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輸得起」的大將之風――轉惡緣為菩提道

「輸得起」的大將之風――轉惡緣為菩提
第322期明覺 文:侯松蔚

  上次提及,很多人誤解佛教說念死和無常消極厭世。事實上,佛教目標是離苦得樂,並不主張人本應捱窮或愁苦;但佛教認為一般人未有使用正確方式、找到真正的快樂眾生皆避苦求樂,大部份人卻難以如願,反而苦惱叢生,蓋因他們只把快樂寄託於物質,還抱持著「幸福必然」等非理性信念佛教經常先講死歿無常,正為矯正大部份人的偏執讓我們放下外在事物的依賴,尋找更深層、持久的快樂

  佛法崇尚中道,沉迷欲樂固然不對,陷於痛苦也沒意義,故當弟子入門認識苦空無常後,便會討論現實生活的適當態度。君不見大乘經典處處強調入世行善、饒益眾生;諸菩薩無懼種種障礙挫折不以為苦,於世間勇猛精進自利利他。

  人人都不喜歡障礙挫折,然而,眼前的困難可能只是問題的浮現或結果,很多人卻將之誤為問題本身而避之唯恐不及,以為看不見問題就等於沒問題。其實真正的問題每每隱藏於現象背後。挫折是一種警告,表示有某些地方不妥,提醒我們要反省,找出問題癥結,作出改進。因此,挫折不一定完全是壞的,它可以是促進成長的契機。逃避,只會讓問題繼續存在甚至惡化;且由於放棄了自我完善的機會將來可能蘊釀更大的失敗。

  遇上挫折並不代表我們比別人差,而是印證了佛陀所說世間「苦」與「無常」的普遍真理――用現代的字眼表達,即「不完美」與「非必然」。任何人都會有挫折,一項研究指出,每人每日平均有二十三個挫折。即使再成功的人會有受挫的時候,而他們往往是經過多次挫敗才成功的。例如法國著名小說家莫泊桑,初期作品曾被當時享負盛名的福樓拜狠批;愛因斯坦學生時代成績不佳,畢業後工作不順利;林肯競選總統失敗多次,最終才當選……挫折是達成目標的必經階段,沒甚麼大不了,只是我們內心的非理性信念將其影響誇大而已。若每個挫折都要介意,我們一生都會愁雲慘霧,而且一定不會有出色。

  大乘教法正是這樣主張,以樂觀進取的態度解讀障礙,把苦難轉化為利益――即「轉惡緣為菩提道」。一如《入菩薩行論》所言:「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痛苦令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故能去除驕慢;知道世間圓滿,故生起出離心,追求更高境界;自己受苦的經驗,令我們對眾生苦難感同身受,有助發起慈悲心;今天的苦是昨天惡業造成,因此痛苦能督促我們止惡行善、提升自己。)

  gyaltshen pal大師說:「富不可愛貧可愛,富者積護痛苦大,貧者苦行佛法成,佛徒心向乞丐身;贊不可愛謗可愛,贊者我慢傲心生,謗者自過全顯露;樂不可愛苦可愛,樂者煩惱五毒盛,苦者昔造惡業盡。苦是上師大悲,苦為安樂必經道,彼若無者樂亦無;苦爲悉地之橋樑,能令證德廣增上。」(貧窮有助磨練心志、策勵修行,富有卻須憂慮錢財的累積與安全;痛苦等於消除過往的惡業,欲樂卻會刺激貪執、瞋恨、愚痴、嫉妒、我慢等煩惱,增長惡業痛苦是獲致究竟快樂過程。)

  此外,佛弟子也可觀修「施受法」:把自己的受苦,觀想為代眾生承受罪報。雖然各自作業是各自受的,但此舉能培養慈悲心,積聚功德,把本來的逆緣轉化為未來的順緣。

  當然,以上並非說佛教徒碰到甚麼問題都要逆來順受,而是無論順逆都應保持著歡喜心和意志。若問題可以解決,自當儘力而為;某些問題非個人能力所及,盡了力仍無法解決,則處之泰然,不會灰心喪志,甚至發掘當中的積極意義――在不完美與非必然的世間中,挫折既然無法避免,如何正面處理挫折,是必須認真看待的課題!

  不完美和非必然,是世間的正常現象,但人們常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中,罔顧現實,自尋煩惱佛陀提醒我們不要誤墮這些盲點陷阱,並開示轉化、提升之道,我們卻誹謗他消極,以為避而不談才算積極;好比醫生指出病人病況,開出葯方,病人卻怪責他危言聳聽,避而不談才覺心安無事。誠屬遺憾!

  「苦」與「無常」的現象本身並無必然的好壞,人對此等現象觀點才有好壞,故無須費勁去粉飾太平、隱瞞事實,而應致力建立健康、有利的生活態度。由於一般大眾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太深,筆者傾向把不了解或盲目抗拒「苦」及「無常」的迷思,套用心理學的術語,稱為「非理性信念」;反之,則是「輸得起」的大將之風!因為通達苦空無常者,遇上甚麼挫折都不會氣餒,發生任何困難皆瀟灑撇脫;無憂無懼,奮勇進取。「輸得起」是成功人士的共通特徵,無論在世間或出世間范疇,均能成大器

  相同的概念,轉換一下名稱或包裝,給人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