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心經》淺釋中,為大家介紹「觀世音」菩薩,即「觀自在」菩薩名號的由來與意義,談到所謂「觀」;「觀」可分為內觀與外觀──內觀「觀自在」,外觀「觀世音」;「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而「自在」是解脫無礙之義。
菩薩能觀之智,無論約因約果都是一樣的,不過所觀之境則有所不同。因中修行所觀之境,是指能聞聲音之「聞性」;果上利他所觀之境,是指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稱念菩薩求救之「聲音」。這些聲音也就是境界,形形色色、種種類類,其中包括了所有善的眾生、惡的眾生、不善不惡的眾生──一切眾生種種的音聲,都是菩薩所觀之境。
可是如果菩薩沒有定力的話,又如何能辦得到呢?由於菩薩有大悲心、有大定,所以能得大自在;這自在是什麼?也就是定力的表現。如果沒有定力,就不自在;不自在,就會被「八風」所轉了。
談到「八風」,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宋代文人蘇東坡與佛印禪師「一屁過江」的公案:
蘇東坡是位才華洋溢的文學家,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常常互相切磋,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蘇東坡心裡總覺得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禪師說:「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什麼?」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蘇小妹聽過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了!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到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是污穢不凈,所以把六根清凈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是你自心的反映,這不是輸得很慘嗎?」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立刻差遣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放屁」,然後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來希望佛印會給他多多的贊美,豈料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贊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佛教里所謂的「八風」即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八風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人往往逢順境則喜,遇逆境則憂,受八風境界動搖而無法作主,故憎愛不斷,煩惱不息。《大寶積經》說:「不為八風動,則不生憎愛。」又說:「智者於苦樂,不動如虛空。」一般人容易被外在境界影響,受「八風」牽引而產生貪、瞋、痴、慢、疑等種種煩惱,因此身心不能安定,始終不得自在。作為學佛之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八風?
首先我們要對「八風」有一概要的認識:
一、「稱」──就是稱贊,例如:有人說你很用功、修行很不錯、長得很庄嚴等等。聽了這些讚歎,心裡覺得很歡喜,這就是被「稱」風吹動了;本來一潭清凈的水,起了波浪,這就是眾生境界。
二、「譏」──是譏笑、諷刺,甚至是責罵,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羞辱,內心自然會起伏不平。
三、「毀」──是毀謗。一旦知道有人「說我壞話」,就忍受不了,甚至心存報復之念。
聽到別人嘲諷、毀謗自己,心裡馬上就會產生煩惱。本來平靜的心水,一下子就起了千層浪。
四、「譽」──是稱譽。當別人稱譽我們、褒獎我們,我們就覺得是一種榮譽,就會沾沾自喜。一旦被人肯定,有了好名聲,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這就是被「譽」風吹動。
五、「利」──是利益。當利益現前,或事業成功,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又或者是時來運轉,這一高興,心中起了駭浪驚濤,就蒙蔽了清明的智慧。這就是被「利」風吹動。
六、「衰」──是衰敗、失敗。當我們事業衰敗,又或者是遭遇挫折、失敗而憂愁煩惱,乃至於身體病痛,或失業、或與親友別離,難免會感到萬分的頹喪。這就是被「衰」風吹動。
七、「苦」──是種種苦受、種種煩惱。當苦境現前,煩惱逼迫,我們身心難以承受,心就不得安寧。
八、「樂」──是快樂或快樂的感受。當我們的身心非常適意,就會認為那是人生最快樂的享受。當我們的事業、人際很得意,左右逢源的時候,往往就容易得意忘形,因而失去覺照的心。
我們凡夫眾生,念念攀緣外境,就是經常被這八種境界風所吹,使原本平靜的心水變得波濤洶湧,心潮起伏,念頭一個接一個,妄想紛飛,風動水成浪,不但淹沒了原有的智慧,而且妄起貪、瞋、痴種種煩惱。
可是,我們平日修行、做人、做事,要怎麼才能做到不動心呢?就是要培養定力,要學會把握自己的念頭,不要向外攀緣,不要隨著外境而轉,要自己作得了主。正如《達磨二入四行觀》所說:「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我們要動心,就只能動善念、不能起惡念,而且起了善念還要不執著。所謂「心有增減是眾生,無增無減是聖人」。什麼是有增有減?心生歡喜是「增」,心生後悔是「減」,有得失、有增減的心是無法平靜下來的,是不可能與真心相應的。無增減的心,即是喜風吹不動,瞋風吹不生,不會被讚歎、毀譽的聲音所轉、所動搖的;不動不搖的心,就是聖人的心,就是菩提心,以此真心修行才是「冥順於道」。這就是菩提道、解脫道的修行。
而菩提道的修行,必須是定慧等持方能超凡入聖,得到真正的解脫:
過去,有一位郁頭藍弗仙人,在深山裡打坐用功,修得四禪八定,由於定力啟發了神通,他能用神足通在天上飛行。郁頭藍弗仙人每天都從山上飛到皇宮接受供養。皇妃看到仙人仙風道骨的模樣,心中逐漸生起了好感。有一天,供養之後,皇妃恭敬地頂禮仙人,禮拜時,看到仙人的腳,覺得很可愛,就用手去摸了一下。而仙人看到貌美的皇妃,也動了凡心,這一動心,定力散了、神通消失了,飛也飛不起來,只好走路回家。
事後,郁頭藍弗仙人覺得很慚愧,自己修道數十年,卻在一剎那之間定力頓失。於是又發願重新來過,繼續再修四禪八定。當他走進山林準備打坐時,聽到樹上雀鳥的叫聲,覺得很吵雜、很討厭,就離開山林,到河邊去靜坐。到了河邊,剛坐下來,就聽到水裡有魚群跳來跳去的聲音,擾人清修。他又離開河邊另覓住所,最後總算找到一個沒有樹、沒有水、沒有鳥、也沒有魚的山谷,仙人在山谷中慢慢修鍊,終於又修成了四禪八定。
不久,他就往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天壽八萬大劫。然而天壽享盡之後,仙人卻墮入畜生道,變成一隻狐狸。為什麼呢?他自己也不明白。原來是因為他入山谷修定之前遇到鳥聲、魚聲的干擾,心中起了惡念:「這些魚群、鳥群竟然來跟我作對,將來一定要把你們趕盡殺絕!」由於曾經生起了此一惡念,所以天福享盡、定力散失後,就墮落畜生道,變成狐狸,專門吃鳥和魚。
由此可見,雖然仙人修定、得了神通,但是由於一念不覺,貪愛心起,定力隨之散失。事後雖然又再發願修定,而且得定、生天,但是天壽盡時,過去的惡業現前,仍不免要墮入惡道。
所以,修行所重的是實踐,而且要定慧雙修、定慧等持。但定力和智慧必須靠長時期的培養,如果平日沒有認真下功夫,當境界到來的時候,就會把持不住,認不清真相,沒辦法通過考驗。有定力、有智慧的人,心清凈而不迷亂,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平常對待,而且觀察得很清楚,不會被外境迷惑而走錯方向。
總而言之,修行除了要有定力外,還更要有智慧的心,正如《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就是真正的智慧,就是真正的定力。因此,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學般若;以般若智慧覺觀、返照──照見心中的無明愚痴,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人間的悲歡離合,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之處覺照,見順境不生貪愛,處逆境不起瞋恚,心心覺照,念念清明,智慧觀空,如如不動,如此才能真正的超凡入聖,獲得解脫自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