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五十一章)03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五十一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五十一章大千眼開好識塵03

  永明禪師為什麼要提出這十種過失呢了?因為上面引用《楞嚴經》直接告訴我們怎麼明心見性?從這一段開始,要慢慢告訴我修持方法以及悟道

  『是知若不觀心,具如上之大失』。這是永明禪師的話。所以要了解,真正修行若不心念上觀心反照,就會發生上面所講三十種偏差的過失

  如大智度論雲,菩薩摩訶薩,若欲不空國中之施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講,走大乘的人,要不空吃人世間一口飯,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聖摩訶即『大』,菩薩摩訶薩翻譯成中文即『大菩薩們』。菩薩梵文菩提薩埵,簡稱菩薩,中文不好翻譯,勉強翻譯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為菩薩。中文剛開始也有翻成大土,後來覺得不恰當,又翻成開土。後來又認為這兩個翻譯仍不夠圓滿,乾脆音譯原文,叫做菩提薩埵。

  菩薩摩訶薩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間一粒米,換言之,沒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間生活的米糧,都還是欠債,將來要還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話:『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要想不空食國人的布施,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大智成就,要求大徹大悟

  又寶梁經雲,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

  這里講,你們要修大乘佛法的人,不管在家出家,自己專門去修持,接受別人的布施,受施主的一摶食就有須彌那麼多佛法中關於飲食分為好幾種。人吃的飯叫摶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點心五餐,若再加喝茶信仰就六、七餐了,分段吃。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飯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飯,一手捏起一團飯叫一摶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種飯食。欲界眾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入定的人吃什麼飯?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識不動,鼻識不呼吸,《八識規矩頌》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與這個道理有關。佛說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飯、一摶食的布施就像須彌那麼多你要曉得吃一口飯很不容易,那都是社會上許多勞苦功高者的付出,我們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沒有成就,欠的都是帳。『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甚『如不學者』,修道人不好好學,即使接受一件衣也還報不了,因為這都是社會大眾功勞、血汗的成績,我們憑什麼該享受?學佛的人要曉得這個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還,那還的方法很多。

  『若未墮僧數』,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個僧,什麼僧?要證果悟道,做個賢聖僧,那可以。不然,『十萬無唾地處』,換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過一生,儘管這個世界土地這么大,連吐一口口水那麼丁點大的地方,都沒有你的份,你非墮落不可。有那麼嚴重!

  『無唾地處』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譯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詞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譯就是他來世『無立錐之地』,站都沒有你站的地方。換言之,沒有人身給你變啦!這塊土地你還有資格站嗎?沒有資格在地球上站,因為你再變出來就不一定是人啦!這都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不要搞錯了

  學問之道

  維摩經亦雲,敬學如師,才起學心,便有為人天之分。

  《維摩經》也說,真正學佛修道的人,要發起真正的恭敬心。對任何一種學問知識,尤其佛法見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師,這個學問本身就是老師,就是佛在這里也一樣,會『敬學如師』。只要真正發起對人、對法、對學問恭敬的人,你發起這種修行、學習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點甚至已經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間了!

  大家求學,往往因為好奇、喜歡、興趣,問他為什麼學?有興趣,這個話拿學佛來講。先打三百下手心,趕出山門外。這個『興趣』很難聽,其動機是一種恭敬的追求心追求真理。所以《維摩經》告訴我們,求佛法一定要發起恭敬心。

  『或聞宗鏡一句,定成佛無疑』。這是真的,《宗鏡錄》所輯全是佛經的精華,抓住其中一點,決定可以成功。

  故法華經雲,若有聞是法,無一不成佛,唯除未聞者,盲冥不信人。

  《法華經》說『唯信能入』。這個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證進來的信。當然正信前總有迷信的一段過程。我經常跟朋友講,你不要搞這個玩意,搞這個要問自己發瘋沒有?硬發瘋摸進來,還必須具備一個肯上當的心情發瘋要上這個當,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不但學佛法,任何一門學問,不發『瘋』不會成功的。你說聰明,這個東西研究研究,一副專家很懂的樣子,戴個厚厚的手套,表現得很聰明,實際上這種人反而是個大笨蛋,百無一成,因為他自以為聰明

  所以要誠敬心,以誠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迷』信而進入正信,無有不成功的。

  一個儒生的佛緣

  若已聞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親佛會,不可放逸,須志披尋。

  這是告誡我們的。假使已經聽聞到,也都是過去生的因緣,不是這一生的因緣,『曩』即過去。佛家講三世因果,不是這一世的因緣,而是多生的因緣。譬如昨晚找資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寫的一本書很有意思。他說明朝末年滿清入關時,有個讀書人,不信佛的。過去的儒家不得了!對宗教觀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認為是妖魔鬼怪。哪像現在獎勵大專青年研究佛法,沒有這回事!年輕人這一套事,老一輩的人眼睛瞪得像鴨蛋那麼大,斥之為邪門、異端,門口貼張條子:『僧道無緣』,不要來化緣。這個人也是如此,學問修養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國,滿清入關,他也不出來做官,意志清疏,行止瀟灑。有一跑到一個廟子的小庵堂,有二、三個比丘尼在那裡,他無聊隨便翻翻經典,看到《金剛經》,站在那裡不動。看完了講一句話:『我這個一生幾乎錯過了!』也不曉得怎麼了。此人回來以後就開始打坐六年以後圓寂了!玉津雙垂,頭頂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親眼看到。『玉津雙垂』,死時鼻孔流出來的不是鼻涕水,而是白玉一樣的筷子插下來,比燒的舍利子還高一點,玉津散掉就燒出舍利子。整個村莊風雲雷雨,異香三天。這是一個讀書人反對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覺醒,最後得到這個成就這就是正信的道理。這種人不是一生的因緣,『皆是曩因既受衣珠』。貧子衣中珠,《法華經》的比喻。這個『衣』不是我們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脫了還有一件衣,是媽媽給我們用皮做的,不要本錢,是爸爸媽媽給的本錢,穿了幾十年,這件衣服里就有無價的寶珠,你找到就成佛了!這是法華經》上的形容。

  『曾親佛會,不可放逸,須志披尋』,親自見到過佛說法,所以這一生有這個因緣,絕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經典翻開、披開去找、去研究,不要買了經典放在那裡陳設給人看的,沒有自己去披尋。

  忽遇緣差,空無所得。所以瑜伽論雲,不緩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故?我有多種橫死因緣,所謂身中,或風、或熱、痧痰發動,或所飲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為於外,蛇蠍蚰蜒,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蛆螫,或復為人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恆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

  莫等閑,白了少年

  他告訴我們大家,尤其年輕人,既然知道這條形而上的路,是為自己而學,為自己找生命的根源而學佛就不能夠慢慢來。其他為謀生、為職業而學的知識也應該學,但是為形而上道,《瑜伽師地論》說:『不緩加行中』,拿上話講就是『慢不得』,不能說今天沒空,等到明天再來,要勇猛精進。他接著又說,人隨時可能死亡,你不要認為自己還年輕,人有種種的死法,身體里或者一下風動,氣不對,或者高燒使你死;或者痰塞塞使你死;或者飲食中毒、胃潰瘍、消化不良,各種壞食殘積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蟲咬傷等等,有各種死亡。譬如前兩天媒體報導有個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豬咬死,才幾歲的小孩,本來有七、八十年的未來,誰知道會被豬吃了指腳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自己生命來源的這個學問,本可以遲疑。你說等等,兒女結婚,沒事再來,等一下又抱孫子……,來不及的,要趕快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