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傑:心心之火33

  心心之火

  一點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點之正見,是真心透過無始劫顛倒妄想崩出的一點心光,雖不起眼,連成片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讓心光相續,慢慢總會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漸至頓,真心就會現前。(兩個心,一個代表真心,一個代表妄心,妄心可說靈感,未必究竟正確真心凡夫難現,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觀點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斷,不當之處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這是一些平時佛學群自己發的一些言論,多數是分享一文後發表的一點體會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許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網上查),下面言論,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2019.12.1-2 閑!(深度好文)

  什麼是閑?從世俗的角度來說,閑是忙的相對狀態。不停的忙著事業工作,我們容易身體累,若不勞逸結合,超過身體承受負荷,就叫過勞,長期過勞,就容易引起身體崩潰而死,稱為過勞猝死。可見忙併不是生命活著的意義所在。看看多少中青年,為事業奔波,忙得沒情趣享受生活,雲淡風輕,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小橋流水生活中的景緻,情調,都沒閑情欣賞體會,整天大腦里想的就是客戶生意,成本,管理,業績,投訴,發展,競爭……忙得孩子時間陪伴,伴侶時間交流,乃至父母都沒時間相處,看望幾次都不容易。如果一個人活到老忙到老,也許感覺很充實,卻只是一個勞累的命,這樣的一輩子難道就是生活意義所在?人身難得今已得,勞累一生為什麼。兩腿一蹬一生過,生死之事迷茫。知者必離覺悟人,當思此生何意義工作不忙,無所事事,失業在家等,我們說閑了。如果閑而不必為生計,養家糊口等擔憂,可以說閑就是大福氣,享清福。可是沒有智慧清福不易享。身體閑下來,妄心可閑不下來,妄心的習氣四處攀緣平時有個必須乾的工作,把妄心的攀緣精力吸引一大半過來,心有東西可牢牢抓住,故覺充實。閑在家啥都不幹,這妄心沒有一處有力的攀附著力點,如同下墜而四面沒有什麼可抓住的東西,所以很容易生出空虛,無聊,抓狂,迷茫,糾結,無精打采等等不良情緒。一天兩天有個適應過程還好,天天如此,非閑出病來不可。所以對許多人來說,平時忙慣了,想閑下來休息,一閑下來習氣可沒法消停,長假可沒辦法天天呆著不動,否則對講效率的習氣來說,這也太浪費時光了。於是大家最易想到能做的事就是旅遊,既有新鮮的事物景緻刺激而不無聊,又沒有上司客戶等的訓斥等煩心事,旅途奔波堵車都能忍下來,花錢而不覺得浪費。但如果細想一下,每次旅遊意義有多大?可能多數人除了覺得到過什麼地方外,卻並沒有學到什麼真實有很大意義事情

  現在的人很少能安安靜靜的享受寧靜,禪茶一味,靜坐,看書,寫作,交流,聽經聞法,享受閑暇時光,享受慢生活,享受清凈安靜,思考人生意義,反思自我……你讓他安安靜下來,他心就會急躁起來,沒什麼東西刺激可受不了。斷網了坐立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幹什麼好。有網路手機不離手,各種搞笑小視頻刺激,遊戲刺激,娛樂八卦刺激……思維如同一隻猴子,不是活躍,而是混亂,連看一部有意義的長電影都耐不下心來,而只喜歡短,一看就明,搞笑,另類,沒一點深度的視頻。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沒什麼新鮮好玩的刺激,就感到無聊死了社會節奏緊張,多數人很忙,但身體還是能擠出閑的時光來的,可是身閑之時,沒多少人能心也閑下來。

  大家有沒有想過,身體忙時為什麼身體會累?不忙之時為什麼心也會易累?生命在於運動,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就是機體的運行,不能停止,停了我們也死了。整個身體的活動,休息時可以不動,但不能長期不動,否則身體也會毛病。但運動過量,工作過勞,我們就會感到疲勞。乃至眼睛時間久了眼睛也累,耳朵聽噪音久了耳朵也累要休息,頭腦思考問題久了,腦袋也累,這都是六識攀緣六塵的結果,佛稱之為塵勞。楞嚴經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分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不好懂吧!上次,我們簡單概括為佛性為體,因體起用為心。真心本覺,即是佛心凡夫妄想分別執著,一步步迷失覺性,一層層給真心加上各種執著規律而成諸法如意的妄心。執著越重,業障越重,越不如意。我們這色身是真心在種種執著規則之下所現的,自然執著規則制約幻現。故所謂體能,精力,勞累,皆是受我們執著的制約。我們人道大家執著共業一致水平,幻現的共業色身我們說受自然規律制約,其實即是受我們業障制約。惡業越重,身體差,疾病短命;善業重,健康,體壯,長壽;凈業重,自由喜悅清凈,少欲,知足,不疲不倦等。一般人體,不吃可餓一周不死,無水兩天則不行。但對打坐入定的,幾天不吃不喝毫無影響,已是違背自然規律了。修念佛三昧的,九十天不吃不喝不睡,不飢不渴不眠,科學無法解釋,只能視之為神異,特異能力。其實都是心的業障不同而已,清凈不同而已。另外共業境產生的物質現象,是眾生共同業力的呈現,隨共業的善惡清凈不同,物質現象也表現不同。不是說金銀銅鐵等永遠都是科學研究的這個性質不會變化的。物質不是死的,是眾生心現的,業不同則性能不同,當成死物,則很多未解之謎永遠難解。例如發現的遠古鐵柱,露天不會氧化生銹,好像我們科技遠不如古人發達,生產的鐵比現在的性能好。其實是運古時眾生心比現在清凈,故同樣是鐵,與我們現在五濁眾生心惡現的性能就有差別。我們看無量壽經極樂金銀琉璃與我們此世界的就完全不同,清凈程度完全不同所致。就是我們現在常見到的高僧、佛等的舍利子,就是別業戒定慧凈業現的物質相,與常規物質差別大了,用科學按常規物質研究永遠看不到真實是什麼。

  我們凡心六識攀附六塵,只能在睡覺才能稍得休息,忙身累,閑心累,歸根結底心累。心能閑,無所分別,無所執著,如鏡映物,面對人事清清楚楚,佛性照常起用,但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六根不著六識六塵,故無塵勞。心是佛性自在無心運作,性無生無滅,起用不休,無我無作無塵,即無勞累,可精進不懈。我們常以凡心測佛智,如有的人認為阿彌陀佛無休無眠,不停接引十方眾生並要教化,壽無量,接引不止,教化不休,豈不是忙死了!佛忙嗎?忙就不是佛了。佛是全體佛性啟用,沒有分別,執著,不會攀緣。如本師所講,轉識成智,大圓鏡智,這比喻形象了。鏡子之所以為鏡子,覺照之性圓滿無缺,萬法皆平等覺知,而鏡子不會覺得不停映照萬物而會累,因其不著不染諸法,照而不照,能照而不言己照,並無要照的意識亦無要照的我,只是照性的妙用不生不滅,故不休不止。因佛不攀緣,所以佛出世,需要有緣眾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平時講法,一般都需對機眾請法,就是無問自說的無量壽經等亦是阿彌陀佛本願請法。如同鏡子雖能照萬物不息,沒人使用亦不利益於人。佛亦雖全知,亦需有緣眾請法,才能開示真理利益眾生。一佛出現,度化眾生無量無邊,而佛亦不說有眾生可度,有個眾生的心即是攀緣心。佛無攀緣心,為何出現於世,本師亦告訴我們,諸佛出世,乃酬願度生。成佛前曾經所發誓願成佛後就兌現願言。諸佛佛性圓滿顯露,但誓願各各差別,故依願示現化身,身光,壽量,眾生因緣等各各差別。所以佛經除了教眾生如何修行種種法門,對其土眾生有緣的諸佛誓願非常重視。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葯師佛大願,本師五百大願,地藏菩薩本願等等,因為諸佛成佛誓願都不虛發,諸有緣大菩薩亦如是,所發之願,必能踐行,我們可依願踐行,就能得願承諾利益,這可是修行中的大方便,亦稱借他力之法。

  色身是表,心是根本,身由心現,心若真閑,身即不會累。心若染塵,塵勞垢生,身心疲倦。心閑不是無所事事,一事不幹那是廢物!而是心不住著,做事如同無做,不去計較得失,計較我做了多少活,貢獻了多少功勞,這些都是塵,執著就成心事,心事多了就成塵勞,垢病。所以對智者來說,天下無事一顆閑心,來無事,去無憂自在一生無牽掛,不求名不為利。對愚者來說,無事非得自擾之,財色名食睡,萬般放不下,一生心累身也勞,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2019.11.29 大安法師至誠到了極點之人,可以感物!

  商丘開的典故很神奇,也很經典,從中我們也可看出許多佛理來。這個商丘開是農民,但心如白紙,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而且信得特別誠,真正是信以為真。幾十米高台,說跳下就賞一百兩金,毫不懷疑別人會拿他命開玩笑,也沒分辨這麼高會不會傷人,認為只是個表演,心無執著,結果就隨心如意,毫髮無損;別人又戲他遊河說對面山有個洞,有珠寶,讓其帶回來,其實大家都知道對面何來山洞珠寶子虛烏有的事,而商丘開卻信為真,絲毫不疑也沒考慮水深會不會危險,結果游水安全,去到對面也變現出山洞珠寶帶回來,真的心想事成;再一次主人家起火,別人都怕進入火燒身,而商丘開不知火危險,認為就是搬財物出來別報廢了,不知火能燒身而來去自如,一點問題沒有。別人因此認為他是有道高人,因為這些離奇的事一般只有神仙菩薩得道高人才能示現的神通妙用啊。而商丘開聽大家說了這種種危險,才真正害怕了,原來只是誠心,什麼也沒考慮過啊!

  孔子對此的解釋是,至誠之人,可以感物,可以動天地,感鬼神,在六合之內沒有違逆的事情,何況一點水火的危險怎麼可能傷害到。商丘開相信不存在的山洞珠寶,連不真的東西也出現了,沒有違逆他的心意這就妙了。

  對於這個典故你是怎麼看的呢?許多人可能會說,純粹扯淡!這典故乃瞎編的,不可能有這樣的事,完全違背科學,這麼高跳下會安然無恙,火海進出能不燒身,無中之物豈能變有?再誠心無知也不可能違背科學道理。剛出生的小孩也不知高處落下會摔死,火燒身會燒死,你看看拋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入火,能安然無恙嗎!這作者寫得也太扯了吧!這類人一般只信自己及自己能理解的知識為依據判斷事情真實與虛構,覺得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聖人沒有否認的事,他看不合理也可否定,這其實是一種嚴重的我慢心在作怪!對於尊重古聖先賢之人,一般不會輕易反駁否定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自己水平不夠,理解不了的事多了去,難道都是假的!不過孔聖人並沒有仔細講述其根本的道理何在,我們仍對此典故道理難於理解。對於我們學習佛法的,對事喜歡追根究底,總得說出個依據出來,才不致誤入迷信的范疇。一般學佛的,都了解有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人善人欺天不欺等道理,尤其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的事例,總會聽說過幾個,入水水不能溺,入火火不能燒,可能菩薩保護,使商丘開能逢凶化吉的道理吧。可商丘開並沒有念觀世音菩薩也沒求龍天護法保護啊!根本原因還在於其自己。

  其實佛早說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分別執著而不證得。」也就是說我們的自性諸佛是一樣的,性能不增不減,只是我們迷失了,若能回歸自性證得了便也成如來了也能轉物。為什麼我們不能證得呢,因為我們還存在嚴重分別執著,把分別執著消停了,自性就現前了,神通妙用具足了。所謂神通,人人本具,本來不神,科學人道共業規律的總結,若不違背科學就不神通,叫符合自然規律的正常現象神通違背科學規律,只是突破人道共業束縛,卻並非違背真理。佛告訴我們「宇宙法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家要明白,宇宙人生一切事相萬法,都是諸佛眾生的心變現的,其變化依據是心產生的識推動的,即是心想事成的真實之義,佛一句話到位「一切法心想生。」所以一切法都可歸結到心法,萬法不離心,所以心是核心,記住,此心指得是真心。妄心無體,完全無分別執著的心就是真心本來面目,即佛心,心起分別,由分別的深淺但能見性,就成菩薩緣覺聲聞之心,分別加執著完全把性障礙包裹住不見自性就成六道凡夫之心真心並非具體的相狀,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是性的啟用,性是心的本體佛性自性真如,法性,都是指此!性啟用成心,心現一切相,心生念識,心想致一切相成住壞空變化相續

  一切相皆心現,故相的本質是一樣的,真心想現黃金珠寶山石無所不能。但我們起妄想,分別能所,空色,黃金,泥土,沙石等,認為黃金黃金石頭石頭,是不一樣的東西。單純分別只是分別相上的不同,如同麵粉,想捏成什麼東西就是什麼東西,沒有規則,心照樣能轉變,變黃金石頭隨意。妄想分別又添加執著黃金石頭雖由相同質子中子電子微觀粒子組成,但不是隨便可排列組合的,必須經過核聚變逐步形成,沒特別條件是不能的,這就是又給心變化加上一條條規則,心就得按規則來現相了,不能如意變化了,點石成金就成了我們凡夫難於實現的事。所以真心就被我們妄想分別執著層層束縛住,變成層層障礙,或者說業障,心的功能妙用就被自我加上條條規則,完全失去了靈妙的性能而成了我們主觀意識造就的一顆妄心。雖然我們業障深重,什麼事都不微妙,卻還是核心的那顆真心在起作用,而現不如意的相,並非是另有一顆妄心在起作用現相。所以說我真心迷失了,覆上層層分別執著障,不能顯露妙用行住坐卧卻也是佛性的起用,日用而不知。水往低處流,燃燒放光放熱等等各種科學規律或說人道共業規律實則就是我眾生共同給我們真心加上的層層規則,結果我們迷失境界一致水平就共同依這些規則現出人道的共業境界,其它各道眾生亦復如是。如同法律規範我們什麼可作什麼不可為而約束我們的行為,不是心不能作的作不到。回到商丘開的例子,就是因為主人誠心,有分別,而執著心不起,高低沒有重力的執著不會產生傷害,過水沒有水會淹人的執著而不溺,眾人不見的山洞珠寶因沒執著而心能自在變現。剛出生的小孩雖對這些常識不清楚不記得,但沒有至誠心,雖剛出生,亦是帶著多生多劫的分別執著業力習氣,表層的意識不知,深層的意識刻在靈魂上的執著絲毫不減,故還是老老實實遵循人道業力規律

  2019.11.27-28

  什麼是覺悟?我們常把開悟比喻成覺醒,說明開悟很像從睡夢之中清醒過來。永嘉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夢裡山河大地,蟲畜飛鳥,眾生房舍,如同世間,甚至能飛升見天人下地獄般見惡境。這夢我們知道不是真實的,乃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別業幻境。但人在夢中難知夢,夢中的一切感覺真實實。入其夢告訴他是幻境他也不容易相信。有的夢中迷得深,六識全入夢中,游離身體的感觸意識非常微弱,我們常說這個人睡得死,把他抬到廁所里,他也醒不過來,中斷不了他的睡夢。有時夢裡也能覺知是在做夢,如果是美夢,我們也不願醒,但被人吵醒了,還是心生懊惱,我正夢著娶嬌妻呢,不行,再睡睡看能不能延續這個夢,當然中斷了就難相續了,這叫好夢留人睡。但很多時候我們覺知是夢,心想該醒來吧,在夢中意識卻無法作主,你醒不來!因為這意識夢中妄想分別執著是一體的,念念相續形成一股別業洪流,你沒辦法截斷這洪流,夢中意識不夠強烈。人是怎麼醒來的,一是能做惡夢被人追殺,被一槍擊中或跳崖等,在夢中出現生死,整個意識一震,相續中斷而跳出這個夢境。或從床上掉下來,或被人推等觸覺,從強烈的觸覺激發,致夢中六識中斷一識,一識斷而六識解,夢的境界就被破壞了,夢境粉碎而回到現實共業六識中來。或自然醒,所謂自然醒,乃是人稱生物鐘所致,和人設鬧鐘一個道理,鬧鐘是一個共業的音聲強烈刺激夢中的耳識,從夢中耳識截斷夢境相續生物鐘是內在的色身本身具有的見聞覺知性能,早上感覺睡足夠了,而產生力量中斷睡夢。生物鐘實在講是一種共業力量,如各種花草的開花結果,同一類植物有共同的生物鐘,如桃花盛開的時間到了,不同地方的桃花都像夢醒一般相繼開花,時間相差不大。如同人自然醒,各自身體機能勞累不同,自然也有時間早晚差異,但不會半夜醒或下午才醒,那叫異常,失眠,疾病植物如此,動物亦如此,如蟬,各自潛伏地里一年幾年,到蟬變知了時節,各自亦如同相互打招呼一般,一同蘇醒過來。我們說大自然很神奇,大自然是一種共業夢境別業必受共業主導影響,一顆炸彈身邊爆炸,一場大火燒身,這共業的力量使你喪命,也就把你從此生的人生夢中中斷,只是中斷不等於覺醒,分別執著的嚴重未變,又隨自己業力編織另一個人生之夢去了。如同我們做夢,有時一夢斷了,並不會蘇醒過來,又接著做另一個場面的夢境

  睡中有夢我們稱為做夢,是六識妄動還未消停,夢多,六識休息不足,我們說睡眠質量不好。睡中無夢境我們稱為睡眠,六識寧靜下來身體也在休養生息。不管有夢無夢,我們睡夢都是相對的別業境界,無夢要醒與上面有夢的道理一樣。不管好夢留人睡,惡夢催人醒,夢的境界相對人生境界相差懸殊,穩定性差,清醒有期。我們因此容易認識到夢的虛幻性,不實性。而人生六道輪回境界亦是夢幻,共業夢境,這大家就不易覺知了。夢境中不是生死或外境刺激都不易中斷妄想洪流蘇醒過來,人生共業洪流更是如此。人生夢一場,不到死亡,夢境不斷,想從中自在覺醒,生死自在,就必須修學佛法,覺悟之法。一般六道凡夫,沒有宿命通,又是分斷生死,即使從人道死,再投生人道,雖是同一個共業境,但對自己來說卻是不同的夢,再生而為人是全新的一場夢,與前世一場夢無法交感,故不相信輪回的人常說,怎麼不見死去的人回來告知輪回真相。一般人隔世之陰,又托生新的色身,豈能以原來形象去告知故友。就是那些能憶起前世的所謂再生人,以一個全新的生命形態告之上世的友人,大家也往往難於相信。哪怕因特殊因緣能回憶起前世,知道輪回是真,也不是覺醒開悟,只不過是從一夢轉入另一夢,隨業力流轉,作不得主,不能破除這輪回大夢,見到真實法性,那才是覺醒。

  怎麼在這人生夢中覺醒,那就得修學佛法。佛是覺悟之義佛法即破迷開悟之法。最基本的,讓你認識人生宇宙真相善惡是非對錯,而不是完全做夢一般迷惑顛倒,隨業力習氣造作,稀里糊塗,讓你做人生行為造作,當為當不為,自己能作得主。接著,要了人生如夢六道不是真實的實相境界,乃是眾生共業幻境人生夢中知是夢,如同我們作夢之時能覺知是在作夢,做個清醒人。但這離覺醒還遠,知夢難醒,還得深入修凈業清凈身口意三業,尤其意業。靜心,消減妄念不著色相打坐,修禪,修定,如同在夢中時時叮囑自己這是夢,不住著,要清醒過來。這是時間的漸法修持過程,積聚使自己清醒因緣力量。漸法不是清醒關鍵,無法使你從人生夢中覺醒過來,必須是頓悟,但沒有漸何來頓!佛法是發菩提心為求覺悟目標明確,一切修持為求覺悟外道沒有這個菩提心修持樂諸見。從人世間的粗色相,至禪定境界的妙色相,乃至入空定境界的妙空。六識六塵相續心念不滅夢境不破,所以不論修持怎麼深入精微,卻總在夢中凡夫境界。沒有想到還有覺醒過來的境界,只有打破六道夢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了這個夢境才會覺醒見到自性本來面目,這才叫明心見性見性開悟禪宗外道也修四禪,但修禪定不是為求境界,而是在禪定中有力量境界,見自性禪宗常言,前念已滅,後念未生,個中就是你本來面目。我們凡夫妄念紛飛,根本見不到心念生滅相續,所以要參禪降伏心念,大凡禪師開悟時不是在禪定境界相續時,而是平時修成深厚的禪心,如同人在夢中努力想醒過來,半夢半醒睡夢很淺之時,突然杯子摔碎一激發,如虛雲老和尚,或被另外一個禪師一句棒喝或一記耳光等一下意念頓息,見到妄念已滅,妄念未起之真如法性境界,一見之後,便是永恆,時間空間皆滅,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但無始劫習氣是說了就了,外加五蘊色身牽引,此見性境界不能保持,後妄念再度生起,大千世界又在目前,但見性之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見性起修,禪師就慢慢能自主入定進入開悟境界,而能了知多生多劫宿世因果,並能入定觀察別人因果。打個比喻,如同現在玩電腦遊戲,我們凡夫如同遊戲中的人物,隨早已編好的運行程序行為造作,茫然不知,人則隨宿世業力因緣形成今世的遊戲角色,又隨宿世的習氣而造就今生的行為習慣。一般修行人則如同遊戲里的智能程度高的角色能力大,靈活度大。證果的阿羅漢則如同雖身在遊戲里,又能入定出離遊戲,可查找其它遊戲角色的宿世檔案,及未來角色走向。我們凡夫六道如遊戲角色生死輪轉,可復活,卻不能離開遊戲,阿羅漢知遊戲是幻,此生業力了結,角色圓寂後,就可隨自心出離遊戲,不會困在遊戲之中了生死自在,亦可再入遊戲對境修持圓滿自己心性,但遊戲角色不是自身,只是化現,自己成玩遊戲的真實人了。而諸佛菩薩早如同我們在玩遊戲的活人,不在遊戲里,而在實相中。遊戲中自己的角色只是化現的一個化身代表諸佛菩薩度化遊戲里的迷惑角色。所以諸佛菩薩在遊戲里是大自在的,不像剛證果的阿羅漢角色還在遊戲里,神通需入定才能使用。諸佛菩薩如我們操作打遊戲,角色任務明明了了,故有什麼問佛問大菩薩,無需多此一舉做什麼入定模式,直接就可明了告訴你,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你是遊戲里的一個角色,而諸佛菩薩是玩遊戲的活人。所以諸佛菩薩能轉境,如同我們玩遊戲能改變參數,讓遊戲場面環境變化。所以:

  凡夫遊戲中,開悟出遊戲。

  聖者遊戲外,人生一場戲。

  凡夫戲子,入戲太過深。

  戲心成一體,隨戲生悲喜。

  聖者六道,實乃玩遊戲。

  隨緣戲子不被戲轉心。

  明了悟自心,謝幕得安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