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及化身簡介

  觀世音菩薩化身簡介

  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佛教慈悲智慧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據《大悲陀羅尼經》記載,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苦痛,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民間據稱其生日陰歷二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在中國的江、浙、閩、廣、台灣,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其影響更遠及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傳佛教流傳的國度,有著「大半個亞洲的信仰」之譽。如今更隨著佛教廣泛弘傳而傳播到了世界各國。

  「觀音」這個名詞,長久以來一直是爭論紛紜的題目。高楠順次郎和陳觀勝都曾說玄奘是「觀自在」一詞的創始者,事實並非如此。高楠教授說,玄奘引進了觀自在,「自行存在的凝視者」或「凝視主」這個新譯名。陳教授也寫道:「中國早期的譯者都使用觀音觀世音的稱號,一直到玄奘才首次使用avalokites/vara的正確譯名觀自在(旁觀主)。」鳩摩羅什(344~413)在翻譯《法華經》和《心經》時,因為使用『觀世音』一詞,也是被玄奘批評過的一人,但他早就說過,觀世音『亦名觀自在』。

  雖然鳩摩羅什將此詞譯為『觀世音』,然而,《注維摩詰經》卷一曾列舉羅什之說,雲(大正38·331a):『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依此可知,鳩摩羅什亦承認ava-lokites/vara有『觀自在』或『觀世自在之義。法雲《法華義記》卷八認為觀世音之外,別有『觀世間音聲、觀眾生身業、觀眾生意業』等三名,總名為觀世業。其中,娑婆世界音聲佛事,故只名觀世音

  時常有人以為觀音觀世音的縮寫,原因是為了崇敬唐太宗(627~649在位)而避其名諱『李世民』,事實亦非如此。太宗西元626年被立為王位繼承人時,他的父親下令禁止『世』和『民』兩個字合並使用,但可以依禮分開使用;而且,上述規定也只限於『官銜、公私文書及人名。』西元650年,過份熱心的太宗之子高宗繼位,又把『民部』改稱『戶部』;但當西元679年,把『世尊』代以『聖尊』、『世界』代以『生界』的《最勝陀羅尼經》初譯稿,呈獻給高宗時,高宗讀後說:『既是聖言,不必避諱。』因此又恢復到原來的名詞──世尊世界

  事實上,『觀音』早於西元185年就出現在支曜所譯的《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內,在那同時『觀世音』也被用於一篇『後漢明帝譯』而『已佚失』的行法的題目上。而且,就像艾美諾教授告訴我們的:『avalokitasvara絕不能分析為包含有「世」的意義在內;loki-ta絕對不是那種意義假如鳩摩羅什的翻譯有「世」這個字,可能是因為avalokita和loka(世)兩個字(偶然)相似的緣故。』澄觀說︰avalokita的意思是觀,svara的意思是音。《法華經》〈觀音品〉說,菩薩『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指觀世[?]音也。並無新意。

  關於觀世音菩薩,《成具光明定意經》、《維摩詰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處,皆列有此菩薩之名號,然未列本緣等事跡。至《法華經》,始設一品詳說此菩薩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即據《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普門品〉所述,若有人稱觀世音菩薩之名號,則大火不能燒,大水不能漂,夜叉羅剎不能惱,對有怖畏者施無畏,令有貪嗔痴者離之,若求男女者隨而令得之;又,受持菩薩之名號,或對之禮拜供養,其福德受持六十二億恆河菩薩之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葯者相等。而且,此菩薩攝化無方,隨宜示現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乃至緊那羅身、摩侯羅伽身、執金剛身等,對於應得度之眾悉皆加以度化。

  又,《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敘述觀世音菩薩發願,雲(大正3·185c):「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闇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凡此所說,皆系以此菩薩為救一切厄難,又示現種種身以專事利生之大士

  觀世音之種別,除了其本體──聖觀音(或正觀音)之外,另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罥索、青頸、香王等觀音。凡此皆各有不同的儀軌。其他,有救世觀音、救苦觀音、九面觀音、百濟觀音、夢違觀音、船中湧現觀音等諸尊。此諸觀音之中,有不少系混入後世中國日本等所興起之民間信仰,其形像及名稱亦純依作者之意而無經軌之依據。但此諸形像則概以蓮花為持物。

  在西藏,亦有這樣一位名聞遐邇的女神,她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崇拜。這位女神就是度母,又稱多羅菩薩佛教認為她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女性菩薩,因此,有時經論、典籍又稱作多羅觀自在菩薩、多羅觀音

  二十一位度母有許多不同的身色,括囊有六,即白、紅、藍、黃、綠、黑等六色。白色表度母之身,紅色表度母之語,黑藍色表度母之意,黃色表度母之功德事業則以綠色作代表。度母是示現為女性菩薩形象的佛,度母的含義是度脫災難痛苦

  關於度母的起源,據《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菩薩授記品》載,多羅菩薩由觀自在菩薩眼中放大光明而生,故而光照一切眾生,如同慈母一般,以憐憫之心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另外有不少傳說,較為通行的說法見於《度母本源記》,是說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無量劫前每日不辭辛苦,救度大批眾生。一日她睜開聖眼觀察,發現六道眾生並未減少。於是菩薩不禁悲從中來,流下眼淚。淚珠滴落,化作蓮花,從蓮花中生出身色各異的21尊度母,紛紛對觀世音菩薩立誓,表示要協助她共行救度眾生之偉業。於是,觀世音與眾度母並肩攜手,每天救度眾生無數,立下無量功德,更加聲名顯赫。

  西藏觀世音信仰亦頗盛行。藏傳佛教「三怙主」中的觀音像為四臂觀音像。四臂觀音,藏語稱「奇木格」,在藏傳佛教寺院壁畫、雕塑中常見的四臂觀音兩種相狀:寂靜像和忿怒像。其根本真言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加持凈化六道眾生惡業惡障,走向六成就悉地。至今仍在藏地廣為流行。

  自古以來觀音信仰之盛,造立其形像之風亦告大行,尤其北魏以後,其風益盛,今大同、龍門、駝山等存其遺品頗多。隋唐以後,隨著密教之傳來,多造立十一面、千手如意輪諸像。又由於篤信者之感應,而有蛤蜊、馬郎婦、水月、魚籃等諸觀音像之流行。此外,有元魏·孫敬德《高王觀音經》等疑偽經相繼出現,凡此皆可見此一信仰在基層民間之普及化。而《觀音持驗記》、《觀音慈林集》等持驗錄之出現,亦系此一信仰普及於世之佐證。

  正因為觀音普遍地受到廣泛歡迎,中國民間也就出現了以觀音菩薩為題材的小說,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觀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傳奇小說。這部小說的內容是,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三公主妙善修行學佛,仁孝貞潔,慈悲愛物,捨己為人,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果。這個故事不為正統佛教典籍所載,也不被佛教所承認。妙善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師《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其中提到他曾經聽說觀音過去是妙善公主。《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13完整記載了這一傳說。

  或有人問:觀世音菩薩何處人,他的道場究在何處?其實觀音是古佛再來,不可說他有固定道場,因為他是『無剎不現身』的。他是阿彌陀的輔弼,他的道場,便是極樂世界。但在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邊的普陀落伽山,是觀世音菩薩的古道場,這如《華嚴經》等都如此說。梁·貞明年間,日僧慧鍔,在中國請了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誰知路經舟山群島(在浙江定海縣),卻被狂風惡浪阻止了歸程。被迫將聖像請上了海中的一個小島──梅岑,築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觀音聖像的人多起來,此島就成為觀音菩薩道場也就改名為『普陀山』。此外在西藏拉薩,達賴喇嘛住持地方,名『普陀宮』,這因為傳說達賴是觀音菩薩化身。這可見觀世音菩薩道場,並無一定。哪裡有虔誠觀音信仰,哪裡有觀世音菩薩大悲救世精神,那裡就是普陀,那裡就有觀音

  觀音菩薩的身像,究竟是男是女,一般人總不免這樣的疑問。其實隨類現身,當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過約大菩薩相說,都是大丈夫相。唐代以前的觀音,也總是大丈夫相的。《華嚴經》也說︰『勇猛丈夫自在。』然而觀音菩薩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約這個意義說,他的應化,一方面是內在的悲心激發;一方面是哪一類的有情苦痛多,菩薩的現身應化就多。觀世音人類中的應化,現女身的較多,這是兩個意義的。(1)女眾的苦難,從古代以來,一直多過了男人。(2)女眾內心特性,是慈忍柔和。表現在她們的日常行為中,即是愛。女眾的心理慈愛確實超過了男人。如母親對於自己兒女的愛,深重殷切,無微不至;父親兒女就沒有那樣深重殷切的了。愛,即在私我的黑影中所表現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不免帶點歪曲。慈悲,即愛的無我的擴大。由於女眾內在具有了母親特性,故以慈悲為特德的觀世音菩薩,即多應現女身。擴大為無私的大愛,泛愛廣大的人類,一切眾生,都如慈母自己的兒女一樣。所以觀世音的應現女身,不但為了女眾受的苦痛多,而就是發揚人間的母愛,使廣大而無私的,成為菩薩平等慈悲。所以我們信仰觀世音,應如孩子的敬仰母親一樣。能如此的誠切敬仰,如母子心意感通,自能得觀世音菩薩的救護。

  觀世音──阿縛盧枳帝濕伐羅,在今日印度教中,也是有人知道的,而且還是女性。所以唐宋以來,觀音像塑為女相,是有意義與根據的。在海浪滔天生存俄頃的航海生活中,最危險,安全最無把握,即最需要慈悲的救護。所以,觀音在海濱一帶,信仰最深。如印度觀音道場,在南海;中國方面,江、浙、閩、廣、台灣,以及南洋的華僑間,觀世音菩薩是唯一的安慰者。中國普陀山也在東海中。值得注意的,如台灣(閩廣等沿海諸省都有)的天後宮、媽祖廟,都與沿海的民眾信仰有關,而且都是現女相的。這些都可看作觀音的一種應化,特別是今日台灣所有的天後(媽祖),我們應以觀音精神去充實他、凈化他。應以天後──媽祖身而得度者,即現天後媽祖而為說法

  關於觀世音菩薩形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凈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罥索、青頸、香王、阿么[齒*來]等,亦皆有個別之儀軌。又《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仙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觀音、廣大明王央俱舍觀音等。此外,《摩訶止觀》卷二上舉有六觀音,諸尊真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又有二十觀音、三十三觀音等;其中,部分並非基於經軌而來,而系至後世混合中國日本之民俗信仰所產生。

  六觀音指化導六道眾生六種觀音。略如下述︰

  (1)大悲觀音:主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重,故宜用大悲

  (2)大慈觀音:主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飢渴,故宜用大慈。

  (3)師子無畏觀音:主破畜生道三障。此道獸王威猛,故宜用無畏

  (4)大光普照觀音:主破阿修羅道三障。此道多猜忌嫉疑,故宜用普照。

  (5)天人丈夫觀音:主破人道三障。謂人道事理,事伏憍慢,故稱天人,理則見佛性故稱丈夫

  (6)大梵深遠觀音:主破天道三障。謂梵是天主標,主得臣也。

  又,日本台密系以化導地獄之聖觀音、化餓鬼千手觀音、化畜生之馬頭觀音、化阿修羅之十一面觀音、化人道不空罥索觀音,及化天道如意觀音等為六觀音。東密則除去不空罥索觀音,而另加准提觀音為六觀音。亦有合台密、東密二說,而稱之為『七觀音』者。

  「三十三身」指《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載,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化身」。即:(1)佛身,(2)辟支佛身,(3)聲聞身,【以上屬三聖身】(4)梵王身,(5)帝釋身,(6)自在天身,(7)大自在天身,(8)天大將軍身,(9)毗沙門天身,【以上屬天身】(10)小王身,(11)長者身,(12)居士身,(13)宰官身,(14)婆羅門身,(15)比丘身,(16)比丘尼身,(17)優婆塞身,(18)優婆夷身,(19)長者婦女身,(20)居士婦女身,(21)宰官婦女身,(22)婆羅門婦女身,(23)童男身,(24)童女身,【以上屬人身】(25)天身,(26)龍身,(27)夜叉身,(28)乾闥婆身,(29)阿修羅身,(30)迦樓羅身,(31)緊那羅身,(32)摩侯羅伽身,【以上屬非人身】(33)執金剛神身。

  《補陀落海會軌》一書則除去此中之(19)、(20)、(21)、(22)之四婦女身,而代之以人身、非人身婦女身、童目天女身;又,《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除去(9)、(19)、(20)、(21)、(22)、(30)、(33)等七身,另加上四天王身、四天王太子身、女主身、人身、非人身;又分辟支佛身為獨覺、緣覺二身,總為「三十二應身」。

  此「三十二應身」在《楞嚴經》中分別是:1.佛身、2.獨覺身、3.緣覺身、4.聲聞身、5.梵王身、6.帝釋身、7.自在天身、8.大自在天身、9.天大將軍身、10.四天王身、11.四天王太子身、12.人王身、13.長者身、14.居士身、15.宰官身、16.婆羅門身、17.比丘身、18.比丘尼身、19.優婆塞身;20.優婆夷身、21.女主國夫人命婦大家身、22.童男身、23.童女身、24.天身、25.龍身、26.葯叉身、27.乾闥婆身、28.阿修羅身、29.緊那羅身、30.摩呼羅伽身、31.人身、32.非人身

  但梵文西藏譯《法華經》均只列舉十六身,而非三十三身。此十六身即:(1)佛形,(2)菩薩形,(3)辟支佛形,(4)聲聞形,(5)梵天形,(6)帝釋形,(7)乾闥婆形,(8)葯叉形,(9)自在天形,(10)大自在天形,(11)轉輪王形,(12)畢舍遮形,(13)毗沙門形,(14)軍主形,(15)婆羅門形,(16)執金剛形。

  按,羅什所譯《法華經》是同經諸本中之最古本,而藏譯本及梵本之年代,則被認定遠在羅什本之後,故十六身說當系後世整理三十三身而成

  此外,《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另為妙音菩薩之應身揭出三十六身,梵文本及藏譯本則舉出三十三形。其中,頗多與觀音三十三身相通者。

  又,印光大師雲:「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慈悲廣大,雖已成等正覺,而復示作菩薩。雖則示作菩薩,而復於十方法界,普現色身,尋聲救苦,度脫眾生十法界身,無身不現,令彼一切稱名致敬之眾生,現在離所受之幻苦,將來成佛之真樂。於此娑婆世界因緣最為甚深。故普門品無盡意菩薩,既聞觀音得名之因緣,復問游此世界方便說法之事,佛遂略說三十二應身,以明其概。三十二應身者,於十法界之四聖法界中。略舉佛,辟支佛(即緣覺),聲聞,等三法界身。(菩薩乃其本位,故不說。)於六凡法界中,天則略舉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等六身而已。人則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童男,童女,十五身而已。於八部中,天已前列,此則不計,則有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又有執金剛神。此八種身,修羅一種,系修羅法界,余則或屬於天,或屬於畜,或屬於鬼。六凡法界,唯少地獄法界耳,但是語略,非菩薩不於此處現身救苦也。須知三十二應,不過略舉大概,以例其餘,若詳說者,數豈有盡,菩薩與無緣慈,運同體悲,隨機應現,神變無方,能以意會,則妙義全彰。若拘拘然執跡而論,則失菩薩不動真際,現諸威儀了無計慮,無適不當。如一月普印千江,千江悉現全月,一春普育萬卉,萬卉各具春光之妙矣。然菩薩所現,尚不止唯有情身,若夫山河城池,樓台屋宇,橋樑道路,樹林禾稼。隨彼機緣,亦皆示現。怡山所謂疾疫世而現為藥草,飢饉時而化作稻粱,足征菩薩慈悲之心矣。」——節錄《印光法師文鈔》之《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發隱》

  另外,「三十三觀音」,則是觀世音菩薩為濟度眾生所示現的三十三身。又稱三十三體觀音。由於《法華經·普門品》和諸種感應傳、持驗記等所敘述的大悲普益妙用,古來廣為世人所贊嘆隨喜,因此觀世音菩薩的跡相,也成為圖畫的題材。依此題材所繪的觀音像可綜合成三十三種故稱三十三觀音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這應與《普門品》、《楞嚴經》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區別並不太大,很多特徵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圖像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

  其中較著名的有清·卓峰完成的觀音應化圖三十三幅(現藏於東京帝室博物館)。依《佛像圖匯》所載,此三十三觀音即:

  1.楊柳觀音、2.龍頭觀音、3.持經觀音、4.圓光觀音、5.游戲觀音、6.白衣觀音、7.蓮卧觀音、8.瀧見觀音、9.施葯觀音、10.魚籃觀音、11.德王觀音、12.水月觀音、13.一葉觀音、14青頸觀音、15.威德觀音、16.延命觀音、17.眾寶觀音、18.岩戶觀音、19.能靜觀音、20.阿耨觀音、21.阿么提觀音、22.葉衣觀音、23.琉璃觀音、24.多羅尊觀音、25.蛤蜊觀音、26.六時觀音、27.普悲觀音、28.馬郎婦觀音、29.合掌觀音、30.一如觀音、31.不二觀音、32.持蓮觀音、33灑水觀音

  其中,除白衣、青頸、多羅尊、葉衣、阿摩提等五觀音於經軌有據,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其他皆為唐代以後民間流傳信奉之觀音形像

  觀音菩薩慈悲度生,隨類應現。為了教化不同環境,根據不同根機眾生需求菩薩常變化成不同身份形象,特別是佛法傳來我國並東傳日本後,其顯化事跡不勝枚舉,從佛弟子信仰普及為民間的信仰。三十三觀音是我國唐宋時代日本民間信仰觀音集合而成

  在民間對觀音形象一共總結出了三十三種之多,而在佛教典籍中並沒有對此進行說明,可見,這是在民間的流傳過程中衍生出來的。

  為順應娑婆世界眾生需求,在不同時代、地區,觀音菩薩往往會形成某些固定的形象。最常見的形象是手拿楊枝凈瓶,充甘露滋潤悲苦眾生的楊柳觀音,以示能救病苦;身披白色長袍的白衣觀音則能平安,人們最喜歡的還有送子觀音等。

  送子觀音亦是順應民間的需要而塑造的一個觀音形象,據說至誠禮拜祈求送子觀音可得菩薩幫助,求得子嗣。雖然經典上沒有此形,但在一經典中的確有相關的依據可尋。如《法華經·普門品》記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又《楞嚴經·卷六》記載:「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三昧。求長壽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因此觀音菩薩隨類應化,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有求必應

  觀音是遍於一切、平等救濟的大菩薩,當然不能用有限的身份來概羅他所應機示現的身相了。可知「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所謂的千處,也僅是象徵性的一個形容詞,並非僅限於一千個地方求他,他就顯現,多了一處求他,他便不現了。苦海也未必就在海中,而是象徵生生之苦的如海無涯。佛經文字,請不要用計算器來分析它,因其經義往往是在文字之外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崇敬觀世音菩薩,往往多為功利的交易,如向菩薩許願,如菩薩佑助我,那麼我來還願。如:「重修廟宇,再塑金身」等等。這種賄賂式的祈求,即是毫無真實信仰是非佛法的!信仰觀世音菩薩,向菩薩祈求,應如孩子信仰自己的母親,向母親祈求一樣;絕對信任、真誠親切。只要與兒女利益母親是會給予的。我們所祈求的,或是不合理的,或是與我們無益的,菩薩難道也會救助你?

  母親護助兒女,但兒女光明前程,不是母親的賜予,不是一切依賴母親,而是自己立志向上,努力創造的成果。所以信仰觀世音菩薩,切不可推卸了自己在現實人生中應負的責任,過著事事依賴菩薩生活,自己不長進,不離惡,不行善,不知歸依三寶、奉行佛法,顛顛倒倒。菩薩是大慈大悲的,但你自己罪業所障,菩薩也救不了你。所以應仰慕觀音菩薩慈悲救世的精神,奉行佛法,誠切的實行,當然會得到菩薩的救護。在人生的旅程上,若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如不是定業,不是罪有應得,憑著信仰真誠,自能獲得觀世音不可思議感應!

  [參考資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百度百科》;《網路文章》;《印光法師文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一切功德莊嚴王經》;《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卷三十、卷三十四;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藍吉富編《觀世音菩薩聖德匯編》;後藤大用著·黃佳馨譯《觀世音菩薩本事》;小澤憲珠、小峰彌彥編著《大乘菩薩》;渡邊大濤《解說梵文觀音經》等。

  前文附錄:三十三觀音簡介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其中,除白衣、青頸、多羅尊、葉衣、阿摩提等五觀音於經軌有據,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其他皆為唐代以後民間流傳信奉之觀音形像

  三十三觀音是我國唐宋時代日本民間信仰觀音集合而成又有依民間傳說故事等來詮釋三十三觀音之由來者。現摘錄如下,僅供參考:

  1.【楊柳觀音】:又稱藥王觀音左手結施無畏印,右手持楊柳枝。若修楊柳枝葯法,可消除身上之眾病。表千手觀音之楊柳手三昧

  又於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其一即是楊柳枝手。也是中國民間供奉較多的觀音。他的畫像和塑像隨處可見。楊枝觀音是以手執楊柳枝為其特徵的觀音像。有人認為楊枝觀音起源於西域,據唐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講,西域習俗,每日以楊枝細條剔齒,熟嚼枝頭以凈牙,稱齒木。當地有這樣的禮節,向貴客贈齒木及凈水,以表示祝人健康,及懇請之意。所以請佛菩薩,也用楊枝、凈水。由此慢慢發展,逐步成為觀音菩薩手中的法器

  另外,古代印度,人們認為楊枝可以消災除病。在千手觀音的四十二個大手臂中的一個手執楊枝時說。身患種種疾病者,應手執楊柳枝誦念真言。據認為,楊枝觀音的出現應當與此有關。還有人認為楊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這是以楊柳喻佛法的興旺發展。

  相傳中州地區民風敗壞,致使天怒人怨,旱災嚴重。觀音菩薩知道後,顯現真身,前來教化民眾,使民風淳樸,禮樂往來,社會井然有序,並從玉凈瓶中取出楊柳枝,醮著甘露灑向四野,頓時天降大雨,解除旱情。

  詩贊:大悲楊柳觀世音、哀愍淪溺拔苦疾、普入諸趣恆示現、令脫流轉超出塵。

  2.【龍頭觀音】: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蓋以龍為獸中之王,比喻觀音之威神。一般流布之像皆為跏坐或站立於龍頭上。因駕乘龍頭,故稱龍頭觀音。表三十三身中之天龍身。相當於法華經《普門品》中:「應以天龍、夜叉(中略)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之觀音化身

  相傳東海有一種頭像龍身像龜的怪物經常危害人間觀音菩薩知道後,大發慈悲之心,決定為民除害,便來到東海將怪物降伏,並躍上龍頭怪物的背上現出寶相。於是,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百姓便塑了一尊腳踏龍頭怪物的觀音菩薩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法力無邊,樂於為民除害,保佑眾生安居樂業。

  詩贊:聖德龍頭觀世音、照現光華物種、開眾蒙悋啟慧光、普願有情悟覺明。

  3.【持經觀音】: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表三十三身中之聲聞身。

  持經觀音之由來,源自於唐朝末期戰亂頻傳,蘇杭一帶百姓惶惶不安,臨安縣錢鏐為人正直心善,忠肝義膽,眼見這溷亂世道,意欲起兵保東南一域,但缺乏糧械,又怕落個犯上作亂的罪名,心生憂慮,遲疑不決。

  某夜,他忽夢觀音對他說:「錢鏐,你莫要躊躇,你既有保障東南一帶,救民於水火之心這就是一片難得的善念。天佑善人,會保你百戰百勝」。

  在夢中,錢鏐也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菩薩觀音說:「你不要顧慮,不必畏縮,你須知道,為人要千臂千眼,才能做千秋大業。你勿須遲疑,儘管放心做去,東南無生靈惟系爾身。你起兵成功以後,望爾皈依佛門,能慈悲為懷,利益更多眾生。果能如此,你可在二十年後到天竺山來找我」。

  錢鏐醒來,信心百倍,很快組成了一支大軍,所向披靡,屢建奇功,東南半壁固若金湯,百姓安居樂業。錢鏐也由蘇州太守晉升為吳越王。

  二十年後,錢鏐照約定到天竺山尋訪觀音菩薩途中遇見一位坐於岩上正持經閱讀的僧人,錢鏐以為此僧人是觀音化身,便上前跪拜並告之原因。那僧人急忙放下手中經卷扶起錢鏐,恭敬還禮,說道:「大王我不菩薩,吾乃貧僧一空,昨行山過路,遇見觀音即坐此白岩上持經閱讀,我上前禮拜。祂附囑我在這里恭候大王,並讓我傳言:大王已功成名就,廣受百姓愛戴,如能藉由大王的威德力來宣揚佛法,收效必大,望大王在這方面多積功德。」

  一空僧人又言:「現在還不到大王皈依的時候,祂暫不收留你,待將來機緣到時,菩薩自然會來渡你」。錢鏐一聽,尤感觀音關愛點撥之恩,並發願在此山賜建一座讀經庵,誠請一空僧人來主持。幾個月後,佛庵落成,庵內塑造了一尊莊嚴觀音菩薩,其造型為趺坐看經的法相。據說那法相座下之石凋蓮台,就是用菩薩坐過的那塊白岩石凋成的,當時人稱「持經觀音」,亦稱「讀經觀音」。

  又民間流傳《觀世音傳奇》中記載:唐朝年間,浙江臨安有個叫錢廖的讀書人非常用功,常常貪早摸黑地看書,但應舉考試屢遭敗績、名落孫山。再一次失敗後的返程中,忽遇狂風暴雨,錢廖趕緊跑進一間廟中避雨,只見廟堂端坐著一尊手持經書觀音菩薩,本已心灰意懶的他驚異天緣,受端坐的觀音法像所感悟,虔誠跪拜,回家後發奮圖強。若干年後,錢廖高中狀元。錢廖不忘菩薩的恩澤,修廟奉供。

  詩贊:聲聞持經觀世音、覺照內明光嚴飾、最勝境界微妙智、不循根塵歸元真。

  4.【圓光觀音】: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表《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之意。

  相傳閩南有一山村,人們以打獵為生,但山中有一隻怪獸經常趁人們進山打獵時到村子傷害小孩,專吃孩子眼睛,以獲得精氣,修成妖魔。觀音菩薩知道後,便化身小孩坐在村口的城隍廟中,當怪獸來到城隍廟時,見是一胖大的男娃,喜形於色,正准備下口之時觀音菩薩現出身後烈焰圓光的寶像,將怪獸降伏。

  詩贊:無垢圓光觀世音、性凈明露常寂光、能伏眾生災風火、普明圓照遍十方。

  5.【游戲觀音】: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表《普門品》所說︰『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之意。

  相傳洛陽城內有一「魏家鏡鋪」,生意冷清,這天觀音大士正好雲游到洛陽城內,天耳所聞魏掌櫃對佛法誠心,特賜他一面寶鏡,並告訴掌櫃只要人們拿出三文錢,便可從鏡中照見自己的過去與來生。魏掌櫃把這個事情公布出去之後,馬上門庭若市,大家都想一睹自己「前世來生」的情景,待人們一一照過之後,驚疑不定,原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生做的孽,來生還要償還,於是,凡是照過觀音寶鏡的人都洗心革面,一心向佛,多做善事,多行功德。魏掌櫃還把人們照寶鏡的錢集中起來,塑了一座三面觀音像供奉起來。這尊菩薩像有三面,正面是菩薩面,左面是大憤怒面,右面是含嗔面,手中則持著一面寶鏡,世人稱之為「三面觀音」或者「游戲三昧觀音」。從此以後,他的鏡子也賣得好了生意也日益興隆起來。

  詩贊:神通游戲觀世音自在幻化徧知海、千手千眼救倒懸、三十二應普現身。

  6.【白衣觀音】:敷草坐岩上,左手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表三十三身中之比丘比丘尼身。有二重圓相,為三十三觀音的中尊。又,胎藏界曼荼羅的白處尊,一稱白衣觀音,但兩者無關。

  相傳中原兵亂,無辜百姓死傷無數,到處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寧。觀音菩薩在鬼節的那天來到中原,現出一襲白衣的寶相,超度冤魂。表示觀音菩薩懷有純凈的菩提之心,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詩贊:大慈白衣觀世音隨緣感應群機、三昧辯才善誘誨、妙德圓成證菩提

  7.【蓮卧觀音】: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三十三身中之小王身。

  相傳有幾個盜賊偷光了眾寶觀音像上的寶物,便將塑像扔進了長江。金陵有個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但身有怪疾,就是每天睡不著覺,得到觀音菩薩點化的他來江邊撈起了菩薩的法像,並將一塊石荷葉雕成蓮花寶座,但由於觀音法像已受到損傷無法直立,只好側卧在蓮葉之上。之後潘和每天睡覺都會感到自己睡在觀音的蓮葉上一般舒適安寧。

  詩贊:合掌蓮卧觀世音、寂湛生光寶華開、悟心無際性常凝、圓明清凈大覺海。

  8.【瀧見觀音】: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相傳後唐時期某年,嘉興縣遭受旱災,地面龜裂,莊稼欠收。有位胡姓農夫貧困潦倒,老母親常年卧病在床,胡農夫與人爭挖野菜,被陷入獄。一日胡農夫妻子恍惚見一觀音欹倚山崖,坐在臨瀑布的岩石上做觀賞瀑布狀,望之既具威儀又悠閑,擦眼一看什麼都沒有。不久她在田瀧間挖出一尊形似看見觀音的石像,她立即送到寺廟供奉,天天上香跪拜。不久,現觀音聖像處奇跡般流下涓涓瀑水,當年獲得大豐收。不久,胡農夫也被無罪釋放並過上了康莊生活。因觀音像出自於田瀧之間,所以又叫「瀧見觀音

  詩贊:莊嚴瀧見觀世音、妙香芬馥悅意常、般若真智施無畏、進趣真凈妙吉祥

  9.【施葯觀音】: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相傳山東登州府瘟疫盛行,許多病人不治身亡。觀音菩薩化身賣葯的老翁前來救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把此地瘟疫全部根除。表示觀音菩薩無時不惦念著世間疾苦,解救眾生病痛之中。

  詩贊:寂靜施葯觀世音、尋聲救苦難思議、諦觀圓照三千界、楊枝凈水洗凡塵。

  10.【魚籃觀音】: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 表《普門品》所說︰「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漁籃觀音即馬郎婦觀音故事,很生動。明宋濂有《魚籃觀音像贊》:「序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陝右金沙灘上有一美艷女子﹐絜籃粥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邪!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惟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糜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藏觀之﹐惟有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

  詩贊:除障魚籃觀世音、慈無能勝演圓音、精真洞然眾業海、六道群迷濛慈恩。

  11.【德王觀音】: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三十三身中之梵王身。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唐朝年間,淮西叛亂,朝庭派兵進剿,多次潰敗。當地百姓身陷戰亂,民不聊生。當時任朝廷小吏的裴度,到觀音廟去燒香求簽,觀音菩薩即現出「梵王」之身,用靈簽指點裴度平息叛亂,救百姓水火之中。裴度得勝回朝後,憲宗皇帝封爵位為晉國公,勛位為上柱國。裴度為感激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恩德,在淮西建了一座德王觀音廟,保佑一方蒼生。

  詩贊:赴感德王觀世音、性凈妙常香光嚴、慧啟群萌觀自在、梵王身相應現來。

  12.【水月觀音】:乘蓮瓣,立於水中,注視水面月影,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謂即胎藏界曼荼羅觀音之水吉祥菩薩。表三十三身中之辟支佛身。

  由於此尊觀音形像,多與水中之月有關,故被稱為水月觀音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或水吉祥菩薩這是觀世音一心觀水相的應化身。其形像有多種。有一種是站立在蓮瓣上,蓮瓣則漂浮在海面,觀世音正在觀看水中之月。另一種是以蓮華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蓮華左手作施無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種。其所以命名為水月觀音的緣由,也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因為其形像作觀看水中之月狀,也有是由於其形像浮在海上,猶如水中之月雲雲。

  一天,觀音菩薩來到姑蘇城(今蘇州),看到因為戰火,有數十萬百姓遭到金兵的殺害。

  觀音菩薩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這些冤魂。於是,菩薩化作一個美麗的婦人,手持楊柳凈瓶,來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頭疊成數丈高的高台,然後跏趺於石台之上,念誦大悲咒經》。每念一千遍菩薩便用楊柳在凈瓶中蘸一下甘露,灑向空中;然後插好楊柳,繼續誦念

  當地百姓看見一個美麗的婦人建台念經,十分不解,於是在旁圍觀,並且議論紛紛。觀音菩薩對眾人說道:「你們現在受金人欺侮,有數十萬人冤死,非常可憐。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緣來到此地,決心超度他們,所以發願築台,誦經四十九天,遍灑楊柳甘露使他們早日脫離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齋。等四十九天後我再與你們詳細解說。」眾人知道她是在無償替姑蘇人做功德就不再議論了。

  四十九天後菩薩經期滿,眾人也如期而至。觀音菩薩向眾人詳細解說了所誦經文。其中一人悟到:這個美麗的婦人就觀音菩薩化身。於是,他走上前拜道:「我聽說觀音菩薩時常雲遊人間,常常現出寶相,不知今天我們是否有福氣得見您的真身?」菩薩說道:「可以。」然後指了指河邊:「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薩嗎?」

  眾人順著菩薩指的方向望去,看見水中有一個影子,呈現出觀音菩薩的寶相。眾人急忙下拜。當時水中正有一輪月影,非常明亮,菩薩的寶相漸漸隱沒於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發現石台上美麗的婦女也消失了。眾人這才明白,美麗的婦女正是觀音菩薩化身。於是,眾人在菩薩誦經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廟,廟中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誦經灑水的法像,民間稱之為「灑水觀音」或「滴水觀音」。

  在河邊看到菩薩現出寶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長繪畫的人,名叫丘子靖。他為了讓世人看到菩薩的寶相,就將菩薩水月中呈現的寶相用工筆畫出,所繪製的畫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眾人無不叫絕。這幅水月中顯現的觀音菩薩像,世人稱之為「水月觀音」。後來,百姓紛紛向丘子靖求畫,並在家中供奉。至今,蘇杭一帶的民間所供仍以水月觀音居多。

  三亞南山寺三十三觀音堂為其設有道場水月觀音的圖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發現。法國羅浮宮美術館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種,相傳是唐代中葉所作

  詩贊:吉祥水月觀世音、寶光常寂照三途、解結怨瞋八難苦、周徧寂湛大悲母。

  13.【一葉觀音】: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

  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表三十三身中宰官身。《法華經》雲:「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眾生受人惱害逼迫,或驟遇災難險厄,若能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聞聲救苦,令其轉危為安,遇難呈祥。

  又相傳鄱陽湖一帶常遭水患,淹沒農田,沖毀房屋。一年盛夏之時,連降了一月的暴雨,湖水暴漲,巨浪滔天,眼看就要沖毀湖堤,洪水直下,一瀉千里,後果不堪設想,萬千百姓的性命繫於一發之間。觀音大士救苦救難,乘一片蓮葉浮於水上,風浪遂止,洪水漸退。百姓目睹觀音真身,紛紛倒地跪拜,感恩菩薩消退水災,救助蒼生。洪水退後,當地百姓紛紛捐款、出力,在湖中心建了一座觀音島,供奉觀音乘坐蓮葉消除水患時的真身法相,後人稱其為一葉觀音,以保此處永無水災

  詩贊:乘蓮一葉觀世音、解縈眾生煩惱結、法音常轉廣長舌定慧等持契果覺。

  14.【青頸觀音】:又稱青頸觀自在菩薩,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此菩薩化身頌揚觀音吞噬眾生身心毒性之功德,頸項因此而呈青色。表三十三身中之佛身。

  青頸觀音是從印度濕婆神傳說中得來名字,傳說濕婆神吞咽了龍王噴出的毒,使頸部受到燒傷而變青。將眾生苦難比作毒,青頸觀音為代眾人受難而吞下了毒,濕婆神的傳說表述了青頸觀音慈悲之心

  形象特點是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藥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又稱青頭觀音

  相傳有個叫賈一峰的商人夢見一首三面的青頸菩薩對他說了四句偈語:「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斗谷三升米,青蠅捧筆頭。」賈一峰按菩薩的指點平安回家後,頭抹香油與妻子一起睡覺,晚上前來殺他的康七因聞到香油而誤殺了自己的情婦賈妻。官府懷疑賈一峰殺了妻子,要將他打入死牢,就在縣令落筆時,一群青蠅飛來抱住筆頭。縣令問明原由後,最終找到了真兇。

  詩贊:勇健青頸觀世音大悲示現威猛相、晦闇長夜為燈燭、苦海波翻作舟航。

  15.【威德觀音】:箕坐岩畔,左手蓮花。表三十三身中之天大將軍身。

  相傳唐太宗率軍親征高麗期間,一次與前軍將領一起察看地形時,突然被早已埋伏的高延壽軍20萬圍困。激烈突圍鏖戰中,突見天降威猛將軍為其指路,所指之處皆系敵力量薄弱處,唐太宗率軍奮勇擊斬敵將,高麗將士紛紛倒伏,唐軍殺開一條血路,突圍成功並把高麗軍被打得大敗。

  詩贊:攝眾威德觀世音、摧破邪妖鎮魍魎、天大將軍度滄海、普門示現降吉祥

  16.【延命觀音】: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表《普門品》所說︰「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另外,《補陀落海會軌》有二十臂的延命觀音,但與此延命觀音無關。

  相傳太倉民間流行一種怪疾,無醫可治,民可不堪言。觀音菩薩聞之,化成一位癩頭和尚前來送葯治病剛開始百姓們都不相信,後來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婆喝了癩頭和尚用赤檉柳煮的葯湯之後,怪病奇跡般地好了老婆婆奔走相告,漸漸人們的怪疾痊癒了,正當人們要感謝癩頭和尚之時觀世音菩薩顯現真身,駕雲而去。當地人們為感謝菩薩恩德,便塑了一尊手持赤檉柳的觀音寶像供奉起來。

  詩贊:息災延命觀世音、滅諸咒詛毒怨害、懸示留礙輪回種、紫金光照覺滄海。

  17.【眾寶觀音】: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表三十三身中之長者身。

  相傳江北一帶百姓勤勞本分,可惜不懂營生,所以都非常貧窮有一個姓萬的老漢,信奉佛法家裡供奉一尊觀音菩薩像,此觀音菩薩身上掛滿了很多寶貝,尊為眾寶觀音,以期菩薩保佑家道興隆,一方昌盛。萬家人每天從早到晚虔誠的跪拜三次,其真摯之心感動菩薩。在菩薩感應下,勤勞善良的萬家人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家道也興隆了,四方鄰里紛紛效仿,形成一帶習俗,江北家家戶戶都供奉起一尊眾寶觀音像,以求菩薩保佑,合家興旺。

  詩贊:妙嚴眾寶觀世音般若光宣示真際、寂靜明心覺觀照、長者身相度群迷。

  18.【岩戶觀音】: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表《普門品》所說:「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之意。

  相傳有個叫吳璋的孝子為了尋找母親歷盡千辛萬苦。有一次,吳璋在途中毒蛇咬傷,生命垂危,觀音菩薩念其純孝,便現出大慈寶相,將吳璋救醒,並使他母子團聚。岩戶觀音護佑:慈孝義全,德行滿溢。

  詩贊:寂然岩戶觀世音、凈眼普觀周沙界、息滅三毒貪愛苦、蚖蛇蝮蠍出窟穴。

  19.【能靜觀音】: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表《普門品》所說︰「為求金銀琉璃(中略)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相傳開封城有一姓張的大戶人家,張家有三位公子,相繼取回三位兒媳,但從兒媳進門之日起,就和婆婆關系處之不洽,經常爭吵,家庭不和,吵鬧至雞犬不寧,乃至影響鄰里,引起眾人反感、生厭,搞得里外都不好做人。觀音菩薩化作一個化緣的「比丘尼」來到張家,向婆媳說了四句偈子:「靜慧如海累難修,百千萬劫化閻浮。心中常念觀自在甘露遍灑自圓融。」張家婆媳細細品味偈子意境,經觀音菩薩點化之後,張家婆媳不再爭吵,從此相敬如賓,家庭和睦

  詩贊:安穩能靜觀世音開示法藏戒定慧、三無漏學善護念、悲智雙運登覺岸。

  20.【阿耨觀音】:左膝倚背在岩石上,兩手相交,遠眺海面。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表《普門品》所說︰「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之意。

  相傳觀音菩薩化身一個化緣和尚來到揚州地界,看到一處煤礦即將塌方,立即告訴礦工此處危險,可礦工們都拿異樣的眼光看他,不予理睬。和尚又急找工頭去說,工頭怕延誤工期,對觀音的警告很是生氣,還大罵他多管閑事觀音一會應化為一個賣饅頭的美麗少女,對礦工喊道:「又甜又香的熱饅頭呦,免費送吃。」礦工們驚奇這等好事,都爭相出來搶吃饅頭,剛跑出。忽聽到後面轟隆一聲,煤礦塌方了。礦工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再轉回頭來看送饅頭少女,已不見蹤影,只見觀音菩薩端坐雲端,祥雲梵音,裊裊飄去。

  詩贊:觀海阿耨觀世音妙善圓明不思議、銷塵龍魚諸鬼難、度脫有情出淪溺。

  21.【阿摩提觀音】:又作阿么提觀音、阿磨[齒*來]觀音、庵摩[齒*來]觀音。意譯無畏觀音、寬廣觀音,即無畏自在菩薩。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一首一面四臂。其中三臂分持摩羯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一手結說法印;另一種形象為提棒騎獅的寶相,不過此相阿摩提觀音比較少見。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門身。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雲:「若有國土眾生應以沙門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毗沙門而為說法。」此菩薩化身頌揚觀音使眾生無畏無懼之法力

  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化作一老婦,用草索背著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官兵看見了,覺得非常驚訝,心想:這里的老婦竟然會有這么大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進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說,還有文獻記載。後人為了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位於大理與下關之間的大石庵(又稱觀音塘),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剎之一。

  在少林寺便供奉有提棒怒目的阿摩提觀音,表示匡扶正義、懲治邪惡象徵正氣凜然、無畏無敵。

  詩贊:無畏觀音阿摩提、毗沙門天威神力、顧盼微塵目雄毅、智慧照見離苦際。

  22.【葉衣觀音】: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表三十三身中之帝釋身。胎藏界曼荼羅也有葉衣觀音

  長安有一孤兒寡母,丈夫患肺癆去世了,母子二人無依無靠,以乞討為生,城中開米粥鋪的何氏夫婦收留了他們,把母子二人留在粥鋪里幫忙,何氏夫婦還經常把每天餘下來的粥救濟那些沒有飯吃窮人們,百姓都說何氏夫婦是大好人,一定會好人好報這一件件善事都被觀音菩薩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於是菩薩化身一位達官貴人,賜何氏夫婦一件碧玉如意,保佑他們生意興隆,無病無災,修習祈禱,健康長壽。相傳觀音菩薩身披一件八萬四千功德衣,把眾生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記錄下來。

  詩贊:圓明葉衣觀世音、三千威儀妙慈容、神光內凝覺真澄、心光發宣帝釋身。

  23.【琉璃觀音】: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氽來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高王觀世音經謂此菩薩能救諸苦厄,臨危急時若誦此經滿一千遍,則可變死者活人。表三十三身中之自在天身。

  據開元釋教錄卷十八載,北魏天平年間(534~537),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常事禮拜。後為賊所引冤屈入獄,臨刑之前夜,夢一僧來,教其誦讀此經,乃誦千遍。及至刑場,三度受刀刀折而不傷皮肉,監司怪之,遂免死,敬德夢醒大驚,朝廷第二天便將之無罪釋放。還而拜像,見觀音聖像頸項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眾。

  詩贊:凈妙琉璃觀世音、旋湛清瑩熙怡相、息諸災厄成虛凈、銷滅三毒證菩提

  24.【多羅尊觀音】: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又稱多眼觀音象徵觀音菩薩能夠觀照世間一切,無所不察。表《普門品》所說︰「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之意。

  北宋末年,朝廷為抵抗金兵入侵,四處拉丁從軍打仗,一位老阿婆,她的三個兒子都被抓去從軍,留下兒媳孫子相依為命,老阿婆坐在家門口天天盼著兒子早日歸來,常期以淚洗面,由於思兒心切眼睛逐失光明觀音菩薩憐其苦難,化作一個赤腳大夫為老阿婆治好了眼病,也保佑阿婆的兒子們從戰場上平安歸來。

  詩贊:救苦多羅觀世音、與樂拔苦現剎塵、甘露徧灑十方界、遍應六趣普現身。

  25.【蛤蜊觀音】: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表三十三身中之菩薩身。

  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據《觀音慈林集》卷下載,相傳唐文宗愛吃蛤蜊,沿海百姓月月進貢,弄得漁民苦不堪言。為完成進貢蛤蜊數量,常要冒著生命危險下海去捕撈蛤蜊,哪怕台風季節也要照常出海,許多漁船有去無回,致使家破人亡,百姓怨氣沖天。觀音菩薩知道人間苦難後,便隱身一隻五彩大蛤蜊內,刀不能開,摔打不碎。宮廷御廚便拿此蛤蜊覲見文宗文宗手托蛤蜊蛤蜊竟慢慢自動打開,還有陣陣仙氣飄出,定睛一看,裡面竟是一尊珍珠觀音寶像,見到蛤蜊內的觀音寶像後,文宗大驚之餘,忙下旨取消進貢蛤蜊,從此漁民又過上了安生樂業的生活

  詩贊:啟悟蛤蜊觀世音、慈誨愛語殷玄示、無礙神變覺有情、歷劫熏修應微塵

  26.【六時觀音】:左手執摩尼寶珠,右手持梵策,立像,常作居士裝束。

  因觀音六時哀憫護念眾生故名。何謂六時?佛經以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又以一年為六時,正月十六至三月十五為漸熱時,三月十六至五月十五為盛熱時,五月十六至七月十五為雨時,七月十六至九月十五為茂時,九月十六至十一月十五為漸寒時,十一月十六至正月十五為盛寒時。觀音大慈大悲,於此六時之中,時時在念記哀憫眾生,故而六時觀音法相深受民間大眾的喜愛與崇拜。《普門品》中說:「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而為說法。表三十三身中之居士身。

  佛陀住世以來,佛教徒中除「比丘」、「比丘尼出家教團。「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信徒為「居士」,居士世俗生活中從事信仰的活動。出家眾由在家眾供給衣、食、住等資具。在家眾則依出家眾,接受教育與清淨行為,兩者互相支持,共同修行正法

  經典記載,「維摩詰」以在家居士,宣說大乘佛教真理,於「般若、空」之思想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以闡揚大乘菩薩道之實踐,並說明在家信徒應行於善舉信仰教義用來教化世人與遵循理法,更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善良完美的品性。

  話說,這一年的萊州城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在大街的角落裡,一個彪形大漢躺在自己的肉攤子後面呼呼大睡,此人名叫孫乾,在萊州城做屠戶,有人說傻人有傻福,別看孫乾又黑又傻,可是卻娶了一房漂亮媳婦

  這會兒正值中午,沒什麼生意太陽照著人暖洋洋的,孫乾靠著牆壁打盹兒。此時,路上走來一人此人身穿深灰色長袍,頭束藍巾,腳蹬布鞋,一身打扮甚是簡潔,但是卻透著一股正氣這人走在路上一眼就看見了躺在牆邊的孫乾,眉頭一皺,走上前來,問道:「老闆這是你的肉攤啊?」

  孫乾被吵醒了,沒好氣地說:「是啊,怎麼了?」

  那人說道:「哦,沒什麼。」說完推起肉攤的車子就跑。孫乾大怒,起身就追,剛追了兩步,只聽身後「轟」的一聲,回頭一看,剛才靠的那面牆突然塌了,再轉臉看剛才推他車的那個人,正停在自己面前看著自己笑。孫乾咕咚跪在當街,朝那人磕了三個頭,多謝救命之恩,並請教恩人的姓名,以圖將來報答。

  那人擺擺手,道:「舉手之勞,何談報答,我這走了。」孫乾苦求恩人到他家坐坐。那人見孫乾如此誠意,便答應了,孫乾得知恩人姓關,是城南山下的居士

  兩人走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孫乾家,娘子不在家,孫乾把關居士請到上座,下廚燒水沏茶了。不一會兒,大門推開,走進來一位漂亮娘子。孫乾見娘子來了,就熱情地向娘子介紹救命恩人關居士,可是,孫娘子只是很冷淡地微微一揖便進裡屋去了,把丈夫和關居士冷落在一旁。關居士見狀,連忙推說家裡有事,告辭了。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這一天,孫乾早早地起來就開始收拾東西,准備去南山下面的林子里給娘子打點她愛吃的野兔子

  孫乾出城一路往南走,走了有二里地就到了山下的林子里。忽然看見迎面一隻黑熊朝他直奔過來,黑熊一巴掌打過來,孫乾就慘叫一聲出了好幾米,躺在地上,感覺胸口生疼,用手摸了一把,鮮血淋漓。孫乾心說,完了,兩眼一閉,竟暈了過去了

  也不過了多久,孫乾忽然覺得胸口又一陣疼,強忍著疼睜開眼,卻模模糊糊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孫乾帶著哭腔說:「哎呀,關居士,您,您也讓那黑瞎子給宰啦?行,這回咱倆一塊上西天見佛祖吧。嗚嗚嗚……」關居士看著孫乾是哭笑不得,說道:「這還沒到見佛祖的時候,你還沒死呢。」

  孫乾將信將疑,一歪頭,發現自己確實躺在一房間里。細問原委,關居士便給孫乾講自己是如何到林子里采葯,又將孫乾救出的整個過程。一月之內,被關居士連救兩次,如此大恩,孫乾給關居士磕了幾個響頭,要認他做大哥。關居士見他心誠就同意了。

  孫乾在床上休息的兩日,關居士跟他講了好多戒殺護生和佛法道理,孫乾聯想到自己這次差點喪命的經歷,向關居士發誓,從此不再做屠夫也不再打獵殺生過了幾日,孫乾身體恢復了,心裡掛念著家裡妻子,嚷著要回去。關居士說正好自己要去城裡辦點事兒,便一起上路了。

  孫乾回到家裡,大吃一驚,屋裡像被強盜洗劫過一般,娘子也不見了人影。孫乾擔心自己不在家的當口,娘子遭了什麼意外,趕緊到隔壁的劉婆婆家去問。

  劉婆婆見到孫乾,眼圈就紅了。告訴了孫乾事情的原委。原來孫娘子早就勾搭上了城東一個地痞流氓,這次趁孫乾出門,兩人走了家裡值錢的東西私奔了。

  孫乾聽後一屁股坐在地上,愣了半天。忽然一下躥起來,滿臉通紅,大叫一聲:「娘的,看俺宰了這倆人。」說完就往外跑。

  一旁的關居士把孫乾攔住說道:「你可知道姦夫是誰?你可知道他倆往哪走了,到時大哥你去。先跟我回家。」孫乾雖然一肚子火卻還是聽關居士的話。

  第二天,一切准備妥當,兩人一路向南去鳳陽府尋找孫乾娘子及其姦夫。

  兄弟二人星夜兼程,這一路上,關居士不斷開導孫乾,萬事都有因果夫妻隨緣,既然緣盡了,就該放下情執,才能得到自在。等快到鳳陽城時,孫乾心裡的氣已經消了一大半。這一日來到鳳陽府上,關居士說鳳陽府地界太大,還是先安頓下來再行尋找。

  次日,孫乾、關居士二人早早出門,在城內尋找孫乾的娘子及其姦夫,倆人來到了城南一座大宅邸,只見門前圍了好多人,孫乾好奇,對關居士說:「大哥咱們過去看看吧。」關居士點頭說好,倆人一起走了過去。

  人多擠不進去,孫乾就問人發生了什麼事。那人告訴他:「此處是鳳陽首富周遠山的住處,上個月從外地來了一男一女,周遠山看他們挺可憐的,便想收留他們在府下,誰想到這兩個白眼狼恩將仇報,居然偷了周老爺十兩銀子,被管家撞了個正著,這不,正跪在周府門口示眾呢。」

  等人群散去,孫乾定睛一看,好傢伙,地上跪著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娘子,旁邊那個男的自己也認識,就是平日里欺負自己的劉二。

  孫乾嘆口氣道:「唉,想不到他倆也有今天啊。」轉頭對關居士說:「走,大哥,咱走。」

  關居士陪著孫乾往回走,問道:「賢弟,不打那姦夫了?」

  孫乾說:「大哥,俺算是想明白了,人這一輩子就不能幹虧心事。有人在天上看著咱呢。」

  回到了萊州後,孫乾突然發現不知該干什麼去了。以前總是想著和娘子好好的日子,但現在孫乾放下了對娘子的掛念,加上孫乾本身就淡泊名利,沒什麼追求,這一下沒有了目標

  孫乾找到了關居士說出自己的疑惑,關居士為孫乾講解佛法:「我們人在這六道輪回中生而死去;死而復來。為人、為鬼、為畜生還是成佛做祖,全憑自己的所做所為決定。賢弟你現在了無牽掛,正好是修行時機啊。」

  孫乾經歷了這些事,聽了這些話覺得有理。回到家將自己全部家當變賣換了錢,送給了劉婆婆。自己隨著關居士一同出家修行去了

  好多年後,孫乾往生當天,整個萊州城都出現了異像,天空中出現了西方三聖接引像,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萊州城的轟動,有人說:「原來關居士就是六時觀音菩薩居士化身是他幫助孫乾往極樂世界的。」

  大家討論為什麼孫乾能得到觀音菩薩二六時中的守護?最後廟裡的老和尚說:「因為孫乾前世德行善,今生佛法的善緣又成熟,所以感召觀音菩薩兩次救命。並且孫乾的性子直,認了關居士大哥後,一心一意的跟隨關居士,對關居士言聽計從,關居士說什麼孫乾就做什麼,孫乾對關居士也就是六時觀音菩薩,如此虔誠、如此一心一意,才能夠菩薩守護,最後往生極樂啊!。」

  人們聽了老和尚的話後,都有了向善之心,從此在萊州城積德行善、修習佛法的風氣盛行,人們也都願意供養一尊六時觀音像來禮拜

  詩贊:凈光六時觀世音晝夜開敷慈音揚、普願輪回諸眾生、咸令安樂超出相。

  2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