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師:修行應該善於用心

修行應該善於用心
如瑞法師 
 
      日前,有位居士問在家誦什麼經合適。其實不管讀什麼經,都是要明白佛法道理,歸到根本上首先是要培養我們的信心就象我們一開始就要皈依三寶,因為我們要找一個心靈上的真正依靠,因此我們要歸依佛、法、僧三寶。為什麼稱為寶呢?就是說是拿錢買不到的。如果你佛法沒有信心,那你是不能皈依三寶的,所以,學佛是重在培養對三寶信心
      皈依三寶,把三寶為我們的依靠,就是希望他能救度我們,所以,皈依三寶的基本條件你必須得相信因果。這樣你就會明白:人是有輪回的,人的命運是各不相同的。
我們的生命就象個載體一樣,一切外在現象,都是由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所造作的,不斷出現的現象並沒有離開我們的心。佛法說:勤修戒定慧,對治貪嗔痴,因為我們有貪嗔痴的思想,才導致有貪嗔痴的語言,繼而有貪嗔痴的行為。這些造作的行為,不一定就是在這個現象上,也可是在下一現象上,所以,佛法說三世,過去有很多世,不是一生,未來如果你不修行、不了生死,也會有來生的。這樣就明白了:不是別人在改變我,而是自己在創造自己。
      佛教其他的教不同,它是來啟迪我們的智慧的。讓我們認識到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因果相續的,當善念惡念變成語言和行為的時候,也就是善的語言,惡的語言或好的行為,不好的行為。明白了因果,我們就必須要對自已負責了。
      我們常常都害怕果報上的地震或種種的天災人禍,但我們卻很少去考慮應該怎樣改變我們的因地。不學佛的人都是怕果, 學佛的人是要修因的。既然知道了這個道理,那世間現象上的種種不公平,實際上都是自作自受,沒有什麼自作自受公平的了。這就是各自所種的因不同,感得的果報也各不相同。
       皈依三寶就是讓我們找到心靈的依靠,來開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覺悟宇宙人生道理也就是<<八大人覺經>>里講的,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緣,行為罪藪。知道心是造罪的緣,身體是積聚造罪的。如果你心不起惡,你身也就良善無比,因為身口的根都是在心上。佛制種種的法對治種種的心,有的人心重有的人心重有的人愚痴心重。嗔心重的人,就應該偏重於修慈悲觀,慈悲語言慈悲的行為。如果貪心重,就要修出離心,修不凈觀,這也是根據眾生不同的習氣毛病,來找相應的法門佛法精神博大,非常浩瀚,但你不可能都去修。就我們大乘根機的人來說,你就念佛來訓練,就依印光大師念佛方法「三四三」來修。念的時候思想可能會掉舉打妄想,但當我們拖住念的時候,你就什麼妄想也沒有了。白天嘈雜不容易靜下來,那麼每天早晨,晚上都會有個靜的時間,稍微鍛煉十分鐘半個小時,誦誦經典就非常的好。我們知道人命無常,那我們就要先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既然佛法是這么好,那我們就要有次第的去學。修學的根本是離不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從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者普皆迴向這就抓住一個大乘的根本。一個修學的體系,可以誦普賢行願品,想人生是短暫的,一定要讓自己有一歸宿。活著的時候,要發大菩提心,要學普賢菩薩身口意無止境地來幫助眾生,因為眾生歡喜諸佛歡喜。從一者禮敬諸佛,到中間懺悔業障,這和我們的念佛法門是相合的,以至於到後面願我臨命終時,親見阿彌陀佛,這些都非常適合於我們念佛的人。這樣結合起來,誦經誦一誦行願品,確定一個下人生歸宿如果你一生都誦<<行願品>>和<<阿彌陀經>>,你就把握住了根本的方法方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你的歸宿
      在指導發心上,我們要學習<<行願品>>,這是最根本的修學,也是所有的法門當中是最有把握,最直截了當的。倘有餘力,什麼都可以獵涉,看<<金剛經>>、<<般若經>>都可以。但是每天如果沒有時間,就一定要把這個功課完成。一句彌陀,弘權三藏戒定慧光,流出無量。當你不懂這個道理的時候,你念阿彌陀佛是一個層次,可當你懂得這些道理時,就又是一個層次。修學上要學<<阿彌陀經>>,就要搭配上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學<<行願品>>就要搭配上<<華嚴經>>的教義,這也是非圓滿的教。不管出家、在家,都是戒律為根本的。
      我們是一個大乘國度的學佛者,<<行願品>>是我們思想上的一個指導,只要緊緊的拉住這個線,臨命終的時候,就會生死自在。我們這有一個人,他媽媽得了癌症以後,他就求,但他媽媽壽命到了,前幾天媽媽生了往生的時候沒有任何痛苦,而且一往生就借他妹妹聲音他說,「媽媽走了,但並沒有離開你們,你們要謹記阿彌陀佛慈心向善,你每天不管工作多麼忙,都要抽上一定的時間來誦經,拜佛,你們的連拜佛都做的不對,我告訴你們怎麼來拜」,後來這個人說,他小妹妹根本就什麼也不懂不信佛不學佛的,怎麼能知道怎樣合掌,怎樣拜佛呢,本來媽媽往生是悲痛的,但是他們都高興的不得了。
      這就是說等到了生死自如的時候,阿彌陀佛給你顯示極樂世界的境象,到那時你一定會放下世間的一切,真正的解脫了。法門高下,只是我們眾生接受的能力差別而已,佛法就是以這樣來形成他的高低的。一般黃河流域的眾生,他都愛問個為什麼,他不會盲目的去學、去修,我們要盡量給他道理講明白,慢慢的去引導。讓他在明白在道理層次上下功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