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遠峰不近看02

  第三個問題來了

  什麼叫『觀』呢?觀心法門,梵文毗缽舍那,即中文『觀』的意思。據我幾十年經驗走了不少路,也接觸不少學佛修道的人,大多對觀的理論始終搞不清楚,一看到觀,瞪起眼睛修觀。

  修密宗的修『觀想』,不曉得密宗教理,觀是觀,想是想,兩者絕對不同。而密宗觀想止觀,在理論上是一個,但方法兩樣。

  講到修觀,許多學打坐的強調眼觀鼻,鼻觀心,一般人打坐,除非斗雞眼可以看到一點鼻尖,則絕看不見整個鼻子。不過,眼觀鼻還勉強可以,鼻觀心怎麼觀?鼻子又沒有眼,如何看心啊?這種人很多,坐起來像雞蛋一樣。

  此外,還有些道家修法,那厲害了!眼觀鼻、鼻現心、心觀尾,打坐練功彎頭,鼻子差不多要碰到肛門,這叫太極,修道家的稱為龜息。在道家龜鶴象徵長壽,鶴頸長,立睡,頸子彎曲,鼻子插到屁股,呼吸與肛門相通。鹿也是站著睡覺。因此,有人練習打坐,眼觀鼻、鼻現心、心觀尾,把身體捲成圓拱狀。你們所見有限,我們在大陸湖北宜昌親眼看到一家人如此修道。外面宣傳這一家人都有道,快要『拔宅飛升』,這還得了!我趕緊親自去拜訪。聽說這一家人修的法,千古失傳,喲!那更要學啊!管他要多少錢,叩多少頭都要學。他們家中沒床、沒椅,地上鋪的全是席子,一家大小兩夫妻兒子女兒打坐,快要修到拔宅飛升。漢朝淮南王拔宅飛升,全家成道,雞犬升天,萬一雞飛到半空中掉下來,至少還可再活一千年。那家人本事真大,從老頭子起,到七、八歲的小女孩打坐慢慢轉,頭硬對到下部,像個圓球,房間里就看到好幾個在那裡滾。我想這一道我大概學不到,沒有那麼軟的身體,可見人體很妙。還有,為什麼房間全鋪席子?半夜子時陽氣一發動,身體內氣動,開始『滾球』,妙的是一家七、八口打坐滾動,怎麼也撞不到一塊兒,這樣滾上一個時辰。

  看了這種情形,我說我不修了,我心裡有數,這個與大陸一種道家的打神拳一樣,站著先學韋馱抱杵,念『嗡嘛呢叭咪吽』,咒音的力量壓久了,全身慢慢抖起來,閉著眼睛就打起拳來,這叫神拳,沒有路線,愛打什麼拳就打什麼拳。如果旁邊有人暗示打猴拳,過一會他就猴子一樣打起猴拳;暗示他來天女散花,他立刻打一段天女散花。一般人學佛對這些很迷信,我們到底見過,也學過一點科學常識,這是心理作用,人體壓緊,氣一振動,加上神通弟弟——神經觀念,喲!氣動了!菩薩、神到我身上,要我這樣動、那樣動,就抖起來了!

  所以,我看了肉球打滾,叫它肉球道,不修了!這個我懂,何必跟你修!道理就是眼觀鼻鼻觀心,現出來以後,心觀尾,而害成這樣,可以說是受害者。

  遠峰不近看

  眼觀鼻是肉眼觀看的觀;止觀的觀是觀察之觀,觀察即是反省,也就是後世禪宗所講的『參』,一般用『觀心』,不是用眼睛看,用你的意識觀察這個道理。其實一個人隨時在止的境界,你一盤腿,一靜,要它靜下就靜下來了嘛!

  至於有沒有得定,是觀的作用。譬如這一堂坐得不舒服心煩意亂,你怎麼知道?意識上知道就是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產生一個矛盾,你禪坐修觀,把觀的作用冤枉地用力,拚命求達到一個止,全把工具和道理搞反了!永遠不會得止觀也得不到好處。譬如大家隨處一坐就已經得止了,這個時候不需要起觀,不必刻意再進一步去觀,止當中就有觀。舉個例子,不一定打坐眼睛一閉,就感覺跟普通活動不同了,那個感覺就是觀,你那個不同已經來了嘛!觀也來了,止也來了就在那裡很現成的,別再鑽牛角尖。

  然後要它慢慢寧靜,進一步寧靜,你進一步體會,進一步體會,進一步寧靜,這樣止觀雙運,兩者同時並進。

  那麼,怎麼才能達到空呢?止觀中本身就是空的。當我們理解到,一開始盤腿到現在寧靜階段,所有的動相靜相過去,自然就空了!大家打起坐來在止觀境界犯了一個錯誤,用意識另外求一個空的現象,把自己害了!沒有一個另外的空。

  這是第一節說的四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