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凈土文集 一、大乘無量壽經五重玄義

一、大乘無量壽經五重玄義

  徐恆志老人

  許洪亮編錄

  鄭佩福、孫文淼、陳妙麗幾位老師一直希望我能輔導一次《大乘無量壽經》的學習,由於各種原因,遲延了很多時間。今天可說是時節因緣成熟,大家歡聚一堂,共同學習研究《大經》,真是不可思議的難得因緣

  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初學佛法,為了尋求解脫法門而來參加;也有不少真實用功數十年,對凈土法門深信不疑,行解相應,親得佛法受用的大德,如編輯《凈土聖賢錄》,87的歲俞德蔭老居士,今天也來隨喜護法;有默默奉獻,為法忘軀,曾宣講《優婆塞戒經》的孫文淼居士等,真可謂老少咸集,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因緣非常殊勝!謹願與各位共結西方凈緣,同入彌陀願海,祝願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無量壽經》是凈土三經之一,很重要,但歷來知道的不多,很可惜。這次一起學習,因緣固然難得,而大家的善根福德也是不可思議的。

  這次所講主要想以黃念祖老居士的解釋為底本,但也不是完全按本子講。對佛教名相,儘可能做些通俗解釋,而對於考據,慎思、明辨、詳細議論等方面,則適當簡化或省略。因著書與講解,要求有所不同,並儘可能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初學如嫌深、有聽不懂地方,多聽就會懂,且佛教言語佛教道理,一進入識田,就永為道種,食少金剛,終久不壞,最後都會因此而得解脫。第二十六願說:「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至於老修心的人,聽到淺的地方也可以溫故知新。因佛法如餅子中邊皆甜,多聽亦有好處。只是我本人限於佛學知識修持水平,感到十分慚愧!許多同修都是放棄休息時間和家務,有的從遠道趕來,不免浪費時間和精力,使我慚愧,不夠周到的地方,只好請大家指正、原諒。

  下面在講解《大經》之前,先講三個問題。

  1、佛教興起因緣凈土法門殊勝

  2、簡單介紹本經的譯本和會校本。

  3、本經的經題、體性宗旨、力用以及它的教義和教相——五重玄義

  佛教興起的因緣凈土法門殊勝

  每一個眾生都具靈明湛寂的覺性,但無始以來被妄想煩惱所遮蔽,不能顯發,以致迷妄顛倒,痛苦不堪,在六道生死輪回。所以佛在華嚴上講到:「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諸佛慈悲,為救度眾生,使眾生能明確自己本具佛性,靈明廣大與佛無異,說種種法,教令修習,依之修習,都可斷除煩惱,歇下妄心,徹證本具佛性。故《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謂佛之知見即是人人具有的智慧覺性,也叫佛性,也叫真如,也叫實相……《華嚴經》「性起品」也說:「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知見故。」兩部大經,一先說一後說,自始至終,說明唯為教眾生成佛這一大事因緣。而《阿彌陀經》有二種譯本,一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一為唐譯本玄奘法師所譯,稱《稱讚凈土攝受經》。經雲「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至)誠諦(真實)語。」可見,凈土法門之興起正是與《華嚴》、《法華》同為教化眾生悟入佛知佛見的大事因緣。換言之,佛法之產生,特別是念佛法門的產生,主要是使眾生:離開妄想解脫苦惱,往生凈土成就佛道。這正是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一念妄想不歇,就是苦海無邊。一句佛號提起,就是始覺,就是回頭,就能到覺悟極樂彼岸一句彌陀正是開示悟入佛知佛見的妙法。略說凈土法門殊勝有以下幾點:

  ㈠凈土法門是佛徹底悲心,和盤托出的奇妙法門

  《華嚴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經還說,破無明、見佛性的十地菩薩,一切所作不離念佛。為什麼說是奇妙法門呢?持名一法,方便易行一句彌陀人會念。《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逐步從有念入無念,由凡心佛心,所以說:「得三摩地(正定)斯為第一」。一切有情,皆可因一句名號而得度,故是如來徹底悲心,廣度一切苦惱眾生之奇妙法門

  ㈡凈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橫超法門和特別法門

  一切法門旨在教眾生歇下妄想、分別、執著,徹證佛性妄想分別即六識所起作用執著是七識所起作用,人我執、法我執。一切煩惱,執我而起。而此法門對上中下三根,都能適應。普賢菩薩之外,文殊菩薩也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文殊發願經》)又如本經雲:「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這都是上根。在《觀經》中說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一念之快速),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可見此法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本經亦雲:「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若無此法門,凡夫要想脫離惑業苦惱,超出六道流轉,實很艱難。

  1、什麼叫橫超法門呢?

  一般法門是豎出法門,必須一步步斷除三界(眾生生死往返有三種世界:欲界有食慾、色慾色界有形色;無色界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八十八使見惑和八十一品思惑[對貪嗔痴慢疑、五見、十惑按三界所迷四諦之理來計算共88使;按三界九地(色、無色八地,五趣雜居地一)各有九品貪嗔痴慢疑,成81品。三界:欲、色、無色。欲界:食、色二欲。《楞嚴經》雲:「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出家斷正淫,在家制伏邪淫。],才能出三界,如竹內之蟲,要想出來,必須一節節地咬穿,才能爬到竹外,故叫豎出;所謂橫超就象蟲子從竹枝旁邊咬一個洞,就爬到竹外,故叫橫超。

  2、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上說:「越三祗(信位行回,一阿僧劫,初地至七地,二阿僧劫,八地至十地,為第三劫。)於一念,齊(並齊)諸聖(別十地、圓初住)於片言。」《彌陀經》:「極樂世界生生者,皆是阿鞸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伴侶。)念佛靠簡簡單單念一句名號,只要信真願切,就能帶往生凡聖同居土,這叫不退;因境緣殊勝,便可進而達到行不退(修菩薩行,方便教化眾生)和念不退(中道正念),圓證三種不退,即是說一得往生,便可直至成佛,所以是一種特別法門

  ㈢上次已說了諸佛出世,佛教興起的大事因緣開示佛之知見,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也即了知人人本來具有靈明寂照的清凈心寶,當仁不讓,不要自卑;只要依法修持,定能轉迷為覺,心寶常現。

  又說明了凈土念佛法門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使凡夫從有念入無念,轉凡心佛心是一種橫超法門、特別法門

  現在再要說明持名念佛法門是一種佛力加持的他力法門

  一般法門都靠自力修行,要斷除五種惡見——身見(執著我)、邊見(執常、執斷)、邪見、見取(取己惡見)、戒禁取見(取不合經的戒律),及格,才能斷見惑,證初果,入見道位,再七生七返,斷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思惑——貪嗔痴慢(貪嗔痴慢,在見道位雖也斷除與五見有關的一部分,真正的三毒到修道位才斷。),才能證阿羅漢果而出三界生死這是自力修行,很不容易,一生不能成辦。

  1、念佛法門有佛四十八願攝持,有諸佛的護持、關懷。經中第十八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即生可以了生脫死。《阿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十往生經》說:「若有眾生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菩薩擁護行者……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2、《阿彌陀經》的玄奘法師譯本,叫《稱讚凈土攝受經》說:「若有凈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維,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繫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凈國土。」

  一心不亂:羅什大師是從果證上提要求,要求證到一心,一心即無心可亂。繫念不亂玄奘法師譯為繫念不亂(繫念不斷),是從行持上提要求,要繫念不斷,但都突出「不亂」二字。可見,平時念佛功夫,必須在一境界上考驗自己亂還是不亂。如果某種境緣現前,放不下,斬不斷,心便動搖不定,這正是生死根株,便要加功。如果情多業重(情愛難放,業識深重),日常之間無一事一物肯放鬆、布施,時時煩惱,處處粘滯,必須更加認真念佛、禮佛,至誠懺悔,因情多業重,必然福輕慧淺,必然苦惱叢生。

  玄奘法師譯本中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二句,北京黃念老認為這是凈土宗他力法門的精髓,只要肯至誠信願念佛便會得佛的加持護佑,有感必有應。當然,所謂他力加持必須以自力用功為前提,自力復加他力,便同順風揚帆,直往極樂。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行」即自力自力不行,何能感召他力。

  3、經上還講到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身,一切魔邪鬼怪不能侵犯,也不敢侵犯。

  總之,由於有佛的他力加持,所以能使眾生一生成辦大事因緣,了脫無量劫生死大事,直至成佛,故念佛法門是超情離見的不可思議他力法門。以上簡單說明凈土念佛法門是橫超法門、特別法門、他力法門,有緣碰到、聽到,是不可思議善根福德因緣

  簡單介紹本經的譯本和會校本

  經論中專講凈土法門的有三經一論,其他千經萬論也都處處指歸。據統計凡提到念佛往生的經和論約有200部左右,據凈土法門法師統計有240部左右。所以凈土法門是佛救度一切眾生的無上法門

  此經譯本特多,現在存有五種

  ㈠《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漢譯本)支婁迦讖譯。

  ㈡《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簡稱《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吳朝孫權時代優婆塞支謙所譯)

  ㈢《無量壽經》魏,曹丕篡漢叫曹魏,康僧鎧所譯。

  ㈣《無量壽如來會》唐高宗時,菩提流志所譯,出於《寶積經》。

  ㈤《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趙匡胤時法賢所譯。

  上列五譯,很有差異,主要是佛陀慈悲,多次宣說,不同梵本也不止一種。後來學者感到各譯之間有的較詳,有的較略,互有長處和不足處,出入很大。如「如十念必生」是凈宗彌陀大願之精髓,見於魏唐二譯,而漢吳二譯中無之;吳譯二十四願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而魏唐二譯之四十八願中無之。學者又不能編讀五譯,乃由:

  ㈠宋時王日休(龍舒)居士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名《大阿彌陀經》,此本流通頗廣。在五種譯本中,《魏譯》流傳較廣,王本一出取而代之。但王本採取舊譯,有不足之處,如三輩往生,《魏譯》皆發菩提心,而王本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也不談。且王本有不用原語,任意行文之缺點

  ㈡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對王本覺義有未安,乃專就《魏譯》,去掉繁複,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這僅是「魏譯」節校本而非諸譯會集本。

  ㈢清咸豐中魏承貫居士乃會集五譯別成一本,但仍有自□□□,□無來歷。

  ㈣夏蓮居老居士鑒於以上三種會本之「失」,為免後世篡改經文之失,故又發心重集,做到了字字句句都互相參考校對,千斟萬酌,恭敬仔細,完成後四眾讚歎,其特點是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脫離本經之外。黃念祖居士在《谷響集》一書中,已說明他在注經時,每句經文都在五譯中找到來歷,五譯都據梵本,梵本都是佛說,故這次所學之《大乘無量壽經》句句都是出於佛之金口,我們修持念佛法門的佛弟子,應當信心不疑,按佛的教導一心修持,不辜負學佛一番大事因緣。以上對本經情況略作介紹。

  對本經經名、體性宗旨、力用、教義教相的說明——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天台智者大師以五重玄義解釋各經:

  1、釋名:解釋經的題目;

  2、顯體:顯示經的主體體性

  3、明宗:說明經的修行綱要、法要;

  4、論用:論述經的力用;

  5、判教:分析、判別經的教相,在經教中類別地位以及教義的異同。

  經題有七種類型:

  單三:人——佛說阿彌陀經,法——涅槃經,喻——梵網經(大梵天王之因陀羅網重重交徹,融通無礙)。

  復三:人法——文殊般若經;法喻——妙法蓮花經,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花開蓬現,譬如開權顯實,開三乘權方便,顯一乘實方便;人喻——如來師子吼經。

  具足:大方廣(法)佛(人)華嚴(喻)經。(大即體;方即相,方正也;廣即用。)

  ㈠ 釋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本經屬具足立名:佛、無量壽—人;莊嚴清凈—法、平等覺(真如之法);大乘—喻(大白牛車,運許多眾生至寶所。)

  「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對迷而言。題中所說釋迦牟尼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娑婆世界教主(娑婆釋堪忍,此世界眾生安於三毒,不思出離,造作十惡,曰堪忍。)譯為能仁、寂默,能仁是用,寂默是體,為廣度眾生,演說本經。

  佛有十號:

  (1)如來:一、如者真如。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以真如體,來修成佛道),叫如來。二、不變隨緣義。如,不變;來,隨緣真如之體永恆不變,雖迷不失,即「不變」;真為之用,能隨染污緣成六凡,隨凈緣成四聖。按善業多少生三善道,按惡業多少生三惡道。

  ——六凡。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是四種聖人——四聖。羅漢、辟支佛稱二乘,斷見思煩惱,出三界生死菩薩利他,修六度萬行,破無明見法性,無明破盡便成佛陀

  (2)應供:佛煩惱習氣凈盡,得一切智慧,可以應人天供養,叫應供。

  (3)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具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為正,「藐」為等,「菩提」為覺。菩薩要破四十二品無明,等覺菩薩要破一品生相無明,還是有上,佛為無上。正等對二乘人說,二乘人只自利不注意利他,心不平等。佛則自覺覺他,真正平等,故叫正等。正覺外道說,外道是邪覺,如六師外道:有的講斷滅性空,無上下、父子、忠孝之道;有的講眾生苦樂,非屬因緣,乃自然所生;有的身穿粗衣,以高熱燙身,便可成道等等,都是邪知邪見。又正覺是對凡夫不覺說。

  (4)明行足:明者是得無上善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業清凈修行圓滿,福慧具足,叫明行足。

  (5)善逝:意為好去,趣向佛果,名善逝。

  (6)世間解:善解世間世間解,世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都能清清楚楚,是化他的聖人智慧,善轉俗諦。

  (7)無上士:尚有所斷叫有上士,佛功行圓滿,已無所斷,叫無上士

  (8)調御丈夫:能善調伏眾生,是大丈夫,名調御丈夫。能善巧方便調伏一切眾生煩惱,使離苦得樂,背塵合覺,去迷為悟。

  (9)人天師:天上人間都歸從敬仰,依教奉行。在諸眾生中唯天與人能發無上大菩提心,故叫人天師。

  (10)佛世尊:三覺圓滿,具備眾德,為世尊重,叫佛世尊。(或分為二)

  「說」,說此經為佛親口所說,非其他人能說。中國古來也可把「說」字作喜悅的「悅」字解,「佛悅」就有暢佛本懷之意。

  「大乘」喻也,運載之意,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別於聲聞、緣覺,僅求自覺小乘念佛法門大乘法門

  1.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所念是萬德莊嚴佛號,念念是佛,能念所念,都不離開佛,都是佛的境界,故念佛法門是一乘願海的大乘法門

  2.《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即是心作佛,既是心作佛,則自心便是佛。反之,是心作人天,修五戒十善,是心是人天;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作地獄則是心是地獄,所以要趕快念佛作佛,以即佛之心,念即心之佛,即心即佛,心佛不二,便可從根本上解脫生死苦惱,成辦這一大事因緣

  3.本經第十二願說:「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生極樂者,決定成佛,豈非「大乘」。世親菩薩往生論》說:「大乘境界」生安樂國者,是成就大乘之門又說:「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生生者不是二乘種性,都是大乘種性。

  有些居士可能提出:本經第十六願有:「有國中聲聞(斷見思者)天人(帶業凡夫)無數,壽命亦皆無量。」《阿彌陀經》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怎能念佛大乘法門呢?應知此中所謂「阿羅漢」是就斷惑程度來說,說明西方有許多已斷見思惑的人而不是從發心大小來說,生西方者三輩之人都是發無上菩提之心,不是發小乘自了之心。即使他聲聞往生的,也都已回小向大。

  「量覺壽」梵語為「阿彌陀」有無意義,主要譯為無量壽、無覺光。實則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報正報種種莊嚴說法化度一一都是無量,今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含攝有佛之種種無量功德

  「莊嚴有三種意義:一為名詞,如「極樂國土就如功德莊嚴」,如本經「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形容詞;也可作動詞,如「以種種功德而自莊嚴。」此乃動詞。此經中三者都有

  「清凈」:身口意三業離一切煩惱染污。清凈土凈土清凈身即佛身,清凈心即佛心,也叫真如實相。念佛主要凈心。用一句萬德莊嚴的果地名號(已成佛者的名號),凈化眾生百千萬種雜念,使回復到本具清凈覺心。

  「平等覺」:平等者離差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有三種解:

  ①平等普覺一切眾生(不論怨親都度,佛度歌利王——憍陳如),念佛是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今經提倡「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當來一切含靈,皆以此法而得度脫。」正是平等普覺之義

  ②以平等覺悟眾生(三根普被之法曰平等法),持名之法,正是心作心是,一切眾生都能平等念佛名,都能從有念到無念,轉煩惱菩提,是三根普被之法,故曰平等法。

  ③「平等覺」是指如來正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叫「平等覺」。在本經則專指極樂教主阿彌陀佛。

  「經」字是通名,上為別名梵語叫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為省文簡稱曰「經」。經有「恆常」之意,諸佛言教,莫能改動。又有路徑之「徑」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經之路。經為通名,其它為別名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連貫的意思可為「佛金口所說大乘法門是說無量壽佛具足莊嚴清凈、一切功德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大乘經典

  ㈡、顯體:體即主體,如人之有身體。一切大乘經典,都以實相為體。如法華以實相為體,楞嚴如來藏為體,華嚴以一真法界為體,涅槃佛性為體。大乘經都教人成佛、成實相。實相即是真實之相。此實相即是佛性即是真如菩提法身。是一切眾生本具之性德。實相無相而無不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法皆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佛捨身為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相即空,無不相即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實相也是強名而已,所謂實相者即非實相。下作一些實相的說明:

  ①實相空無一物,但又不離萬事萬物,雖空空寂寂,又靈靈明明。森羅萬象山河大地,乃至一草一木,一色一香,都不離自性,既不是頑空,虛無斷滅之空,是靈明洞徹的,含攝萬法的。《楞嚴經》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又說,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是真空,不是頑空、斷滅空。又空空寂寂,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之相。《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說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說有,是妙有,不是妄有。真空如鏡體,妙有即鏡體所現之事物,此時雖空而有,雖有而空,空有同時存在,空有互不相礙。又如金像、金杯、金戒子、金手鐲,種種形相不同,但都有物之體,都是金子金子平等相(體),事物差別相(用),體用不二。但自性起用有染凈不二,所謂隨染凈之緣,成凡聖之事自性染污煩惱之緣,成六種凡界;隨清凈之緣,成四種聖界。真妄之不同,在粘滯、不粘滯。

  ②真空即妙有,空有不二,也即是實相。一切佛經都說此空有不二,無相無不相之理。如:《金剛經》雲:「若見諸相非相(空),即見如來(有)。此法無實(空)無虛(有)。不取於相(空),如如不動(有)。」《圓覺經》雲:「諸幻滅盡(空)覺心不動(有)」、「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楞嚴經》雲:「歇(空)即菩提(有)」。

  「歇即菩提」是佛法之總綱,修心必須要歇,不用求真,但須歇妄。歇妄方法很多,一句佛號,是歇念之妙法,以信願為前導,以持名為法門,不但利鈍全收,而且一生成辦,使無量劫生死大事,今生此法門,而能解脫這就是大家前所栽培之福德因緣。我們要不辜負這一大好因緣

  新出《凈土聖賢錄》載:福建福安縣甘棠公社老太謝秀萱十七歲結婚,含辛茹苦,以手工收入維持生活不識文字天性純和溫良,生三子二女,長子29歲病亡,夫也相繼死去,次子又遭大病,災橫相續,全家恐慌,後三子月明大病,因夙世善根,夢觀音菩薩帶游地獄,後病癒,發心持齋念佛,謝老太受其影響,也謝絕一切世緣,專心念佛,78歲大病後更加精進晝夜持念彌陀八萬聲,做到了不念而念。88歲臨終前對媳婦說:「我已見佛示現,即將往生。今後不必勞你送飯了。」此後老太斷食八天,日夜打坐佛號不斷,至第八天見阿彌陀佛放白毫光。她對其子說:「佛之光明,難以比喻。」又說西方三聖來接我了,我今往生彼國。逐合掌念佛坐化,身筆挺,不靠背而化,七天後火化,在場人都聞到異香,有堅固子三十多粒。所以一句彌陀是歇妄顯真之妙法,也是了脫生死之要法。

  ③總之生滅之法全是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生滅的。佛性大圓明,周遍法界,借一句佛號而顯,極樂國土,非在心外,心凈則土凈,心不幹凈,土也不幹凈。《無量壽經所說,一切依報正報,無非說明自性之體相用,一切不離真如實相之自性,故此大經是以實相為體的。此經「德遵普賢品」雲:「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即實相。「積功累德品」說:「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此真實慧乃實相之真實妙用。「大教緣起品」雲:「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此法能使眾生真實之利,如《心經》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以上三種真實,全體是真如實相的體現。故以實相為體。從真實理體,起真實智慧,得真實受用。

  3、明宗:明經的宗旨,也即修持法要。①經中三輩往生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有因地發、果上發之別),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觀經》所說五逆十惡下品人至心念佛十聲,命終便得往生,能至心念佛,便具足信願,既有信願,便是發菩提心,故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故信願十分重要,而此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全經修行的要法,也是往生的正因。《要解》又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有信願念佛功夫淺些,也能生;無信願,念佛功夫再好也不能生。)

  ②《華嚴經》說:「妄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發心之重要。故徹悟禪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四句念佛法門一大綱要。簡而言之,即蕅益大師所說信願持名,故小本的「信願持名」與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二者正是同一宗旨。」

  ③為什麼說要「一向專念呢」?徹悟禪師說:「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今作佛即是成佛,以彌陀自性,念自性彌陀,以凈土之唯心(是心所起的作用),生唯心之凈土,則一句彌陀,皆成第一義諦,都成為實相妙境。所以幽溪大師《生無生論》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④所謂:「一向專念」,此一向專念,是向一個方向前進,也有「總是專念」「一味專念」,是一向專心念佛的意思。

  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而關鍵實在最後。臨終最後一念不堅持就會影響往生,故不能中途而廢。又如逆惡之人,十聲念佛,第一聲是初念,第十聲命終,其中最後一念,尤為重要。因作惡作善皆一念所成,因念佛凈土亦一念凈業所成。故《念佛三昧寶法論》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當然此臨終一念,亦千錘百煉所成,沒有平時堅實功夫,何能有此最後一念?

  四、論用:明經的力用。此經力用是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至五逆十惡(逆即逆於理,五種極重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但能發心都能解脫,佛在世時曾勸其父王念佛三味,佛說:「一切眾生生死中……但能念佛不止(繫念)定生佛前。」釋尊大慈至孝,勸父唯是念佛,可見種種法門雖都很好、很微妙,但往往非凡夫能修,只有繫心於念佛一門,最易相應。

  念佛四種方法

  ①實相念佛:實相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一切二元相對之法,眾生生滅心念相續,不易體會。《圓覺經》雲:「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故實相念佛凡夫不易相應。

  ②觀像念佛:是陳供佛像,注目觀視,像在可修,離像便難,不如持名可隨時隨地修持

  ③觀想念佛:《觀經》雲:「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凡夫心亂,難入妙觀。如觀樹時「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第一盤b面至此]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楞伽摩尼以為瓔珞……」這種觀境,凡夫心量,很難觀想,因境廣心粗,不易相應。

  ④持名念佛:余門如蟲在竹向豎出困難凈土法門橫出方便,故以持名念佛為特別方便法門,若念到一心不亂,就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明,持名念佛即是實相念佛。而且帶業往生,生同居土,證位不退者,皆與等覺菩薩在一起,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鞸拔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即一生必補佛位,與諸上善人在一起,生同居土即橫生上三土,能一生補處,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種不退。正像蕅益大師所說:「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有。」

  五、判教:

  即判釋教相,說明此經在佛經中的地位、性質、方法等等。主要有天台、賢首二家。(初學一時不易理解,但聽聽也有好處,多聽就懂。)

  天台智者大師,判釋佛的一代聖教,為五個時期(時間),八種教法

  1、五時:即華嚴三七日,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維摩、思益、楞伽楞嚴、金光明、勝鬘等經),般若十二年法華涅槃時共八年。從教化方式方法來說,有八種:頓、漸、秘密、不定是化儀—儀式,藏、通、別、圓是方法

  ①頓教即《華嚴經》(頓教部),佛成道後在寂滅道場,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善根成熟天龍八部圍繞下,說圓滿大經,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性修不二,生佛體同,故說頓教。這時諸聲聞在座如聾若啞,聽不懂也不能發言。

  ②漸教。因頓教無益於三乘學人,故佛至鹿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諦、十二因緣(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四諦先說果,十二因緣先說因。)、六度三藏教,破除凡夫見思煩惱(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取見:固執自己惡見。戒禁取見:固執不合理禁戒。)。其次說方等教,說維摩、思益等經,這時彈斥偏小之教,讚歎大乘圓頓之教,使二乘根性之人心地逐步純凈。然後說般若經(八部般若)正說圓教,也帶通教和別教。以上阿含方等,般若三時所說之法,從教化儀式上講都是漸教。

  ③秘密教:佛說法時,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對相說法而使其得益,故叫秘密教。

  ④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能使眾生於漸教中得頓教益,於頓教中得漸教益。其所方法,只是藏、通、別、圓四教。

  此後佛說法華經》,前是頓教和漸教,法華教是開前頓漸之權教,令入到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之教,廢以前之權教,令三乘歸一乘,會三歸一,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故《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無上道即成佛之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三乘皆歸一乘,都得授記作佛。故從究竟來說,人人都有成佛之分。

  最後佛說《大涅槃經》,包括二層意義:一為根未熟者,更說四教,談常住佛性,使眾生知有真常,入於大涅槃境界,叫捃拾教(拾取意)。二為末代鈍根,在佛法中起斷滅見,亡失法身慧命,設立三種權教——藏、通、別,扶住一種圓實教,叫扶律談常教——扶持戒律,談常住佛性。《法華》與《涅槃經》合為第五時

  以上是五時說法說法儀式——化儀四教。下說化法四教——藏、通、別、圓。

  智者大師佛教眾生方法,歸納為四種教,有深淺的不同。

  ①藏教——三藏教[修多羅藏(四阿含經等——法歸或無比法)、毗尼(律)藏(五部律,譯調伏。)、阿毗曇(無比法)藏—俱舍、婆沙論等,這是小乘三藏。藏教根性人有三種:一、聲聞:觀四諦法—(苦、集、滅、道,修三十七道品)斷見思惑。見惑斷即初果須陀洹(再七生七返成阿羅漢)—預流;斷欲界九品思惑前六品,證二果斯陀含—一來,再來欲界一次;再斷三品思惑,即斷九品惑,三果阿那含—不來,不來欲界;進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果阿羅漢,翻無學、無生、殺賊、應供,至此見思惑俱盡。

  二、緣覺乘,根據十二因緣教——無明緣行……..三世惑業苦、前因後果。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也滅,因觀十二因緣,悟真空之理,故叫緣覺。與聲聞同斷三界見思,但更能侵除習氣,故居聲聞上。

  三、菩薩乘:緣四諦境,發四弘誓,修六度行。

  1.觀苦諦境——眾生無邊誓願度;

  2.觀集諦境——煩惱無盡誓願斷;

  3.觀道諦境——法門無量誓願學;

  4.觀滅諦境——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樣於三阿僧祗劫(無央數劫)修六度行,頓斷見思習氣,成三藏佛果。此三乘證果不同,發心有異,但同斷見思,同證偏真,只入化城。(《法華經》有化城喻品)不是究竟寶地。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②通教:頓根但見偏空,不見不空,通於藏教——通前;利根,非但見空,兼見不空,能通別、圓二教,故曰通後。大乘方等經中明三乘人共行的法門即是通教。

  藏通二教,藏教是界內鈍根,修析空觀,通教是界內利根,修體空觀。

  ③別教:是界外獨菩薩法,也是指三界外根性較鈍的菩薩,它的教理、斷惑、證位、因果,與前後三教都不同,故叫別教,諸大乘經中,明菩薩歷劫修行,所行所證,互不相攝,互不相同,即是別教。所修的是次第三觀,先空、後假、再中,不能圓融。其中七地以前,各有功用道,八地以上名無功用道,不見有法可修,不見有涅槃可證,任運自然不著功用。斷十二品無明,成妙覺位。

  ④圓教:此教是指界外利根菩薩,修一心三觀,空、假、中在一心中具足,如明鏡照物,鏡體是空,鏡中像是假,空假同時存在,一時具足圓融無礙,即是圓明、圓妙、圓滿、圓頓,故曰圓教。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位一切位,諸大乘經,說佛境界,不同三乘人位次即是此教。《華嚴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凈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是圓頓教相。

  以上略說天台宗的判教——五時八教

  《大經》中廣說大乘阿彌陀佛無邊願海,四十八願,廣度眾生,說信願往生殊勝因果一句名號即是實相,念佛之心即是無盡法界;十念往生,便登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直至成就無上菩提;生凡聖同居土,即與諸上善人(指己證法性大菩薩)俱會一處這就是橫生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常寂光三種凈土念佛之人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此經所說是大乘菩薩藏中極圓極頓之教相。

  【據上海蔡惠明老居士發表於《明倫》期刊 的《精進佛七好!》一文記載:「一九九○年起上海佛教居士林遷回覺園,因房屋年久失修,樓下香光堂大殿改為念佛堂,樓上作講堂、圖書館及中小型活動場所。除星期通俗講座外,還有教理研究、青年學佛、綜合服務等組。曾請徐恆志大德主講黃念祖居士著《無量壽經白話解》等,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
[《大乘無量壽經五重玄義》此標題是編者所加;徐老1990年講《無量壽經》於上海佛教居士林,現僅存講稿共19頁,經文講解遺失。編者曾多方查找手稿和錄音帶,均無下落,望有緣大德此文後,獻出珍藏法寶,以便補充完整,編者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