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佛法師:二課合解 第十九講

《二課合解》第十九講

5月3日上午 9:00,釋親佛法師在榕樺寺念佛堂繼續向四方信眾講授《二課合解》中的「迴向儀」。

親佛法師在開講前對2009年第二個「佛七」和釋迦牟尼聖誕法會進行了簡要的總結,總的要求,讓大家至誠心念佛清凈心除煩惱。發菩提心,制心一處老實念佛。不能做「老」念佛,即口念心不念。要真正具有三心念佛,即深心、長遠心、迴向發願心。才能受益。

在進行正文之前,法師請台下聽課四眾和他一起讀誦怡山然禪師的禮佛發願文——

「歸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凈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攝受。但(某某)自違真性。枉入迷流。隨生死以飄沉。逐色聲而貪染。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迷淪苦海。深弱邪途。著我耽人。舉枉錯直。累生業障。一切愆尤。仰三寶慈悲,瀝一心而懺悔。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彼岸。世世福基命位。各願昌隆。來生智種靈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業純和。不染世緣。常修梵行。執持禁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不逢八難。不缺四緣。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修習正法。了悟大乘。開六度之行門。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於處處。破疑綱於重重。降伏眾魔。紹隆三寶。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廣作福慧。普利塵沙。得六種神通。圓一生之佛果。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泥梨苦趣。餓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現諸神變。其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披毛戴角。負債含怨。盡罷辛酸。咸沾利樂。疾疫世而現為草葯。救療沉痾。飢饉時而化作稻梁。濟諸貧餒。但有利益。無不興崇。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現謹取親佛法師所講正文如下:

歸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凈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

這三句意為歸命三寶

願賜慈悲攝受

四句總願三寶慈光攝受。十方調御即十方諸佛,調御:意為調治,駕御。佛於柔性眾生調之,使得無生之樂,於剛強眾生伏之,使得出世之道。蓋慈力周遍,普統法界而治化,為佛寶。一塵不染,離過絕非,曰清凈圓融周遍,理絕言思。曰微妙。謂妙法清凈,唯佛能證能知,普為眾生演說妙法而揚化。眾生而不知。三乘隨分而知。故當歸而究之,以期離欲清凈,是為法寶。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四果即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但(某某)自違真性。枉入迷流。隨生死以飄沉。逐色聲而貪染。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迷淪苦海。深弱邪途。著我耽人。舉枉錯直。累生業障。一切愆尤。

此舉生死業因也。初三句從真起妄也。自違真性是惑,枉入迷流是業,隨生死苦果。所謂迷真性而起惑,從惑以造業,由業而感三界苦果是也。第四句下從妄積妄也。言由六根追逐於六塵,六塵染污六根,根屬心,塵是境,心境相持,互起十纏十使之煩惱,廣造無邊之罪障,則三界六道輪迴生死,有漏苦海,深則深矣。邪途,即十使中五利使。人我,即十使中五鈍使。溺邪途,則無出世正知見,著人我,則造世間之愆尤,沒平等仁慈,起愛惡之偏見,則如孔子所雲,舉枉錯諸直是也。取而用之曰舉,棄而不用曰錯,立心制行拂乎正理曰枉,立心制行循乎正理曰直。謂我所愛者,雖奸貪暴愚拂乎正理,特舉而用之,我所惡者,雖賢良智仁循乎正理,特錯而棄之,如是則修齊治平正理亂矣。無論天子庶人,一由愛惡為障,則冤結不休,惡道之愆倍重倍深矣。

十使又分為五鈍使,五利使。五鈍使—貪、嗔、痴、慢、疑。

五利使—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

十纏—忿怒、隱瞞自罪、意識昏迷、五情暗冥、嬉遊、三業躁動、

屏處起罪不自羞、隱處起罪不羞他、賒法不能惠他、他榮心生熱惱。

三寶慈悲,瀝一心而懺悔

此總仰三寶懺悔也。仰,仰上望而求之也。瀝,滴也。即傾心露罪無余也。

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彼岸

此下至文末,皆以承上三寶懺悔,別發自利利他之願。今四句,自願蒙拔超極也。所願二字義貫文末。能仁,即釋迦教主。善友者,有具道之式,益智之功,良由無始所積煩惱淵深,非聖教莫能得度,又以智力衰微,菩提道岸,非善友莫能速登。

此世福基命位,各願昌隆,來生智種靈苗,同希增秀。

此願自他普獲福慧也。前生所造福基,今生命位昌隆,今生佛智,種於心田,來世靈苗道莖,時時增秀,直到圓滿菩提之果而後已。非為一己所求,普願眾生皆得如是。

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業純和,不染世緣,常修梵行,執持凈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

此願生遇智 識入道持戒也。邊疆少有聖化,則多愚頑暴惡自強故。中國,多出聖賢,訓以文教禮義節度故。如欲入道,必鬚生中國世間善,不名為正,出世善,方名為正。故以學佛者為正信。出家有三,一出紅塵家,二出三界家,三出無明家。童真入道者,童,獨也,未有室家者,元精未散,少知情愛,易入道故。六根通利者,因夙生三業純和者,身不作惡,口不說惡,意不念惡,動靜唯精,遇事不暴,故曰純和。不染世緣者,染,污也。世緣,即五欲六塵生滅諸緣。六根對之常起愛惡七情妄想,廣造眾罪,故當禁守梵行,而止其染以杜業因,故曰不染。梵行,是清凈無污之心行。禁而不犯名戒。塵業,即世緣。侵,損也,擾也。精心謹守曰嚴護。嚴正故,令人可畏曰威。行方故,令人可則曰儀。所謂作正道之格式也。禁戒者,沙彌十戒比丘諸戒也。又比丘戒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蜎飛,飛類之微者,如蚊蚋等。無損,即不殺也。言蜎蝡等微命常能仁護,況一切生命哉。

不逢八難,不缺四緣。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修習正法,了悟大乘。開六度之行門,越三祗之劫海。

此外助內發圓修圓證也。八難,以此八處永不遇三寶,故曰難。四緣有二,一謂見聞緣,聞法緣,護法緣,發心緣,此四能助長菩提也。次謂衣、食、卧具醫葯,之四緣,乃外資色身以助內發也。外藉四緣,內發般若般若智既明,菩提自然增進而不退,時修正法,日揚教乘也。大乘者,一佛乘也,經雲唯有一乘法,餘二即非真。六度者,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懈怠禪定散亂智慧愚痴也。越,超過也。梵語阿僧祗,此雲無數。如藏教帶惑潤生,歷三僧祗劫,修菩薩難行苦行,方得證果。今圓教圓建立眾生,因地果地悉是圓修圓斷,理悟無差,故曰越三祗劫海。

建法幢於處處,破疑網於重重。降伏眾魔,紹隆三寶,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廣作福慧,普利塵沙;得六種神通,圓一生之佛果

此上求下化圓成佛果也。建法幢,說法度生也。建,立也。幢,高顯義,比佛法高顯令生敬信。又摧邪輔正義,比說法令舍邪歸正,故曰法幢。遍界說法隨類度生,故曰處處。魔能奪修道者之命,其有四種,謂死魔、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實能奪命,餘三能作奪命因緣菩薩智力能降魔故也。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一生佛果,即等覺一生補處位,自此位起金剛智照破一分生相無明盡,即妙覺極果,證圓滿法界之性心矣。

然後不舍法界。遍入塵勞。等觀音慈心。行普賢之願海。他方此界。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

此果後隨機普現說法也。然後者,承上起下辭。法界,即一心之都名,萬法之歸趣。蓋自心既凈,遍包十界,故不舍佛果法界之心,遍入六道塵勞,如觀音三十二應普門示現,又如普賢無窮願海,遍界益物,隨機現形,說諸妙法也。

泥犁苦趣,餓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現諸神變。其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

此總救三惡道苦也。泥犁,即地獄道,苦無暫停故。餓鬼道,常受飢虛故。又畜生道,常互食噉故。此三途為極苦者也。今果後菩薩,或放光照彼令脫,或現神變令生敬信,永脫輪迴之苦,超生極樂之邦。

火爐冰河之地,變作香林,飲銅食鐵之徒,化生凈土

此別化地獄也。火鑊,即八熱等獄。冰河,即寒冰等獄。今仗慈光悉變凈土

披毛戴角,負債含怨,盡罷辛酸,咸沾利樂。

此別化畜類也。今言走獸以攝水陸空等畜類,罄無不盡也。負債含怨者,畜類皆以互相食噉,遞償宿債故。又六道眾生各有宿債,生生冤結不休者,盡罷辛酸,咸沾利樂。

疾疫世而現為葯草,救療沉痾,飢餓時而化作稻粱,濟諸貧餒。

此慈化救災也。身患暴起曰疾。疾之甚者為病。鬼行疫癘,民皆災病曰疫。治病曰療。沉痾,重病也。無谷曰飢,無菜曰饉,在田曰稻,已收曰谷,出谷曰米。梁,高梁也。總該六穀故。餒,餓也。疾疫飢餓災,天下四方屢屢有之,皆由眾生同造夙業所致。若減劫之小三災起,則遍地皆災,此是同造多惡所招也。菩薩慈悲,或化諸葯草,遍治沉痾,可化諸稻梁,普濟貧餒,後皆令入佛道

但有利益,無不興崇。

此結廣興佛事也。蓋二乘自利智強,利他智弱,故避境而觀寂。菩薩大用無礙,凡有利益自他者,無不興起而作之。

次期累世冤親。現存眷屬。出四生之汩沒。舍萬劫之愛纏。等與含生,齊成佛道。

此復發平等之願也。次期承上重起之辭。蓋無始有生以來一切冤親,皆汩沒於四生,從愛積愛,纏纏生死萬劫不脫,今願此等一切有情成佛道。

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此結願無盡也。情,即有情,正報眾生也。無情,即依報世界也。種智者佛性之種,原是根本實智,一念自違真性,種智全體變為妄念,若使真性明了,全無明仍是種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