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慎勿放逸——佛教進取觀 二、佛教的進取實踐 豁然有悟,無住生心

  豁然有悟,無住生心

  我們熟知的六祖惠能大師原是嶺南地區的一個樵夫,俗姓盧。有一天因為賣柴偶然路過一條街道,忽然聽到有一戶人家正在念誦金剛經》,慧能就站下來傾聽。他聽著聽著,一句經文猶如一道道閃電照亮久久暗寂的山谷,豁然在心靈上產生了極大的震動,正是所謂「道心開發」,菩提心具,惠能大師立刻就知道自己所為何來,所向何方——可以說,這時的惠能顯然已經開悟了,只是還沒大徹大悟而已。

  惠能大師立刻發問:這是何經,傳自何人?我將即刻前往參拜。

  那位誦經員外一聽:不得了嘛!心裡很是詫異:這佛經他不知讀了幾遍,尚且不知所以然,可以說是一頭霧水,怎麼這個樵夫乍一耳聞就有如此的覺悟!感嘆佛法無邊之餘,不由得對這個樵夫另眼看待。這個員外是個有福的人,被惠能大師求法之心深深打動,贈與惠能一筆銀錢,使慧能可以妥善安置老母在此之後,惠能千里迢迢地來到蘄州黃梅縣東禪寺參見五祖。

  在這故事裡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現在認真思索。第一是「豁然有悟」之時。但凡修行的人在一開始總是有一個關竅開啟之時,然後才立志修習佛法。可以說,這個關竅打開還是沒有打開,是修行的人不修的人的根本不同,而一旦關竅打開,很多事情就絕然不同了,內心全然是另外一番感受。在關竅打開之時,那種心靈的震撼,很多人都會牢牢記住,而且這種震撼在之後的修行過程中一般會再發生。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不同,這種震撼也就是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但是每一個修行佛法的人一生當中應該都曾經有過幾次

  第二是「如饑似渴」的求法之心慧能大師乍一聞道,不待須臾等候,立刻就要前往參拜求法,所以說我們尋求佛法,探索真知,就是要有這種「如饑似渴 」的進取之心

  當然,這種「如饑似渴」的進取之心是由「豁然有悟」之時內心的觸動所直接引起的。可以說,「豁然有悟」之時我們內心的觸動有多大,其後我們所產生的「如饑似渴」的進取之心往往就會有多麼強。就像是一個球,一擊之力有多大,就決定了它到底能夠飛多遠,這是類似的一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來講,若要保持「如饑似渴」的進取之心,我們就要勿忘初衷,就是要把「豁然有悟」之時心靈震撼牢牢記住。正所謂「立心如初,成佛有餘」,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初衷,那麼勤修不懈也就很容易做得到了,

  六祖大師到達黃梅的時候,五祖問他:「欲求何事?」你來我這里干什麼呀?五祖就是這樣挑起話頭隨便一問,看看你如何回答。六祖回答說:「唯求做佛,不求余物。 」六祖說他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做佛,不求別的。五祖一聽:可以呀,可謂立志高遠!但是不知道你這人對佛法認知如何。於是五祖上看了看他,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勘作佛?」意思是說你是嶺南邊疆的人,又是個不開的人你怎麼能夠做佛呢?「獦獠」恐怕已經很有些貶低的意味了。五祖故意這樣刁難六祖,看你還能說出什麼話來。果然,六祖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這句話一說出來,五祖感到非常震驚:此子可教!六祖能夠說出這句話,說明他對佛的認知已經非常真切了:我知道什麼是佛,我才來跟你學習做佛。這就是明白徒弟,自己知道要學什麼,要干什麼,是乘願而來,必得大果位。聽了這樣的一番對答,我們知道,六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大祖師,這絕對不是偶然的,在遇到五祖之前,六祖應該已經經過了一番踏踏實實的修證了。

  經過這一番考察,五祖就把六祖這位來自邊遠山區的年輕人收在寺中,也沒給他授戒,只是安排他到廚房干雜活。現在看來,這很可能是五祖的有意安排,目的是遮住眾人耳目,讓身邊的人以為慧能是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而。八個多月之後,五祖要傳法了,就讓門人各做一偈,以表明自己在修行上的見地。結果惠能的偈子獲得五祖的認可,決定傳其衣法。在傳法時,五祖又為六祖惠能解說《金剛經》,在講解到「應無所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徹大悟

  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工夫」,禪宗心法無疑是最關鍵的。「應無所而生其心」,就是禪宗心法修行的精要,特別值得佛法行者注意。

  所謂「無住」是相對於「住著」而言。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著,比如人們執著身體執著家庭執著財富執著名譽執著地位等等。這些執著說到底就是對於六塵境界執著。由於心中執著,就使的人的六根在接觸六塵境界時,六識被塵勞所染污,以至於完全失去了對原本清靜自在自心自性的把握。

  生活世間的人,總是在時刻不停接觸外境,特別是眼根接觸色境,據統計,現代人每天 9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攝入的。想一想我們每天從早上起床開始,吃早飯,然後去上班,工作,然後下班,操持家務,撫育孩子,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比如看電視、看電影等,確實是時時刻刻都在接觸外境。而且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無論是身體健康的還是身體疾病的,我們的心都難以在各種感覺的不停刺激下平靜下來。由於十數年來持續不斷地對外境進行著攀緣,我們已經對外境產生了很強的依賴,使得內心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獨立性,我們的內心甚至唯有在外境的不斷刺激下,才會感到平衡和充實。

  因此,儘管現代人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會感到空虛無聊孤獨失落。他們之所以一定要不停的追逐聲色犬馬之類的刺激,追逐感官享樂以及什麼視覺盛宴,追隨著自己一個又一個層出不窮的慾望而奔忙不休,這樣他們也就沒有時間、沒有興趣、沒有覺悟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存在。這也就很容易地說明了為什麼現在修行的人越來越少,修行越來越難。正是由於長期一味的執著外境,最後導致了人們完全迷失了正確方向

  執著使我們的內心產生疲累和焦躁。現在經常聽到許多人說活得真累。實際上這種累並不是體力的疲憊,而是精神上不堪重負,就是通常人們所謂的「壓力太大」。我們身心力量其實是不可限度的,只要使用得法,是能夠負擔很大很多的勞動量的,但是我們的精神力量卻由於內心太多太重執著而承擔了太多

  太重負擔,以至於不能發揮出其原有的能力。我們自身如果沒有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強加這些執著,這些所謂的壓力也就根本不會存在,我們會工作得更加出色,生活得更加輕鬆。但關鍵是我們很難放下我們的執著鏡子之所以能夠清晰地照出一切影像而不留任何痕跡,就是因為它沒有絲毫執著。它可以一照再照,一直這樣進行下去。我們的內心原本也像是鏡子一樣的澄明,可以像鏡子一樣一照再照一直這樣不知疲累地進行下去,但是由於我們的執著,我們漸漸就做不到像鏡子那樣來去無痕、毫無沾染。當我們的心在六塵境界之中時,總喜歡依循著境界之中的景象而發生判斷取捨,以至於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動,甚至於產生貪、嗔、痴,這都是執著。而我們的這些思慮、這些執著就會內心留下負擔執著越強,內心負擔也就越重,以至於內心完全揮舞不動就會常常覺得很累了。為什麼有人經常發脾氣呢?就是因為這份執著,外境的微小變化都會引起我們內心情感的動盪和不安,最後導致對內心情緒的完全失控,就如同野馬脫韁,就要發脾氣了。所以,只要我們的內心還有執著,就無法擺脫內心的疲累和焦躁,就會發怒生氣,就始終無法獲得清凈自在

  所謂「應無所而生其心」,就是叫我們破除執著心中無住。要做心中無住,首先就要有樹立正觀正念認識到實相無相,即世間萬法都是因緣而起的,都是空無自性的,都是幻化虛有的。我們有了這樣透徹的認識,就不容易被世間的紛紜變換所迷惑,就容易增進智慧,增進修行

  樹立正觀正念之後,我們就可以修習「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什麼是「一相三昧」呢?《六祖壇經》里說:「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簡單講就是要心中淡泊,無有掛礙。什麼叫「一行三昧」呢?《六祖壇經》說:「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簡單講就是要直心行事,不動本底。做到「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就基本做到了「無所而生其心」,就能夠消除習氣,漸漸明了本心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即如《六祖壇經所說「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時間一久,智慧就要逐漸顯現了。

  修習了「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這樣我們在度眾生時,就應該能夠做到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度化,就能廣度眾生;而我們在布施時,就應該能夠做到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就能成就無限布施。同樣的,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不住色身相,就能成就殊勝發心;在見如來時,不住色身相,才能見如來真身;在修福德時,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無量福德;在莊嚴國土時,即如經文所說:「佛曰莊嚴國土,即非莊嚴國土,是名莊嚴國土」,不住莊嚴國土相,就能夠真正莊嚴國土……

  「應無所而生其心」,慧可大師在此言下即大徹大悟,即說一偈,也就是對「應無所而生其心這一句話的解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明了他有這顆心,我們也各自都有這顆心,也都是跟六祖這顆心無二無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