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6 十二因緣 第八項 愛

「〔第八項 愛 〕  

愛,是有情的特性性慾生了,而開始男女的染愛,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廣義說,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

人成長了,男女生理慾望也會起來。但十二支緣起的「愛」,最主要是指對於生命自體的貪愛染著,每天打扮、享受、順從、照顧這個肉體,是多麼的執著!不管何人,身處何境,沒有不對這個身體染著的,這叫自體愛。都把五蘊功能以為是實在的「我」,講話也都說:「我、我、我」,雖是世俗名言,但在這世俗名言後面,我們都很深的認同這個叫「我」,希望保護它永遠存在。只要有「我」的實在感,就希望佔有、主宰、控制外在的一切,希望隨心所欲:我的感受,我的財產,我的地位,我的名譽,我的眷屬我所有的一切,這就境界愛,由「我」引申出來的就是「我的」(即境界),所以有自體愛,必然就有境界愛,佛教術語稱為「我」與「我所」。染著於「我」後,就希望現在如何好,但是現在必然會變化啊,那就希望未來如何好(染著於現在與未來)。

為什麼希望死後還要永恆存在?一般學佛者都認為:「人間是苦的,我們應該到一個極樂地方去,希望未來比現在美好」。這樣的希欲其實還是自體愛引申出境界愛而已。眾生由於「無明」,在「觸」「受」後產生「愛」染,隨之而來的就是「取」和「有」。我執產生的我見兩種一是思想觀念執著產生的我見,譬如接受基督教或其它神教的觀念,認為有上帝靈魂、實在的我,這叫補特伽羅的我見。通過上緣起的課,建立無我正見,明白了根本就沒有我、沒有實在的靈魂上帝就不再受神教我執觀念的影響,這樣就破除了補特伽羅我見。只要破除了無明,轉變了觀念,慢慢就不執著有一個「我」了。但是愛染會產生很深的慣性,那就是另外一種我見――生命的根身中習以為常的「我」的實在感的慣性,很深很深地潛伏在意識里,在深層的意識里變成一種很深的慣性,這叫薩迦耶我見,是生命執著很深的愛染以後產生的慣性。所以破除補特伽羅的我見觀念上的,通過教育、熏習、聽法,知道根本就沒有一個實在我就可以觀念上破除了。但往往大家都會問:「師父,你講的法我都聽懂了,但是為什麼做不到」?注意聽,「做不到」就是因為這個薩迦耶的我執我見這是在根身的慣性中很深的細意識的一種染著,屬於愛染的部分。所以,破了身見、戒禁取、疑惑,見法了,還有貪嗔的習性,所以叫證初果;到二果時,貪瞋就比較薄,習性慢慢淡了;三果時,習性就伏了;四果時,習性清凈了。同樣是見法,為何有四個層次?就是看『薩迦耶』我執的破除程度而定的,只有真正完全破除薩迦耶我見,才能證四果阿羅漢。所以注意,通過觀念上的教育熏習聞法,可以破除見惑(知見上的迷惑),在觀念上不再執著上帝、神我。但要破除思惑,即長期以來染習很深的慣性習性(愛染)就比較難,這就要深觀才能辦到。破除見惑和思惑,都是緣起來下手的,緣起自性理念上是容易建立的,但是很深看到內在的問題,破除愛染,那就要深觀——進入生命中的體證修行,才能止息習性而證阿羅漢。「愛染」是非常深細粘著的,千萬不要以為聽了課,懂得無我道理就可以了。知道無我,為什麼習性還一直在?知道非實,碰到事情仍然作不了主,這就是愛染很深的慣性——習性。所以一個見法破除了見惑的人要用功修行,就是還要破除思惑――愛染的慣性。

「在增支部經典,佛曾喻示:「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以下說明「情愛的活動形態」,有三:」
    增支部和法句經都告訴我們,這一種愛是私慾,是產生恐怖悲苦惱的根本原因眾生哪一個不貪愛?哪一個不痛苦煩惱?不管現在如何得意,其實心裡的憂悲苦都是一樣的,愛的背後因為無常變化故,帶來的必定是痛苦煩惱,所以只有離愛才能自由自在真正解脫。而且生命一定會滅,到時候面對的還是老病死,必將失去一切。下面解釋眾生情愛的活動形態。

「一、戀舊與趨新:
有情的愛著,必然表現於時間中,經雲:「於過去諸行不顧,於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

經典中教導我們,不要顧戀過去,不要希望未來有多好,對現在面對的一切也不要產生執著愛染。意思是不要對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起執著

有情由於情愛特性,所以對過去,總是戀戀不捨(不是一般的記憶),隨時執著,難以放下。」

我們都會懷念過去美好的時光,尤其是老人,年紀愈大,愈懷念過去,見了都在談自己過去如何。因為現在已經沒創意了、無能為力了,只好活在過去美好的回憶里,放不下過去的一切,這就生了一個矛盾――戀舊又趨新。戀舊就是懷念過去,同時每個人都是希望未來美好的。對現在的一切,其實沒有一個人永遠滿足的,都希望未來更好。所以眾生懷念過去,又希望未來改變,如果過去真的那麼好,就不會欣求未來,保持這樣不是很好了嗎?未來更好,就表示要放棄、超越過去和現在才能有更好的未來。但是我們卻希望保存過去,又希望未來美好,那不是矛盾嗎?

「經常懷念舊有的喜樂光榮,總覺得過去值得留戀;對未來,實時時向前追求,雖前途不一定是光明,但總覺得未來是怎樣的好,怎樣的有希望,總是不滿於固有而要求新的,並且是無限的欲求。不承受過去,不能開創未來;要開拓未來,又必然要超越過去。有情是在這戀戀不捨的顧念,及躍躍欲試的前進中、矛盾著。」

人就是這樣永遠不滿足,從前說當百萬富翁就了不得,每一人說我將來要做百萬富翁。現在百萬富翁是很普遍的,每一家都是百萬富翁台北隨便哪處的房子都是價值千萬。現在有一百萬的不會滿足,一千萬甚至一億也不會滿足。有很多企業家都八、九十歲了還在拚,已經幾千億了還在拚。為什麼?因為永遠不會滿足,永遠都在追求未來,希望好上加好,慾望是永無止境的。

「過去是幻滅了未來還在夢中,現在就這樣一眨眼過去了。到底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自己所有?」

這幾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一秒鍾以前的都已經不存在了,未來還沒有到,當下的一剎那就過去了這就佛法所說的三世不可得。「到底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自己所有」?如果能當下明白導師所說的這句話,那會震憾的!在座的每個人不管活了多少歲,今天與昨天相比,看起來好象一直沒有變。但是如果一年拍一張照片五十歲就是五十張照片,排在一起看看變化之大,也許就會有很深的感觸――沒有一張是一樣的!請問:哪一張叫「我」?「我」是恆常不變之義,每一剎那的變化我們看不出來,但一年一年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其變化無常。從嬰兒兒童、成年、中年、老年,五十張排起來,哪一個叫我?過去的已經幻滅了,因為一直變化故。人生只有最後一張是一樣的:大家燒一燒同樣一瓮灰。「過去是幻滅了未來還在夢中,現在就這樣一眨眼過去了。到底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自己所有?」這幾句話真值得我們深思啊!什麼叫我的?什麼叫我所有?我們劉家在漢代時,天下都是我們的。但是現在呢?這一切不都變化了嗎?什麼叫我所有?哪裡有永恆不變的所有?真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

「由於情愛戀著於無常流變的現實,顧此執彼,所以構成了矛盾。如現代社會,偏重進取的,不滿意固有,欣慕於未來光明;偏重保守的,認為必須保有舊有的成就,在安定的秩序中前進,混亂的變革,不一定是光明的。二者各持己見,偏重一邊而衝突、爭論不休。其實這些矛盾衝突,是因有情不能契合無常流變的事實,戀著過去或欣求未來,所引起的困惱。由於時間的必然傾向,多少側重於從現在到未來。」
    現在的政治也是這樣,執政的人總是希望保持政權的穩定;改革派則充滿希望於未來,想方設法要改革更加圓滿。人們也是一樣,有人認為我現在日子可以過就好了;有人則認為要積極進取創造輝煌的事業生命環境乃至整個國家人類都是一樣。我們不了解緣起法,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真實相,不是戀著過去就是欣求未來,其實都偏於一邊,所以人類充滿了衝突痛苦。現在大家在這里聽法,年紀都有三、四十甚至七八十了,如果有時光機器剎那間前進三十年,在座的很多人包括我可能都不在了。我們現在每天希望未來更好,知道這個人間最後是幻滅,就會寄託在來世。如果在座的都活到一百歲,福祿壽都有了,但面對的是「再見」,那時與現在的心情一樣嗎?有時候就這樣想一想:過去是如幻的,那未來是真的嗎?注意聽!一秒鍾前消失的已經不再來,當前的剎那剎那又過去了,那未來是永恆的嗎?未來與現在、過去有什麼不同?我們要看真相什麼叫諸行無常什麼叫夢幻泡影?什麼叫如露亦如電?我們總是認為一切是那麼的實在真實,如果真的看得清楚並貼切的體證夢幻泡影,愛染又從何而起?誰看到骨灰罈會愛染?既然看到骨灰罈不會愛染,那我們必然都成為骨灰罈的一份子,怎麼辦?

聽到人間的一切最後都要滅,有人也許會覺得人生消極的,而不再積極。其實處理事情要有輕重緩急的,我們主要錯誤在於染著,當我們看清自己執著現象時,要離開的是執著與貪愛,而不是放棄人間的一切。學法的人明白了宇宙真理,了解生死輪迴因緣,透過這樣的熏修,才能超越愛染而徹底了生死,所以重要是在生死。一個真正破無明我見與愛染的人絕對不會消極無我故!徹悟無我真相,但又不偏執在頑空一邊,站在中道的立場,知道緣起的萬法是生生不息的。體證無我就是體證無私,只有全然的無私,才能真正展現利他的菩薩道的身心行為,菩薩的大行就是建立在無我上。大乘佛法站在菩薩道的立場,了解一切法的如幻無我,所以起悲憫利他心,希望大家都能離苦得樂菩薩眾生的關懷是無私的大愛,只有體證無我真相的人,才能展現無我的美德。他會很積極的應用全部的能力生命,來創造人間和諧譬如說企業的人還是可以做企業的,但不是只有私慾與個人的享福與染著,而是無私無我地去貢獻你的所有,這就六度中的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有我有私的人怎能去行布施利益眾生而行菩薩道?只有真正了解無常無我、一切法如幻非實的人,才能展現生命的無私,創造人間和諧,去利益一切眾生而行菩薩道。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的破我執、斷貪愛,才能真正解脫。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學法會對一切失去希望而消極了,剛好相反,無我才會積極起來。下面講的「逐物與離世」是貪愛的結果,而破除我見與貪愛的人就不會產生這種負作用

「二、逐物與離世:
情愛的活動,又必然是自我的活躍於環境中。以佛法而言,人類的一切愛,不盡然以男女性愛為根本。如欲界以上的有情是可以無性慾的;一類動物僅依自體分裂而繁殖。故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
    這一段也蠻重要的,很多人修行當做只是離欲(尤其性慾)。導師點出,人類真正的愛是對自體的染著,是希望永恆存在的自我保護的實在感。如果說是性慾為本,欲界天以上的色界天與無色界天是沒有性慾的;還有一些自體繁殖的動物也不存在性慾,但這些眾生都屬於六道的范疇。所以性慾不是根本問題,而我執我見的自體愛,才是真正取著的地方情愛的根本是自體愛。

「「自體愛」是對色心和合的有情自體,自覺或不自覺的愛著它,即深潛的生存意欲。」

我們有意無意的總是要保護這個身心,那種永恆存在的意欲才是真正的生死根源。

「有了我(主宰),即自由支配者,又名我愛。以自體愛為中心不斷的向外擴展,於是關連自體的環境也愛著,愛著於境界,即「境界愛」,又名我所愛。」

我愛就是「我」,我所愛就是「我所」,我與我所是我們最執著地方

「自體愛與境界愛,有此必有彼,是相依共存的。」

因為有「我」才有「我的」,如果我見我執破了我所也會隨之而破(『我所』因『我』而有)。我與我所是相依共存的,一邊有,另一邊就會有;這一邊沒有,那一邊也沒有。

有我有我所,這本緣起依存的現實。如在家庭中,即認為我家庭而樂著;我的身體、衣物、事業,我的朋友國家,我的名譽,我的意見等愛著,也是境界愛。」

不管愛的是「我的」名譽利益朋友家人,還是「我的」國家世界等,仔細分析其原因有一個——因為有『我』故,對我所的執著表明我執還沒有斷,沒有我即沒有我所。人類之所以會鬥爭,是由觀念不同而已,觀念的不同來自個人的主見不同,符合我的觀念就好;不符合我的就不高興而鬥爭,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鬥爭,都是觀念不同,個人利益不同,其實出發點都是從「我見」引申出來的「我所見」。

「由於情愛的愛著,想自主,想宰他,想使與自我有關的一切從屬於我。」

人們處處都想佔有與主宰,這種主宰在家裡表現得更明顯,外面作不了主,回到家就要做主宰者:我今天不高興,回來大家要看我臉色,孩子要聽我的,因為你我生的。我們處處都在表現「上帝大我」,從這些小地方都可以看得出來。

「然而自我自由要在我所的無限擴大中實現;不知我所關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牽制愈大。」

我們的慾望不止是對自己生命執著(我執),擴散開來表現在外,希望擴大外在條件的佔有,那個「我」才能覺得安定。如果我沒有錢,心也不安,錢就是我的依靠;希望擴大佔有事業以及人際關係外在的種種條件,然後就覺得心比較安定。但是導師就點出:外在攀緣越大,佔有愈大,關涉愈多自我受的牽制就越大。比如說,家裡的牽涉范圍就是管老婆(老公)或孩子讓你生氣痛苦的范圍就是這里而已。但是當你事業越多,官做得越大,人際名利條件愈復雜,煩惱痛苦愈多,因為條件變化愈大。

「想佔有外界以完成自我,結果反成為外界的奴隸。或者由於痛感我所的拘縛,想離棄我所而得自在。」

我們每天想佔有更多的東西,有人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慾望愈大,牽涉愈大,就越痛苦感覺到了被「我所」控制與束縛了,又想把「我所」拋棄掉。

「哪知沒有我所,我即成為毫無內容幻想,從何能得自由?」

你認為那個『我』被外在條件束縛了,因而想丟棄,但由於內在的「我執」沒有去掉,只想去掉外在條件,一旦失去了外在條件,你執著內心反而就空洞沒內容了,更苦了,如何有真正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去掉內心執著、不是外在東西!比如說,看到社會種種的問題,我們能厭離社會嗎?看到人間這么苦,難道活到太空中去嗎?我們要超越的是內心外在的這些束縛與執著而不是厭離外面的條件。我們覺得家庭工作很苦,難道不要家庭工作嗎?我們要找出家庭產生苦的原因,找出事業與人關係痛苦束縛的原因要去的是我見我執與束縛,而不是去掉家庭社會工作

「從愛染出發,不能理解物我、自他心境緣起性,不能契合緣起事相,偏於自我或偏於外境,造成極端的神秘離世,與庸俗逐物。」
    與無明相應就不能了解外在的一切條件和我的關係,我們的心境為何起落?由於不了解緣起法則故。你和人事物就無法和諧相處,也就是不能契合緣起的一切事相,就會有所偏,不是偏於自我就是偏於外在條件就會造成極端的神秘離世與庸俗的逐物。什麼叫神秘的離世?很多人為人間是污染的,要去深山與世隔絕,到很神秘的那種境界中去苦修——修禪定等種種有為的造作。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受外面的束縛而得到快樂,然後他在禪定中又得到一些身心的感受,就以為得到神的啟示、外力的加持,得到其它的特殊能力外道修行都偏於這個觀念什麼叫庸俗的逐物?在人間只是庸俗地追逐名利等一切外在條件這就兩個極端,就是因為不能契合緣起事相,也就是不了解緣起的真義。如果知道自他、物我、身心外在一切是相依相緣的,就不會相對而偏頗。相依相緣很重要什麼叫相依相緣?彼此互利、兼容、利他、和樂,不會偏於一邊,不會只關心自己而不關懷他人,也不會只注重物質心靈。一切法是緣起的,緣起就是相依相緣的,那就不會偏於一邊——世俗的享樂主義或苦行的修道主義。

「不過這二者,自體愛是更強的。」

自體愛與境界愛相比,自體愛比較深而強烈。因為自體愛是「我」,而境界愛是「我的」,是從「我」而引申的。

「在某種情形下,可以放棄外在的一切,力求自我的存在。例如:遇火災、海難。進一步,在某種情形下,只要生命不斷,甚至連手足耳目都可以犧牲,就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是覺得這是更於自我有意義的。」

如果遇到海難,有人要你把家裡所有的財產(即使價值上十億)給他,才來救你,你會想,只要活著就有機會財產不重要,保命要緊。從個體的執著金錢執著相比,個體的執著就比較深。英雄烈士為了國家願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他認為這樣做對自我是更有意義的。我們還有一講法――舍小我完成大我,以小我的犧牲可以完成大我的成立,還是站在「我」上進行比較。

我們對自體的愛比對境界的愛還深。最近常看到電視報導發生火災,碰到這樣的危險,是物品重要還是生命重要?自然是人先跑出來再說,不會因貴重東西沒有拿而放棄逃生。從很多行為就可以看出我們對自我的染著比較深,即自體愛比較重要。

  「此自體愛與境界愛,如以現在、未來二世說,即四愛:
(1) 愛: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2) 後有愛: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  (3) 貪喜俱行愛:現在已得的境界愛。(4) 彼彼喜樂愛:未來欲得的境界愛。」
    自體愛和境界愛會引申從現在到未來四種愛。

愛: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也就我們現在產生的愛。

後有愛: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四愛中的第一是「愛」,希望這一生過得幸福自在。然而不得已非死不可,那就希望永存,死了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還可以到某一地方永生,這叫後有愛。後有愛是從自我的愛引申到未來

貪喜俱行愛:現在已經得到的境界愛,對現在的名利財產外在條件的佔有。

彼彼喜樂愛:未來欲得的境界愛。希望未來比現在更好。注意:我們希望保存現在,還希望未來也存在,不但現在愛染,還希望未來永遠存在,這就是愛染的特質。破我執其實就是破除這個執取愛染。

「三、存在與否定: 愛不只是佔有的戀著,經中說有三愛:
   (1) 欲愛:對色、聲、香、味、觸欲的貪愛和追求。貪著物質境界美好,如:飲食要求滋味形式貪求美觀,男女之性愛,也是欲愛之一,這是屬於境界愛的,又名欲求。」

這是對現存在的產生愛取,也就是我們六根觸六塵,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產生貪取,希望吃得好,穿得比別人漂亮,希望永遠不老像十八歲,還要漂亮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一切都如意……,這就是我們一般的欲求,現存的欲求叫欲愛,屬於慾望

「(2) 有愛:於有情自體起愛,即自體愛。又名有求。」

有求其實是最嚴重的,如果沒有這個有求,前面的欲愛也不會起,這就我見最主要的地方,對自己產生愛著即自我保護。

「(3) 無有愛:否定自我的愛。凡是緣起的存在,必有他相對的矛盾性,情愛也是。對於貪愛之五欲久之又生厭惡;對自己身心的存在,有時覺得可愛而熱戀他,有時又覺得討厭。」
    無有愛就是自我否定的愛,一般比較難了解。比如說很喜歡吃某種東西,但如果一直吃到看見就害怕,那就不喜歡了。你覺得一個人很英俊,所以很喜歡他,但是真正跟他相處後,不見得永遠都會愛他,甚至會產生厭惡。否則為何現在的離婚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原來是很愛的,久了變成不愛討厭了。再比如,我們很執著這個身體,但有一天又老又病時,你就會討厭它,覺得這個身體是種拖累,感到非常痛苦。為什麼有人會自殺?可見緣起的一切法都有矛盾的相對性。

「例如:印度外道,覺得生活苦惱,身心難以調治,因此企圖擺脫而求出離。這種修遠離行,以圖否定存在的愛求,又稱梵行求。」

為人間是污染、痛苦的,身體是束縛心靈東西,所以要擺脫它,這就是無有愛(自我否定),其實這還是站在「我」見上面。認為內在有一清凈靈魂自我肉體是束縛它的,把這個肉體磨壞後,「我」就清凈自在超越了,他只是否定這個肉體,而認為內在有一靈魂是真正的我,所以還是在我執上。

「總之,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一切都是。」

瞋心跟愛染是同一體的兩面,其實是同樣的,根本是我執,沒有我執不會瞋恨。貪欲是愛染,瞋恨不滿也屬於愛的范圍。觀察的下手處是自己的「觸」產生「受」(苦樂、貪愛瞋恨)的過程內容,明白「受」以後「愛」,愛以後「取」「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