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教義及主要佛經簡介

uploads/content/2022/may/1fd558aab0515f7410aecb5ee0218f12.jpg" />

一、基本教義

  從某種意義上,佛教教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關於因果修行的理論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實踐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說教方面。佛教善惡因果觀與修行法門,既與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說教有共通之處,又自有其殊勝之處。二是關於生命宇宙真相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理論方面、哲學方面、辯證思維方面。佛教關於生命宇宙真相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禪悟基礎上的成果。當然,從具體內容上看,這兩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開來的。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以及自成一體的密宗法義等。現將佛教的基本教義簡介如下。

  緣起

  緣起,即諸法因緣而起。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曾經給緣起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中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中,說緣起有11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在《造塔功德經》中,有法身偈(又作諸法緣起頌)雲:“諸法因緣生,我說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是說”。在《初分說經》卷下中,有緣起偈(又作緣起法頌)雲:“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緣起之理為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觀世界觀

  所謂緣起論,即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緣起論是佛法代表,是佛教世界上其它宗教古今任何哲學流派相區別的根本特徵。緣起論系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教法均以緣起論為依准。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還是大乘佛教,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緣起論為其根本教理,反之,則不能稱為佛教。隨著佛教的發展,以緣起論為根本教理,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緣起系統教說。

  法印

  所謂法印,即作為印證是否合乎佛法標準小乘佛教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說。

  所謂三法印,即《雜阿含經》卷10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盤寂滅”。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所謂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經》卷18所說:“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盤永寂”。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皆苦,涅盤寂靜

  所謂五法印,即《菩薩地持經》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則成五法印。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盤寂靜

  大乘佛教則以諸法實相作為法印,稱一實相印。所謂諸法實相,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此系佛陀覺悟內容,本然之真實佛教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之真實相狀,故稱實相。

  四諦

  四諦,又作四聖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1)苦諦:指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充滿了痛苦煩惱。(2)集諦:集是集合、積聚、感招之意。集諦,指眾生痛苦的根源。謂一切眾生,由於貪、瞋、痴等造成種種業因,從而感招未來生死煩惱苦果。從根本上來說,眾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即對於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無知;正因為無明眾生才處於貪、瞋、痴、慢、疑、惡見等等煩惱之中,由此造下種種惡業;正因為造下種種惡業,又使得眾生未來要遭受種種業報。這樣反覆自作自受輪迴不休。(3)滅諦:指痛苦的寂滅。滅盡三界煩惱業因以及生死輪迴果報,到達涅盤寂滅的境界,稱為滅。(4)道諦:指通向寂滅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認為,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脫離生死輪迴苦海,到達涅盤寂滅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種悟道成佛的途徑,又稱八聖道。即:(1)正見正確見解,離開一切斷常邪見。(2)正思維正確思維,離開一切主觀分別、顛倒妄想。(3)正語:正確言語也就是妄語、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4)正業:正確的行為活動,也就是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諸惡莫做,眾善奉行。(5)正命:正確生活方式,即遠離一切不正當職業和謀生方式,如賭博、賣淫、看相、占卜等。(6)正精進正確努力,去惡從善,勤奮修行,不懶散度日。(7)正念正確的念法,即憶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時時以惕勵自己。(8)正定正確禪定,即專注一境,身心寂靜,遠離散亂之心,以佛教智慧觀想事物道理,獲得人生覺悟

  十二因緣

  所謂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環節一環套一環,順逆都互相緣生緣滅,故稱十二因緣。具體而言:(1)無明緣行:無明,指眾生佛法真理、對宇宙人生真相無知狀態。正因為無知,由此產生行,即盲目的沖動,亦即意志活動。(2)行緣識:正因為有意志活動,因而產生心識,識即精神活動,指按照意志活動投生後產生最初的意識。(3)識緣名色:由於心識活動而形成精神物質的胎質。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質,物質方面的形體。(4)名色緣六處:六處,又稱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認識器官。這時,胎質逐漸成熟,即將誕生。(5)六處緣觸:觸指接觸,指胎兒出生後,六種感覺和認識器官與外界接觸。(6)觸緣受:受即感受、接受,由於身心逐漸發育,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接觸頻繁,而產生相應的或苦或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7)受緣愛:愛指愛欲、貪愛,隨著年齡的增大,在不斷感受的基礎上產生分別心,有了愛惡之情。(8)愛緣取:取即執著、追求,正因為有了貪愛,到了成年以後,愛欲強盛,開始對外界執著追求。(9)取緣有:這裡的有,指思想、行為所產生的難以抹掉的後果,即業,分為善、惡、無記三種性質的業。由於執著,造下了種種業。(10)有緣生:正因為有了業,這種業必然產生未來果報使人死後重新投胎受生,從而導致來世的再生。(11)生緣老死:有了生則必然招致老、死。這樣,十二個環節輾轉不斷地生死輪迴,互為因緣即是十二因緣。由此可見,眾生之所以有生死輪迴種種痛苦煩惱,根源在於無明,即對生活真實無知。反之,只要破除無明就可以滅除生死輪迴痛苦而獲得解脫佛說:“無明的起源不可見,不可假定在某一點之前沒有無明”;但同時,佛又說:“凡是真正見到苦的,必也見到苦的生起,必也見到苦的止息,必也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因緣包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兩重因果關係,稱為三世兩重因果

  因果業報

  因果,或稱因果律,為佛教教義系統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的基本理論。謂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則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認這種因果之理的存在,則稱“拔無因果”。《地藏輪經》雲:“拔無因果,斷滅善根”。《中阿含經》卷14雲:“不畏後世,無惡不作”。

  佛教因果問題上反對四種邪執:(1)邪因邪果,即將萬物生起原因歸結為大自在天等超人格力量。(2)無因有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果,但此果的原因是難以探究的,故否定此果的起因。(3)有因無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因,但此因的結果是難以探究的,故否定此因的結果。(4)無因無果,即否定因果二者,不承認一切因果

  佛教認為,眾生的行為能引生異時之因果,善之業因必有善之果報,惡之業因必有惡之果報,此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或稱善因樂果、惡因苦果。這種因果之理,儼然不亂,稱為因果業報,又作因果報應、善惡業報。若從實踐修行上論因果關係,則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這稱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謂三世因果,多系指異熟因和異熟果之因果關係而言。亦即認為現世之罪苦樂,乃前世所造善惡諸業的果報;而今生之善惡行為,亦必將影響來生的罪福報應。《因果經》雲:“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與三世因果密切相關的是三時報業,所謂三時報業,即根據善惡業因所招感異熟果的時間,分為:(1)順現業,即現在世造業,現在世受報。(2)順生業,即此世所造業,下一世受報。(3)順後業,指此生所造業,在多世以後受報。《大寶積經》雲:“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對因、緣、果的具體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四緣即:因緣、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五果即:異熟果(又稱“報果”)、等流果、士用果(又稱“士夫果”)、增上果、離系果(又稱“解脫果”)。以上概念的具體含義在此不詳細介紹。

  與因緣果報密切相關的一個概念是業。業,音譯作羯磨,造作之義。意謂行為、作用意志身心活動。若與因果關係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的力量善惡之業有生起苦樂之果的力用,稱為業力。業的果報,則稱業報,又稱業果,即善惡業因招致的苦樂果報。業,本為印度自古流行的一個重要思想佛教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思想,作為佛法的重要內容

  要指出的是佛教雖然強調因果則是普遍的宇宙規律,但並不承認宿命論。佛教在強調業力的同時,也充分肯定心力作用。認為心能造業,心也能轉業,業力心力是相互作用的。《優婆塞戒經·業品》雲:“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宗喀巴顯密次第科頌》雲:“業果若不定,便成無因果;業果若決定,眾生成佛。當知業可轉,如二水相投:熱多冷從熱,冷多熱從冷”。徹悟禪師雲:“業由心造,業隨心轉”。

  三界六道

  三界六道佛教業報輪迴說的主要內容佛教認為,眾生由惑業之因(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果報,如車輪之迴轉,永無盡止,故稱輪迴,或生死輪迴輪迴轉生。

  三界,指眾生所居住的三種世界,或者說三類生存形態,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睡眠欲等多種慾望眾生所居之世界,其間男女參雜而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欲界眾生苦樂相差很大,包括: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為六道眾生雜居之地,故又稱雜居地。

  色界,指遠離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凈色質的眾生所居之世界。這裡的色,指色質,亦即物質。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無男女之別,其眾生皆由化生,以光明食物語言。其身體物質環境清凈美妙。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為四級,即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其中,初禪、二禪、三禪各有三天,第四禪有九天,共十八天,稱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指超越物質(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識四種精神現象而沒有物質現象(色)。此界眾生身體亦無物質環境,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中,故稱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分為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稱為無色界四天

  欲界、色界、無色界果報雖有優劣、苦樂差別,但都屬於生死輪迴之迷界,故為聖者所厭棄。

  六道,又稱六趣,指眾生以自己所作的行為(業)而趣向來生六種生存形態或生存世界,亦即眾生生輪迴六種去處,分別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被稱作三善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被稱作三惡道。除了天道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以外,其餘五道皆屬於欲界。六道三界概念是互相重合的,通常稱三界六道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為追求智慧、獲得覺悟而進入涅盤境界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和途徑。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七個方面。

  四念住,又作四念處,指四種以智觀境的方法,即:(1)身念處,觀身不凈,觀此色身皆是不凈,破除凈想的顛倒。(2)受念處,觀受是苦,觀一切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悉皆是苦,破除樂想的顛倒。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3)心念處,觀心無常,觀此識心念生滅,更無常住,破除常想的顛倒。(4)法念處,觀法無我,觀諸法因緣所生,空無自性,破除我想的顛倒。

  四正勤,又作四正斷,指四種正確修行努力,即:(1)已生惡令其斷滅。(2)未生惡令其不生。(3)未生善令其生起。(4)已生善令其增長。

  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指四種可以得到神通如意的定,即:(1)欲神足,由希慕、意欲發起的定力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2)勤神足,又作精進神足,由精進修行發起的定力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3)心神足,又作念神足,由心念發起的定力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4)觀神足,又作思維神足,由觀想思維發起的定力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

  五根,又作五無漏根,指五種生起、增上一切善法的根本,即:(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善法。(2)精進根,於正法修行,精勤不斷。(3)念根,於正法憶持不忘。(4)定根,修習禪定,心不散亂。(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

  五力,指由五根增長所產生的力用,即:(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除疑惑。(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除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除邪念。(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除昏沉散亂。(5)慧力,慧根增長,能破除煩惱三界見思之惑。

  七覺支,又作七覺分,指達到覺悟的七種次第或七種智慧,即:(1)擇法覺支,以智慧辨別、選擇所修之法的真偽、正邪。(2)精進覺支,勇猛精勤地修習正法,無有間雜。(3)喜覺支,契悟正法心得歡喜。(4)輕安覺支,又作除覺支,斷除諸見煩惱,得身心輕安愉快。(5)念覺支,思維、憶持所修之正法。(6)定覺支,攝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覺支,能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心無掛礙。

  八正道,又作八聖道,指通向涅盤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具體內容見前面所介紹。

  涅盤

  涅盤,意譯作滅、寂滅、滅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煩惱無明後所證得精神境界,這是一種不生不滅、超越生死、永恆安樂境界。此外,出現於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迦牟尼),其肉體之死,稱涅盤(寂滅)、般涅盤(圓寂)。後來,也將佛教高僧大德的死亡,稱作涅盤、般涅盤

  小乘佛教涅盤分為有餘依涅盤和無餘依涅盤,或略稱有餘涅盤和無餘涅盤。前者雖斷煩惱,但肉體殘餘之依身)仍然存在;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肉體殘餘之依身)已滅,生死之因已盡,眾苦永寂。

  大乘唯識學派則將涅盤為本自性清凈涅盤、有餘依涅盤、無餘依涅盤、無住處涅盤四種。本來自性清凈涅盤,指一切事物的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亦即真如、實相;無住處涅盤,或略稱無住涅盤,指依於智慧,破除無明,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不滯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眾生而不滯於涅盤之境地,即所謂不住生死亦不涅盤

  北本《涅盤經》卷22稱,涅盤具足常、樂、我、凈,謂之涅盤四德。涅盤境界為永遠不變之覺悟謂之常;涅盤境界無苦而安樂謂之樂;涅盤境界自由自在、毫無束縛,謂之我;涅盤境界煩惱染污謂之凈。南本《涅盤經》卷3稱,涅盤具足常、恆、安、清凈、不老、不死無垢快樂謂之涅盤八味。以涅盤八味配涅盤四德,則常、恆為常,安、快樂為樂,不老、不死為我清凈無垢為凈。

  總之,涅盤是一種超越生死輪迴之迷界而獲得覺悟解脫的絕對境界,它雖然是修因感果而得,但不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因而是唯一不變的、永恆的。這種境界佛教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一種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超越人天福報的終極存在狀態。而且,涅盤境界並不是只有死後才能達到。只要證得這種境界,生與死的分別對證道者而言已經失去了意義,不管是在生還是死後,他都將永遠處於沒有煩惱、沒有迷惑的大自由、大自在中。

  密宗法

  在佛教教義中,密宗教義系統具有其顯著的獨特性密宗認為,佛教其它諸宗的教義,是作為應化佛的釋迦牟尼娑婆世界眾生所作的教化,是顯教;惟有密宗教義,是作為法身佛的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之內眷屬,宣說佛自內證之境界,深妙奧秘之秘密法門,是大日如來真言教法。密法於釋迦牟尼入滅後之八百年,由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親從金剛薩埵受之而流傳於世。

  密宗兩部根本經典是《大日經》和《金剛頂經》。以《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依此書所畫之曼荼羅,稱金剛界曼荼羅;以《大日經》為根本經典依此書所畫之曼荼羅,稱胎藏界曼荼羅。金剛界和胎藏界,為密宗的根本二部。密宗認為,宇宙中的一切皆為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所顯現。金剛,喻如來秘密智慧如來內證之智德,諸佛成就的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等智慧,其體堅固,能摧破一切煩惱不為一切煩惱所破,猶如金剛之堅固故稱金剛界。胎藏,有隱覆、含藏二義;如來清凈理性(即始終不變之本具理體,本來存在之永恆悟性),存在於一切之內,由大悲哺育,猶如胎兒在母胎之內,或謂如來的理法身具足一切功德,然隱藏在煩惱而不顯現,故稱胎藏界,又稱大悲胎藏界。

  密宗的基本思想是《大日經》中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其大意是指,首先要發起立志成佛菩提心,這是成佛的種因;其次要有救度眾生大悲心,這是增長各種菩提功德的根本之所在;再者,為證得菩提,救度眾生,可以運用一切方便法門在一情況下,可以不拘泥於某些戒律

  密宗法義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成“六大體大”、“四曼相大”、“三密用大”等。

  所謂“六大體大”,指地、水、火、風、空、識六大乃諸法體性,為構成有情無情一切世間萬法之要素。其中,前五大為色法,後一大心法。地大,指一切堅性的東西;水大,指一切濕性的東西;火大,指一切暖性的東西;風大,指一切動性的東西;空大,指一切無礙之物;識大,指一切諸法的了別特性密宗認為,有情識的生物有心,叫有情有心;無情識的草木金石也有心,只不過草木金石之心猶如靜水無波,或如同動物冬眠冰凍了而已,叫非情有心,例如花木向陽盛開,即是花木有心而向陽。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遍滿一切法界,雖一塵一毛亦必具有六大,無一不為六大所造。換言之,地、水、火、風、空、識六大互具其它,互遍無礙,即六大無礙之義

  所謂“四曼相大”,即四種曼荼羅周遍於萬法,攝盡萬法之相狀。曼荼羅,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有輪圓具足、極味無比、養育佛種、聚集聖眾之義密宗用來形容菩提境地萬德圓滿佛果密宗行者修法時,將曼荼羅作為觀想對象,然後將自己置身其中,將“我”與“佛”變為一體,以達到即身成佛境界在此曼荼羅也是密宗修行的壇場、道場。所謂四種曼荼羅,即:(1)大曼荼羅,指諸尊相好具足之身;是表示宇宙全體的形相,是萬事萬物的普遍之相,相當於大日如來相好具足身。(2)三昧曼荼羅,指諸尊所持刀劍、輪寶、金剛、蓮花等表示本誓的標幟;相當於大日如來的意密。(3)法曼荼羅,指諸尊之種子真言;相當於大日如來的語密。(4)羯磨曼荼羅,指諸尊之威儀事業;相當於大日如來的身密。

  所謂“三密用大”,指身、語、意三密之作用周遍於法界,賅遍宇宙萬有。密宗認為,佛之三密不可思議,一切形色為佛之身密,一切音聲為佛之語密,一切觀想意念為佛之意密。眾生身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意觀本尊(意密),則稱眾生之三密。佛之三密加護、攝持於眾生之三密,稱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與眾生之三密相應融合,稱為三密相應(三密瑜伽)。若修行者能與本尊三密相應(三密瑜伽),達到與本尊一體化,則可以即身成佛

  由於密宗修法頗為神秘而復雜,有結印、持咒觀想、結壇、供養本尊,修氣、脈、明點,以至樂空雙運等,密宗本尊多為忿怒諸尊,形象猙獰兇惡,有的雙身赤裸擁抱,且多以骷髏毒蛇、人首、屍體等為裝飾,世人對此頗多誤解。因此,密宗非常重視師徒親傳,強調密宗不可濫學。藏密在歸依三寶之上,更置歸依上師喇嘛)一項,共為四歸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