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june/b11be95721e98c3bd57b330ed3faacd8.jpg" />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就是這段經文,啟動了整個《楞嚴經》的大教。我們看“爾時”,是說:阿難尊者因為身為佛陀的侍者,人長得莊嚴又很慈悲,所以跟居士的因緣非常好。他在七月十四日,就是七月十五的前一天,應了居士的別請(個別請阿難尊者去應供)。
這別請的地點,從經文來看,應該是相當的遙遠,離精舍有段距離。古時候也沒有坐車,出門都靠走路,所以等到他應供過後,走回僧團的時候,佛陀、諸大菩薩、諸大阿羅漢,所有結夏僧,全部都去應供,只剩他一個人,他只好一個人拿著缽,以平等心去乞食。
當他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走到淫女的處所,結果“遭大幻術”,遭遇到一個勢力很強大的、一種外道的咒術誘導。什麼叫“遭大幻術”呢?以下經文有說明:“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摩登伽女跟阿難尊者,因為過去生有五百世恩愛夫妻的因緣,所以她看到阿難尊者很歡喜,就跟她母親說。
她母親說:“不可以!阿難尊者已經出家了,你怎麼能夠跟他結婚呢?”摩登伽女說:“我不跟他結婚,我生命就不能相續!”她的母親愛女兒沒辦法,就用外道大梵天咒——娑毗迦羅大梵天咒,把咒語加持在一條毛巾上,然後將飲食用毛巾蓋著,送給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打開毛巾時,中了這個咒術,就不知不覺被攝入到淫室當中。這時摩登伽女以淫慾心撫摸阿難尊者的身體,在這過程當中,阿難尊者是“將毀戒體”。“將毀戒體”當然就是還沒有毀戒體,但是即將要毀戒體。
第一個,阿難尊者在整個過程當中,他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這是過去因緣以及業力的關係,他沒有犯罪動機。
第二個,阿難尊者在整個過程當中,雖然起煩惱,但並沒有“起顛倒”。這一點非常重要!當煩惱在活動的時候,他心中的觀照沒有完全消失掉,他的抗拒力——那種“防非止惡”觀照力還是存在。
在批註上說:阿難尊者這時候因為沒辦法控制自己,他是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大慈悲的佛陀,為什麼不趕快來救我?表示他的“正念”並沒有失掉,所以才能夠跟佛陀感應道交。後來,佛陀命文殊菩薩“將咒往護”。
第三個,阿難尊者從“將毀戒體”來看,他是示現一個凡夫。《楞嚴經》在“大正藏”有一百多個批註,阿難尊者在整個緣起當中,到底他是一個“凡夫”,還是一個“初果”,學者爭論不休,但是我個人同意蕅益大師的看法,從“將毀戒體”這四個字來看,阿難尊者是示現一個凡夫相。
什麼叫“將毀戒體”?如果佛陀沒有來救他,他就要毀破戒體。如果他是初果的聖人,已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有“道共戒”的功德,怎麼會將毀戒體呢?所以從“將毀戒體”我們得知:整個緣起的當機眾是一個“生死凡夫”。
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啊!因為從一部經的緣起,可以看出一個消息——這部經所加庇的對象是誰,對不對?你看《華嚴經》,請法的都是大菩薩,所以我們看《華嚴經》,只能隨喜贊嘆,我們做不到“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先隨喜功德,把善根種下去。
但是本經不同,他是一個生死凡夫,一個活生生的凡夫,因為一念的妄動而墮落淫室,被救回來之後,請佛陀開示如何返妄歸真,完全是加庇一個生死凡夫。
從“將毀戒體”這句話就可以知道以下的經文,都是針對生死凡夫來說的,所以《楞嚴經》的思想緣起,是因為有染污的因緣出現,佛陀才宣說對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