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慎勿放逸——佛教進取觀 一、佛教的進取思想 2、怎樣進取 善法善行,慚愧增進

  善法善行慚愧增進

  佛經上講學佛的人有七種善法,非常重要。這七種善法是:信、聞、戒、舍、慧、慚、愧。有了這七種善法,我們就能精進不懈地修行,把自己從凡夫轉變為聖賢。這些善法,可以說是我們修行的必備資糧,所以這七種善法也叫做「七聖財」。

  「信」是第一種善法。所謂信就是信仰,信奉,也就皈依什麼叫皈依呢?這個「皈」字,同「歸」字讀音一樣,意思也是相通的。所以這個「皈」字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投入,二是回歸。所謂投入,就是說從你開始修行佛法的那個時刻起,你就已經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佛法的懷抱;所謂回歸,就是說我們的身心要認同佛教這個精神家園,就像迷途的遊子,終於有一天找到了來時的路,從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這時候你的信從感就會特別的強,就會有一種發自內心力量來支持你鼓舞你,無論前進的路途上有什麼苦難,你都有決心去克服,這就是「信」的力量,是我們修行成佛的牢固根基。一切修行行為都是因「信」而成就,沒有「信」,任何修行都無從談起。

  「聞」是第二種善法。所謂「聞」,就是學識、知識,特別是關於修行知識在我釋迦牟尼身邊侍從多年的阿難尊者,博聞強記,能夠背誦很多釋迦牟尼的教誨,所以在諸位弟子中被尊稱為「多聞第一」,就是說阿難的學識最好。前面提到過,我們的智慧是從三個方面來的,即所謂聞慧、思慧、修慧。聞慧即聽聞他人講法而生智慧,在文字印刷不發達的古代,這是僧人修行佛法的一個主要方法。就現在而言,自己閱讀佛經所生發出的智慧這也是屬於聞慧。第二個來源叫做思慧。所謂思慧就是通過自己的反覆思維,貫通佛理佛法。使得自己的思維佛法契合從而增長的智慧。第三種叫做修慧,即通過修行實踐,身體力行,在修鍊的過程中產生的智慧

  第三種善法「戒」,就是持戒。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持戒的問題,這里就不重複了。簡單而言,你的「信」如果足夠堅固,那麼持戒也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我佛釋迦牟尼在進入涅槃時,承侍在我釋迦牟尼身旁的阿難曾經問:「我佛釋迦牟尼涅槃後,以誰為師?」我佛釋迦牟尼說:「阿難你和大家好好記住,你們應以為師。有一人戒律修行佛教有一光明。有十人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萬人、以至人人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毀犯,這時佛教就有無量無邊的光明,照破消滅世間所有黑暗。 」

  第四種善法是「舍」。舍,就是捨棄或者施捨。舍什麼呢?無外乎捨棄兩種東西一是捨棄身外之物,二是捨棄內心想法煩惱。所謂「為道日損」,所以簡單而言,修行過程是一個「舍」的過程。我們都羨慕鳥兒能夠自由飛翔,但是如果它的翅膀上掛上一些東西,比如金子金銀財寶之類的「難得之貨」,那它就根本沒有辦法飛翔。所以修行之人必須要捨棄,只有捨棄才能夠使得你輕裝上陣,才能夠使得你勇往直前。很多人不就是要錢嘛,要錢就給他好了,你留著那麼多什麼呢?有時候花錢也是給人提供幫助,可以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

  快樂一點。酒色財氣、功名利祿你如果樣樣都想要,一個也不能舍,那你也就不用修行了,回家找門路陞官發財去吧!舍是第一步,修行是第二步,第一步你都邁不出去,第二步怎麼可能邁得動?在世俗生活中,你注意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把各自的一些主張和想法死死地抱住不放,即使已經生出萬千煩惱他也不肯捨棄。正所謂「天下無事,庸人自擾之」,在很正常的生活里由於這些人心裡根深蒂固的主張和想法,於是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無事找事,沒有氣生也要找些閑氣來生,這就叫自找煩惱煩惱無窮。

  「舍」可以是財物布施方面的舍,施捨可以消除我們的貪執之心。貪執之心越強,煩惱相應也就越多修行也就越是難以進步。所以為了對治這貪、嗔、痴三毒,我們必須在修行過程中一點一點把內心清理乾淨,一定要去舍。舍一點,就進一小步,捨去一大塊,就前進了一大步。只有你心裡裝的東西少了,你才能夠裝得下一智慧,如果你把所有的想法都捨棄,心裡什麼都不裝,什麼都沒有,那你才能夠有大智慧

  在修行實踐方面,特別是隨著修行層次的不斷提高,更加要注意「舍」的道理。舍掉初步的東西才能夠進到第二步,舍掉第二步的東西才能夠進到第三步。比如修四禪八定的人,只有舍掉初禪的所見才能夠進到二禪,舍掉二禪的所見才能夠進到三禪……修行的路很長很長,前面的風景還多得是,所以你要不斷地往前走,不能停留耽擱。

  修行之人淡泊名利,處身行事以修道為本對於身外財產就是應該恬淡處之。我佛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是一年四季粗衣蔽體,隨身長物只有一缽,乞食以為生養,其座下的常隨的三千弟子都是如此。今天的佛法行者們的生活方式同我佛釋迦牟尼時代有了根本的轉變。現在的出家人不僅衣食住行樣樣有保證,而且有了財物。若與我釋迦牟尼時代比丘相比,他們幾乎個個都是富翁,試問有哪一位出家人沒有十件二十衣服呢?有哪個出家人沒有幾百元錢呢?至於在家修習的居士就更加不用提了,具有幾十萬元幾百萬元財產人到都有。雖然行乞修行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學習我佛釋迦牟尼時代比丘們,至少在我們的心境要盡量地接近他們那種無牽無掛的狀態,可以說,他們過的是一種更加純粹的修行生活,真是三衣一缽行化天下,一心一意只為修行。大舍之後必有大得,他們的修行更加容易進步。

  第五種善法是「慧」。「慧」就是智慧,或者說是般若,以及佛的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般若,是我們成就一切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根本保證。沒有智慧,一切修行都無從談起。

  第六種善法和第七種善法是「慚」和「愧」。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慚」和「愧」二者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有區別,只不過在現代漢語裡面由於「慚」和「愧 」連用,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二者的區別。所謂「慚」,就是因為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羞恥,這個錯誤你原來並不知道;而所謂「愧」也是為自己的錯誤而感到羞恥,但是這個錯誤你心裡一直都知道。當你心裡有了「慚」的時候,經常是由和他人進行交流或對比而發現了你的錯誤,而這個錯誤你原來並不知道,這叫做「慚」。這個「愧」就不一樣了,從字面的意思來講就是你心中有鬼,它是你心裡知道自己有意無意地犯了錯誤,或者是由於你的努力不夠而犯下了過失,而這個錯誤過失不管別人知不知道,你心裡很清楚地知道,這個就叫做「愧」。就修行的問題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你與其他修行者交流,一談話,你知道自己修行很差,心裡有很多錯誤見解,沒法跟人家比,所以你就自慚形穢,這叫「慚」。所謂「愧」,就是你修行了好幾年,忽然有一天一個人說

  了一句話你就大怒,雖然你並沒有口出惡言、拳腳相加,別人也不知道你的心裡活動,但是你知道你是動心了,而且是犯了嗔戒,心有愧疚,這就是「愧」。

  「慚」和「愧」是對於所犯錯誤內心活動,就是你犯錯之後,如果你心中還有「慚」和「愧」,那麼恭喜你,你還可以進步,還可以繼續修行,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還有些人,他們對於自己所犯錯誤既沒有「慚 」也沒有「愧」,或者說,他認為自己所犯錯誤都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根本就不認為這是錯誤,那麼這種人就非常危險了。因為他們已經覺察不到自己的錯誤也就沒有再改進的地方也就根本不會再前進了,他們的修行也就到此結束了,他所餘下的生命都已經是垃圾時間了。

  所以「慚」和「愧」能夠守護我們的修行之心使我們的信、聞、戒、舍、慧都能夠不斷地增進。所以,佛教把「慚」和「愧」兩種善法比作守護「聖財 」的人財富固然重要,但沒有守護財富的人也是不行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慚」和「愧」同樣也是「聖財」。所以,佛教就把「慚」和「愧」列為第六種和第七種聖財。

  「慚」和「愧」就是守寶的人,守護這其他五種聖財並使得它們不斷增長。有「慚」和「愧」就能增長信心,有「慚」和「愧」就能持守禁戒,有「慚」和「愧」就能行舍,有「慚」和「愧」就能發明智慧。我們天天都在打坐,如果慚愧具足,必定能保持一種精進力量。能精進,一切事都好辦,所謂「不怕慢,就怕站」,只要肯用功,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沒有精進,不下功夫,就是混日子等死,過了一天又一天,虛度光陰,浪費糧食

  所以,佛教里講,世間兩個最有力量男子漢:一個是慚,一個是愧。有慚愧人就力量。為什麼呢?因為他總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總是要發奮圖強,總是要向著更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培養自己的慚愧心,使這兩種善法能夠在我們的心地深深的紮根。每天自問反省,每天就能夠升起慚愧心,那樣,我們就能夠天天進步,成就善法,成就修行。我們要開悟,就必須依靠「慚」、「愧」這兩位最有力量的健兒,推動我們的修行前進。

  普通的財富可以用來辦世俗事業,而聖財是佛法行者們發達其修行事業的無形財富,是我們發明本心內心資糧,其寶貴之處就在於它們最終能夠幫助我們從迷惘困頓的此岸度越到覺悟解脫彼岸。這七種聖財能夠救濟貧窮---善法的貧窮。我們天天修行,到底要修什麼,就是要修信、戒、聞、舍、慧、慚、愧這七種善法善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