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七 身體力行才是真願力

發心(七)

身體力行才是真願力

——二〇〇五年發心居士開示系列

◎妙祥法師講述

時間: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初九晚

地點:遼寧省海城市大悲念佛

聽眾道場內男居士約三十多人

 

今天繼續講提的第六個問題。

身體力行才是真願力

——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努力去做要把它落實在每件小事上,我們的願力逐漸就會起來。

第六個問題:我的願力是寧捨生命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紹隆佛種。我願像地藏菩薩那樣: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但堅固煩惱習氣常常使我不能自已,所以我想今後在合適的時機把燃香、燃指、燃燈等全部做完,不知師父能否滿我所願?這也是我對師父懇切請求。

這個願力啊,是菩薩的願力。他願意像菩薩一樣的學習,把菩薩的願力變為自己的願力。有這樣願力的人,他一定會破除堅固妄想

堅固煩惱習氣,常常使我不能自已」——就是因為你沒有這種願力。這不是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如果你真能發起這種願,這個煩惱習氣必然要輕;如果你堅固煩惱習氣非常重,就應該知道,你的願力並不真實。雖然你說了菩薩的願,嘴說心不做。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一定要發佛的願力,說話要算數,處處要發菩薩那樣的願力。不是說我的願力是這樣,「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紹隆佛種」,說一說就完事了,應該去做

什麼時候開始做呢?不是出家以後去做,現在就做,時時去做。你既然說出這樣的願力,那外邊的雪你為什麼不掃?你的願力哪去了?為什麼那麼些散落的煤你不撿?為什麼那麼多柴禾你不拾?為什麼你在屋裡坐著?為什麼別人幹活的時候你休息?這就是願力和身口意不相應,所以你的願力就會變成空願。

為什麼吃飯的時候,飯沒打到你跟前的時候,你著急?為什麼吃飯要看別人的缽?這都是你願力不堅固的表現。我們的願力要時時刻刻來完成。吐一口痰也要如法,就是開門、進門都讓別人先走,咳嗽一聲絕不能打擾別人……所以說,我們的願力要融化在行為中,那才是我們的願力。如果你不能融化在行為中,就變成空願。那個願力只是菩薩的願,不是你的願。

有了這樣的願力,我們會嚴格持戒的,不會有半點犯戒的行為。因為這個願力說了,首先是寧捨生命,首先是要寧捨生命來完成這個願力。生命雖可貴,但不如如來家業珍貴。如來家業必須用身和命來換。當我們有病的時候,我們是否在小病大養?我們本來請假一個小時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是否躺了半天?這就體現我們願力是否真實如來家業就在真實如來家業就在於我們時時刻刻地觀照自己,不讓自己有半點犯戒的行為。要時時看住自己,而且必須行菩薩道,處處要舍我,這才能去荷擔如來家業

什麼是如來家業?就是你能夠處處地無我那就如來家業;處處地為眾生那就如來家業;處處地無私,就是如來家業;處處在持戒修行,就是如來家業你能夠依教奉行,就是如來家業。不是另外有個什麼如來家業你把它從虛空中拿過來,你去看著,而是時時刻刻把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看住,那就是「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所以說,我們想「擔負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就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甚至一個念頭不允許它離開正念

「紹隆佛種」——什麼是佛種?這又進了一步了。不光要發願,而且要親身去做,要跟佛學。佛是怎樣做的?佛看到世上無常便捨去了榮華富貴,不再貪戀宮廷的一切。那時天下還沒僧人,他要創造僧人。沒有佛,他要做佛。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他都會努力去做。最後越城而去苦修,因為六年的苦修才成就了佛種,最後在菩提樹下真正地成佛道

我們也要像佛一樣,要離開俗間,剃發染衣,做一個真正的佛子。真正的佛種是清凈無為,不會為了吃去犯佛戒,不會為了自己的方便去摸錢。他一切都按佛製做,按佛所要求的去做這就是佛種。

現在的佛種雖然很多,但質量不一樣。要真正成為佛種,你必須戒律去做舍親割愛,不管在任何困難下,絕不退縮。所以說,我們想「紹隆佛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自己要出家,而且要天下都能出家,讓所有人都能得到解脫。佛種不是一個,而是無數人,把每個人都看成是未來的佛。不光思惟要這樣,還要苦修,要正修。不光是表面要做,而且還要有實證。不光自己要證,而且要帶領大家都去證,這才叫「紹隆佛種」。

「我願像地藏菩薩那樣,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句話非常好。這是地藏菩薩說的,誰去做,誰就是地藏菩薩。我們應該落實在行為中,吃,要吃在大家的後面;睡,睡在大家的後面;起,起在大家前;幹活,干在大家前。如果你吃在大家前,享受在大家前,那你就沒有地藏菩薩的願。雖然嘴說了那隻是口頭發願,在行為來講,並沒有真正去落實。

人會說,我一旦到地獄里,看到地獄沒空,我不成佛我還眾生這只是說,因為你不懂得這個願怎樣來完成。雖然你的心發得很好,但並不是從你那個真正清凈心裡發出來的,只是嘴發心沒發。當你從心裡發出來,你就會有了一切的智慧,就知道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去做。絕不能因為這屋人多了,我會起煩惱也不會因為外邊新來一個人,你讓他睡在地上,你睡在床上;也不會因為他有很多毛病習氣你就生起煩惱,或是瞧不起人;也不會因為這個人不會說,也不會幹活,你便看不起他,使勁去說他。

地藏菩薩慈悲那就天下所有的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未來諸佛他不會因為天下有很多壞人不去度。也不會因為這個人很壞,今生沒度,就不再度了。他想的是今生度不了,我也盡量去度,種一分善根算一分,為來生再度打下基礎。他考慮的不是今生事情,要考慮生生世世事情。度人也是生生世世在度,不會放棄一切機會,見一切眾生都會生起歡喜心,看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包括一個小蟲子、一個螞蟻的死亡,在他心中是一種悲傷,也不會把一個小蟲子生死當作兒戲。比如過一個橋,底下是萬丈深淵。如果想過這個橋就必須踏著眾生身體過去,眾生可能是死亡,你便獲救。他寧可去選擇死亡,絕不會因為自己活著而讓眾生失掉生命或感受痛苦。這種想法,不光危險時候要這么做,時時刻刻都要這么做,眾生利益高於一切。所以說這個願力是很大的,當發這個願的時候,他這個心是菩薩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什麼是眾生度盡?有這樣願力的人他是離相的人他不會說外邊所有的相是眾生,他深深知道,所謂的眾生便是自己的貪嗔痴,心外無眾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真正地度眾生。方證菩提,什麼是「證菩提」?就是沒有證和不證的問題,菩提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當你知道這樣的實相的時候,不證而證。

他下面的一句話,「但堅固煩惱習氣使我不能自已」。這就說明我們願力是願力,煩惱煩惱。雖然發了願,但他又害怕煩惱他不知道那個願力和煩惱來相比,那個煩惱只是很小很小的,不在話下。有了願力的人,他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不害怕任何困難無所畏懼。當你害怕困難的時候,說明你的願力不堅固,不真實還沒有發起來。發起願力的人,他的心如虛空一樣,他知道什麼是煩惱,什麼是願力。就是說他不會為一個煩惱習氣而不能自已,生起任何的想法他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無所畏懼。

他後邊又說,「所以我想今後在合適的時機,要把燃香、燃臂、燃燈全部做完。」這已經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前面發的願是要像地藏菩薩那樣寧捨身命……你把身命都舍了,還有什麼燃香、燃臂、燃燈呢?這就沒有意義了。既然我們發願生命,這個生命時就要舍掉的。

至於燃香好不好?好!這是佛對受菩薩所要求的,每個佛子都應該做的。想不斷地燃燒自己,去掉自己的毛病習氣,決心是很大的,也很好。但是和我們前邊的願力來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了那大願,這些就不在話下了。命都隨時要舍,何況燃燈,燃臂?只要有機會都會去做的。把握什麼機會一切都是為了眾生去燃,不為自己去燃,不為自己成佛去燃。只要眾生需要,不光是燃的問題,舍臂、舍腳、舍頭顱……隨便,只要是眾生需要,隨時都要舍掉的。

「不知師父能否滿我所願,這是我對師父懇切請求」——說明你還不相信師父,怕師父不能滿你的願。什麼是師父那就戒律。佛戒才是真正的師父,以戒為師戒律是怎麼要求的,那我們就怎麼做那就師父。你再提出另外一個師父這就是還不了解「以戒為師」。

我們不應該把這個作為問題來提,我們應該像地藏菩薩一樣,隨時要舍掉生命。這些事情早就應該做,隨時隨地都應該做,但是必須經過師父同意才能做的。不再考慮我要做什麼,而是看常住怎麼需要,眾生怎麼需要,我應該怎麼做就可以了。所以說,我們的願力要真實地發,不是嘴說一說就算完。不是牙疼咒,說一說,對付一時,不是這樣。當然了,這個願力是很難發的。

這個願力一發出來,是驚天動地的,自己的身心馬上就是一個大換個,不會為煩惱所伏,所以我們要發這樣的真實願。這種想法是非正確的,但應該在嚴持戒律基礎上不斷地努力修行,都攝六根,定力不斷地增加,才能逐漸地發起這種大願。這種願很偉大,又很凄涼。你想天下所有人都成佛,就剩你一個人,是不是很凄涼啊?敢不敢走這條路?光說不行。說:「你去上山巡邏去。」「不行,我還得找個人去。」他不敢走。有這樣願力的人他不會再攀緣

當然了,我們做到這點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也不是難度的問題,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努力去做要把它落實在每件小事上,我們的願力逐漸就會生起來。不是說「有大事我再去,我看到地獄我才下去」,不是這個意思。隨時隨地,時時刻刻,吃飯、睡覺、走路、行住坐卧,沒有一樣不體現這種願力的存在。

將來我會檢查你們的,如果看見你們懶惰,就說明你沒有這個願力。那門前的雪沒掃,我知道你那個願力是假的;我一看你幹活老往屋裡出溜,去暖和,我知道你那個願力是假的;你吃飯就第一個搶著排班,想趕緊第一個去吃飯,我就知道你那個願力是假的,不真實。所以說,我們應該把它落實到行為中去,那我們這個願力就有意義了,是非常好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