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學佛隨筆選
1、知生必有死,普天下曾無一人逃得,余於是而學佛;知心性是一而苦樂不同,余於是而學佛;生不知所自來,死不知所從去,悲歡離合,匆匆一生,萬象森羅,真理何在?余於是而學佛;世界而名缺陷,好事終屬無常,四大六塵,莫非幻相,窮通得失,同歸春夢,余於是而學佛;貪痴習重,輪迴路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余於是而學佛。嗟乎!人生數十寒暑,以視前之無始,後之無終,直剎那間耳。而世方爭短論長,侷促轅下,背真逐妄,痛苦浩然。冀迷途之永出,願彼岸之同登,舍佛法吾誰與歸乎?
2、戒以生定,定以發慧,故戒為入道之要門。舉凡參禪、念佛、禮拜、懺悔乃至一切佛法,蓋無一而非戒,以攝心即是戒故。又有從事上戒者,有從理上戒者,實則事即理上之事;理即事上之理,初下手時即不二矣。故事修無異於理觀,理觀可融入事修。雖然,吾人心地未明,動輒得咎,若不從事上篤實戒去,所熏入者為惡因,則發起現行,不可得而善矣。空談唯心,為害何窮!故吾人於三業所作,可不效法聖賢,以戒為師,而自陷於痛苦煩惱之境乎?
3、嘗聞師言:世間無論千萬最大事,都抵不過一個死;千萬個死,抵不過我一修;千萬個修,抵不過我一覺。覺則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輕重利害,不可比擬。當知眾苦只緣不覺,極樂無過明心,每於妄念習氣堅固纏縛時,三致意焉。
4、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煉膽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煉智煉力之處,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厭塵俗,工作生活,一切照舊,但心已出難,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喜怒哀樂不動於心。大心居士,當從這裡下手。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煩惱日用處煉出,更為得力也。
5、人生數十年光陰,固無時不在煩惱之中,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或生活壓迫,或病骨支離,或有願難遂,或怨憎相會,皆足以引起極粗煩惱,所謂精神痛苦,實無人無之。蓋人事無盡,煩惱亦無盡。然克實言之,煩惱在心而不在人事。但能學習佛法,攝心不散,則古德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閑」,「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等境界,吾人亦皆可切實證到。古德雲:「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願佛弟子共勉之。
6、吾人一念心性,具十法界,如影隨形,自作自受;譬如攝照,長短胖瘦,一一不爽。念正直則感赴天堂,念貪嗔則感赴惡道。一念關系至大。若吾人能觀無念,自可趨向佛智;若不能無念,則世出世間,一切諸念,何如念佛哉!此理甚明顯,人不肯信耳。
7、學佛首重定心,以定能生慧;能去苦;能處亂;能履變;能強身;能容物;乃至能了生死。然得定必以戒,戒者不但戒身(如殺盜淫),戒口(如妄言等),尤須戒心。故曰「攝心為戒」。凡一切禪凈佛法,其實無一不是戒。行之深,則戒之切,其有不獲定慧者乎?學者能三業同戒,則理事圓融,功德便易於圓滿矣。
8、初學佛法,固須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而達實相。迨漸入漸深,則能觀能照者,亦覺其為妄心,何況文字。世有終年尋經研論,入海算沙,以為學佛者,不知正為文字所障,求解而不起行,終是枉用功夫,徒增知見;蓋言語文字,正如醫案、藥方,與本病了不相干。真學佛者,是學與佛不二,同一無著無粘,灑脫自在。固不是立變成佛,亦不是執著醫案、藥方,以為究竟也。
9、一句彌陀,緣起清凈;一句彌陀,種現互熏;一句彌陀,念念消業;一句彌陀,假即空中;一句彌陀,全性起修;一句彌陀,全修在性;一句彌陀,止觀具足;一句彌陀,體用如如;一句彌陀,即空即有;一句彌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後,方知一句彌陀之妙。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即是無上深妙禪。」天如禪師說:「悟後不修凈土,保管老兄未悟!」
10、凡夫之八個識,其用有八,其體則一。前五識是仗意識之功能,助成其用;第八識雖能攝持諸法,不能自造善惡,謂其是真妄和合者,因真心不覺,妄分能所,而成末那之妄執和意識之妄情。故八個識中,力用之大,惟六、七二識。然末那但能恆常審量,妄執我見,惟六識既明且利,無境不能緣,無事不能作,其力極強。故欲轉識成智,必先轉化意識,意識若轉,諸識隨轉,所謂擒賊先擒王也。不寧唯是,修習止觀,或持佛名號,皆從第六識下手,然則此識其功首罪魁乎!
11、觀行每用意識者,乃用其了別之功能,而除其攀緣之過咎也,念佛亦然,持名功深,循流溯源,從用入體,不期然而轉識成智矣。方便善巧,孰逾於此。
12、在學佛人中,每分禪、教為二,實則何可分耶?如蕅益大師雲:「從上諸祖未有敢離經一字者;從上諸大教主無有不透徹心宗,得大機用者。」不僅如此,禪之與教又皆濫觴於凈土法門,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靈峰宗論》卷六雲:「無禪無凈,籠統真如,即穢即凈,顢頇佛性。信釋迦之誠語,悟法藏之願輪,始知若律、若教、若禪,無不從凈土法門流出,無不還歸凈土法門。」學佛者應知所歸趣矣。
13、人生數十年光陰,彈指而過,其間不外悲歡離合、窮通得失、生老病死十二字。這一切又莫非是因緣所生,緣生緣滅,如幻如化。雖是幻化,執著則苦樂宛然,放下便解脫自在。故佛法之要,在乎去粘破執,粘著顛倒,心被境轉,不但痛苦熾然,而且生死流轉,百劫千生,不得解脫!因此解粘去縛,心無染著,乃至妄想、執著逐步脫落,實是學佛的重要關鍵。
14、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敷座而坐,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悟世間一切諸法,無不是種種條件和合的緣起現象,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正因為是因緣和合,故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當體即空;雖是性空,但幻象宛然,客觀地存在,名之為假;即空即假,非空非假,不執兩邊,就名為中道。從而使我們知道:一真則一切皆真,一假則一切皆假,一中則一切皆中。兩邊既去,中道也不立,這是什麼?「盪盪乎民莫能名焉!」
15、孔子是世間的聖人,曾一言而為天下法。二千年後的今天,孔子的言教,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輝。「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等等,都體現了他老人家勤於修治和溫柔敦厚的崇高品德與風貌。「過則勿憚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都是言簡意深,是敦品勵行的圭臬。至於佛陀更是大無不包,小無不舉,對宇宙人生的真諦、立身處世的準則,無不詳細開示。特別說明空間無量無邊,十方皆有佛土,「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 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無量佛土中的一土;也說明時間無始無終,眾生無始以來,隨業流轉。《法華經》說:「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有些知識分子往往自以為博極群書,但不免鼠目寸光,信理而不信事,認為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可以理解,至於佛教所說「極樂世界」「六道輪回」「因果法則」等,實難以想像。但應知佛法是整個的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有戒定慧乃至真如實相的真理,就有無量佛土、極樂世界以及六道輪回等等的事相。問題在於本人對寂光真境這一客觀真理沒有體會、或知之甚少,譬如有人雖遇寶所,卻過門不入,以致終身成為門外漢,豈不可惜!
16、人人有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警覺,都有體會。若能以菩提心、慈善心、慚愧心、懺悔心精進念佛,一定能度過難關。
17、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是情理至當的。為了個人的貪味,殺它割它,弱肉強食,豈能心安!象蟹是全身捆縛,漸漸蒸死;青蛙殺頭以後猶二手向上,抱住頭部。我在重慶親見豬在拉出被殺時,顯發出仇恨、恐怖、怨毒的目光,使人不忍卒看。我們偶有些微瘡傷,已覺痛苦不堪,何況抽筋剝皮,全身受戮。宋陸放翁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宋黃庭堅詩雲:「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評曲直,自揣應何如?」《大涅槃經》更教導我們:「夫食肉者斷大悲種。」奉勸世人戒殺放生,茹素念佛,必能吉祥圓滿。
18、因果學說是佛教重要理論之一。「因」即原因,「果」即結果,有原因,有結果,世出世間決不會有無因之果,也不會有無果之因,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不含有因果的道理。如你惡言傷人,人家就以惡言相報,你處處助人為樂,人家亦必然誠心相報,以前孟子說:「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都是因果律的生動反映。「五戒」即去惡,「十善」是行善,佛教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外,更要求「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在行善去惡基礎上,更提高一步。什麼是「自凈其意」呢?行五戒、十善而不住於相,布施不住於布施,說法也不住於說法,所謂「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所住,而又不斷滅,這是什麼心,勉強稱之為 「清凈心」。所以如是因,得如是果,以三業清凈之因,自然得「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果。
19、大乘佛教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道德標准和修持內容,反映了立足人間、無私供獻和奮發向上精神,能推動心靈氣質的不斷升華,對形成歡樂、和諧的人際關系,進入互助、團結的幸福境地,十分有利。目前躬逢盛世,且科學猛進,日新月異,但對精神文明卻有待進一步建設。《大乘無量壽經》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特別指出:「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使人讀後如夢初醒!
20、小乘佛教以「無常、無我和涅槃寂靜」三法印印證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所謂「無常」,即世間決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大如宏觀世界的天體、星雲,小至微觀世界的原子、中子,無不都在剎那生滅、運動變化中。故《無常經》說:「大地與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法,不被無常吞!」世界有成住壞空,生物有生老病死,思想也有生住異滅,一切事物無不在緣起性空、生滅代謝中。至於所謂「我」也並沒有實我可得,五蘊和合,幻化性空。窮通得失、疾病死亡,自己不能作主,聽憑因緣的擺布,我又安在!特別是一般人即使明確生滅變化,但不知有不生不滅、圓明覺照的自性本體,往往由這一子之錯,弄得全局皆錯。大乘佛教更綜合延伸而為一實相印,以實相印證諸法,泯眾生知見,入佛知見,非思量所能及,非言辭所可測,不屬迷悟,體絕凡聖。《華嚴經》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都由迷悟的因緣,成凡聖的差別;迷了則六道流轉,生死浩浩。悟了則背塵合覺,成佛作祖,這不是所謂「大事因緣」嗎?
21、一部《金剛經》文字不多,而妙義無盡!可謂開智慧眼,入無相門,它的玄旨似可以「不粘不斷」四字概括之。度生無度就是不粘,離相布施就是不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不粘。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就是不粘於「我」。無法相,就是不粘於「法」;亦無非法相,就是不粘於「空」。最後如《金剛經》所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外,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得果而無所得;不應住著於六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乃至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三十二相非三十二相,離相寂滅,皆是不粘的妙旨。雖然不粘,卻非斷滅,如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應生無所住心」,「此法無實無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此「不粘不斷」四字,實際上即是真空妙有,空有圓融,體用不二,無相無不相的真如實相啊!
22、《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空是說因緣和合,其性本空,五蘊即是「性空」,這是一種說法。進一步修證,便了知五蘊諸法,全是真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五蘊即是「空性」。所以《楞嚴經》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譬如一金能成眾器,眾器皆是一金;金是指妙性不變之體,器是指妙性隨緣之用。所以若遍計妄執,就不知相原是妄;若轉識成智,則悟全相即性。隨緣起用,一切法皆是佛法。六祖所謂:「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23、一切法門--禪、凈、律、密、教,都是佛陀悲心的流露,但有許多人懷有門戶之見,懷疑密宗,認為希奇古怪,連弘一大師亦是先疑而後懺悔,何況一般人!實際上密壇布置和修法儀規,都是自性的表現,「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正說明相即是性,事即是理。《大乘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見誹謗正法的罪很重,不能往生佛國。菩薩戒中「自贊毀他」,尚列入重戒,何況毀謗正法呢?
24、天台宗講「六即佛」,就是「六」而常「即」,不生退屈;「即」而常「六」,不生我慢。所謂「六即」:人人理體,都有佛性,是「理即」;宗下的明心見性,教下的大開圓解,是「名字即」;悟後起修是「觀行即」;修至斷見思惑,是「相似即」;破無明、見法性,是「分證即」;自利利他,福智圓滿,是「究竟即」。「六」,所以層次分明,「即」,所以圓融無礙。宗下多講見性成佛,初後不二;教下多講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次第歷然。若知「六即」的意義,便無偏執。
25、世間一切事事物物,無一不是種種條件的結合;因緣和合,似有假相,因緣散離,便不可得。所以《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但是這個空,亦不可能執著,若見有個空,豈不又成妄有。所以《中論》又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那麼歸於空無、斷滅嗎?則又不會佛旨。《中論》又說:「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26、觀世音菩薩悲願廣大,慈憫深切,一切眾生,消災免難,感應屢屢,功德智慧,非凡情所測。從前印光老法師曾勸全球人多念菩薩聖號。《法華經普門品》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大慈大悲,同深悲仰!
27、我們學佛的人重在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而生死一關,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說來,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則生滅去來,本非實有,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但多生妄習,非能消於一時。自力不足,則兼仗他力,或每天念佛、持往生咒,發願生西;或每日念慈氏咒,求生兜率內院。求生凈土的人,在臨命終時,如能心不顛倒,正念分明,即可如願往生,因為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正如《凈土生無生論》所說:「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池生。」
28、人生在世,多數只是謀求生活,養家育子,圖取名利,沉湎六欲,所謂日圖三餐,夜謀一宿,匆匆一生不久老去,很少計及此身無常變幻,不可常保。應奮發有為,無愧此生。《維摩詰所說經》說:「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大心凡夫、志士仁人,當珍惜此難得的人身,寶貴此難聞的佛法,以無常觀的世界觀,實踐菩薩行的人生觀,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奉公守法,自利利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用六度四攝的航船,超度無盡無邊的苦海,這樣或許可以說是「無忝此生」了。
29、袁了凡先生有訓子四文,列有《謙德之效》。謙虛是人之美德,《尚書》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天下沒有驕傲自滿而能成就學問、修養的;也沒有貢高我慢而能說已斷見思煩惱的。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自贊毀他,高樹慢幢,師心自是,不免為識者所笑。
30、《楞嚴經》雲:「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又《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楞迦經》也說:「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等等,都說明妄想本空,虛幻不實,妄想息處,心無粘縛,則正智了了,得大法樂!反之,不明自心,認妄作真,執著不舍,放盪失主,成為世間第一等苦人。
31、修行過程可概括為五個階段,即學、悟、修、證、用。「學」是初步下手,尋修行門路,積累各種資糧;「悟」是經過實踐,逐步使妄想由多到少,乃至根塵脫落,親悟此一念不生、而靈知不昧的本心、自性;「修」,是悟後起修,在六塵境界上磨練,保任除習;「證」是親證覺性,凈極光通,徹證本地風光;「用」是由體起用,六度四攝,隨緣利生,即色即空,了無掛礙。
32、修心有二點值得注意:第一,上座修法,主要是修定,下座煉心主要是修慧,必須上下結合,動靜不二,定慧交資,功德才易圓滿。由於我們久遠劫來,習氣深厚,潛藏於八識田中,時時遇緣而起現行,非有堅強定力,每每不能自作主宰,遇境即粘,隨業流轉,故必須上座修定以得體,下座修慧以啟用,經常在財、色、名、食、睡五欲,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貪、瞋、痴三毒,種種境界上打磨鍛煉,常常與自己習氣奮斗,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以慧照力,知諸法因緣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一切有礙中忍得過,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情為我愛,便轉而疏之,見為我執,便解而空之;又如為善而去惡固是好事,但若執著於善而保留不放,執見難忘,不在開悟之列。第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波旬天魔,外道邪師,誤導行人,往往一言之差,喪失慧命,乃至《楞嚴經》所說五十種陰魔、種種五陰煩惱,無不是魔。當功夫得力時,第八識中各種煩惱種子,都會翻騰而出,有時慾念橫發,有時心生苦悶,有時無事而生煩惱,功夫越深,習氣往往翻出越多。根據憨山大師的指示,這時要用大精進力、大勇猛力,大忍耐力。切不可被它調弄,切不可當作實事,切不可被它籠罩,如橫空寶劍,魔佛皆揮。魔有外魔有內魔,外魔易退,內魔難降,因此在習氣翻騰時,務必不取不舍,一味不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常念經語,內外諸魔,一齊退卻。若不能度過難關,則可念佛、念咒,由佛力加持,正念昭彰,便可化險為夷,太平無事。吾師王驤陸公有偈說:「欲修最上乘,塵勞為資糧,冤家一齊到,莊嚴此道場。」
33、《華嚴經》說:「不了於自心,雲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可見明心見性,徹悟本來,實為修心之關鍵,佛法之要領。但凈土法門卻是一種特別法門,三根普被,上根人即念返觀,專注一境,從事持達理持,由染心轉凈心,破無明,見法性,以理一心不亂為旨歸。所謂理一心不亂,實即明悟心性後的一心境界,空有雙融,能所兩忘,能往生極樂的實報莊嚴土。中根人一句洪名不離心口,前句後句相續不斷,在一切順逆境界上鍛煉打磨,見思煩惱逐步由伏而斷,證入事一心不亂,能往生極樂的方便有餘土。下根人,雖不能念佛斷惑,也可仗真信切願的力量,心心相續,甚至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便能伏住惑業,頓出生死。可見凈土持名法門斷惑、伏惑都能往生極樂,了脫生死。所以稱之為教內的別傳。
34、佛法的要領是般若,般若法門是根本法門,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攝,是條捷徑,要想即生了脫生死,成辦大事,非此法難以滿願。所以修任何法門,都宜以凈土法門為指歸。「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實是修行證果的圭臬。
35、念佛法門通過念念相續,由生滅漸入不生滅。進入念而無念境界後,繼續念佛,即是由體起用,放無量光明,得感應道交,即可消災免難,又能成就功德,逕生極樂,菩提心中接佛光,真實不可思議!
36、《華嚴經》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於自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這裡說明兩點:一、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非從修得;二、學佛目的,只是離妄化執,主攻方向十分明確。
37、一切佛法都是息妄化執的手段和工具,都是善巧方便,對症下藥,或念佛念咒,或參禪明心,或禮拜供養,或迴光返照,直至心空執化,光明自在。可是修心不難,難在妄想難息,欲息妄想,難在一門深入。然也有專一深入而得定開慧者,也有以種種法對治才能安於一處,不妄想馳逐者,根性不同,應機施教,實無定法可說。佛世有人拉風箱為業,佛的弟子教修不凈觀,另一人以看守墳墓為業,佛的弟子教修數息觀,都不得力,想還俗不修。佛知道後教以交換修法,都證阿羅漢果。所以當機為貴,實不能「膠柱鼓瑟」。
38、一切佛法是善巧方便,濟度眾生,黃葉止啼,用於一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若固執所修法門,排斥別的法門,形成門戶之見,自是非他,爭論勝劣,不但愚不可及,亦是不明根本所造成的。
39、一般來說,修法主要靠一門深入,如見異思遷,今天念念佛,明天參參禪,凝聚力量不足,習染實難降伏。若能二六時中,依法修持,凜然覺照,朝於斯,夕於斯,自然根塵脫落,從有相入無相,從生滅入不生滅,徹證自心的本來面目。
40、學佛唯證相應。通過依法實踐,逐步做到自我認識,自我體會,自我默契。所謂默契即是明悟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本來面目。但必要時時迴光返照,由生而熟,漸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空)、無法相(法空)、亦無非法相(空空);慧徹三空,妄心脫落,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1、凈土持名修法,下手簡易,人人能行,但往往由於太簡易,反而使學人不老實。如能真信切願,死心塌地,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江味農居士說:起念就是妄,因為真如之性,本來是清凈無念的,但因凡夫染念不停,才借念佛的凈念來對治。念佛的念雖不是真如本體,卻是真如的妙用,以念佛的清凈念,念本具的清凈心,如能念念相續,便能證入無念,所以說念佛是勝方便。可謂苦口婆心,徹底呈露。
42、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八萬四千法門看似繁複,實很簡單,因學佛目的在除妄想、執著,若能一門深入,奮發圖強,在刀口上用力,轉識成智,功德便易圓滿,佛法實無多子。
43、一切佛法無不以戒定慧為要領。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是基礎,定是依止,慧是先導。是故種種法門,莫不依止於定,所謂坐脫立亡,全憑定力。定又生慧,六度萬行,都以智慧為先導,若非般若慧照,五度不免世間行業,不能成就出世事業。如能定慧攝心,則戒亦在其中了,故有「定共戒」、「道共戒」。有人說佛法是迷信,不是智信,豈非信口雌黃!
44、所謂妄想脫落,亦並非一蹴而就,其中亦有粗細深淺的分別,粗分妄想脫落,終日之間心無牽掛,念起能覺,不取不舍,但實際上細分妄想仍在,於動靜寤寐未能一如,必夙夜之間,凜然常覺,越遇刺激事、觸心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境界現象時,越能考驗自己的定慧力。如能懸崖勒馬,心不旁騖,逐步由長時轉短時,由濃厚轉平淡,由粗重轉輕微,由勉強轉自然,由著意轉不覺,過去所堅固執著的根逐漸拔松,法爾進入廣大圓明自在境界。
45、黃念祖居士是現代大德,密凈圓融,宗說兼通。他說「現在有人重視凈土,談一點禪都不許,談禪就是背叛凈土宗,這也未免過火了!」這話值得深思。「法門無量誓願學」,只要正知正見,主助分明,凈化人心,哪有不可以的?
46、打座數百座至一千座,自覺原地踏步,並不得力,則可改弦易轍,以免耽誤時間。如修凈土法門,即是簡要、微妙的法門。修時宜攝心專注而念,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容易獲得念佛三昧;如能信願真切,手結法界定印,心念、唇動、耳聞三結合,更易於得定開慧。念佛雖較簡單,但不注意方法,每日朝暮功課,只是任務觀點,是很難進入一心不亂境界的。
47、雖寂然不動,但觀照分明,雖照樣生活,照樣學習、工作,照樣助人、利人,但了無一法當情,於事不粘,是真實受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真有畫龍點睛之妙,六祖聞後,從此悟去。
48、修心大都從事上下手,固是必要,但容易在事上起執著,貪取功德,以虛相代實相。經過一段時間,漸知事由理成,全事即理,布施、供養、禮拜、迴向、一切事相,不離自性,理事圓融不二。功夫到家,則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事事無礙,既不廢事,亦不執理,清凈無為,寂然不動,而圓明普照,不斷不常,以如如智,照如如理。雖然如此,仍屬有功用道。《圓覺經》說:「有覺有照,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可謂「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了。我們修心,必須於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努力,從這裡討個消息,才有入門之處,這個境界是證悟,不是解悟。
49、「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心理上不受外界影響,在境界上作得主,具體人事、生產、工作、學習、生活、一一照做,但不粘不著,如空中鳥跡,水上刀痕。
50、有些同修感到所修之法,十分枯燥乏味。不管他有味無味,我只是心念耳聞,有事可做,埋頭前闖,行之不息,一旦心意空寂,妄想脫落,不知不覺到達彼岸矣,無始來的浮滑習氣,至此改造,妄想息處,正智現前。
51、佛法的主要在「心」,行法的主要在「觀」,如能照見五蘊皆空,自能度一切苦厄。具體說來,不論何法,修持到由定發慧時,便能了了靈知,而如如不動;雖然不動,而不落斷滅,寂照同時,止觀雙運,逐步打掃無始業習。按「別教」來說,須破十二品無明;圓教來說,則須破四十二品無明,才能入妙覺位。雖然,般若是圓頓教,圓伏圓斷一切煩惱。但破無明、見法性是法身大士境界,無始垢染,非一時可了。如業習息不下去,則念佛號化而空之,以佛號的不思議妙有,轉化業習,日久功深,功夫紮實,依靠自他二力,自然能化惑業於無形,逕生極樂四土。念佛之法,非常簡要,非常實用。
52、一切佛法無非善巧方便,令人息妄想、去執著、病癒葯廢,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經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即是有,「非法」即是空,空、有兩邊不著,又不斷滅,這是什麼?可以大悟了。
53、靈知了了。有人說靈知是意識,是常見外道。其實靈知與意識,有明顯的界限。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那麼「分別」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思量識別、粘著不舍。所以簡要說來,粘與不粘,是「分別」與否的標誌,亦可說是靈知與意識的分界處。又根塵脫落,靈光獨燿,真空妙有,圓融無礙,不能只說一邊,否則便是斷章取義,不免成為斷見和常見了。
54、有功之用,即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也即從生滅心下手修持,都是有為法。無功用道是八地菩薩以上境界,此時人法兩空(我執與法執都空),三惑齊破(見思、塵沙、無明),不加功用,自然進道,直至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成妙覺。
55、《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實為凈宗的要領。所謂凈念,起初是以一句聖號為凈念,久久用功,佛號與雜念一並脫落,入於念而無念的凈念相繼境界。凈念才是正念,凈念才是無念,能觀無念者即是趨向佛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