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凈土文集 三、談談凈土念佛法門

三、談談凈土念佛法門

  ——徐恆志老人講於佛教安養院

  (1988年1月27日)許洪亮編錄

  提 綱

  一、凈土法門是無量法門中的特別法門

  二、念佛法門的二大特點

   ㈠念佛法門是下手易而成功高;

   ㈡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三、念佛法門的三個要領——真信、切願、篤行。

  一、凈土法門是無量法門中的特別法門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徹證真理成就佛道以後,便憐念一切眾生,痴迷顛倒,輪回六道,長劫以來,莫能出離,受無量苦,故說了種種法門,經過歷來祖師大德的整頓、弘揚,按照法門的不同特點,便分宗立派,主要有禪、教、律、密、凈五宗。(禪即佛心,教即佛語,律即佛身,實際上佛度眾生不離三法。又恐業重障深,不易轉化,便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來熏陶轉化之。)

  其中凈土宗是佛為了憐愍凡夫障深不能在即生解脫,再一受生難免長劫流轉,永無出頭之日,故開此信願念佛,求生極樂凈土,使不論上中下根,都能即生往生西方,上智速證菩提,下愚也可帶業往生。所以佛在《阿彌陀經》、《大乘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三種凈土經典里,詳說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行、證道滿願、攝取清凈佛土的經過。其中如《大乘無量壽經》中所發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中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真實懇切之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念必生願)又在第十九、二十中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聞名發心願,臨終接引願)又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印度摩竭陀國的國王阿闍世王曾幽囚父母,韋提希是其母):「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具諸不善,若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若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想念於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阿彌陀經》里,佛更是無問自說,具體說明:「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里兩個「有」字,份量很重,說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確確實實有的。我們知道佛是決無妄語的,所以應該相信,在無量佛法中,有這樣一個特別法門,叫做凈土法門,也即信願念佛法門

  在《佛說阿彌陀經》里,佛不僅詳細說明了極樂國土的種種依報莊嚴情況,如七寶蓮池,七重欄楯,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寶華,水鳥樹林,皆說妙法,並且說明阿彌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壽命亦無量無邊阿僧祗劫。還說明了極樂世界生生皆是阿鞸拔至(不退轉),有的還是一生補處大菩薩(即一轉生補佛處,十地後不破一品生相無明,即成妙覺)。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生到極樂世界裡去呢?佛在《阿彌陀經》里告訴我們:「若有男子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里說得很清楚,我們要往生極樂,了生脫死,一生成辦。在方法上,只要天天執持名號,凈念相繼;在要求上,必須努力達到一心不亂,在臨終時能夠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會現在其前,接引往生。要達到一心不亂有一故事很好。從前有個國王,看到出家人整天不做事,只是念佛,很不以為然。有一天,他問出家人:「我聽說修行人必須刻苦,你們整天只是念佛,那會有成就?」出家人說:「修行不在於刻苦不刻苦,而在於生死心切不切。生死心切,雖整天六根對六塵,但他眼不見美色,耳不聽妙音,乃至意不起胡思亂想。」國王將信將疑,問他:「你的話能用事實證明嗎?」僧說:「可以,明天請派一班宮娥彩女,一班在東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個判死刑犯人,拿罐子盛滿油,繞街去走,回來油不傾出,就不判他死刑,如傾出來立刻斬首,並派四人拿大刀隨後。」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關頭,絲毫不敢放鬆,油不溢出,便赦他無罪國王問他:「你繞街一周見到什麼?」犯人說:「大王,我什麼也不見。」國王說:「你在我的面前胡說八道,這還了得。」犯人說:「我在生死關頭,一心管著油,哪裡有心去管跳舞和唱歌。」國王這才相信。我們念佛人如果也這樣生死心切,一定能夠做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

  除了上述三經之外,佛在其他大乘經典里,也都處處讚歎這個念佛法門。尤其如《華嚴大經》在《行願品》中說:「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己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如果世尊不開這個念佛往生極樂法門,則末世眾生可以說無一能了生死。故佛在《大集經》里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二、念佛法門的二大特點

  (一)念佛法門是下手易而成功高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里說:「於此世界修行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在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乘阿鞸跋致,甚難可得。…..謂自力也。易行道者,謂信佛語,修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籍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龍樹菩薩是台宗的初祖,禪宗第十四祖,也是華嚴、三論、凈土宗祖師,我們對菩薩的話,必須深信。從實際情況來說,由於我們無始以來,迷妄不覺,而產生二種虛妄執著我執和法執,從而生起貪、嗔、痴、慢、疑、邪見等等迷惑,造殺、盜、邪淫妄語等等惡業而招致六道輪回的苦報。如果依其他法門,僅靠自力修持,斷惑證真,要斷三界以內的見思惑,是十分困難的。如靠凈土念佛法門,因有阿彌陀佛大願攝持,以一句萬德結晶的果地洪名,作為我們因地修持心念自力和他力兩皆具足,便如順風揚帆,一瀉千里。而且這一句洪名,提起便是,不須分別考究,也不時間地點,只要一念相應,這一念便是佛,十念相應,則這十念便是佛。正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漸漸從有念入無念,化煩惱菩提,生時清凈吉祥臨終直往西方,所以易修易行,下手易而成功高,是凈土法門的特點之一。

  (二)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從凈土宗的發展歷史來看,凈土法門,是釋迦彌陀二土導師所建立的,是文殊普賢菩薩所指歸的,是馬鳴和龍樹菩薩所弘揚的,也是慧遠、善導、永明、蓮池、藕益、徹悟諸大祖師所倡導和發願往生的。且看《華嚴大經》是如來初成正覺時,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妙法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並發願雲: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

  又如文殊菩薩在《文殊發願經》上的發願偈說:

  願我命終時 盡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往生安樂

  再看《觀無量壽佛經所說,五逆十惡的人,當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未滿十聲,便見化佛授手,持引往生這就明凈法門是即淺即深、至圓至頓、至簡至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特別法門

  三、念佛法門的三個要領——真信、切願、篤行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為修持要領,有真信、切願,再加切實行持,決定千修千生、萬修萬去。首先我們應該深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也決無虛願。以念佛求生之因,必得見佛往生之果,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阿彌陀經》所說的種種依正莊嚴正是教我們要生起正信。佛又教導我們要由信起願,故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經內三次勸眾生發願)又在勸修持妙法之後,佛又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佛如此懇切勸導,我們豈可無動於衷,辜負佛的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苦心?何況我們生此娑婆世界,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八苦交煎。《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再看極樂世界則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是「眾生生者,皆是阿鞸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我們能聽到如此妙法,應當懇切發願,願生彼國,對娑婆世界深生厭離,在念佛時,念念之間欣厭俱足,正象脫離牢獄,投奔故鄉。有此信真願切,一句洪名自然念念得力,句句落實。

  至於念佛方法,或默念,或高聲,或金剛念,無有定法,在行人適當調和,但總的要求至誠懇切,攝心專註而念,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果妄想仍然很多,不易收攝,那麼可用印光法師提倡的十念記數法,從一到十,再從一到十。或分二口氣,一至五,或六至十,或一至三,四至六,七至十。只有把全部心力在一佛號上,妄想煩惱便無處住著了。同時,修念佛法門,還要注意二點:一要在苦中磨練,二要求福慧雙修。第一、所謂苦中磨練,必須要人事環境的磨練結合起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佛教導我們要以八苦為師,越是在苦難中練成的功夫越靠得住,佛在《四十二章經》里說:「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敵」又說學道:「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天眾魔,而得道果。」佛又教導我們:「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讓能讓。」《金剛經》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知一切法無我,一切世事如肥皂泡之幻化無常,暫有還無,遇到苦難問題,便可看破、放下,而得自在。如在《凈土資糧》一書中所附錄的上海崇明橋北倪家宅湯靜修,曾領養一子一女,但此子長大後不盡孝道,對老太百般虐待。在文革期間多次把老太功課本及念佛珠奪去,作為「罪證」,交給造反派,使老人受到種種折磨。老人戒殺茹素,其子卻強迫母親食肉,以惡作劇作弄母親老太不堪虐待,一度進入老人院,因院中菜餚對茹素有困難,只得仍然回家,老太痛苦環境中曾想自盡。後經別人勸導,教她頑強堅持,專心念佛,求生凈土,徹底解決生死問題。老太便逆來順受,環境越惡劣,念佛堅定。後來老太在1981年4月,78歲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坐在一把沒有靠背的座椅上,筆挺地坐化了,臉色全同活人,見者這才知道念佛往生真實不虛的。

  在倓虛法師開示的《念佛論》中也記著一位姓張的女居士青島人,生了一子一女,家境很窮,其夫在碼頭拉車,張氏住湛山精舍附近,每星期天法師去講經,張氏因聞法信佛平時念佛用功。1937年冬,有一天對其夫說:「你好好領著孩子過吧,我今天要往生佛國了。」其夫怒斥之說:「我家窮還不夠受嗎,你還來扯這一套。」說完又去拉車。張氏又對二子說:「我要極樂世界去了,你們好好聽父親的話。」那時大的十歲,小的五六歲,聽了不懂什麼意思,仍去門外跑著玩。張氏便洗臉梳好頭,換了一套漿洗過舊衣服,到床上面西趺坐,念著佛就往生了。兩個孩子回來,見推之不動,便往鄰居送信,大家趕到,見張氏面目如生,大家稱讚她念佛功深,其夫回來痛哭一場。張氏環境貧苦,能從容往生,這對我們有靜居念佛因緣人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第二、經說:「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說往生彼國的人,一定要以多善根為親因,以多福德為助緣。如《觀無量壽佛經》上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坐作進退有威可畏,有儀可則)。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可見,隨分隨力持戒布施,修福積德,是往生凈土的資糧。

  總之,凈土法門不可思議難信之法,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我們凡夫至誠懇切念佛之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時,因為以佛的果地妙覺所成就名號,作為我們因地修持心念。在念念之間,就獲得阿彌陀佛無上威光和清凈功德加持。如深一步來講,念佛雜念不起,就是止,一句佛號心念耳聽明明歷歷就是觀,所以念佛即是止觀,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即念念是佛,這樣說來一句洪名,即是自心的實相,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極樂世界無量清凈莊嚴,正顯示當人的自性,這正是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古德說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今生既遇此易行易生一生成辦的凈土法門,豈可入寶山而空回。普賢菩薩警眾偈雲: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願與各位大德長老共同勉勵,決定同生西方樂土,在蓮池海會上,頂禮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成佛生死,如佛度一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