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根本分裂」與「枝末分裂」

部派佛教的產生

  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際,佛教生了分裂,從此佛教進入了所謂的“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時間範圍大概從公元前4世紀持續到公元2世紀。

佛教分裂的必然

  在釋迦牟尼入滅之後不久的一段時間里,因為佛教徒人數相對比較少,傳播的範圍還比較有限,所以佛教徒之間的矛盾還不突出。但是隨著佛教逐漸向古印度各地傳播,它的影響越來越大,信眾越來越多,那麼各地區僧團之間的矛盾也就必然的越來越難以調和。就在釋迦牟尼入滅後百年之際,佛教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形成了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系統,史稱“根本分裂”。之後,在這次分裂的基礎之上還不斷的有小的分裂發生,並形成許多宗派,史稱“枝末分裂”。這些分裂持續的時間較長,大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到公元2世紀,因此這一時期佛教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本分

  “根本分裂”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分裂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這次分裂決定了“部派佛教”的基本格局。關於這次分裂的直接原因,有南傳佛教的“十事”與北傳佛教的“五事”兩種說法

  據南傳佛教的史料《島史》和《大史》所載,這次分裂發生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的佛教第二次集結。集結是指全國佛教徒們聚在一起討論佛法,制定佛教經典的會議。在這次集結之前,居住在印度毗舍離的許多比丘出現了違反教規的現象,這突出的表現在他們向人收取錢幣等十件事情(即“十事”)上。這些現象被一個來自西印度比丘耶舍所發現,他極力勸告違戒的比丘改過,但沒有成功。後來,他在毗舍離組織了有全國僧人參加的佛教第二次大集結。在這次集結中,少數有地位的上座長老主持通過了宣布毗舍離的比丘的行為是犯戒的決議。可毗舍離的比丘對決議不服,又另外舉行了一次集結。此後,佛教就發生了分裂。認為“十事”是犯戒的教徒形成上座部,認為“十事”是不犯戒的教徒形成大眾部。

  據北傳佛教史料《異部宗輪論》所載,“根本分裂”是因為佛教徒們對一個名叫“大天”的比丘所講的“五事”看法不同才產生的。大天認為,原始佛教修行最高境界(阿羅漢果)仍有五種局限,即阿羅漢仍有普通人生理機能;仍有無知地方;仍有猶豫的時候;仍然需要別人的指導;仍然有痛苦感覺。這五種局限就是“五事”。反對這“五事”的一些長老就形成了上座部,贊成這“五事”的大多數的佛教徒就形成了大眾部。

枝末分裂

  在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之後,佛教又進一步的不停分裂,這個過程史稱“枝末分裂”。關於“枝末分裂”的情況,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也有很大不同。

  據北傳佛教典籍《異部宗輪論》所載,部派佛教共分出為20部。過程為,在釋迦牟尼入滅二百年後,大眾部開始分裂,先分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和雞胤部,後又分出多聞部和說假部,最後又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共8部。在釋迦牟尼入滅三百年後,上座部亦開始分裂,先分出說一切有部和雪山部,然後從說一切有部分出犢子部,從犢子部又演化出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化地部,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最後又從說一切有部分出飲光部和經量部,共10部。大眾部8部、上座部10部再加上原來的大眾部和上座部,共有20部。

  據南傳佛教的典籍《島史》、《大史》所載,部派佛教共分出為18部。分裂過程為:先從大眾部分出牛家部(雞胤部)、一說部和制多山部,從牛家部又分出多聞部和說假部,共5部。上座系統先分出化地部和犢子部,從化地部又分出說一切有部和法藏部。說一切有部又演化出飲光部、說轉部、經量部。從犢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賢胄部、六城部(密林山部)和正量部,共11部。大眾部5部、上座部11部再加上原來的大眾部和上座部,共有18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