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名,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

華嚴經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uploads/content/2022/june/9b0f489c58796f655689de14d38d508d.jpg" />

  華嚴經佛陀成道之後所講的第一部經。

華嚴經卷由來:龍樹菩薩悉心揀擇龍宮經卷

  華嚴經的由來,是龍樹菩薩龍宮中閱藏,發現原來在世間流通的經典非常有限,其中,尤以華嚴經最為殊勝稀有難得。

  龍宮典藏的華嚴經,總共有三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

  龍樹菩薩望著浩瀚的經典,心裡想:當然所有的華嚴經都能夠流通在世間最好的,可是世間眾生心量有限,恐怕無法容受深奧繁多的經文字句

  在禪院推廣華嚴經過程就可以了解,每次有居士懷著善心來問:「師父我想要讀華嚴經,聽說這是富貴華嚴。請問我要讀哪一本呢?」當師父說:「這不是一本,而是一套!這一套總共有八本!」提問者也許因為太驚訝而不知如何響應,可能心想:「這麼多,我怎麼念得完?」

  可見當時龍樹菩薩的考慮是正確的,考慮到世間人的心量太小不願意容受殊勝大法,於是龍樹菩薩就擷取了精華,把下本十萬偈的華嚴經流通到世間

華嚴經傳入中國:經義微妙帝王

  華嚴經傳到中國,最早是晉朝佛陀陀羅翻譯的六十華嚴華嚴經流通後,知識分子、士大夫紛紛開始學習,當時的帝王有學習佛法喜好

  在華嚴經的流通過程中,出現了非常多的祖師大德推廣華嚴不遺餘力,其中三祖法藏大師華嚴大成,並於武則天當朝時入宮,為武則天講解華嚴經的妙義。

  法藏大師告訴武則天事實上,在中國流通的華嚴經不完整,最完整的梵本存放在於闐國,武則天遂遣使遠赴於闐國,請回完整的梵本,親自主持譯場,由實叉難陀尊者主譯,自己擔任筆削的工作,便是我們最常誦持的版本--八十華嚴

  其後,唐德宗時,又譯出了四十華嚴譯本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寶嚴佛學研修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