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師父,佛菩薩有六種神通,可以應機逗教,教化眾生。我們凡夫眾生什麼神通都沒有,怎麼度化有緣?請師父慈悲開示。
uploads/content/2022/may/73ae0514b158dd404bd42464958b4dc1.jpg" />
我們雖然沒有神通,也是可以自度度人的。那麼用什麼來自度度人?菩薩要行菩薩道,主要的內容就是六度、四攝、萬行。
自度度人之六度六度偏於自度。六度就是六種到達彼岸的法,叫六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從此岸到彼岸,從苦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從生死煩惱的此岸到涅槃解脫的彼岸,從迷到悟的這個過程,就是行六度。四攝就是四種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萬行就是菩薩所做的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
六度的前五度屬於福德,後一度屬於智慧。菩薩要自度,乃至要成佛,事實上就是要福慧雙修。六度是以自度為主。
第一度,布施度。
布施度,首先是度自己。因為我們慳貪吝嗇,透過布施就是要對治、放下我們的慳貪吝嗇,度脫自己的這種貪愛、慳吝的心。
我們都知道,眾生之所以輪迴生死,就是因為無明貪愛。無明要透過般若(就是甚深的空性智慧)來破掉,而貪愛就可以透過布施來放下,透過財施、法施或者無畏施給予眾生,對治自己的貪愛,
財施,不光是錢。所有的物資、各種吃喝用度,只要眾生需要的這些生活必需品,給予他們,就是財布施。財布施有內財、外財。
內財,像自己的身體,有的人臨終捐眼角膜,或者有的捐自己的五臟,這都屬於內財布施;或者布施自己的技術、技能,這都屬於內財布施。像自己各種的財富,固定財產、流動財產,或者自己的名聲、影響力都屬於財富,那眾生需要而來給予,這就是外財布施。
法布施,就是五乘佛法、三士道、一乘妙法、戒定慧這些法都可以來做布施,應機說法,就是為了讓眾生獲得利益快樂。
第二度,戒度。
戒度就是大小乘、顯密教一些戒律。戒律,解脫道的戒律有防非止惡的功能;菩薩道不光要防非止惡,菩薩道三聚凈戒的精神就是斷惡修善、度眾生。這裡的戒律主要還是以斷自己身、口、意的“惡”為主。
第三度,忍度。
就是忍辱波羅蜜。對所有的一切有情非禮的辱罵、打擊,以及外界所有的寒熱,自己飢渴之類的一切都能夠安忍不動,就斷除了自己的嗔恨心。別人非禮對待我們——辱罵、誹謗、攻擊、打擊等等,能夠安忍不動,就是忍辱了;乃至對於環境的惡劣、或者生活、事業的不順能安忍不動,都是忍辱,忍辱就能夠遠離對立的煩惱痛苦。
第四度,精進。
精進波羅蜜,就是專精學習,進而不退。好好的用功修某個法或者某些法,或者是大小乘某一系的法,然後精進不退轉。
這個精進可以是持戒的,可以是修定的,也可以是修慧的。各種宗派或者法門不同,都可以精進,就是要克服自己懈怠、放逸的心,這樣才能早日證得解脫。所以持好戒律、修好定力、開智慧證果都要精進。
精進速證涅槃,懈怠放逸就容易輪迴生死,這是要注意的。但是精進也要精進對了,所以要有正見,正精進。瞎精進沒用。
第五度,禪定。
禪定度,就是要修某個方便法門,達到一心不亂。這個有共世間法的四禪八定,或者大乘的三昧都可以,那以智慧配合就有可能是定慧等持的功夫。
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度。智慧度就是空性的智慧,必須聞、思、修緣起空性的智慧。只有緣起空性的智慧才能破無明,證得解脫到達彼岸。
假如前五度沒有般若智慧的指導,它只是福德,也是不能到彼岸的。所以六度必須以般若為指導,然後來落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實際上這六度裡面就涵蓋了戒定慧。
你看戒度、禪定度,還有般若度,是不是戒定慧?有了戒定慧才能了生死。布施,菩薩發心布施,他是不共小乘的,有了布施度,就更能體現大乘的精神;有了忍辱度,就能更好地忍一切非禮、非法的打擊考驗,而能更好的安忍在法上;有了精進,才能更好的修好戒定慧。
這六度非常圓滿的詮釋了、闡述了、指導我們如何去到彼岸。所以要到彼岸,大乘佛法一定離不開六度。我們要經常檢查自己有沒有六度,或者我們是不是在行六度?
我們說自己修的是大乘佛法,我們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甚至我們已經受了菩薩戒。菩薩戒就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那這些你落實了沒有?
六度不是說的,是真正要做的。你可能兩、三分鐘,或者十幾分鐘就聽明白了,但是你做可能要一生、三生、無數生。所以你真正在做六度沒有?做了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我們發起願菩提心,還要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就是願成佛度眾生的這種心,或者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弘誓願”落實就叫行菩提心,行菩提心首先是六度。
六度是到彼岸必須的六個法,這是作為大乘菩薩到彼岸必須的法,它也是萬行的主體。後面講的萬行,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離不開六度,六度有了才好進行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