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錫永居士:《四法寶鬘》導讀 第一篇 導讀 十一、本論組織

《四法寶鬘》導讀 第一篇導讀 十一、本論組織

  上來已說寧瑪派九乘次第,在修持上跟四宗五見的開合,這部內容,對理解本論「道上除妄」與「凈妄成覺」兩章相當重要,如果茫無所知,則很可能以為本論僅屬泛泛之談。現在,我們且分析一下本論的組織,以及各章的重點。

  全論分為六段。即論首的「皈敬述意」,正分四章,以及論結的「論主迴向」。

  皈敬述意部份,亦非泛泛,它說—--

  「諸佛法身自性,如晴空無際,含容萬法。」

  這一句話,便即是圓滿心髓派的精要。諸佛法身自性即是法性,即是如來藏,即是真如即是佛性;遍虛空無處不在,其所開展的種種顯現,便即是萬法。萬法於此具真實法性的法界生起,無不剎那圓滿。因此,這一句「述意」,其實已是真實圓滿見。

  接著說的,是報身佛的境界

  本來佛的色身,包括報身與化身,這里只談報身,可以說是密乘的意趣,因為寧瑪派將九乘次第,分攝為三身佛所說,而說內密者則為法身普賢如來,說外密者則為報身佛金剛薩埵。至於化身釋迦牟尼所說,主要為因乘(顯宗)的法門,這里只提法報二身,便顯出本論內容以密法為主。

  論結的「論主迴向」,主要為迴向有情能成佛道迴向所據為大圓滿「無上寂靜、無染解脫」的意趣,亦顯出本論的精要。

  由本論的一起一結,可見龍青巴尊者造論的嚴謹。

  以下分談本論正分的四章。

  ㈠歸心於法

  第一 「歸心於法」,內容分五—--

  ㈠思維輪回苦。

  ㈡思維滿人身難得。

  ㈢思維死決定至。

  ㈣思維無常

  ㈤思維六道有情苦。

  由此五項思維,即應知出離,但不為八風所動,如是一心向法。

  如上所說,一般均視為大圓滿的「共前行」,共的意義,是無論修習顯密,無論修習大小乘,均應如此思維,然後才能生猛烈出離心,求脫離輪回,能得解脫

  我們千萬不可以為這樣的修習太淺,西藏密宗十分重視這部份的修習。

  當阿提沙尊者臨圓寂時,他的弟子問他:「尊者去世了,我應該怎樣修行?」尊者答道:「修行壞事,丟開了它。」弟子說:「那麼,說法嗎?」尊者答道:「說法壞事,丟開了它。」弟子又問:「那麼,一邊修行,一邊說法,怎麼樣?」尊者還是答道:「那亦是壞事,丟開了它。」

  弟子最後問道:「然則我做甚麼好呢?」

  阿提沙尊者答道:「心丟開現世的五欲。」

  丟開現世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即是出離。然而出離實在是一件難事,因此便必須作如上的五種思維,然後才能激勵出離心生起

  許多學習密法的人,但求高法、深法,然而卻缺乏了出離心,因此他們的修學便也缺乏了基礎,這樣,便很容易將一切修學用來求世間福報、求本尊加持,結果一切所為便反而變成輪回的因。

  是故修密行人,對本章所言,實不應視為老生常談。裡面提到的種種思維,實在是大圓滿的修習基礎,因為它是出離心基礎

  ㈡修法為道

  第二「修法為道」,內容可分列如下—--

  ㈠皈依具德上師

  甲、擇師之道

  乙、事師之道

  ㈡聞思修

  ㈢建立悲智菩提心

  甲、觀一切有情為自己過去生的父母眷屬

  乙、願一切有情能成佛道

  丙、迴向功德事業

  丁、隨喜功德事業

  戌、發清凈

  既「歸心於法」,即當修法,修即是實行的意思。不但應當修法,而且應該以修法作為自己的路向——路向便即是「道」。

  其實任何人都在修法為道」,問題只在於他們修的是甚麼法。

  世俗的人,重視現世的五欲,五欲便是他們的法。他們的一生,完全將精神放在名利的爭逐,那便是他們以修五欲為道。

  可是他們卻不理解,五欲所帶來的其實只有困擾與痛苦,而且即是輪回的因。因此佛才示有情正道即是以脫離輪回作為自己人生努力的路向。

  這就是我所要談的修法為道。

  要這樣做,第一步便是擇師。西藏密宗傳統是,弟子觀察上師三年,上師亦觀察弟子三年,彼此滿意,然後才建立師徒關系

  既擇得上師便當知事師之道藏密尤其強調上師的地位,因為顯宗只有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西藏密則有四皈依,即在於三皈依之上還加上皈依上師。蓋以具德上師一身即已攝集三寶自性,他的意即是佛、他的語即是法、他的身即是僧。

  依照藏密傳統,有上師應具十德與弟子應具十德,已於正文中注出,可予參考。漢土流行的馬鳴論師《事師五十頌》,亦可參考。

  然後是聞法、思法、修法

  本章關於聞思修法,僅予略提,在下章中提到,其實即與聞思修法有關,讀者不可忽視。除擇師事師之外,本章所強調的「修法為道」,重點其實在建立悲智菩提心

  小乘大乘的主要分別,可以說,即在於有無建立菩提心小乘唯重自修自證,所以不須菩提心的建立,大乘自度度他,因此菩提心便成為基礎

  所謂菩提心即是「覺心」。自己固求覺悟,亦圖令人覺悟這就必須基於悲心。是故便有將一切有情視為自己過去生中的父母眷屬,願有情能成佛道迴向隨喜、發清凈願等等修習,都是為了悲心的建立。

  然而覺心除了悲心的成份外,還須要建立智心,這才能稱為「悲智雙運」。

  這種智心,即是般若」(prajna),亦即了知一切法本無自性。關於這點,我們在談四宗宗義時已經談過。

  在這方面,尤須重視「三輪體空」。所謂「三輪」,即施者、受者、與所施之物或法。若行布施,即應將自己、對方及布施之物皆體會其空性,三者皆非實有,由是說既無施者,亦無受者,復無所之物。能這樣做,便可說為「悲智雙運」——即於生起悲心,欲行布施的同時,即已能體會三輪的空性。在這里,須注意的是心智心同時生起而不是先有悲心,然後才生起般若智。因若有先後,則便不能稱為「雙運」了。

  第一、二章所說其所內容,主要是三種。一出離心;二清凈見;三菩提心。其中第二種說得較略,因為清凈即是諸法的空性,屬於聞思修法的范圍。

  後來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士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及《菩提道次第略論》,建立上中下三士道,其所建立亦不出本論所說范圍之外。

  宗喀巴大士先建立三士道的共同基礎,即㈠須親近知識(承事上師);㈡思維人身難得。

  其所謂三士道。「下士道」指脫離惡趣,能生人天法門;「中士道」指解脫輪回,能斷煩惱,證菩提法門;「上士道」指修菩薩行,發菩提心,證大菩提法門

  這三士道,亦各有其基礎

  修下士道的基礎是——於思維人身難得的基礎上生起怖畏輪回之心,欲求遠離惡趣,因此便能止惡修善,命終得生人天

  修中士道的基礎是——於止惡修善的基礎上,對三界六道生厭離心,因此出離塵俗,精進於斷煩惱的修習,由是得證小乘果。

  修上士道的基礎是——於斷煩惱修習的基礎上,想到六道有情痛苦,因此發悲智菩提心,不但求自己解脫,同時亦求能令六道有情解脫。由是入菩薩道,證菩薩果以至佛果

  宗喀巴大士的如上建立,顯然是對本論所述加以發揮,同時能整理出一個「道次第」出來。由是可知寧瑪派的教授,跟格魯派教授彼此之間的淵源與開合。

  ㈢道上除妄

  第三「道上除妄」,為本論的重點。達賴喇嘛特別邀請寧瑪派法王敦珠寧波車為本章作解釋,足見其對本章的重視。

  本章依九乘次第,將清除妄念分共法、不共法、無上法三類。

  共法,指顯密二乘共同的修習,即包括全部九乘次第的修行在內。不共法指密乘的修習,即包括外密三乘與內密三乘。無上法則專指內密三乘的修習。

  這樣的分類,每類並非孤立,依然成一次第,即無上法以共法、不共法為基礎;不共法以共法為基礎;而共法則以前兩章所述的出離心清凈見為基礎大乘法則當然還應該加上菩提心基礎

  本論略於小乘,側重大乘,因此一開頭談到共法時,便先說菩提心

  敦珠寧波車於釋文中強調,菩提心兩種層次,即悲心——世俗菩提心;智心——勝義菩提心

  由是本論即論及兩種菩提心的修習。

  ㈠以四無量心為基礎修習世俗菩提心

  ㈡修三十七助道品,完成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及修道。進而修十六空及六波羅蜜多,由是修勝義菩提心

  清除妄念之法,於世俗菩提心的修習時,以對治法對治貪嗔痴三毒;於勝義菩提心的修習時,則應修習「緣起」,體會「緣生性空」之旨,由是離涅槃輪回兩邊、離取捨兩邊,而入中觀見。此即中觀應成派的見地。如是兩種修習,即能除修菩提心迷亂與妄見。

  敦珠寧波車於注釋本節時,特別提出:「顯宗見地與密乘大圓滿見,證悟空性均無二致。」這是相當持平之論。因為見雖不同,而果則無二,是故證悟空即為成佛之因。依照寧瑪派的觀點,顯密的分別,僅在於密乘別有一套「不共修習」,能令行者由修習而逐步證悟空性,顯乘則缺少此綿密的次第。

  (甲)外三乘

  不共法統括密乘之內外六乘而言。

  外三乘密法都有能所,因其修持所依據的理論,依次為小乘毘婆沙宗、經部宗及大乘唯識宗,依中觀見,三宗皆有「實事」的建立,以此為「不了義」。有實事,即有能所。

  所以外三乘的除妄,仍須用對治法,一如世俗菩提心的修習。然而所謂能所,系指能除妄之智,與為智所除之妄,是故於對治時,智妄兩途有顯然分別,不能如實入於中道。由是敦珠寧波車指出,外三乘都須用「交替修法」。交替的目的,即在於盡量泯滅能所。

  提出「交替」,是很重要的指示。是故修外乘者,當著意於此。其修習要領,具見宗喀巴大士著的《密咒道次第廣論》及克主傑大師著的《密宗道次第論》(原名《密續部總建立廣釋》,譯者已另行譯出)。本論不贅。

  (乙)無上法

  內密修習的道上除妄,即「無上法」,是本論的重點,故論之特詳。

  首先,本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總綱—--「是故所舍,即反成為修道之方便。」

  我們要舍貪嗔痴三毒,即就貪嗔痴三毒而修,如是不著意於舍離迷妄,迷妄便自然轉成覺性。這即是所謂「反修」。

  顯乘的人,對密乘的反修很不理解,只有禪宗的人對此方能會心,這即是見地不同之故。顯乘的人對密乘的雙身法尤其痛心疾首,或詆毀其淵源來自印度教的「性力派」,更從日本移植「左道密」一詞來加以指斥,即是由於不明白反修之理。

  其實《華嚴經》中,即記載有菩薩化身為妓女,以度脫貪慾特重的有情。這便等於菩薩教導反修。如果說根本無反修這一回事,則這位婆須蜜多女菩薩,又焉能藉聲音、目瞬(晴神)、抱持、接吻、親近(交合)等而令天人、人、非人等得度。

  本論說明反修之理,實基於大圓滿見,即「於壇城中一切自然顯現者,均為佛性展露,亦為行者自心所造。」這便是如來藏的思想,亦即由無二智證得的法性界,此點已見前說。

  然而反修卻亦須基礎,否則便徒然修毒而非修智。所以於提出這總綱之後,本論即由生起次第說起。讀者須對此實際修持的「道次第」加以重視。

  第一、生起次第修行道上的除妄,是將行者的身轉為本尊、語轉為咒音、意轉為本覺。

  第二、圓滿次第修行道上的除妄,是藉脈氣點的修習,入光明界,且能駕御心氣。

  第三、大圓滿次第修行道上的除妄,為令行者得入本來具足法界

  凡此三點,具見於本論及敦珠寧波車的釋文。筆者附加的注文,雖為狗尾續貂之舉,但對初學亦應有參考價值。三點之中,又特詳大圓滿,則因生起圓滿二次第,雖每次第均有證量(即修行道上的收穫),但若以大圓滿層次視之,則二者亦可看成是大圓滿修習的前行。筆者已詳注龍青巴尊者的《大圓滿禪定休息清凈車解》一書,即詳述此前行二次第的修習法。讀者有緣可以參考。

  筆者於注本論時,用中觀應成派的理論來解釋大圓滿見,並非有意將兩種見地混淆,只是用基礎理論來解釋,則較易理解而已。

  然本論提到大圓滿的具體修習,分正見正定正行三者,實為修習大圓滿的三個次第,敦珠寧波車對此已有詳釋,讀者可自行體會。此實為心髓派的無上口訣,不可忽略。

  ㈣凈妄成覺

  第四「凈妄成覺」,是對如何清凈妄心,使成本覺的指示。本章釋文,為親尊寧波車所釋。凈妄成覺,分加行與正行兩部份。

  由外密修至內密的圓滿次第,屬於加行(即前行)。這階段的修習,即轉五毒成五智。大圓滿的修習,屬於正行(若自究竟而言,則且卻、妥噶等仍屬加行)。此即為「自廣大佛性中清除污染」。

  以上二者,在本論及釋文中已經詳說。

  關於大圓滿正行的修習,各部均有口訣,龍青巴尊者之《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以如夢不生、如幻釋不滅;如眼華釋不來、如陽焰釋不去;如水月釋無斷、如谷響釋無常;如乾達婆城釋不異、如變化釋不一。雖仍以中觀見釋大圓滿見,然此中已實有口訣。此為心髓部之名著,對大圓滿有興趣的讀者,實應細讀,則可與本論互為補充。

  此外妙吉祥尊者(manjusrimitra)著有《心部口訣教授》一書,近年已有英譯,名為《primordial experience》,可與龍青巴尊者此論比較,即可知心部與心髓部的區別。至於界部的口訣,則未見譯出。

  本論讀者,若能對「四宗」、「五見」,以及「九乘次第」加以認識,則對寧瑪派的密法當已可初步全面了解。倘用根、道、果的觀點來理解本論,第一、二章可視為根;第三章可視為道;第四章則可視為果。然而此根道果三者,均須與宗、見、次第配合。

  尤其是要了解「凈妄成覺」,更非對根道二者能徹底了解不可,否則「即身成佛」即屬空談,一如禪宗行人之流為「口頭禪」。

THE END