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唐居士:四無量心與正法住世

  四無量心與正法住世

  第一四三期, 在線慧訊 菩提道上

  楊雲唐

  生命人類一直想了解的課題,似乎了解了生命就能解決人的最大的問題。可是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等對生命探索的方向內容卻有很大差異,雖然有互相參考,但都還堅持自己的方向看法。這差別其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目的的不同,科學想讓生命長壽哲學家想找到生命的解析與安頓,宗教家想為生命提供更高層次精神領域,以擺脫現實的不足或限礙。

  然而佛教不像科學家的「治標」,也不像一般宗教家的「治本」(雖然不見得是真治本)。然所謂的「治本」應是能「長治久安」,得到永久的幸福快樂,但佛教認為生命本身是「無明」的產物,由無明因緣而有的存在,只會因緣而不斷變異,即使有天堂生命也無法「長治久安」,仍是離不開苦,所以佛教生命態度主要是為了生命的苦得到完全的出路。

  佛教生命建議是-認清生命的本質,做該有的努力與負責,但這些「求生」的努力仍不能當作此生的安頓處,即使進一步如一般所說的「念念活在當下」,能不思長壽或接受現實的繼續往前走,一生無愧天地,還是未脫離因緣變異的支配,未解脫生命苦的事實。亦即,未斷除生命根底的繁衍,生命因緣就不會止息,在輪回的現實下就無法無苦地生存著。但人既有了生命就不不好好活著,既不能靠自殺來離苦,又不能「無欲」地不需要物質上的支持,純住在精神世界裡,而且又不該靠追求物質的滿足,達到極樂無苦,知道不論苦行樂行都不解脫苦,於是佛教提出「八正道」的建議,以「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舍」來導引人生,以止息無明寂靜無明所之後,續而有的種種因緣,徹底除滅苦的根底。

  這套方法說給未學佛者聽,大多數人會佛教遠遠的,因為雖現世愛不能圓滿,但對「後有愛」的期待是無法放舍的。這關鍵在誰都希望永遠地存在著,所以「生生世世菩薩道」成為比較能接受的說法,於是後來的「菩薩道」取代原本的「解脫道」,成為北傳的顯學。

  菩薩道法在流行近二千年後,大乘佛子開始回頭注意到解脫道的必要性,因為若沒有解脫,就根本無法如經中所言於苦中屹力不搖,能八風不動還愈挫愈勇。原來那種菩薩道是摩訶薩才做得到的。追問之下,原來那些法身大士都是解脫的「非人類」,倒駕慈航根本是無來無去,我們若想學之,當然還是應先具足解脫再說。況且,放眼大乘教界,所謂「再來的」菩薩行者,連基督教世界也很多,我們不能關著門自吹唯有我大乘才能「生生世世菩薩道」。一直以來,大乘佛子若追求解脫就會被說成墮入二乘,失菩提心,說他們沒有大慈大悲,將成焦芽敗種。修解脫道者,並非失菩提心,不會就不慈悲。我們不能以自說要「生生世世菩薩道」,就表達真大慈悲。而這樣的生生世世到底是「想當最便宜的聖人心態,還是只是激勵與勸勉,我們不可不明究理。

  到底什麼才是慈悲呢?我們打開窗說,教界一直強調的慈悲,往往是說得到做不到。勉強說,慈濟功德會是表現了捨己為人菩薩精神,但教界仍不會認為這樣就是菩薩道,因為說他們沒有入空無我思想,仍有功績名利之心。但我們也別以為知法就能行大慈大悲、廣度眾生,結果盡是在否定他人、宣揚己德,要人歸降與認同,卻造成自他對立煩惱,教界的爭辯不斷。這顯然與「大悲者無敵」相悖。

  本文想就在慈悲大海中,掏一滴嘗嘗後,作一點不成熟觀點,希望教界能將慈悲正法契合,別讓佛子們眼高手低,到頭來還變成以慈悲之名作攻擊異派的胡塗行者

  佛教的「正法」以什麼作標準呢?這可能有很多說法筆者認為至少應合乎「八正道」,才可稱為正吧!基本上教界已有很多文章介紹八正道,以下只稍作簡介:

  所謂「正」是指身口意合乎緣起正見,是正中於道的意思,簡單講就是「入於正道支流」。而什麼是正道,即有八支:

  1)正 見:知緣起故,知生死輪回如何起、滅,見到八正道。破常見、斷見,知無常無我。不再是信仰教條。

  2)正思惟:如理思維—依佛陀十二因緣所教,追根究底。

  3)正 語:身口意合乎緣起四聖諦

  4)正 業:(愛所作名為業)清凈身口意。

  5)正 命:不造來世因。造次、顛沛仍不苟且偷安

  6)正精進:四正勤。隨正見正念(非隨緣),正智而住不放逸。

  7)正 念:四念處,安住六觸入處時離貪斷愛。起修七覺分,如實知現實。漸次斷欲漏。

  8)正 定:三摩地(喜、輕安、定)。不是指禪定,而是心不受、不取。心不緣著,定慧具足。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當人慾漏斷近,諸事已辦,心無牽扯,才能真的念念活在當下。

  所以「正命」不是「正確維持生命手段」而已,因為那樣只是世間法,而應是如上所言「不造來世因」,即令無明貪愛之緣息滅。佛陀正見的八正道即是完成初轉四聖諦*輪,而初轉四聖諦後,以「信為欲依,欲為勤依」。信凈信「四不壞凈」,即走向出世間清凈而不再以「我見我愛、我慢」雜染生命。如此凈信出世間(絕對無我)為生命的出路,不再疑惑就會入初果之破我見、疑、戒禁取。破戒禁取是因離我見故,人不再以吉慶禍福長壽為求,所以不會為了趨吉避凶尋找依恃(風水神明之類),不會為了活命與權勢而畏縮懼怕得罪天地鬼神

  不疑、不畏,就能信心而生起樂欲,遠離一切惡見惡習,知道離貪為離苦之道,進而趨向精進修道,這就進入二轉*輪的修道位。

  修道中,四無量心會漸生起慈悲可分世間與出世間,一般世人所要的當然是世間慈悲(予樂拔苦),即樂的需求與苦的安頓,認為誰給我越多,誰就是慈悲,誰包容我、原諒我、代人受苦就是大修行。例如佛陀受毒菇的供養而提早入涅槃,一般人就認為因佛沒有瞋心,所以原諒供養者醇陀,但這只世間角度。以佛的立場是「醇陀令我得涅槃」,所以佛陀稱之為最好的供養佛陀是在妄語,一位沒壽者見的聖者,不會以壽命長短為考慮。當時佛陀本已年邁體衰,這機緣正來得是時候,當然是最好的供養。這同時也可見於禪宗的坐脫立亡,很多被世人認為是自殺的,但在他們是示現生命該舍即舍,不會以百歲為追求。這種似乎不長住世間眾生的行徑,或許會被認為不慈悲,但他們是讓世人知道什麼是生命態度智慧

  無明與貪愛故,世間苦是無止盡的。生命能量的活動(亦即,五陰是大環境因緣的反應作用),死亡並非誰的生命結束,只是五陰世間因緣相的轉變,而一切世間的存在都是隨緣變異,即使聖人也不例外,這種以身示「法」的教示,就是慈悲,這才能提供一切苦的出路,尋聲聞苦的度一切苦厄。所以維摩經說:「無我如何慈悲?曰以無我慧示人是慈悲行。」就像父母無法一直照顧子女到老,教孩子自立更生才是正道。一個到老還要祈求神明眷顧者,是還沒學得人生智慧的人,到頭來不得已走了子孫還要擔心他轉世到哪裡去了,倒不如以入涅槃之示現,皆大安心。「朝聞道夕死可也」就是說,作好人生功課自他都有最完善的交代,才真的無愧天地

  佛陀弟子的遺言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佛教眾生做到的是努力修學正法,自己負責莫依賴,這樣的人生才能真的自利利他,不給世間帶來負擔,也不給世人留下錯誤示範。所以佛稱八正道是古仙人道,亦即自古行者都以此留示世間清凈而沒有拖泥帶水的污染,不像世人卸任總統之職,還在背後指指點點或自稱受政治迫害。若一個人做鬼還怨後人不孝,這是他生平沒有學得自依止、法依止,而還以為他人應該為他不斷付出,連死後還要繼續。當然本文絕不是說不要孝順父母,而是說若我們為人父母就應該以正法留給後代,而不是用道德子孫。雖然道德世間成熟表現,而正法才是解脫相應的,生命最終仍應歸向正法才能找到出路。

  從以上例子可見,慈悲不是愛的呵護,「予樂拔苦」是世間的定義;慈悲是要合於八正道的,尤其正語是教示他人以解脫智慧,不是世間的不妄語兩舌而已。而正業是對所愛取之業結,當知清理、離系,不是互相纏縛,造成伴侶追隨黃泉的悲劇苦果

  為何無我才能行真慈悲呢?並不是他大公無私或會捨己為人是他不會拖別人入於輪回苦的世間,亦即他不世人追求以「滿足」為求習慣。世人不管是行善的好事或為惡的壞事都有找他人「入伙」的習慣,從績效言,這無可厚非,但從心理觀察,有很多追求他人認同自我的成份。

  前面言因緣,故凡事都在不斷變化,但即使改變了,人無明故,不觀因緣的變化性,一直還守著熟悉及喜歡的部分,這部分里潛存著個人的影子或血汗,是為我見(於十二因緣稱為「無明緣行」),所以會有想繼續保有及光大的希求。當這些內容得以延續,四食的滿足就讓五陰得到潤澤滋長,這即是「行緣識」。這種五陰作用、顯現,會讓自我的存在,從影子變得更趨真實,使生命更有價值這是一般人想要的。

  人因為有這種需求,而同類又容易相吸,所以自我存在的部份就容易從互相認同、合作而強化,繼續延續。所謂「志同道合」、「物以類聚」,就是要滿足需求。若延續得令人滿意,又產生愛著,以之為我成就使我見更堅固(是為取),從取又激發五陰作用(是為有),這就是十二因緣所說的「觸受愛取有」。這「有」又解釋成「業有」,亦即這就形成強大的力量因緣,牽引著人的生命走向,乃至命終仍會牽引下世的五陰的延續。所以說「有緣生」。

  人靠重復喜歡與熟悉部分來強化我的存在,最明顯的就是在「財權名食色」,一但愛染,很容易熟悉,也容易從影子世界變成自我的存在感,而這些又是世人共同熟悉的,所以很容易找到同好,故被稱為「人性之欲」。這也可解釋為什麼人趨惡容易行道難的原因。「古今聖賢寂寞」,實在是願意走離欲解脫之路的人確實很少,而很少的原因並不是離欲較辛苦,而是同類太少。也就是說,若世間修道、成道者多,則行善、離欲反而有很多人趨之,為惡則少了這就因緣法,因緣在改變人、在決定人類的走向。所以從佛教立場言,要救世間要有更多賢聖的因緣為伴,而聖者的出現不是靠發願,而是靠正法住世。培育聖賢絕不是像世間人以「吸引同業」為方法,不是找更多人出家或壯大某派系,而是開拓八正道,讓正法住世,讓人們在行於古仙人道時,明白生命真諦趨向「離欲向於舍」的無我清凈

  所以佛教慈悲,是看到世間「拉人入伙,相濡以沫」的習慣,不管是為善為惡,都有強化自我的色彩,都會形成「愛取有」的力量,讓世間更迷惑無明貪愛,是非爭執不斷,所以不想相牽入火坑,不想「己所不欲而施於人」,不願造成「兩相情願」的業習污染世間。見因緣牽動之法者,對以前自以為是的習慣生起慚愧,不想再以「思求欲」為習,以此同體慈悲,對正見不疑不惑,即使孤單上路也不改對正法信念就會生起喜的力量。對世間不黏著,對僧眾不相惑,對涅槃解脫願趨向為舍。所以二轉*輪後,四無量心自然生起。亦即,沒有入果就沒有真的四無量心,這四無量心不是像教界流行的靠觀想而修的,也絕對不是捨不得眾生,而是捨得自我世間,以如此慈悲正行才讓八正道留傳世間。所以佛陀又遺言說「我不攝受僧團,是法在攝受。」佛教寺廟是以法攝僧,本來也沒有會長、方丈監院之職,但因行於世間而不得不施設,若寺廟中出現拉人出家以壯大僧團,或聚眾爭取職位權勢這就是走世間的俗路。若是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舍,則是走八正道的路,則是在住持正法是在轉*輪。(注)

  因緣是多面的,眼前的路是多條的,以正見作擇法覺支(即選擇離欲之法)或為了個人的豐功偉業作打算,關係道場佛教存亡正法的安住,這是佛門人應當明白抉擇而依法篤行的。八正道不是小乘法,是解脫法,更是菩薩具備慈悲必學必行之道

  註:三轉十二行*輪(正確菩提道次第)

  初轉四聖諦—悟「道」:

  覺緣起—知集→知滅→知味→知患→離

  親近知識(悟道者),聽聞正法,如理思維

  《慧解脫》善知識:純一滿凈具梵行,知教授正道者。

  二轉四聖諦—修「道」

  修八正道—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舍,繼續如理思維(四念處),法隨法行(法次法向)。

  精進正行,三轉四聖諦—證「道」: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貪愛止息(正定),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心解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