繼續修行第七地──遠行地時,應該修習十種的方便智慧。這十種方便智慧,可以啟發對佛法深入的了解,對一切有為法更徹底的認識,而舍棄種種的執著。對教化眾生的慈悲心更深切。由於了法性空而能隨眾生意解,起殊勝智慧,方便善巧任運行事。
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舍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庄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凈妙行庄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庄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凈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什麼是十種方便智慧呢?就是:菩薩雖然已經知道一切皆空,一切皆無相,一切皆無願。這三種空、無相、無願的正定正受──菩薩雖已深入這種解脫三昧中,可是仍然要發大慈悲心來教化眾生;令眾生髮菩提心,用慈悲喜舍四種無量的大慈悲心,不舍任何一個眾生。有些人之所以不相信菩薩樂於幫助一切人,是因為他沒有看見顯著的事實。要知道菩薩助人,是不講條件、不求回報的。如果沒有菩薩的幫助,我們恐怕連這個人身都難以得到!
為什麼呢?如像我們能一念向善,能知諸惡莫作,能知因畏果,這就是菩薩在無形中影響我們,教化我們。菩薩歷劫修行,本來已證得與佛平等的智慧、法力和神通,可是他還願意恭敬供奉三世諸佛。菩薩雖然已進入觀空的智慧法門,了知諸法皆空,但他還是常常修積種種福德善根。菩薩本來早已超出三界,早已舍離了慾念,可是他還是不停的做善功德,以此庄嚴三界。
菩薩已經滅除了一切煩惱的火焰,但是他為了教化眾生,還得生起一點滅三毒的火焰。菩薩雖然已經知道世上一切有為法是如幻、如夢境、如光影、如響應聲、如火焰、如變化、如水中的月亮、如鏡里的影像──這些都是虛妄的、假的。自己的佛性沒有兩個,而能隨著本有的慈悲心,造種種不同的善業。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佛的國土,也是猶如虛空一樣,不會生執著心,而仍能以清凈的妙行,來庄嚴十方諸佛國土,令十方諸佛國土更加庄嚴勝妙。菩薩雖然已知道諸佛的法身,本性是沒有一定的身相,但他仍然用三十二種相好來庄嚴諸佛的法身。菩薩雖然已知道諸佛的音聲,本來是性空寂滅,不可以言說來形容表達,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的,可是菩薩能隨一切眾生的境界,發出種種不同的清凈音聲。
菩薩雖然明白諸佛的法,覺悟三世也不過是一念而生起,可是他依然隨眾生心意所明白的,來一一分別。在種種形相、種種時間、種種劫數里,修行菩薩應修行的種種法門。菩薩用上面所說的十種方便智慧,開啟他最上最殊勝的智慧,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從第六地進入第七地之後,如是種種修行的法門和境界,常現在他的心意中,永遠不會退失,這就叫做「住第七地——遠行地」,「住」是不會退失的意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凈國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中略)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第七地之後,他能隨心所願到各種類別的眾生界去。他又能入諸佛教化眾生的善業中助佛濟度眾生。他又能到無以數計的星球世界網中去行菩薩道。他又能進入諸佛的清凈國土去親近諸佛,不受任何阻礙。他又能深入種種無量不同的有為法和無為法。他又能到無量諸佛示現覺悟眾生的智慧中,令眾生迅速覺悟。
他又能深入無量長短不同的時劫內,互相攝入、互相無盡。他又能深入無量諸佛所覺了的三世智慧中。又能入無量眾生不同的信解中,因為他能明白眾生的根性,又能入無量諸佛示現各種不同名色的身中。
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中略)
這位住在第七地——遠行地的菩薩,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他的心田中都未曾有一剎那忘失了十種波羅蜜(前面已講過,在此不再重復)。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菩薩在每一個意念當中,對人、對一切眾生、對一切事,無一不以大悲心為本懷。他之所以勤修各種法門,就是為了趣向勤求佛的智慧。
菩薩修學到達第七地,能一念具足十種波羅蜜,念念如是,至此方得具足圓滿。所以下面接著的經文繼續說:
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金剛藏菩薩又稱了一聲:諸位佛的弟子!這十種波羅蜜,菩薩是一瞬息間都不會稍有失誤,無時無刻不是念茲在茲,切實修學而求具足圓滿。好像「四攝」法──菩薩度眾生常用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持」,又稱四總持:法總持,又名聞總持,於佛的教法聞持不忘。義總持,於諸法的義理,總持不失。咒總持,菩薩依定起咒,持咒神驗,能除眾生的災患。忍總持,菩薩的實智,能忍持法的實相而不失。「三十七品」,就是三十七種佛道的品名: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分;合共為三十七品。「三解脫門」──就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這隻是大略舉出數種而已。總之,一切應該修學的菩提覺道法門,在第七地的菩薩,無一不是於念念中,勤勉修學,以求具足圓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