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誰偷走了我的快樂?――未解無常真實義

誰偷走了我的快樂?――未解無常真實
第321期明覺 文:侯松蔚

  近年,筆者香港教育學院任教佛學通識課程「現代生活解脫之道」,引導學生於日常生活應用基本佛理。

  課程初段,主要介紹「轉心四法」(四個把心轉向佛法的要點)。藏傳佛教中,格魯、寧瑪、噶舉三派多以暇滿難得、死歿無常因果業力、輪回過患之順序教授,即首先強調人身學佛的最好機會。這固然能策勵佛教徒認真修學,但一般人尚未明白為何要學佛,未必有共鳴。故筆者依薩迦派傳統,先說輪回過患,解釋輪回是甚麼一回事六道各自的問題、解脫的重要性;接著才講暇滿難得,提倡珍惜生命、善用人身。這與佛陀先說苦集二諦、後說滅道二諦,原理相同。

  由於每年開課日子相若,農歷新年前後總是談到死歿無常......

  華人普遍對「死」、「無常」等字眼有負面印象,可能覺得新年說這個題目不吉利,但其實佛教不相信「兆頭」。死歿無常本屬正常現象吉凶、好壞都是人自己想出來的。佛法目標是離苦得樂,探討此現象是為了活得歡喜自在而非增添愁緒。

  當代噶舉派高僧天噶仁波切(tenga rinpoche)生前糖尿病失去了一隻眼睛、一條腿和幾根手指,但他仍常笑面迎人,更曾說慶幸一生「沒甚麼障礙」。臨終還在發送手機訊息,向朋友道別!這種豁達的態度,正是深諳無常的表現。

  「無常」指一切事物都不恆常,即俗語所謂「幸福非必然」。一般人心底都預設自己「理應」事事如意,別人乃至整個世界都應該順從我,不如意則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因此,每當事與願違,便深感不平、怨天尤人,抗拒接受現實,誇大問題的嚴重性──心理上自製的痛苦,往往比實際苦受更大

  世間有些事物我們能控制,有些則不然,絕不可能事事如意。若事事如意快樂的必需條件地球上應該沒人快樂;但世上總有快樂的人,而他們也無力控制每一事物,可見心態才是關鍵。明乎此,便不會一廂情願認定「幸福必然」,不執著快樂反而更快樂

  「無常」泛指各種變化,包括「死」。人皆畏懼或厭惡死亡,但若明白無常的必然性,放下對變化的抗拒和對不變的奢望,即能無憂無懼;更能提醒自己把握光陰、善用生命

  就心理學而言,假設「幸福必然」是一種「非理性信念」。觀修無常,與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異曲同工,都是放下不切實際的期許。

  許多人都因為不同形式的非理性信念而自尋煩惱,例如:

  ‧我要各方面都有成就才有價值

  ‧被所有人喜愛、稱讚,我才有價值

  ‧如果親友在乎我,就應該明白我的想法,盡量配合我。

  ‧每件事情要做完美才算成功,不完美等同失敗。

  ‧任何問題都一定有完美的解決方法

  以上迷思,歸根究柢都是不了解無常妄想一切隨心所欲、圓滿順遂。冷靜分析,即可發現萬物並無完美世間不存在無所不能、無人不愛、盡善盡美的人,但沒有這些特質的人仍能成功。

  若不修正上述迷思,便會迷失於外在的表象,過份催谷自己,老是測度別人的想法過程辛苦、勞倦,卻永遠無法滿足,反而削弱鬥志,妨礙真正的成就

  許多人誤會「無常」等於消極避世,經常想著成就目標才算積極。其實,佛教並不反對世間成就,只是主張要保持健康態度。若執著上述迷思,想得再多也不夢想成真,徒然賠上快樂

  「無常亦不代表逆來順受、坐以待斃。「無常」既泛指不恆常和變化,那麼苦難也不是固定的。憑著決心和努力,壞的也可以變好。萬一改善不了,通達無常者仍能保持正面心態

  熟知無常,以平常心踏實做事,往往更易成功,且不會擔心失去;即使失敗,亦能坦然面對,百折不撓,再接再厲。

  不解無常,行事動力可能只是害怕失敗,故壓力沉重。成功時懷疑仍不夠好、憂慮下次的成敗;失敗時則深感挫折意志消沉,結果耽誤了人生中其他重要事情

  如此說來,「無常」極具積極意義,任何時刻皆應銘記,新年亦不例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