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概要(十門分列中前九門)
謹釋此經,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計為一、教起因緣。二、本經體性。三、一經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攝。七、部類差別。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十、正釋經義。
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此與天台宗之五重玄義,大同小異。雖詳略取捨稍別,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了,使讀者先識總體,後研經文,綱舉目張①,易於領會。此亦類似近代書籍中以概論為首也。今則名為概要,是為貳。(最後之一門,方依經章次注釋經文,是為三。)
【注釋】
① 綱舉目張:
《漢典》:大綱帶動小目,舉一綱而張萬目。比喻條理分明。也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環節,帶動次要環節。
【譯文】
現恭慎地注釋這部經典,特依據華嚴宗的方法並以《阿彌陀經疏鈔》為例,將本經總開為十門:分別為,一、教起因緣。二、本經體性。三、一經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攝。七、部類差別。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十、正釋經義。
前九門是總論全經的綱要宗旨及部類差別等,這與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大同小異。雖然詳略及取捨稍有差別,總之,都是將這一部經的綱要,在正式解釋經文以前進行綜合論述,發揚闡明清楚,使讀者先能認識這部經的總體,然後再研習經文,綱舉而目張,更易於領會。這種方式也類似於近代書籍中將概論放在首位一樣。如今將其命名為概要,作為第二大章。(最後的一門,才是依據本經的章節次序逐一注釋經文,其作為第三大章。)
恩師早年講解青蓮法師的《地藏經科注》,概論部分就是用的五重玄義(前面注釋中已有,即(1)釋名(2)辨體(3)明宗(4)論用(5)判教),章節劃分相對簡單一些。本經稱為中本《華嚴》,而《佛說阿彌陀經》被稱為小本《華嚴》。凈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在禪宗盛行的時代,特意用華嚴宗的十門開啟來註解《阿彌陀經》,也就是《阿彌陀經疏鈔》,是頗具深意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阿彌陀經》雖然篇幅不大,但其份量卻可以與華嚴齊等,從而喚起當時的大眾對於凈土法門的重視。故而,本經念老用十門開啟自然是順理成章。
一、教起因緣
教起因緣①者,明大教所以興起之因緣。初明大教與凈土法門之興起。次則詳述本經興起之因緣。
夫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法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②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華嚴性起品》:『如來③、應供④、等正覺⑤性起⑥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⑦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⑧,自始至終,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稱讚凈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唐譯本)雲:『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凈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何以故?如《彌陀疏鈔》雲:『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⑨,久經多劫⑩,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可見凈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凈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下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
【注釋】
① 因緣:
《佛學大詞典》:為因與緣之並稱。因,指引生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之間接原因。依此,因緣又有內因外緣、親因疏緣之稱。廣義而言,因即意謂因與緣,包含內因與外緣。
一切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稱為因緣生、緣生、緣成、緣起。因此,由因緣生滅之一切法,稱為因緣生滅法;而由因與緣和合所產生之結果,稱為因緣和合。一切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假生,無有自性,此即『因緣即空』之理。若以煩惱為因,以業為緣,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為因,以定為緣,則能招感悟界之果。
《三藏法數》:[出法華經] 一即一實相也。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故名為因。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鹹得悟入佛之知見,舍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經雲,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③ 如來: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盤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盤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雲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雲修伽陀,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盤。
④ 應供:
《佛學大詞典》:為佛十號之一。又作應真、應。指斷盡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尊敬者。亦即應受一切人天以種種香、花、瓔珞、幢幡、伎樂等供養者。
⑤ 等正覺: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梵語三藐三菩提,譯曰等正覺,又三藐三佛陀,譯曰等正覺者,遍知者。如來十號之第三(參照十號條),覺即知也。覺知遍於一切,是遍也。覺知契於理,是正也。謂遍正覺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諸佛之覺知平等,故曰等,離邪妄故曰等。大經凈影疏曰:『等正覺者,余經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於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稱理名等。正者,還是余經正也。言其覺者,是彼知也。』
⑥ 性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對緣起之稱。緣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諸法,故有染凈之差別,是乃因位之如來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為諸法,故唯有凈法,是乃果海之法身。性起與性具雲何分別?答:性起為華嚴之極談,性具為天台之圓談。華嚴宗不言性具,雖談真如法性之理,性起萬法,然不言彼理性之內具諸法也。指要鈔下曰:『他宗極圓,只雲性起,不雲性具,深可思量。又不談性具百界,但論變造諸法,何名無作耶?』
⑦ 阿僧祇: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雜語),舊稱阿僧祇。譯曰無數。或作無央數。印度數目名。智度論曰:『僧祇秦言數,阿秦言無。』新稱阿僧企耶。譯曰無央數。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僧企耶,此雲無央數。舊言阿僧祇,訛略也。』按阿僧祇為數之極。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計之。一阿僧祇凡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
⑧ 垂教:
《漢典》:垂示教訓。
⑨ 三乘:
《佛學大詞典》: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盤彼岸之三種法門。(一)就眾生根機之鈍、中、利,佛應之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一)聲聞乘,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稱聲聞。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二)緣覺乘,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稱緣覺。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三)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以此六度為乘。
前二乘唯自利,無利他,故總稱小乘,菩薩乘自利利他具足,故為大乘。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寶性論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為由,而稱三乘為小乘、中乘、大乘;寂調音所問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七、大智度論卷十一以於無分別一味法中說上中下而顯三乘差異為由,稱三乘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莊嚴經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則合稱前二乘為下乘,而稱菩薩乘為上乘。華嚴、天台宗以三乘為方便法門,畢竟歸一佛乘,是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別立一佛乘;法相宗則以一乘系對一機而施,是權假之教,三乘則屬真實之教。前者稱『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後者則稱『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⑩ 劫:
《佛學大詞典》:音譯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視之為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故經論中多以譬喻故事喻顯之。
【譯文】
所謂教起因緣,就是闡明釋迦佛一代時教之所以能夠興起的因緣。首先說明大教和凈土法門的興起,其次再詳細論述本經興起的因緣。
一切法都離不開因緣,釋迦佛一代時教的興起則有無量的因緣。而這無量的因緣最終也只是為了「一大事因緣」。《法華經》中說:『諸佛世尊只是因為「一大事因緣」的緣故而出現在世間』,『只是為了將佛陀所證悟的知見開示給廣大眾生,令眾生能夠覺悟』。《華嚴性起品》中說:『如來、應供、等正覺從真如法性中所興起的正法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不是少量的因緣就可以促成佛陀示現成等正覺而出現在世間的。而是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無央數的因緣才能感應佛陀示現成等正覺出興於世間。乃至將如上所說的無量因緣再加以廣泛的說明,也只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那什麼是一大事因緣呢?就是想要給廣大眾生開示佛陀的所知所見罷了。』《華嚴經》是世尊最初創教之時所宣講的,而《法華經》則是佛陀最後滅度以前的垂教,自始至終都只是為了這個大事因緣,就是希望給眾生解說並演示佛陀的所知所見,進而能夠令眾生領悟乃至證入佛陀所證得的境界。也就是期望讓一切眾生明心見性,證得與佛陀相同的境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本經所興起的因緣也是一樣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就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譯本)中說:『我觀見到了這樣殊勝的,能夠給眾生帶來利益安樂的大事因緣,所以特別說出這些真誠無妄的話。』可以看出來,凈土法門的興起,正與《華嚴經》、《法華經》相同,都是為的一大事因緣!為什麼這麼說呢?如《阿彌陀經疏鈔》中所說,『如今只要能夠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證得不退轉(即阿惟越致菩薩)。這正是直接指向凡夫自心而令成就究竟圓滿佛道的妙法。假如能夠至誠信受,何須再去遍歷三乘,久經多劫的時間,不超越一念而能頓速證得圓滿無上的佛果,這豈不是大事!』可見凈宗正是直指自心,快速成就的法門。用念佛的心,入於佛的知見,凈宗的興起正是由此一大事因緣。以下詳細闡述本經所興起的因緣。
這一段主要就是說,釋迦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這一代聖教之所以出現的根本因緣,或者說佛出世的本意是什麼?就是要告訴我們究竟圓滿成佛的知見是怎樣的,換句換說,就是從一個徹底覺悟者的角度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令有緣眾生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並最終都能與他一樣,圓滿成佛。而凈土法門,以及這部《無量壽經》就是完全與佛的本意相應的。因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令我們凡夫一生不退成佛,正所謂是暢佛的本懷。
甲 稱性極談,如來正說
《華嚴》《法華》均圓頓①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蕅益大師贊本經雲:『絕待②圓融③,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④,皆不出於此矣。』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又日道隱於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經末,普賢大士十大願王⑤導歸極樂,是其明證。聖教如旃檀⑥,片片皆香,法法圓頓,本無高下。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飢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勢至圓通章》曰『凈念相繼,自得心開』,即凡夫心,開佛知見。至於根器淺者,但能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乃至十念,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花開見佛,悟入無生。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⑦皆因此而得度脫,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注釋】
① 圓頓:
《佛學大詞典》:圓滿頓足之意,即一切圓滿無缺。以圓滿具足之心,立地可達悟界,即可頓速成佛。故有『圓頓一乘』、『圓頓止觀』等名稱出現,此為天台教義所言。又其圓頓之觀法則稱圓觀。此外,諸宗派中,究極之教或修行,亦稱為圓頓。
② 絕待:
《佛學常見辭彙》:絕諸對待。對待是兩方並峙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惡等是。絕待是真如平等,無法可得,故絕諸對待,簡稱絕待。
③ 圓融:
《佛學大詞典》:謂圓滿融通,無所障礙。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圓滿無缺,而又為完整一體,且能交互融攝,毫無矛盾、沖突。相互隔離,各自成一單元者稱『隔歷』;圓融即與隔歷互為一種絕對而又相對之對立關系。華嚴宗所謂之『行布門』,為一種由淺至深,依序漸進之修法;『圓融門』則對立於『行布門』,而謂即使處於極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極之覺悟。此外,天台宗基於法華經所說之實相一理,而立圓融三諦、圓融三觀等教義。華嚴宗則基於華嚴經所說之法界無盡緣起之說,而立事事無礙、六相圓融等教義。
④ 司南:
《漢典》:比喻指導、準則。
⑤ 十大願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名數)四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敬禮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⑥ 旃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植物)具名旃檀娜,香木名。譯曰與樂。出自南印度摩羅耶山,其山形似牛頭,故名牛頭旃檀。慧苑音義上曰:『旃檀,此雲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樂,故名與樂。』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旃彈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國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諸種。』案漢明帝時,天竺國竺法師將畫釋迦像,是優填國旃檀師第四作也。又按本草謂檀香有白檀黃檀紫檀之別,故古今注稱紫檀為旃檀,此紫檀乃檀香之別種,非今通用之紫檀木也。
⑦ 含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含靈魂者,同於含識,含生,有情等。大寶積經三十八曰:「假令三界諸含靈,一切變為聲聞眾。」
【譯文】
《華嚴經》和《法華經》都是圓頓稱性的教法。然而其結歸趣向之處,卻是在本經。蕅益大師稱讚本經說:『絕諸對待而圓滿融通,不可思議。《華嚴經》奧妙的寶藏,《法華經》深秘的精髓,一切諸佛的本心法要,菩薩六度萬行的指導原則,都沒有越出本經之外。』所以本經被稱為稱性極談。另外日本的釋道隱法師在其所作的《無量壽經甄解》中說道:『在現今充斥了五濁的世道當中,在大眾普遍都在造作惡業的這個時代里,聖道這一種修行很困難,而且困難還很多。唯獨這個法門,極圓滿極快速,且由於其十分簡易直捷,故而出世間法的正說偏重在這部經。世尊的一代時教都歸結在這部經中,如同眾多的江河最終匯歸於大海。……由此說來,無量百千萬的因緣而興起了《華嚴經》,一大事因緣而促成了《法華經》,也都還只是為這個法門作為緣由和引序。』所以說《華嚴經》和《法華經》這兩部經只是本經的導引,而本經則正是釋迦佛三藏十二部教法最根本的指向和導歸之處。《華嚴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最明顯的例證。聖教猶如是旃檀木,每一片都可散發香味,每一種法門都是圓頓之法,本來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只是因為眾生的煩惱重、業障深,用心粗鄙而智慧低劣,猶如飢餓的平民百姓面對著帝王的佳餚,卻無法吃到。只有本經持名念佛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人人都能修。《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中說:『凈念相繼,自得心開』,即凡夫心而開佛的知見。至於根器淺薄的人,只要能夠至誠歡喜地信受,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乃至只念十句佛號,臨到命終的時候,承蒙阿彌陀佛的攝受,便可以生到極樂世界。花開後見到阿彌陀佛,悟入無生無滅的境地。其奇妙與快速,沒有其他法門可以超越。一切眾生都由此法門而得度,這才是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本懷。此外,本經所宣講的,是諸佛如來真實純一的教法,沒有任何的權說和曲巧,所以稱為正說。又因為是世尊相稱於自性,和盤而托出,沒有絲毫的保留,所以說是稱性。一切含靈都因此而得到度脫,是稱性之中登峰造極之談,所以稱為稱性極談。
這一段念老引用古大德的讚歎,將本經在世尊一代聖教中的地位,可謂提升到了極處。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思想,就是以《華嚴經》、《法華經》作為襯托。如果對於這兩部經的地位不夠了解,那麼對於這些殊勝讚歎的體會就會大打折扣了。世尊一代時教,歷代祖師大德公認的一乘法只有三部經,《華嚴》《法華》和《梵網經》。梵網經的份量也很大,但傳到中國來的只有一品《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恩師在經教中多次介紹,《華嚴經》,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在最初悟道時,在二七日中,也有說三七日中,在定中所講,而對象是大乘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們,凡夫、二乘如聾如盲。其內容涵蓋極廣,是整個佛法的概論,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所公認的根本法輪,而其他一切經都可謂是枝葉。文殊菩薩與阿難結集此經以後,存放在了龍宮。佛滅度以後六百年,龍樹菩薩出世,在大龍菩薩的指引下,從龍宮取出。華嚴經一共有上中下三種本子,下本有十萬偈,三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所以份量非常大,龍樹菩薩就是受持下本之十萬偈,流傳於閻浮提。古來一共有三種翻譯,但都不全。一是、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二是、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三是、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雖然不全,但這三種本子加在一起基本可以了解到華嚴經的主旨。尤其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作為全經的總結,最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帶領華嚴會上的所有菩薩們求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末尾普賢菩薩的偈子為:「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恩師正是因為看到《華嚴經》的末尾,令他汗毛直豎,方才深層次了解到極樂世界的殊勝程度,故而一心歸於凈土。
《法華經》,全稱是《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是世尊一代時教最後的總結。在法華會上,世尊舍權歸實,會三乘歸為一乘,告知大家最真實的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在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佛告宿王華菩薩關於藥王菩薩往昔聞法供養日月凈明德佛的本事,並說受持《法華經》、《藥王本事品》的功德,指歸命終往生安樂。此段經文為:「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凈,以是清凈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此外,關於《法華經》與《華嚴經》同樣是指歸凈土,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恩師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在1968年開講《華嚴經》之前的開示中提到,在《法華經·普門品》里也有偈頌稱讚彌陀凈土。英國學者克爾恩氏,依照梵文經本翻譯成了英文譯本《妙法蓮華經》,之後又有中國的呂碧城居士再依英譯本,翻譯成華文本。克爾恩氏所譯《普門品》的經文最後部分,多了七首偈頌,是古來華文本所沒有的。這七首的偈子,也是證明凈土法門重要性的有力證據,其地位不亞於《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七首偈子如下:「彼如是慈悲,一時當成佛;為世除憂患,我心實悅服。諸王彼為尊,功德富於礦;歷劫勤修行,證道最無上。輔翼阿彌陀,侍立其左右;慧力能總持,禪定成無漏。至尊阿彌陀,西方有凈土;彌陀撫眾生,是彼常居處。彼國無女人,惟有諸佛子;身從幻化生,皆坐凈蓮蒂。至尊阿彌陀,寶座蓮華上;花中放光明,照耀最無量。贊彼功德藏,三界無能比;彼為宇宙師,我輩速依倚。」恩師在早年講解《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時,也曾講解過這個偈子。
以上可見,蕅益大師讚歎本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都是有據可查,真實無虛的金言!《華嚴經》、《法華經》如此殊勝,也只是作為本經的導引而已,而本經正是一大藏教的指歸!縱觀整個大藏經,古大德有所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不但是華嚴、法華這樣的大經,其他各種經典中附帶提及西方凈土的經文超過了二百部。
此外,「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實際出自於道綽法師的《安樂集》,道隱法師也是引用過來。關於「聖道一種」,如果不詳引安樂集的內容,則不易理解。安樂集的原文是問答形式:「第五、又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回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凈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雲:『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由此可見,「聖道一種」是指兩種出世勝法中的第一種,也就是種種的大乘經教。由於其義理非常深廣,解行極為精微,所以對於末法時期的眾生而言,很難達到證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