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註及心得報告(11)

  又海東元曉師《宗要》雲:『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雲發菩提心有二:(1)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①,在於凈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凈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2)順理髮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即不排除之意。撥者排也,無者除也。故上句之意為:雖不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②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③。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注釋】

  ① 華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譬喻)華者喻也。又假之義也。如人為獲果實而植樹,正得其果實,兼可得華,華即華報也。如此眾生善惡之業因,正報其業因之結果曰果報。又稱實報正報。附隨其實報正報而得之假果名華報。例如不殺之因,遠感涅槃之果,謂之實報,因之而得長壽,是即華報也。智度論十一曰:「如人求蔭故種樹,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後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往生要集上末曰:「應知念佛修善為業因,往生極樂為華報,證大菩提果報利益眾生為本懷。」

  ② 無願:見下條。

  ③ 空無相

  《佛學常見辭彙》:[三三昧],三種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譯文】

  此外,朝鮮的元曉法師在《無量壽經宗要》中說:『發菩提心是顯明往生的正因。』又說菩提心有兩種:(1)隨事而發心。『煩惱無有邊際,期願都能夠斷掉。善法無有限量,期願都能夠修學。眾生無有邊際,期願都能夠度脫。……這個心的果報雖然是在菩提,然而花報,則在極樂世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菩提心的心量廣大而沒有邊際,長遠而沒有限量,所以能夠感得廣大無際的依報凈土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除了菩提心以外,沒有其他能夠擔當得了。(2)順理而發心。『信解所有一切法都如同幻夢一般,不是有也不是無,離於言語且斷絕思慮。依據這個理去信解,發出廣大的心。雖然不見有煩惱和善法,但仍然有可斷與可修。所以,雖然期願斷除一切煩惱修持一切善法,而並不與無願三昧相違。雖然期願度脫無量的有情眾生,而心中不存留能度與所度。因此能夠隨順於空和無相。如經中所說,像這樣滅度了無量的眾生,實際並無眾生得到滅度。……像這樣去發心功德無量,縱然令諸佛窮盡無量劫去演說這個功德,仍然是無法窮盡的。

  【心得報告

  上一段元曉法師所說兩種菩提心中,隨事發心不難理解,就是隨著具體的事相去發心文中用了四弘誓願是總括,則如彌陀的四十八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等一切的願心就全都包含在其中了。而順理髮心,對於大乘佛法的理如果有障礙,不能信解,那麼這個心便發不出來。對於文中的「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依照我們一般凡夫見解,要不然就是發願煩惱、修善法,要不然就一切住止,不斷煩惱也不修善法,故而無願可發;度化有情就必然有能度和所度,而沒有能度與所度,哪裡還有無有情可言呢?我們的常識就是這樣,一定要打成兩截才合理,否則就是無稽之談,這也恰恰是大乘佛法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故而也就不能了解佛菩薩眾生真實狀況在我們一般人的想像地藏菩薩地獄度化無量眾生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阿彌陀佛在十方世界接引眾生,那豈不是把佛菩薩們忙壞了?!殊不知,他們做再多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事情做得圓滿滿,而內心永遠是清凈平等覺,他們就如金剛經所說的,是「無所而生其心」。所以說理體既然是廣大而沒有邊際,而如果能做到順著這個理去發心,其功德自然也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

  又《觀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①。……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迥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發此三心,亦即發菩提心也。又密宗②最重發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義》雲:『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又《菩提心論》雲:『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③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④。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⑤。』又贊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⑥位。』又諸經之王《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⑦業。』發心之要,不言可喻。

  【注釋】

  ① 三福:

  《佛學大詞典》:指往生極樂凈土者所修之三種凈業;此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凈業正因。即:(一)世福,又作世善。為世俗本來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二)戒福,又作戒善。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聲聞菩薩受持之三歸、五戒乃至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等。其中,或具受或不具受;或具持或不具持,但皆迴向,必能往生。(三)行福,又作行善。為凡夫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發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開智慧、厭苦欣涅盤)、勸進行者(勸人舍惡,向涅盤道)、發願往生凈土等。

  ② 密宗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流派)即密教,亦稱真言宗。此宗以毗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等為依。立十住心,統攝諸教,建立曼荼羅,三密身、口、意、相應,即凡成聖。其不思議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測度,故曰密宗

  ③ 修證:

  《佛學大詞典》:指修行與證悟。蓋修行與證悟原本不二,宜應相輔相成;而一切眾生即是佛,以迷執顛倒而流轉生死,若藉修行與證悟之功,則眾生亦可遠離染污,趣向佛道

  ④ 密嚴土:

  《佛學大詞典》:指以身語意三密所莊嚴,為如來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凈土。又作密嚴國、密嚴佛土、密嚴佛國、密嚴世界、密嚴道場。此凈土修得之果圓滿,遠離諸過患,具足智慧神通之觀行者所依止之處。又此凈土如來無垢凈識為體,密教特指為法身大日如來凈土,蓋若以九識擬配五佛,則第九阿摩羅無垢識相當於大日如來,故此以無垢識為體性凈土為大日如來之住處。此凈土為密嚴經所說金剛界、胎藏界二部法身之依處,亦相通於華嚴經所說之華藏世界凈土所說極樂世界

  ⑤ 佛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雜語)指凡諸佛之教化,謂之佛事。觀無量壽經曰:『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注『什曰:佛事謂化眾生。』同菩薩品曰:『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同注『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又,害佛道謂之魔事,反之者則謂之佛事放光般若不和合品說魔事畢曰:『若有是善男子女人,書持諷誦般若波羅蜜者,便具足波羅蜜及薩雲若巳,當知是為佛事。』[囗@又](儀式)佛忌、祈禱、追福等之法會謂之佛事,以是為託事而開示佛法所作故也。

  ⑥ 大覺:

  《佛學大詞典》:指釋尊之覺悟。又作正覺大悟。釋尊覺悟宇宙之實相後,不僅將自己從迷惑中解放出來,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脫,而今覺行圓滿,故其覺悟稱為大覺。

  ⑦ 魔:

  《佛學大詞典》:全稱為魔羅。意譯為殺者、奪命、能奪、能奪命者、障礙。又稱惡魔。指奪取吾人生命,而妨礙善事之惡鬼神。『魔』字,舊譯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時始改為『魔』字。據普曜經卷六降魔品載,佛陀成道時,魔王波旬曾遣派欲妃、悅彼、快觀、見從等四女前來擾亂。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載,魔王系住於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處,為破壞正教之神,稱為天子魔,或天魔波旬。另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七記載,魔王波旬具有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等五力。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舉出欲貪、不歡喜飢渴寒熱、愛著、睡眠驚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競利爭名、愚痴無知、自譽矜高、恆常毀他人等十二魔軍。又由內觀而言,煩惱疑惑、迷戀等一切能擾亂眾生者,均稱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障礙稱為內魔,來自外界之障礙稱為外魔,二者合稱為二魔。

  大智度論卷五載,除諸法實相外,其他一切均為魔。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列舉四魔之說,即:(一)五蘊生起種種苦惱,為奪命之因緣,稱為五蘊魔,又作陰魔、蘊魔、五眾魔、陰界入魔。(二)能招感從生至死之煩惱,稱為煩惱魔。(三)『死』本身稱為死魔。(四)障礙解脫生死者,稱為天子魔,又作天魔。又四魔加上『罪魔』,則為五魔;或四魔加上無常無我等四顛倒心,則為八魔。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九則舉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等十魔。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則總括魔為分段魔、變易魔二種,前者為煩惱障,乃障礙二乘者;後者為所知障,乃障礙菩薩者。分段、變易二魔又各有四魔,合為八魔。其他如摩訶止觀卷八下,於修禪中所起之魔,有詳細說明。對治魔之方法,或念三歸、五戒等,或誦治魔咒,或念佛等均可。又密教修法中,常限制一定之區域修結界法,來防止魔障進入。

  【譯文】

  此外,《觀無量壽經中說:『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應當要修三福。……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說:『如果有眾生願意生到極樂世界,能發三種就能往生。哪三種呢?第一至誠心,第二深心,第三迴向發願心。具足三種心,必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發這三種心,也就是菩提心。另外密宗最重視發大菩提心,它的教典《菩提心義》中說:『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一大因緣,沒有再比這個更重要的了。』另外《菩提心論》中說:『此菩提心能夠包含和蘊藏一切諸佛功德法。如果真修實證能夠出現,就能夠成為一切眾生導師。如果歸於根本就是密嚴凈土。不必從座位上起身,便能夠成辦一切的佛事。』另外贊頌菩提心說:『如果有人希求佛的智慧,能夠通達菩提心,則此父母所生身體,便能快速證得佛的大覺果位。』另外,經中之王《華嚴經中說:『如果忘失了菩提心,去修習種種的善法,就稱為魔業』。發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得報告

  《觀經》的三福對於我們凈業學人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恩師對於三福極為重視,多年來多次講解這三福的重要性。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小乘福;而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福,在大乘福之中,首要的就是要發菩提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就是菩提心的簡要定義。

  後文當中,念老又通過密宗兩部教典以及《華嚴經》中的開示,進一步說明何為菩提心。其中對於「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的理解,可以舉出最為明顯的例子來,就是六祖慧能大師。六祖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參過禪,也沒有打過佛七,在黃梅住的八個月就是砍柴、舂米,最後只是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聽了少半部《金剛經》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於是便接受了五祖的衣缽而成為第六代祖師

  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不必贅言。盡管說了很多,似乎也能夠理解,但像六祖那樣,畢竟是極特殊的上上根性,我們是學不來的,似乎是太高不可攀了。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又是本經的宗旨,換句話說,沒有發出菩提心,又往生不了。我們可能就會感到困惑,進而茫然無從下手,到底要怎樣發起菩提心呢?恩師在講經中多次提到,凈宗第九代祖師明末蕅益大師發前人之未發,一語道破了玄機,也讓我們真正找到了抓手:「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能生起真正的信心,迫切的願心,用這個心去念佛,就必定能夠往生。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不認識字的老人,如果你去問她什麼是菩提心,她說不出來,但是往生的瑞相稀有,就是因為真信、切願,做到了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干。我們學人要克服的最大問題就是信願不真切,業障習氣重,時常都是僥幸心理,時信時不信願心也是若存若亡,即便短時內能發起真實信心願心,由於誠敬心不夠,不能長時間保持。上上根的祖師大德,和下下根的老阿公、老阿婆,跟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能夠長久保持,真誠恭敬,不改變。而我們絕大多數中間根性的人都做不到,這就需要依靠「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不斷地增長和保持我們的信心願心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因。我國善導、靈芝與日凈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①,發心為助行②。兩者相左。蓮池大師《疏鈔》中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今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正是雙取兩家,復又攝歸名號,正與蓮池大師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則為徹悟禪師③之教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約之則為蕅益大師所倡之『信願持名』。《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並雲:『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④,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又『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可見『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大小兩本,宗旨應同。故今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師之垂教也。

  【注釋】

  ① 正行:見下條。

  ② 助行:

  《佛學大詞典》:[正助二業]條,正業與助業之並稱。又作助正二業、正助二行。正業,又作正行,乃成為直接因之行;助業,又作助行,乃成為間接因之行凈土宗於善導所立之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五種往生正行中,以第四『稱名』為往生凈土之正業或正定業,其餘四種為助業,兩者合稱正助二業。語出觀經疏散善義。稱名,依善導所說即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之名號,不論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之久近,均念念不舍;蓋修行彌陀之本願而隨順之,則乘彼佛願必得往生凈土故稱正定業。而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四者為警惕懈怠,策勵精進念佛,助發其念佛之心以行『稱名』之方法故稱助業。此四助業亦稱同類助業,相對於此,若是發菩提心、出家等為五正行以外之諸行,則稱異類助業。

  ③ 徹悟禪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人名)清代干嘉時人。名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京東豐潤縣人。俗姓馬氏。投三聖庵榮池老宿薙髮。於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旨,靡不通達乾隆三十三年冬參廣通粹如純翁,乃印心焉。是為臨濟三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嘗慕永明延壽禪師為人,遂棲心凈土,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師每當說法,如瓶瀉雲興,辯才無礙,蓮宗之風大扇。當時為法門一人。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向合掌,端坐念佛,見佛垂引而化。年七十歲。所著有示禪教律,念佛伽陀行於世。

  ④ 慧行:

  《法相辭典》:瑜伽八十三卷十頁雲: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卽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

  【譯文】

  元曉法師等人以發菩提心作為正因,而以念佛作為助因。我國的善導大師、靈芝法師日本凈土宗的諸多法師則是以持名念佛作為正行,而以發菩提心作為助行。兩種意見是相悖的。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中將這兩種意見和會在一起說:『還是以持名為正行,又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是兼取了兩家的見解並將他們和會在一起。』現今推崇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作為本經的宗旨,正是兼取了兩家的見解,而又攝歸在名號上,正與蓮池大師的意思相契合。而且如果將這八個字展開,則就是徹悟禪師的教導:『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如果將這個八個字精簡一下,就是蕅益大師所倡導的『信願持名』。《阿彌陀經要解》是以信願持名為宗旨,並說:『信願持名是這一部經的重要宗旨。信願是慧行,持名念佛是行行。是否能夠往生,全在於信願的有無往生品位的高下,則全在於持名功夫的深淺。所以說慧行是作為前導,行行是正修。就如眼睛與雙腳相互配合才能行走一樣。』又說:『能夠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將此信心願心相合,確實可以作為凈土法門的指南。基於此再去執持名號才可以稱得上是正行。……大本的阿彌陀經(就是指的《無量壽經》)同樣是以發菩提願作為首要,正與此經相同。』可以看出,『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一個主旨。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作為小本的宗旨。大小兩個本子宗旨應該相同。所以說現在我們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作為大本的宗旨,正是遵奉了蕅益大師的垂教。

  【心得報告

  這一段闡述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正是秉承歷代祖師大德,合會了諸家之言的精要總結。徹悟禪師的「真為生死」是值得我們初學佛人去深究的,它是後面「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的重要前導。如果不明了我們在六道輪迴當中流浪生死的慘痛經歷,對事實真相沒有透徹了解,便難以生起出離之心,更難以發出欣慕極樂之想。由此聯想到末學的親身經歷,如前言中所說,我自身學佛因緣,最初就是由怖畏生死而來。本經第三十五濁世惡苦品,有關五惡、五痛、五燒的一段宏文,將事實真相講述地漓淋盡致。凈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倍受歷代學人推崇,其中關於生死苦的一段文,讀罷令人痛徹心扉,現恭錄於此,供同修們參考:

  「雲何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飢,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煎熬盤裡,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爾;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里,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賓士;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睹佛經,此理焉知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痴迷;只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慾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勛,在此一舉。」

  此外,念老重點引用了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中的開示,來說明大本與小本的宗旨應該相同,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遵奉了蕅益大師的垂教。開示中有一句話,我們尤其需要留意:「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一句精言,恩師在講經中常常提及。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信心願心也就是菩提心,是最為首要的,因為其直接關系著我們能否往生。而念佛功夫的淺深還相對在其次,只關乎往生之後品味的高低,將來成佛道的久近。本經中告訴我們,只要往生,哪怕是下下品,皆做阿惟越致菩薩!所以我們凈宗學人的首要,是要在建立信願上下功夫,有真信,有切願,必然就有真行。所以蓮池大師才說:「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如何建立真實的信願?恩師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怎麼具體落實?就在這一部大經上下功夫就在這部無比殊勝註解上下功夫,就足夠了!念老曾經開示就如你想要挖一個深坑,怎樣挖才能做到?需要慢慢地往外擴展,面積逐漸加大,才能挖得越深。因而廣學多聞不能沒有原則,否則就如同是到處去挖坑,到頭來都不能深入,學哪一樣還都是一知半解。因而,謹遵兩位導師的教導,我們需要立志做「專」家,不做「通」家。故而末學發心,就以這部大經解為圓心,一遍一遍地不斷深入下去,而與有緣同修分享這些修學心得,也正是末學一門深入的重要動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