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教授講述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當知此七寶不從余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
金色王供養辟支佛一餐飯。辟支佛現身時,不會告訴你:『我是辟支佛。』都是過後方知。那現身的樣子,又窮又爛、又可憐。不會現身時,放光給你看,讓你來供養,沒這回事。他現身時,各種形態,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經時,若以為只有供養辟支佛才有這個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後來的果報充滿閻浮提。『閻浮提』是佛學名詞,我們這個世界總稱閻浮提,范圍大一點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為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會圓滿,人生定會有缺陷。中國的《易經》也這么說。《易經》開始講乾坤兩卦,最後結論『火水未濟』,『未濟』就是缺陷,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別的宇宙不是這樣。娑婆是堪忍,眾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夠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們這部分屬於南方,稱閻浮提。
因為這帝王發了一個大願,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處。這里有個重點要注意,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責備賢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領導下面的風氣,全體行善,全體都得大福報。
『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在他的國土中,七日內下雨,下的都是七寶,大家都發了。因此,當家長的,領導一家行善,一家得福報,做社會上一個小單位的主管,能夠領導這個單位行善,這個單位整個得福報,依此類推,職務愈高的人,領導行善的責任也愈重,而產生的福報也愈大。
佛說,當知天上掉下來的七寶是怎麼來的?當知『此七寶不從余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是因為這帝王、這領導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誠,由他供養心感應道交來的。有所感,就有所報應。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亂。因為『因』『起自心中』,所以現生得到的『果』報,也就『不生異處』,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亂。
有人說:『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麼我那麼受罪啊?』只要有這句話,你的果報早就沒有了。心不誠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關鍵就在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見為金寶;惡人觀是死屍。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
以上故事,告訴我們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自作自受』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寶,壞人看了,卻是死屍。看了這段傳奇故事,想到我們的所作所為,很可怕,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有人要問:『那做惡的人,為什麼現在很好?』我說,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將禍之,福而報』。有時候一個壞人,是上天幫忙他得意,因為他得意了,就會快造惡業,快受惡報。你慢慢會看到的,這是很嚴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只有使他快一點瘋狂。忘了自己是什麼,才會招致毀滅的果報,這也就是『天將禍之,福以報』的道理。
接著是永明壽禪師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一切因果的轉變,為善為惡,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間,至於外界的情形、景象,沒有固定的,是會變異的。
這個道理就是說,同樣一件好吃的東西擺在這里,那個福報好的人、胃口強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時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報。好吃的菜,請他多吃一點,他卻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藥,這就是果報。真的,果報就是這個道理,不要看這是小地方。同樣,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著眼曉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說:『前塵無定,轉變從心』。
又如未開空器,甘露本無,隨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惡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壽禪師根據佛說阿那律的故事來評論,像阿那律的父母試驗他,把空的器皿送給他,結果盒子打開,有東西,但是『未開空器』時,『甘露本無』,其中本來就沒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為他的業力帶來這個福報,所以『隨福所生,百味具足。』
像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論吃什麼都有味道。有些人錢很多,環境很好,但什麼都不能吃。我經常說笑話,在座的不要見怪,我們現在已經墮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像我現在也落到這一道,『餓思道』不想吃東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惡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變。
故《唯識論》雲: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則無有一法不歸宗鏡,已上是世間因果。
永明壽禪師引用《唯識論》作結論說,一切的境轉變是唯心,是本體的心,不是你現在思想的心,那個本體心造境形成的環境,是業力所構成。業力當然是你本體心所起用,所以講『萬法唯心』。他把這個道理及佛經全部的精華,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歸到《宗鏡錄》這一本書上面,永明壽禪師在這里又做了他這一本書的廣告。以上所講的,還只講到世間的因果,以下講出世間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